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普陆页1井侏罗系页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洪安 彭君 +1 位作者 王学军 李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0-1516,1551,共18页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的陆相页岩气风险井普陆页1井在侏罗系千佛崖组半深湖亚相页岩气层中试气获得10.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试采稳产天然气达到6×10^(4)m^(3)/d,实现了四川盆地千佛崖组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的陆相页岩气风险井普陆页1井在侏罗系千佛崖组半深湖亚相页岩气层中试气获得10.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试采稳产天然气达到6×10^(4)m^(3)/d,实现了四川盆地千佛崖组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普陆页1井的系统取心及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全盆地同层位的研究认识,探讨了侏罗系页岩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模式,指出了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气的下一步重点勘探方向。通过“盆山耦合地层对比—界面识别地层划分—工区系统取心锚定”,明确了中侏罗世早期存在盆地性质的转换(坳陷湖盆—前陆盆地);在“北气南油”的油气藏分布格局下,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发育“双复杂”型的非常规油气“箱体”;建立了前陆盆地陆相页岩油气二元差异的富集模式,并特别指出通江—普光—开县以北的地区(通江生气中心)为侏罗系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区块,其资源量可达3.3×10^(12)m^(3)。依据勘探实践,初步提出四川盆地千佛崖组湖相富壳质组页岩的生烃模式为在镜质体反射率(R_(o))>2.0%时仍然可能处于生油气窗口,0.7%≤R_(o)≤2.2%可作为陆相页岩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这极大地扩展了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箱体 二元差异 通江气中心 富壳质组页岩生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