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高辛配基标记DNA探针检测HLAⅡ类基因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余进 张锐发 +2 位作者 李明 万军梅 李伯南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检测HLAⅡ类基因(DRB、DQB)多态性的方法。实验包括少量全血提取模板DNA、PCR基因扩增基因多态性区域片断、尼龙膜点样、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合成及地高辛配基(DIG-11-ddUTP)标记、探针... 本文报道了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检测HLAⅡ类基因(DRB、DQB)多态性的方法。实验包括少量全血提取模板DNA、PCR基因扩增基因多态性区域片断、尼龙膜点样、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合成及地高辛配基(DIG-11-ddUTP)标记、探针杂交;条件洗涤、化学发光显影等一系列步骤。该实验方法具有用血量少、结果精确稳定、操作简便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作者对模板DNA的提取、杂交缓冲液制备、标记探针的使用剂量以及条件洗涤等多个环节作了改良,使实验方法和结果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DQ基因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非同位素DNA探针标记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同时检测DU患儿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在DU患儿中,HLA-DQB1×0503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分别为:6.02%、0.63%,P<0.05,RR=9),而在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DU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5031与DU呈正相关,DU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虽然H.pylori感染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但HLA-DQB1×05031并不是通过H.pylori感染而影响DU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一DQBl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HLA-B易感基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曲媛 谢琰臣 +6 位作者 王淑辉 赵媛 史慧静 王得新 孙亮 张华 李海峰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及其不同亚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PCR-SSOP)对91例中国汉族MG患者及17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并采用病例...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及其不同亚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PCR-SSOP)对91例中国汉族MG患者及17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显性遗传模式的方法系统分析HLA-B等位基因与MG患者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类型、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胸腺病变将患者组分为不同亚型后,结果显示HLA-B*46阳性率在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组中升高,HLA-B*08阳性率在早发型及全身型患者组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HLA-B*35和B*38阳性率降低。结论 HLA-B*46基因可能是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的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08可能是早发型及全身型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35和B*38可能是MG的保护基因或与保护基因相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HLA—B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流式磁珠PCR-SSOP方法HLA基因分型可疑结果的确认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康轶青 刘铮 +5 位作者 张丽 马茹 杜鹃 杨贺才 胡迎春 张伯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6-758,共3页
目的对PCR-SSOP方法未明确HLA分型结果的可疑样本进一步分型,并分析原因。方法对采用PCRSSOP方法进行HLA分型出现的131例可疑样本采用LABScan3D分型方法进行检测。对于3D分型仍不能确定的样本采用PCR-SBT分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131例... 目的对PCR-SSOP方法未明确HLA分型结果的可疑样本进一步分型,并分析原因。方法对采用PCRSSOP方法进行HLA分型出现的131例可疑样本采用LABScan3D分型方法进行检测。对于3D分型仍不能确定的样本采用PCR-SBT分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131例可疑样本分析,其中87例LABScan3D分型方法可确定分型结果,余下的44例采用PCR-SBT获得分型结果,3种分型方法检测结果在低分水平上是完全一致的。结论 LABScan3D分型方法在PCR-SSOP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代替其进行大量样本的HLA分型,但是仍有引物探针的局限,不能代替SBT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LABScan3D 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DNA直接测序法
下载PDF
一例白血病患者及家系HLA-B基因全长序列及18个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钟艳平 邹红岩 +2 位作者 全湛柔 邓志辉 洪文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丰富的多态性,近几年由于受检人数增加及HLA分型技术快速发展,HLA新基因不断被发现。目的: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1例白血病患者及家系HLA-B基因的全长序列及18个点突变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序列特...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丰富的多态性,近几年由于受检人数增加及HLA分型技术快速发展,HLA新基因不断被发现。目的: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1例白血病患者及家系HLA-B基因的全长序列及18个点突变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及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发现患者的HLA-B结果异常。为了鉴定该基因,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该基因全长进行测序,同时采集患者父亲、母亲及2位同胞姐妹的血样进行HLA基因的遗传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均提示该样本HLA-B无完全匹配的基因型。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发现,与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B*15:09:01相比,该基因在外显子、内含子和3′UTR共存在18个碱基突变。5个外显子碱基突变位于第3,4外显子,分别为:第486位G→C、第583位T→C、第636位T→C、第652位A→G和第756位C→T,导致5个相应密码子发生改变,其中2个碱基替换为错义突变,第171位酪氨酸(Tyr)→组氨酸(His)、第194位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家系调查显示患者HLA-B新基因来源于父亲。新基因序列已递交给Genbank数据库(MG595995)。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鉴定了1个HLA-B新等位基因,该基因于2017年12月被WHO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15: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新等位基因 下一代测序技术 家系调查 碱基突变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
下载PDF
探讨流式HLA-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强直性脊椎炎及继发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四清 洪俊 +2 位作者 张平安 袁仙桃 饶永彩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强直性脊椎炎(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及B27 DNA亚型差异对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对流式(FCM)B27/B7双标法用于AS患者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方法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强直性脊椎炎(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及B27 DNA亚型差异对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对流式(FCM)B27/B7双标法用于AS患者B27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方法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病和106例继发性脊椎炎进行B27测定;并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H)对50例B27血清学阳性原发AS进行B27 DNA分型。结果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 B27 04型和HLA B27 05型的流式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和86.3%、86.8%和88.85%。结论FCM B27平均荧光强度尚不能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鉴别诊断;不同B27 DNA亚型的B27平均荧光强度可能无差异;FCM HLA-B 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强直性脊柱炎 流式细胞仪测定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新疆11例β地贫CDs41/42(-TTCT)的基因分析
7
作者 余伍忠 李厚钧 +2 位作者 周常文 张宇红 仇东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研讨新疆的11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方法:应用PCR/ASO技术进行基因分析.结果:鉴定为CDs41/42(—TTCT)基因突变,其中汉族8例、维吾尔族2例、瑶族1例,均为杂合体.维吾尔族中的这种突变型系首次报道.这些先证者都有地贫症状,伴有... 目的:研讨新疆的11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方法:应用PCR/ASO技术进行基因分析.结果:鉴定为CDs41/42(—TTCT)基因突变,其中汉族8例、维吾尔族2例、瑶族1例,均为杂合体.维吾尔族中的这种突变型系首次报道.这些先证者都有地贫症状,伴有程度不同的贫血和HbA_2增高(3.39%~6.67%),分散在新疆的广大地区.结论:为了解这种突变类型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的基因鉴定
8
作者 张宇红 余伍忠 +1 位作者 李厚钧 仇东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总结新疆16例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的基因分析结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结果:对新疆16例β地中海贫血先证者进行基因分析,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 目的:总结新疆16例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的基因分析结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结果:对新疆16例β地中海贫血先证者进行基因分析,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其中汉族11例,回族4例,维吾尔族1例。回族中这种突变类型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SSOP基因分型对HLA-AB血清学纯合型结果的校证
9
作者 吴书一 谭春泽 +4 位作者 赵晓武 赵兴华 刘文刚 王志余 李哲先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分型技术 ,解决血清学分型局限性。方法 选择HLA -A、B血清学分型纯合型标本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PCR -SSO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 2例HLA -A、4 ...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分型技术 ,解决血清学分型局限性。方法 选择HLA -A、B血清学分型纯合型标本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PCR -SSO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 2例HLA -A、4 5例HLA -B血清学纯合型标本 ,经SSOP基因分型 ,其中分别有 3例和 8例为杂合型。结论 SSOP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等优点 ,是取代传统血清学分型方法较为优越的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OP 基因分型 HLA-AB 血清学分型 纯合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晗 向赟 +2 位作者 孙红 向飞艳 夏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2.83岁。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PCR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基因突变位点和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274例β地中海贫血初筛患儿中确诊152例,检出率为55.47 %(152/274)。共检出9种等位基因突变,分别为IVS-2-654、CD41-42、CD17、CD43、CD71-72、CD27-28、-28、-29、CD26;3种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VS-2-654、CD41-42、CD17分别占到全部等位基因突变的43.81 %(85/194)、23.20 %(45/194)、12.89 %(25/194)。共检出2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9种单纯杂合子110例(占72.37 %,110/152),13种双重杂合子36例(占23.68 %,36/152),4种纯合子6例(占3.95 %,6/152)。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是武汉地区贫血患儿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汉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以IVS-2-654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PCR) 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RDB) 基因型 武汉地区
下载PDF
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鉴定
11
作者 张宇红 余伍忠 +1 位作者 李厚钧 仇东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本实验应用PCR/ASO技术对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并将其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其中汉族11例,回族4例,维吾尔族1例。在回族中这种突变类型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对了解这一突变类型在我国的... 本实验应用PCR/ASO技术对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并将其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其中汉族11例,回族4例,维吾尔族1例。在回族中这种突变类型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对了解这一突变类型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三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晓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287-1288,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研究表明,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肝性脑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脑卒中、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等诸病的发生有关。目前检测Hp的方法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研究表明,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肝性脑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脑卒中、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等诸病的发生有关。目前检测Hp的方法主要分为侵入性及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胃镜取得活组织后进行的相关检查,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Hp相关基因及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检测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淋巴组织淋巴瘤 快速尿素酶试验 上消化道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 非侵入性
下载PDF
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基因诊断
13
作者 罗桂香 沈湘 陈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基因诊断。方法 :采用跨越缺失区断裂点的PCR方法检测α 地中海贫血 1基因。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 /反向点杂交 (ASO/RDB)技术检测 β 地中海贫血基因。 结果 :对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发现... 目的 :探讨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基因诊断。方法 :采用跨越缺失区断裂点的PCR方法检测α 地中海贫血 1基因。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 /反向点杂交 (ASO/RDB)技术检测 β 地中海贫血基因。 结果 :对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发现的 3例疑为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进行基因诊断 ,均属于东南亚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 1和β 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 ,其中 1例为α 地中海贫血 1和β 2 8(A→G) ,1例为α 地中海贫血 1和βIVS Ⅱ 6 5 4 (C→T) ,1例为α 地中海贫血 1和HbE。结论 :α和 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检出对临床准确进行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杂合子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反向点杂交技术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QB1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研究HLA -DQB1基因位点上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胃炎的易感基因或抵抗基因,从免疫遗传角度探讨H .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对1 999年9月至2 0 0 0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 目的 研究HLA -DQB1基因位点上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胃炎的易感基因或抵抗基因,从免疫遗传角度探讨H .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对1 999年9月至2 0 0 0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 3 3例慢性胃炎及8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 ,进行H .pylori检测,应用PCR SSO杂交方法确定其HLA -DQB1等位基因型别。结果 80名对照组儿童中H .pylori阳性3 3名,H .pylori阴性47名;1 3 3例慢性胃炎患儿中,H .pylori阳性85例,H .pylori阴性48例。DQB1 0 3 0 3 2等位基因频率在血清学H .pylori阳性者中低于血清学H .pylori阴性的健康儿童( 1 0 . 61 %vs 2 5. 53 % ,P <0 . 0 5)。DQB1 0 60 2等位基因频率在H .pylori阳性胃炎患儿低于H .pylori阴性胃炎患儿( 4 . 71 %vs 1 2 . 50 % ,P <0 . 0 5)。结论 DQB1 0 3 0 3 2对H .pylori感染可能具有抵抗保护作用,DQB1 0 60 2缺乏可能是H .pylori相关性胃炎发生的宿主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HLA-DQ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