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calase酶解7S富集组分及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谋明 罗东辉 +1 位作者 赵强忠 龙小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Alcalase对β-伴球蛋白(7S)富集组分进行了酶解处理,通过对酶解产物溶解性、乳状液粒度分布和热诱导凝胶特性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解度(DH)对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初期(酶解30min内,DH<7.69%)是影响7S富集组分功能特... 采用Alcalase对β-伴球蛋白(7S)富集组分进行了酶解处理,通过对酶解产物溶解性、乳状液粒度分布和热诱导凝胶特性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解度(DH)对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初期(酶解30min内,DH<7.69%)是影响7S富集组分功能特性的关键阶段,DH为4.53%时,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显著改善,中性条件下溶解性提高27.3%,相应的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减少至0.936μm,仅为7S富集组分乳状液的4.55%,弹性模量增加了158.15%;DH进一步增大,酶解产物的乳化性和凝胶性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球蛋白 富集组分 酶解 溶解性 粒度分布 凝胶特性
下载PDF
细辛挥发油不同富集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绍哲 王琳 +7 位作者 赵秀娟 高爽 杨菁华 郑清阁 张晓晨 李凌军 容蓉 杨勇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细辛挥发油不同富集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富集黄樟醚组分、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和细辛总挥发油组,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细辛挥发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小鼠急性毒性症状:抽搐、精神不... 目的探讨细辛挥发油不同富集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富集黄樟醚组分、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和细辛总挥发油组,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细辛挥发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小鼠急性毒性症状:抽搐、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死亡多集中在用药后12 h之内;用药后24 h未死亡小鼠的精神、食欲都逐渐恢复,继续观察14 d有个别小鼠死亡。富集黄樟醚组分、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总挥发油LD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428.9 g·kg^-1(373.28~530.61 g·kg^-1·d^-1)、576.92 g·kg^-1(492.04~653.17 g·kg^-1·d^-1)和158.35 g·kg^-1(126.07~184.29 g·kg^-1·d^-1)。结论细辛挥发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总挥发油组>富集黄樟醚组分>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细辛总挥发油的毒性表现最强,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毒性发作潜伏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挥发油不同富集组分 小鼠 急性毒性实验
下载PDF
花生球/伴球蛋白富集组分的制备及其物化与功能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冠里 刘岩 +1 位作者 苏新国 王强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04,共8页
本文以低温脱脂花生粉为原料,采用冷沉法分离制备了花生球蛋白和伴球蛋白富集组分,并研究了两种组分的物化和功能特性。通过冷沉法所制备花生球/伴球蛋白富集组分的蛋白含量分别为91.27%和84.87%,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3.1%和71.4%。研究结... 本文以低温脱脂花生粉为原料,采用冷沉法分离制备了花生球蛋白和伴球蛋白富集组分,并研究了两种组分的物化和功能特性。通过冷沉法所制备花生球/伴球蛋白富集组分的蛋白含量分别为91.27%和84.87%,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3.1%和71.4%。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相比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和花生分离蛋白,具有更低的热变性程度和更高的热稳定性。而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和花生分离蛋白相比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具有更加松散的三级构象和更高的表面疏水性。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展示了更高的溶解性(pH 6.0处除外)。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按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和花生分离蛋白。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的溶解性在pH值3.0~6.0的范围内变化最为敏感并表现出在中性条件下最佳的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 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原文传递
花生蛋白富集组分与多糖接枝对其结构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赵冠里 刘岩 +2 位作者 苏新国 王强 胡源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115,共6页
本研究以花生脱脂粉为原料,采用低温冷沉法分离制备了花生蛋白富集组分,花生蛋白富集组分与麦芽糊精以1:1混合,在60℃湿度79%的干热条件下,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反应1~7 d,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反应8~24 h,运用SDS-PAGE电泳表征了花生蛋... 本研究以花生脱脂粉为原料,采用低温冷沉法分离制备了花生蛋白富集组分,花生蛋白富集组分与麦芽糊精以1:1混合,在60℃湿度79%的干热条件下,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反应1~7 d,伴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反应8~24 h,运用SDS-PAGE电泳表征了花生蛋白富集组分与多糖接枝反应进行的情况,采用热特性与荧光光谱等手段表征了花生分离蛋白与多糖的接枝反应产物结构特性的变化。SDS-PAGE分析表明花生球/伴球蛋白富集组分已经在干热条件下与麦芽糊精发生交联反应生成大分子的接枝产物,伴花生球蛋白相比花生球蛋白富集组分更易与麦芽糊精发生美拉德反应。花生蛋白富集组分与麦芽糊精的混合或者接枝反应显著地改善了蛋白组分的热稳定性。花生蛋白富集组分随着糖接枝反应程度的加深其空间结构先变得松散,而后又再次变得更加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富集组分 糖接枝 结构特性
原文传递
分级冷凝生物油组分富集与组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储 朱锡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5-1322,共8页
利用GC-MS分别检测分级冷凝装置和常规冷凝装置制备的核桃壳生物油,对比常规冷凝生物油与分级冷凝多品级生物油有机组分的相对峰面积,发现分级冷凝对组分富集有较大影响,其中,乙酸在第四级生物油内相对峰面积从5.38%上升至9.44%;愈创木... 利用GC-MS分别检测分级冷凝装置和常规冷凝装置制备的核桃壳生物油,对比常规冷凝生物油与分级冷凝多品级生物油有机组分的相对峰面积,发现分级冷凝对组分富集有较大影响,其中,乙酸在第四级生物油内相对峰面积从5.38%上升至9.44%;愈创木酚在第二级内从3.46%上升至6.23%;紫丁香醇在第一级内从1.48%上升至4.44%;异丁香酚在第一级内从5.52%上升至17.84%。经过75 d、15℃恒温恒湿储存后分级冷凝生物油水分增加,分别增加了1.58%、1.88%、1.80%、2.43%;脂肪类有机物峰面积减小;酚类有机物峰面积增大。第一、二级生物油内小分子有机物含量较少,老化反应强度较低;第三、四级生物油内小分子有机物含量较多,老化反应强度较高。根据GC-MS检测结果将有机物分类,统计各类有机物在储存前后的含量变化,分析储存过程中各类有机物发生的老化反应种类以及反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分级冷凝 组分富集 组分分析 储存稳定性
下载PDF
某炼铁烟尘灰组成特性及有益组分富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为民 李承湘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对炼铁烟尘灰的物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温挥发,使物料中Zn、Pb、B i、In、Te等主要有益组分含量富集3倍左右,同时降低物料中可溶硅等有害组分,为物料中有益组分的湿法提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炼铁烟尘灰 物料特性 高温挥发 有益组分富集 降硅
下载PDF
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剑平 李中桂 +3 位作者 张尚斌 郑平 董婷霞 詹华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95-3498,共4页
目的:筛选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枣多糖富集组分(1 mg/ml)、大枣多糖去除组分(1 mg/ml)、7种大枣黄酮类成分(儿茶素、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山... 目的:筛选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枣多糖富集组分(1 mg/ml)、大枣多糖去除组分(1 mg/ml)、7种大枣黄酮类成分(儿茶素、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记为A、B、C、D、E、F、G,浓度均为3、13、30μmol/L)和2种大枣核苷类成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浓度均为3、13、30μmol/L)分别培养类神经细胞(PC12细胞)24 h后,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 BHP,150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3 h诱导细胞氧化损伤,MTT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按上述方法培养转染了报告基因质粒(p ARE-Luc)的PC12细胞24 h,采用荧光素酶(Luc)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抗氧化元件(ARE)的转录水平(以Luc活性反映),以考察各组分抗损伤机制。结果:大枣多糖富集组分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PC12细胞的存活率,升高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大枣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中A(30μmol/L)、B(3~30μmol/L)和C(10~30μmol/L)均能显著高细胞存活率,且A(30μmol/L)、B(3~30μmol/L)、C(30μmol/L)、E(30μmol/L)和F(3~30μmol/L)能显著提高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大枣中核苷类成分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则无明显提高氧化损伤PC12细胞存活率和和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的作用。结论:大枣多糖类成分和大枣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RE转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神经保护 PC12细胞 大枣多糖去除组分 大枣多糖富集组分 抗氧化元件 大枣黄酮 大枣核苷
下载PDF
煤制油选煤厂煤显微组分迁移规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子祺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
神华煤制油选煤厂生产的精煤产品供应煤制油公司作为制油原料,为了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原料和高质量的制油原料煤,探索煤显微组分在洗选加工过程中的迁移规律,进而为后续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以煤制油选煤厂的流程样品为试验煤样,通... 神华煤制油选煤厂生产的精煤产品供应煤制油公司作为制油原料,为了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原料和高质量的制油原料煤,探索煤显微组分在洗选加工过程中的迁移规律,进而为后续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以煤制油选煤厂的流程样品为试验煤样,通过工业分析、显微镜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结合在线计量工具,分析了不同有机组分在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给出了选煤厂提高产品质量的理论途径。结果表明:神东煤制油原料煤H/C比为0.84,属于良好的煤制油原料;原煤灰分为9.45%,镜质组含量为57.88%,惰质组含量为38.18%。0.50~0.25 mm镜质组含量为55.97%,现有工艺未对其进行有效分选,需要加强粗煤泥分选。不同粒级显微组分含量差别不大,通过破碎筛分达到镜质组富集的难度较大。镜质组中88%进入重介精煤,7%进入粗煤泥,5%进入细煤泥;惰质组中59%进入重介精煤,25%进入矸石,7%进入粗煤泥产品,9%进入细煤泥产品。现有分选工艺对惰质组与镜质组的高效分离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和降低分选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迁移 组分富集 镜质组 惰质组
下载PDF
稀水解液循环回用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得率的影响
9
作者 于同金 苗莹 +2 位作者 牛子一 于孟辉 王高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为实现对水洗玉米秸秆自水解预处理固相物产生的稀水解液(简称稀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的高效利用,探讨了自水解预处理工艺条件以及将稀水解液回用于玉米秸秆自水解预处理对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0∶1(V/w... 为实现对水洗玉米秸秆自水解预处理固相物产生的稀水解液(简称稀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的高效利用,探讨了自水解预处理工艺条件以及将稀水解液回用于玉米秸秆自水解预处理对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0∶1(V/w)、170℃保温40 min条件下,水解液中糖类化合物、甲酸、呋喃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等主要化学组分得率均达到最大值。在此工艺参数基础上添加2%乙酸作为自水解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可进一步提高糖类、弱酸类及呋喃化合物的得率。将稀水解液循环回用于玉米秸秆的自水解预处理过程7次后,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则分别进一步显著(P<0.05)提高21.0%(糖)、71.0%(甲酸)、44.6%(乙酸)、80.7%(酚类化合物)、102.1%(糠醛)及98.5%(5-羟甲基糠醛),有效实现了水解液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富集和增浓。上述研究为玉米秸秆自水解预处理工艺的调整及稀水解液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炼制 自水解预处理 水解液回用 化学组分富集
下载PDF
萃取剂对催化油浆抽提分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传峰 杨涛 +2 位作者 刘亚青 王亦颿 张轩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341-1344,共4页
以催化油浆为原料,以萃取剂+特性调节剂的多溶剂抽提分离方法,在剂油比2.5∶1、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 min的条件下,重点考察了5种不同萃取剂对催化油浆抽提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富集组分的收率、芳烃含量、分配系数、分离系数等... 以催化油浆为原料,以萃取剂+特性调节剂的多溶剂抽提分离方法,在剂油比2.5∶1、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 min的条件下,重点考察了5种不同萃取剂对催化油浆抽提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富集组分的收率、芳烃含量、分配系数、分离系数等关键指标,优选合适的萃取剂。结果表明:DMF是综合性能更优的萃取剂,产物中芳烃组分收率、烷烃富集组分收率、芳烃收率分别为57.13%(质量分数)、42.87%(质量分数)、62.89%(质量分数)。此外,相比单一萃取剂,萃取剂+特性调节剂在相同条件下能够进一步改性芳香分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对催化油浆抽提分离效果更好,有利于后续深加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剂 催化油浆 富集组分 分配系数 分离系数
下载PDF
夕线石成因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留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7-445,共9页
本文通过夕线石的结构、成分及产出状态,系统讨论和总结了其变质形成过程。含夕线石的变质岩原岩未必对应泥质岩,富夕线石岩石成分上更不能与任何的泥质岩成分对应。原岩本身富铝如多数泥质岩是形成夕线石非常有利的成分条件,但是,即使... 本文通过夕线石的结构、成分及产出状态,系统讨论和总结了其变质形成过程。含夕线石的变质岩原岩未必对应泥质岩,富夕线石岩石成分上更不能与任何的泥质岩成分对应。原岩本身富铝如多数泥质岩是形成夕线石非常有利的成分条件,但是,即使有合适的温压条件,也未必能够形成夕线石,组分的差异性迁移才是夕线石形成的必要条件。夕线石的形成与变形、变质作用,尤其是深熔作用密切相关。浅色体、伟晶岩及花岗岩等均可通过变质、深熔作用演化而成。夕线石形成的关键是深熔作用中碱(土)金属的迁移、淋滤及其与硅铝组分的分离,从而造成局部Al_(2)O_(3)相对增加。夕线石尤其是毛发状夕线石对应于早期差异性变形-变质作用阶段。组分迁移过程中溶液或熔体组分的流动导致夕线石出现“应力定向”的假像、夕线石和相关矿物的聚集以及不同变质矿物的多个演化阶段。铝硅酸盐Al_(2)SiO_(5)的不同变体虽然成分相同,其所产出的岩石类型或环境仍有显著的差别,其形成不仅受温压条件控制,流体或熔体的酸碱性质也很重要,介质成分可影响到铝的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线石 深熔作用 浅色体 组分迁移、富集 介质
下载PDF
On-lin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for Histamine Determination in Fish Meal Using Cation-Exchanger Resin 被引量:1
12
作者 N. A. Fakhri M. S. Abdullah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4期282-288,共7页
FI system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istamine. A mini-column filled with amberlite resin (weak cation exchanger) was introduced to the flow system. A 200 laL of the sample was injected into the carrier strea... FI system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istamine. A mini-column filled with amberlite resin (weak cation exchanger) was introduced to the flow system. A 200 laL of the sample was injected into the carrier stream through the injection valve. The merged streams were passed through a quartz flow cell in a spectrophotometer connected to recorder.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0.02-1.5 μg mL^-1 of histamine using the peak height as an analytical signal, while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1 μg mL^-1.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were studied depending upon the values of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relative error percentage. The selectivity of the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f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species accompanied with histamine in fish meal.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system was used for on line separation, preconcentration of histamine.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istamine in fish meal.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method an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sults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ARATION PRECONCENTRATION HISTAMINE determination fish me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