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爱民运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验案4则
1
作者 张瑶 李静 +3 位作者 张辉 张秀 石家华 刘爱民(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白疕”“干癣”“松皮癣”等范畴。寒包火是指外寒束表、血热内蕴的一种证型,寒包火型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为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感受风寒或感冒后加重,热水浴后皮损减轻,舌红,...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白疕”“干癣”“松皮癣”等范畴。寒包火是指外寒束表、血热内蕴的一种证型,寒包火型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为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感受风寒或感冒后加重,热水浴后皮损减轻,舌红,脉多无虚象,热象明显但屡用清热凉血药效果不佳[1],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麻防犀角地黄汤 寒包火 银屑病 验案 刘爱民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寒包火”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凤 张伟 杨公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22-1125,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包火 表寒里热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肺痿 肺痹 痹病 表里同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寒包火”感冒10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兰 李香凤 +4 位作者 吴巴特尔 常晓英 邵雷 牛少强 崔景军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897-2899,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寒包火"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以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服用安分安分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结果:观察组体温疗效有效率...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寒包火"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以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服用安分安分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结果:观察组体温疗效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84.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2,P=0.028)。观察组症候改善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84.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2,P=0.036)。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差和总症状积分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寒包火"感冒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包火 感冒 麻杏石甘汤 四逆散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寒包火证1例治验
4
作者 董智铭 《现代临床医学》 1994年第1期25-25,共1页
患者夏某某,男性,45岁,病退干部。其妻代述,患者病已一周,开始因感冒到某医院求治,医生用发表药一剂,水煎服后,头晕头痛、骨节酸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咳喘不已,呼吸气粗,发热口渴。闻及喉间声若拽锯;见张口抬肩,鼻翼扇动。
关键词 寒包火 治验 张口抬肩 鼻翼扇动 水煎 病已 炙麻黄 喜冷饮 上逆 脉滑
下载PDF
寒包火与寒包寒治验
5
作者 章新亮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0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寒包火 寒包寒 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今春感冒“寒包火”
6
作者 佚名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第4期25-25,共1页
今年春天用“乍暖还寒”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本应温暖的阳春,却被反复的冷空气扰乱。气温的异常导致了呼吸道感染高发,不过今年的感冒同往年有所不同,有自己的证候特点。全国著名中医热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指出,... 今年春天用“乍暖还寒”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本应温暖的阳春,却被反复的冷空气扰乱。气温的异常导致了呼吸道感染高发,不过今年的感冒同往年有所不同,有自己的证候特点。全国著名中医热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指出,这种外感是属于外寒内热的“寒包火”证型,既有恶寒、恶风、身体发紧、颈背发冷的外寒症状,也有咽喉肿痛、鼻塞、流黄鼻涕、舌红、尿黄的内热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特点 寒包火 流黄 舌红 外寒 呼吸道感染 咽喉肿痛 感冒
下载PDF
寒包火 食萝卜
7
作者 胡献国 《生活与健康》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萝卜出了地,药铺无生意”“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两句谚语道出了冬吃萝卜的好处。萝卜,又名莱菔,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萝卜性味辛、甘、凉,归脾、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 “萝卜出了地,药铺无生意”“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两句谚语道出了冬吃萝卜的好处。萝卜,又名莱菔,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萝卜性味辛、甘、凉,归脾、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植物 凉血止血 清热生津 萝卜 寒包火
原文传递
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桂茫 刘涛峰 +1 位作者 周光泽 许玲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寒包火型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观察组... 目的: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寒包火型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观察组服用麻防犀角地黄汤,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CD4+辅助型T1细胞/T2细胞(Th1/Th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0.00%,与对照组的83.33%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程迁延、秋冬疕重、受寒疕重中医证候积分和PASI评分、DLQI评分分别为(3.60±0.75)分、(3.24±0.76)分、(3.29±0.22)分、(28.12±4.95)分和(11.52±1.82)分,低于对照组的(4.49±0.87)分、(4.01±0.78)分、(3.54±0.30)分、(33.25±5.09)分和(13.97±2.03)分(P<0.05);观察组IL-23、IL-17水平为(2.25±0.37)pg/mL和(7.13±1.19)pg/mL,低于对照组(3.43±0.51)pg/mL和(9.04±1.36)pg/mL,Th1/Th2为(4.91±0.79),高于对照组(3.52±0.58)(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Ps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防犀角地黄汤 寒包火 银屑病 临床疗效 白介素-23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喝萝卜膏,治寒包火
9
作者 胡献国 《医食参考》 2023年第1期47-47,共1页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风寒外袭,人体腠理紧密,容易火热内蕴,出现津伤口干、鼻腔灼热、鼻流浓涕、痰中带血丝、口气臭秽、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内热症状,俗称“寒包火”。而...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风寒外袭,人体腠理紧密,容易火热内蕴,出现津伤口干、鼻腔灼热、鼻流浓涕、痰中带血丝、口气臭秽、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内热症状,俗称“寒包火”。而萝卜性味甘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食之可使火祛热清、津生液回、气顺痰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燥结 凉血止血 清热生津 风寒外袭 寒包火 空气干燥 冬季气候 口舌生疮
原文传递
寒包火型季节性流感证治探析
10
作者 凌江红 刘启华 +1 位作者 刘培凤 Pichamon Akarayosapong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941,共1页
季节性流感是具有一定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中医药在防治感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流感-"重感冒"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治疗感冒不讲究辨证。笔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分析了感冒常见证型... 季节性流感是具有一定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中医药在防治感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流感-"重感冒"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治疗感冒不讲究辨证。笔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分析了感冒常见证型-寒包火型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提出了辛温解表,清解里热治疗寒包火型感冒的思想,并自拟双解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包火 季节性流感 证治
原文传递
麻防犀角地黄汤干预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爱民 张步鑫 +2 位作者 宋坤 吴盘红 徐胜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冬季银屑病寒包火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确诊为冬季寒包火证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麻防犀角地黄汤加减,对照组A口服犀角地黄汤,对照组B口服阿... 目的临床观察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冬季银屑病寒包火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确诊为冬季寒包火证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麻防犀角地黄汤加减,对照组A口服犀角地黄汤,对照组B口服阿维A胶囊,三组均同法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8周后判断疗效并检测IL-17和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00%(27/30)优于对照组A 40.00%(12/30)和对照组B 46.67%(14/30)(P<0.05);治疗组PASI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A(P<0.05)和对照组B(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IL-17和VEGF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B治疗前后IL-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VEG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低于两个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防犀角地黄汤对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7和VEG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寒包火 麻防犀角地黄汤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从“寒包火”论治肺系疾病 被引量:4
12
作者 弓雪峰 崔红生 +3 位作者 任培中 陈秋仪 王佳美 吕明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73-1276,共4页
"寒包火"系寒包于外、火(热)郁于内的病理状态,属于肺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立足临床实际,认为既往概念狭隘,不足以涵盖临床运用方证。从探讨"寒包火"理论源流出发,拓展其内涵,阐释其病机,并结合肺系相关疾病临床特点... "寒包火"系寒包于外、火(热)郁于内的病理状态,属于肺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立足临床实际,认为既往概念狭隘,不足以涵盖临床运用方证。从探讨"寒包火"理论源流出发,拓展其内涵,阐释其病机,并结合肺系相关疾病临床特点加以论述,以内包之火划分为虚实两端,重视兼夹病邪以及脾胃阴火、肝肾虚火(龙雷之火)的诊治,总结其临床运用特点,并以验案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包火 外寒内热 肺系疾病 肝肾虚火 脾胃阴火
原文传递
寒包火理论探源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明圣 崔红生 +3 位作者 任培中 弓雪峰 陈秋仪 李芷悦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63-1867,共5页
寒包火状态的形成与素体郁热、外感风寒、先天体质、后天环境、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病邪化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各类肺系疾病。临证时要详辨外寒... 寒包火状态的形成与素体郁热、外感风寒、先天体质、后天环境、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病邪化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各类肺系疾病。临证时要详辨外寒内热之轻重缓急,郁热、湿热、痰热之属性兼夹,采取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之法;同时顺应肺之生理病理特点,注重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平衡。"辛以散之""火郁发之""分消走泄"等均为常用治法。旨在透邪外达、给邪以出路,邪去而正自安。寒热调则肺无外侵内扰之虞,升降和则肺司呼吸如常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包火理论 表寒里热证 寒热并用 表里同治 肺系疾病 气机升降 《医学心悟》 程钟龄
下载PDF
钟枢才教授临证治疗寒包火型咳嗽经验总结
14
作者 丁凯熙 钟枢才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0期3-5,共3页
咳嗽是一类以咳而有声或伴咯痰为主症的一类肺系病症,由于气候、饮食、生活环境的改变,时人多内有郁热,而易外受风寒,故现临床咳嗽多以表寒里热,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以气郁、痰湿为相关病理产物,与肝脾关系密切。钟枢才教授治... 咳嗽是一类以咳而有声或伴咯痰为主症的一类肺系病症,由于气候、饮食、生活环境的改变,时人多内有郁热,而易外受风寒,故现临床咳嗽多以表寒里热,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以气郁、痰湿为相关病理产物,与肝脾关系密切。钟枢才教授治疗寒包火型咳嗽重视权衡表寒里热之轻重、理气调津,调理肝脾肺三脏。现将钟老临证治疗寒包火型咳嗽经验总结,希望为临床辨证治疗咳嗽用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寒包火 临证经验 钟枢才
原文传递
空调之下,要防“寒包火”
15
作者 孙仕奇 张炜 《大众医学》 2021年第7期73-74,共2页
散表寒,清里热《医学心悟》说:“其人素有郁热,而风寒束之,热在内而寒在外,谚云‘寒包火’也。”“寒包火”,顾名思义就是内有郁热而外感风寒,患者有受寒之象(如流清鼻涕、恶寒、肩背痛),同时又夹有热象(咽痛、发热、口干苦、大便干等,... 散表寒,清里热《医学心悟》说:“其人素有郁热,而风寒束之,热在内而寒在外,谚云‘寒包火’也。”“寒包火”,顾名思义就是内有郁热而外感风寒,患者有受寒之象(如流清鼻涕、恶寒、肩背痛),同时又夹有热象(咽痛、发热、口干苦、大便干等,病情严重时还会发生气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悟》 外感风寒 寒包火 大便干 肩背痛 清里热 郁热 恶寒
原文传递
上火,试试中药代茶饮
16
作者 胡献国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4期78-78,共1页
初春季节,乍暖还寒。风寒外袭,火热内郁,加之有些人习惯冬天进补,药食迭进,此时极易形成“寒包火”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上火属于中医热病范畴,一般表现为口角发炎、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眼睛干涩发红,或者大便干结、小便发... 初春季节,乍暖还寒。风寒外袭,火热内郁,加之有些人习惯冬天进补,药食迭进,此时极易形成“寒包火”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上火属于中医热病范畴,一般表现为口角发炎、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眼睛干涩发红,或者大便干结、小便发黄、头昏、牙龈及咽喉肿痛等,此时往往需要服用一些祛火的中药来缓解。中医将上火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之火,另一种则为内生之火,但无论外火、内火,都为机体功能失调所为。由于火证虚实、部位、脏腑的不同,因而用药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干结 风寒外袭 寒包火 内郁 咽喉肿痛 功能失调 火证 口舌生疮
下载PDF
“表寒里热证”临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雷 马家驹 +1 位作者 蔡永登 王玉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622-626,共5页
"表寒里热证",又称为"寒包火",由于暖气与空调普及等原因,目前有增多趋势。表寒里热证多属于中医肌表、腠理等偏于外的疾病。从西医角度来说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其次在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亦比较常见。表寒... "表寒里热证",又称为"寒包火",由于暖气与空调普及等原因,目前有增多趋势。表寒里热证多属于中医肌表、腠理等偏于外的疾病。从西医角度来说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其次在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亦比较常见。表寒里热证与寒邪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阶段性,北方多于南方、冬季多见、以疾病初期多见。对于表寒里热证的治疗,多主张采用表里双解法,但仍需根据表寒与里热程度的不同,适当斟酌解表与清热药物的比例。本文对表寒里热证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呼吸系统为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寒里热证 寒包火 寒包热 外寒内热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屠远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7期45-48,共4页
根据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可将其辨证分为寒包火证、上热下寒证和血虚风燥证3个证型。笔者采用辨证口服中药、穴位埋线、中药雾化冷喷及穴位注射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面部敏感性皮肤 中医辨证 寒包火 上热下寒 血虚风燥 治疗体会
下载PDF
温病辛温解表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群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3期8-8,共1页
温病邪在卫分的治疗是用辛凉解表法的。叶天士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温病初起治用辛凉是温病区别于伤寒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患者素体阴虚,阳虚的差异,影响着发病后邪正消长的变化,温病热化证虽多,而阳虚寒化者亦间... 温病邪在卫分的治疗是用辛凉解表法的。叶天士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温病初起治用辛凉是温病区别于伤寒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患者素体阴虚,阳虚的差异,影响着发病后邪正消长的变化,温病热化证虽多,而阳虚寒化者亦间有之,如断然不用辛温是不符合辩证施治原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凉解表法 辩证施治 卫分 邪正 轻剂 临床应用 寒包火 化湿 寒湿 代表方剂
下载PDF
肺闭耳聋证治浅谈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临证中,常可遇到一类暴聋病证,它们既无耳痒刺痛,口苦溲赤等肝胆风火湿热之症,又无胸脘痞闷,呕恶便秘等脾胃痰浊内阻之象,而是以耳聋鼻塞,咳嗽声(?)等肺气失于宣发之候为特征。若以疏泄肝胆风火湿热或涤除胃肠痰浊壅滞之法治之,颇难... 在临证中,常可遇到一类暴聋病证,它们既无耳痒刺痛,口苦溲赤等肝胆风火湿热之症,又无胸脘痞闷,呕恶便秘等脾胃痰浊内阻之象,而是以耳聋鼻塞,咳嗽声(?)等肺气失于宣发之候为特征。若以疏泄肝胆风火湿热或涤除胃肠痰浊壅滞之法治之,颇难取效。笔者据此证每由风寒之邪闭郁而发之特点,制订了以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为主的治疗大法,并以患者素体肺热的有无,更分为风寒束肺和客寒包热两证进行辨治,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郁闭 路路通 疏风散寒 杏仁 风寒束肺 寒包热 寒包火 耳聋 听力障碍 宣肺通窍 麻杏石甘汤加味 苍耳子散 耳鼻咽喉病方 肺热 肺气热 肺病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