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头汤及其拆方对60例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TNF-α、IL-6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涛 林静 +1 位作者 狄舒男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TNF-α、IL-6等血清学指标。结果: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改善TNF-α、IL-6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结论: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汤 拆方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证
下载PDF
王顺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举隅 被引量:7
2
作者 陆燕 李茹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从王顺贤主任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王主任对该病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认为寒湿痹阻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机;温经散寒除湿、... 从王顺贤主任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王主任对该病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认为寒湿痹阻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机;温经散寒除湿、化痰祛瘀通络为其治疗常法,并介绍了选用虫类药的经验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 经验
下载PDF
乌头汤及其拆方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涛 林静 +1 位作者 狄舒男 匡海学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8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分别进行分组给药,观察疾病...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分别进行分组给药,观察疾病活动性评分体系(Das28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7(IL-17)指标。结果:除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外,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甲氨蝶呤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Das28下降水平明显,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汤组比川乌麻黄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甲氨蝶呤组VEGF、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汤组下降水平明显,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乌麻黄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乌麻黄组、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甲氨蝶呤组与乌头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炎症因子VEGF、IL-1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头汤 拆方研究 寒湿痹证
下载PDF
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于红权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1期2339-2340,共2页
目的探讨散寒通络汤在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接收的90例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参考组(45例),观察组采用散寒通络汤(自拟)治疗,参考组采用芬必得... 目的探讨散寒通络汤在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接收的90例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参考组(45例),观察组采用散寒通络汤(自拟)治疗,参考组采用芬必得片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关节肿数、关节疼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疼痛,具有显著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通络汤 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一白二乌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炳勋 《中医研究》 2005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寒湿/中医药疗法 一白二乌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6
作者 韦丽兰 韦雄 +2 位作者 许勇章 邢沙沙 黄慧敏 《河南中医》 2023年第7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计数、关节肿胀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总体评分、医生对患者疾病总体状况评分、D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肿胀关节计数、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ESR、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类风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 针药结合 中药熏蒸 温针灸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洁 《河南中医》 2023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RA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甲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RA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甲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28 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疾病活动指数简表(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评分、健康评估问卷(the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DAS28评分、SDAI评分、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ESR、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有效率为80.7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可改善RA患者相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活动指标和炎症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8
作者 林洁 蔡小勤 杨鸿妹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0期138-140,148,共4页
目的探究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诊治的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蜂针... 目的探究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诊治的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及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临床水平指标。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各临床症状[压痛指数(1.71±0.68)、肿胀指数(1.67±0.47)、关节功能障碍(1.72±0.38)级、晨僵时间(0.45±0.24)h、关节疼痛个数(1.41±0.37)个、关节疼痛度(1.31±0.27)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25±0.33)、(2.09±0.56)、(2.29±0.37)级、(0.71±0.20)h、(1.75±0.42)个、(1.98±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2、4.103、7.675、5.943、4.338、9.747,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6、5.279、2.244,P<0.05)。结论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特色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并可以缓解患者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关节疼痛度等临床症状,降低ESR、CRP、RF临床水平指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穴位点刺法 寒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护理
下载PDF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彦君 王玲 莫成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71-174,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以有效快速地治疗疾病为目标,主要是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从长远来看不良反应较为明显。RA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痹症范...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以有效快速地治疗疾病为目标,主要是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从长远来看不良反应较为明显。RA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痹症范畴,其中以寒湿痹阻型最为多见,中医药治疗以“调养”为主,往往疗效稳定、温和安全且费用低廉。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具有减毒增效的优势。现从RA的发病机制、中医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综述如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廖翔宇 陈琼君 +5 位作者 刘雪杨 黄金 陈露 柯曼珊 黄鸿鹏 刘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观察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火针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毫针报刺法治疗。隔天治疗1... 【目的】观察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火针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毫针报刺法治疗。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晨僵时间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个数以及关节压痛个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晨僵时间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晨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及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及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6%(33/36),对照组为77.78%(28/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报刺法结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报刺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类风湿二方联合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熊甚 薛秋倩 郑宝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类风湿二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宽筋藤、广东海风藤、木瓜等中药组成)联合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目的】观察自拟类风湿二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宽筋藤、广东海风藤、木瓜等中药组成)联合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巴瑞替尼+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类风湿二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和血清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类风湿二方内服联合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类风湿二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巴瑞替尼 甲氨蝶呤
下载PDF
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佳敏 吕洪华 徐安娣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增加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2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含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67%(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均缩短(P<0.05),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减少(P<0.05),且研究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CRP、RF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PSQI评分均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可有效提高寒湿痹阻型RA临床疗效,改善RA相关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及RF水平,缓解疼痛反应,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 中药包 场效应理疗 寒湿痹阻 炎症因子 类风湿因子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3
作者 高娟娟 刘洁琴 +2 位作者 袁勤 李翠英 谢燕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85-0088,共4页
探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予以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联合雷火灸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西医+雷火灸治疗)与实验组(常规西医+雷火灸+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治疗)。对比效... 探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予以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联合雷火灸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西医+雷火灸治疗)与实验组(常规西医+雷火灸+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更高,病情活动程度缓解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1周实验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雷火灸治疗寒湿痹阻型RA比较,联合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同时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其临床疗效提升,但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痹阻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火灸 加味五子散循经热敷 病情活动程度 证候疗效
下载PDF
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胡林飞 傅慧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祛痹通络法、热敏灸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 目的探究祛痹通络法、热敏灸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12周,治疗组关节压痛及肿胀个数较对照组少、晨僵时间较短(P<0.05);治疗12周,2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可减轻寒湿痹阻型RA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其实验室指标及关节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祛痹通络法 热敏灸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二藤蠲痹汤结合温针灸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CL20、IL-35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王欣 张敏 陶江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二藤蠲痹汤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5例风寒湿痹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 目的:探讨二藤蠲痹汤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5例风寒湿痹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RA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细胞介素-35(IL-35)]、血清学指标[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细胞衰老相关蛋白(ASF1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ESR、RF、CRP、CCL20、IL-3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IRT1、ASF1a mRN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SIRT1、ASF1a mR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RT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SF1a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藤蠲痹汤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RA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减缓机体炎性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能与调节SIRT1/ASF1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 二藤蠲痹汤 温针灸 疗效
下载PDF
乌头汤及其拆方对116例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涛 林静 +1 位作者 狄舒男 匡海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 目的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抗CCP抗体、RF、CRP等血清学指标。结果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降低抗CCP抗体、RF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降低CRP水平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及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P<0.05)。结论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抗CCP抗体、RF、CRP,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诱导病情缓解,推测这可能与其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汤 拆方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证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明明 蔡圣朝 +1 位作者 黄雪珍 王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4-58,65,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1)C-反应蛋白(CRP)(mg/L);(2)类风湿因子(RF)(IU/mL);(3)血沉(ESR)(mm/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R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袁红丽 马文慧 +1 位作者 汪秀梅 周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类风湿因子(RF)、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RF与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RF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1、IL-6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可显著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降低R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小针刀 炎性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金晶 安莉萍 肖明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寒湿闭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35例,采用薏苡仁汤,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寒湿闭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35例,采用薏苡仁汤,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35例,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2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改变。结果: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及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20m行走时间均治疗前有改善(P<0.05),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优于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P<0.05)。结论:薏苡仁汤组方合理,用药精当,切合病机,验于临证,多可获效,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较单纯口服西药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汤 寒湿闭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熳 吴元建 欧阳八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整体加局部取穴,主要选取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绝骨等;配合关节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常规针刺后予以温针灸。结果:临床痊愈率8.57%,显效率25.71%,好转...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整体加局部取穴,主要选取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绝骨等;配合关节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常规针刺后予以温针灸。结果:临床痊愈率8.57%,显效率25.71%,好转率42.86%,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关节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 温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