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15)N富积标记和稀释法研究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固定和转移
被引量:
22
1
作者
褚贵新
沈其荣
+2 位作者
张娟
肖龙云
峁泽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采用花生叶片15N富积标记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两种标记方法研究了水稻 花生间作条件下花生的生物固氮以及花生向水稻的氮素转移。盆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证明在水稻花生间作的共生期内发生了氮素转移,花生固氮量的2%~3.5%转移到水稻...
采用花生叶片15N富积标记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两种标记方法研究了水稻 花生间作条件下花生的生物固氮以及花生向水稻的氮素转移。盆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证明在水稻花生间作的共生期内发生了氮素转移,花生固氮量的2%~3.5%转移到水稻体内。同位素稀释试验还表明,间作对花生固氮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其固氮效率(BNF)。本文还对两种同位素标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间作
氮素
转移
生物固氮
富积标记法
同位素稀释
法
水稻
固氮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对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
22
2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3 位作者
向达兵
万燕
刘卫国
王小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对氮素营养的种间促进机制,采用叶片15N富积标记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A1)和小麦/玉米/甘薯(A2)2种套作系统中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培肥效果和氮素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的土壤总氮含量...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对氮素营养的种间促进机制,采用叶片15N富积标记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A1)和小麦/玉米/甘薯(A2)2种套作系统中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培肥效果和氮素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的土壤总氮含量,以施纯氮150~300kghm-2处理最高;大豆较甘薯更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施氮0、150、300和450kghm-2水平下种植大豆后的土壤总氮含量比种植大豆前(小麦收获后)高38.6%、20.2%、9.4%和16.7%,而种植甘薯则降低总氮含量3.1%、1.8%、14.0%和3.8%。A1系统中小麦和玉米季土壤中NO3-N含量低于A2系统,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季土壤中NO3-N含量高于甘薯季。A1和A2系统均存在15N的双向转移,15N转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A1的15N净转移量和转移强度高于A2;A1系统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的15N净转移量比A2系统的15N净转移量分别高3.3%~12.1%、27.0%~166.2%和26.2%~78.7%。玉米与小麦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玉米向小麦,玉米与大豆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大豆向玉米,玉米与甘薯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玉米向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套作
土壤氮素
氮素转移
15N
富积标记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15)N富积标记和稀释法研究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固定和转移
被引量:
22
1
作者
褚贵新
沈其荣
张娟
肖龙云
峁泽圣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36)资助。
文摘
采用花生叶片15N富积标记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两种标记方法研究了水稻 花生间作条件下花生的生物固氮以及花生向水稻的氮素转移。盆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证明在水稻花生间作的共生期内发生了氮素转移,花生固氮量的2%~3.5%转移到水稻体内。同位素稀释试验还表明,间作对花生固氮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其固氮效率(BNF)。本文还对两种同位素标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花生
间作
氮素
转移
生物固氮
富积标记法
同位素稀释
法
水稻
固氮效率
Keywords
peanut
rice in aerobic soil
intercropping
nitrogen fixation
nitro gen transfer
^(15)N-isotope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对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
22
2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向达兵
万燕
刘卫国
王小春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400)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资助
文摘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对氮素营养的种间促进机制,采用叶片15N富积标记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A1)和小麦/玉米/甘薯(A2)2种套作系统中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培肥效果和氮素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的土壤总氮含量,以施纯氮150~300kghm-2处理最高;大豆较甘薯更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施氮0、150、300和450kghm-2水平下种植大豆后的土壤总氮含量比种植大豆前(小麦收获后)高38.6%、20.2%、9.4%和16.7%,而种植甘薯则降低总氮含量3.1%、1.8%、14.0%和3.8%。A1系统中小麦和玉米季土壤中NO3-N含量低于A2系统,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季土壤中NO3-N含量高于甘薯季。A1和A2系统均存在15N的双向转移,15N转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A1的15N净转移量和转移强度高于A2;A1系统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的15N净转移量比A2系统的15N净转移量分别高3.3%~12.1%、27.0%~166.2%和26.2%~78.7%。玉米与小麦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玉米向小麦,玉米与大豆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大豆向玉米,玉米与甘薯之间的15N净转移方向为从玉米向甘薯。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套作
土壤氮素
氮素转移
15N
富积标记法
Keywords
Wheat/maize/soybean system
Rep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oil nitrogen
N transfer
15N foliar feeding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15)N富积标记和稀释法研究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固定和转移
褚贵新
沈其荣
张娟
肖龙云
峁泽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对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转移的影响
雍太文
杨文钰
向达兵
万燕
刘卫国
王小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