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温论争,各领一枝独秀;寒温融合,继承实践创新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进喜 贾玫 +6 位作者 冯建春 马晓北 余秋平 贾海忠 王世东 刘宁 黄晓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论争 寒温融合 伤寒论 温病学
下载PDF
论近代寒温融合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立岩 刘晖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5,共3页
自《内经》至北宋初,“伤寒”是各种热性病的总称,而温病不过是五种或九种伤寒之一,尚未另立门户。北宋庞安时把过去属于伤寒范畴的风温、湿温、重喝、温毒归于由伤寒变成的温病,并认为这四种由伤寒复感异气而变成的温病较伤寒更为重要... 自《内经》至北宋初,“伤寒”是各种热性病的总称,而温病不过是五种或九种伤寒之一,尚未另立门户。北宋庞安时把过去属于伤寒范畴的风温、湿温、重喝、温毒归于由伤寒变成的温病,并认为这四种由伤寒复感异气而变成的温病较伤寒更为重要。金元时刘河间倡火热论,主用寒凉,以治温病之法治伤寒。丹溪弟子王履主张伤寒与温病要分别治疗,不可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学派 温病学派 寒温融合流派 中医理论
下载PDF
寒温融合辨证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婷婷 史文川 +1 位作者 朱佩枫 袁征 《河南中医》 202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头身疼痛、胸闷或呼吸急促、纳差、咽痛、畏寒、腹泻、恶心或呕吐为主,无恶寒,病机与《伤寒论》所述之外感表邪,内热伤津证病机类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头身疼痛、胸闷或呼吸急促、纳差、咽痛、畏寒、腹泻、恶心或呕吐为主,无恶寒,病机与《伤寒论》所述之外感表邪,内热伤津证病机类似,属温病中“温疫”范畴。六经辨证中,COVID-19初期,患者外受温邪,津伤内热,在采用辛散解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滋阴清热药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轻疏表邪,和解少阳;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不下、腹泻等太阴脾虚湿盛证,兼有头身疼痛等太阳表证时,则考虑太阴病里虚夹表证,应以温润脾阳,健脾利湿为治则,根据表里偏重对证施治;患者出现下利、吐、哕,甚至反复发热,并四肢厥冷时,病机为里虚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用,顾护人体正气。患者出现精神极度衰惫的昏迷状态时,无论寒化证还是热化证,均为六经中最危重的阶段,应扶阳、育阴,寒化证扶阳时宜温补,热化证育阴时宜清里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中,COVID-19初期为卫分证候,邪在表,在上焦,病位在肺,宜用清疏宣化肺卫之剂;若余邪未及时祛除或病邪直入气分,病位在上焦或中焦,宜用清肺降气化痰、辛开理气利湿之品;气分热盛阶段,在辨脏腑病变同时,结合疾病阶段性需要,给予清热生津养阴、开窍凉血熄风之品;若出现阴竭阳脱的下焦病证,病位在肾,在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滋阴育阳类药物。COVID-19早期,结合三阳经证、卫分证、气分证早期及上焦、中焦早期病证进行辨治;COVID-19危重期,结合少阴经证,营血分证及下焦病证进行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温融合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下载PDF
三化寒温融合辨证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元良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8期557-557,共1页
关键词 通俗伤寒论 寒温融合 辨证
下载PDF
寒温融合派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21-322,共2页
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中期,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开始出现一些医家试图将伤寒温病二者精华融为一体,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吴贞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冠以"伤寒"之名,却包括温病的内容,发展至清末逐步形成一个寒温融合的理论... 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中期,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开始出现一些医家试图将伤寒温病二者精华融为一体,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吴贞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冠以"伤寒"之名,却包括温病的内容,发展至清末逐步形成一个寒温融合的理论派系,使寒温融合成为近代外感病发展的一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融合 医家 俞根初 吴贞 雷丰 学术思想
下载PDF
王孟英承先贤,集大成;《温热经纬》采各家,融寒温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进喜 张保春 +5 位作者 况时祥 贾海忠 朱立 刘宁 章亭 陈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新,融合寒温理法于一炉,切合临床实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学科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孟英 温热经纬 温病学 寒温融合
下载PDF
《伤寒指掌》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霞 冯全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6-529,共4页
吴贞是清代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之一,其所著《伤寒指掌》汇集毕生心血。其主要学术思想有:以温病之理论六淫外感,辨证遵六经,并以三阳经为例,详述其创新之法。对温病时气,归于伤寒类证,探本穷源,细论寒温融合之治。添舌目斑疹之辨,丰富... 吴贞是清代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之一,其所著《伤寒指掌》汇集毕生心血。其主要学术思想有:以温病之理论六淫外感,辨证遵六经,并以三阳经为例,详述其创新之法。对温病时气,归于伤寒类证,探本穷源,细论寒温融合之治。添舌目斑疹之辨,丰富了时病诊法之内涵,证因机法,循序而进,助益临床。创分经治疫法度,手足兼气不同,传变各有所异。其学术思想立足伤寒,融合温病,言简意赅,嘉惠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融合 伤寒六经 伤寒类证 舌目斑疹 手足之疫
下载PDF
孟河医派概要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琪 曹震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58-62,共5页
孟河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医家众多,著述繁盛,素有"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之称,以其学术精深、名医辈出、传承有序,在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孟河医派以和法缓治为其学术根蒂及... 孟河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医家众多,著述繁盛,素有"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之称,以其学术精深、名医辈出、传承有序,在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孟河医派以和法缓治为其学术根蒂及临证治疗指归,在寒温融合、中西医汇通等新学术主张亦有创见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孟河医派 和法缓治 寒温融合 中西医汇通 常州
下载PDF
吴贞《伤寒指掌》浅评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强 高蕾 王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乾隆时期。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吴贞的学术思想是清代中后期寒温融合学术思想中的代表,具有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 吴贞 伤寒指掌 寒温融合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伤寒例》中温病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卓 于河 +5 位作者 顾然 白辰 高飞 李旖旎 刘铁钢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550-552,共3页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毁誉参半,致其学术价值未被学界广泛重视及推广。伤寒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诸多理论和思想早在《伤寒例》中即有所论述。《伤寒例》对温病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伤寒例》对...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毁誉参半,致其学术价值未被学界广泛重视及推广。伤寒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诸多理论和思想早在《伤寒例》中即有所论述。《伤寒例》对温病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伤寒例》对温病病因学的贡献包括:扩展传统病因学认识,为后世新感温病学说之基础;对后世温病学家拓展伏气温病内涵有着积极的影响。伤寒例部分病名与后世温病学病名相关,如冬温、风温、温毒、温疟等。《伤寒例》对温病治疗学也有一定的贡献,如注重早期预防,注重三因制宜,并提出针灸治疗温病,拓展温病学治疗手段等。《伤寒例》重视疾病鉴别诊断,开寒温异治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例 伤寒论 温病 寒温融合 王叔和
下载PDF
陆廷珍《六因条辨》学术思想及特色探析
11
作者 孙小梅 张津铖 程志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
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围绕温病时疫展开,书中融汇前贤伤寒与温病论述之长,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但流传却不广泛。本文依照同时期温病大家之论述,遥遵仲景伤寒之意旨,并参当代医家之思辨,从传承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全书内容,发... 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围绕温病时疫展开,书中融汇前贤伤寒与温病论述之长,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但流传却不广泛。本文依照同时期温病大家之论述,遥遵仲景伤寒之意旨,并参当代医家之思辨,从传承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全书内容,发现陆氏师古而不泥古,虽传承伤寒、温病大家之学术,却不将外感病以伤寒与温病的观点截然区分,而是选取“伤寒六经”定病位和“卫气营血”辨浅深的优势,主张将伤寒与温病的思想融合,提出“寒温融合论”辨治外感病的新颖见解;虽传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宗旨,却不仅仅从五行生克等角度入手,而是集病位与浅深为一体,重新梳理外感邪气之传变规律;虽深谙经典之源流,却不奉其为圭臬,批判性地指出疾病之辨的重要性,其“辨病—辨证一体化”的思维模式当下仍极具先进性;虽谨遵《内经》“冬伤于寒”之论,却不赞同“伏寒化温”之引申,认为“不藏精”才是“春必温病”之内涵。此外,本文还将陆氏之见化为己用,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略加发微,以增强其学术思想的临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廷珍 六因条辨 寒温融合 治未病 病证结合 春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