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荧光标记引物增强甘蔗染色体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信号
1
作者 李心怡 姜春秀 +5 位作者 薛丽 蒋洪涛 姚伟 邓祖湖 张木清 余凡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1,共9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近些年,基于参考基因组设计的低拷贝寡聚核苷酸探针在FISH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植物基因组中分布大量的重复序列,这...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近些年,基于参考基因组设计的低拷贝寡聚核苷酸探针在FISH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植物基因组中分布大量的重复序列,这使得oligo-FISH的分辨率存在一定局限性。利用包含多个荧光基团的荧光PCR引物,扩增出甘蔗染色体特异oligo探针,并进一步优化甘蔗的荧光原位杂交体系,提高了甘蔗oligo探针识别近缘物种染色体的效率。通过开发多荧光标记的甘蔗oligo探针以及甘蔗荧光杂交体系的优化,有效拓宽荧光信号的最小分辨率,提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并成功基于甘蔗oligo探针对高粱1-10号染色体分型。多荧光标记引物增强oligo探针信号的新方法及FISH体系的优化为今后在其他物种中提高oligo-FISH鉴定染色体及捕捉微弱的荧光信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荧光原位杂交 寡聚核苷酸探针 染色体识别 oligo-FISH
下载PDF
寡聚核苷酸探针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芳 孙以方 +2 位作者 段天林 张文慧 安蓓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用两个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GAT)4和(GTG)5制作BALB/c、C57BL/6J、DBA/2、C3H等4种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比较了两种探针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应用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对上述4种近交系小鼠产生的DNA指纹... 用两个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GAT)4和(GTG)5制作BALB/c、C57BL/6J、DBA/2、C3H等4种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比较了两种探针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应用中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对上述4种近交系小鼠产生的DNA指纹图的图带数均为8~12条,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品系内的平均DNA指纹图相似系数(-x)在0·92~1·00的范围内,具有相同指纹图的概率(P)均在0·31以上,极显著地高于品系间的相似系数(0·22~0·39)和相同指纹图的概率(P<1·07×10-4)。说明(GGAT)4和(GTG)5两种寡聚核苷酸探针均可用于制作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以对其进行遗传检测。用两种不同的探针进行DNA指纹分析,可以检出基因组中更多的个体特异性信息,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技术 寡聚核苷酸探针 近交系小鼠 遗传检测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法在HLA-DRB_1分型中的应用
3
作者 邓素雄 郑克立 +4 位作者 陈立中 毕颖 王长希 费继光 丘少鹏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s,PCR-SSOP)反向杂交法应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DRB1配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5例已行...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s,PCR-SSOP)反向杂交法应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DRB1配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5例已行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s,PCR-SSP)法HLA-DRB1配型的肾移植受者的血标本,采用PCR-SSOP反向杂交法再次配型,并与PCR-SSP法的结果比较。结果:两法的一致性达92%。2例不一致的患者经再次PCR-SSOP反向杂交法配型后,其中1例与PCR-SSP结果一致,PCR-SSOP反向杂交法的平均操作时间为4小时30分。结论:PCR-SSOP反向杂交法是一种能以中等分辨度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的方法,操作较简单,结果解读客观,适用于临床肾移植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寡聚核苷酸探针 反向杂交法 顺序特异性引物法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B1分型
下载PDF
顶芒山羊草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开发和oligo-FISH核型构建
4
作者 史培瑶 陈丽娟 +5 位作者 孙昊杰 程梦豪 肖进 袁春霞 王秀娥 王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5-1465,共11页
栽培小麦近缘物种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2n=2x=14,MM)是小麦改良的三级基因库。为准确鉴定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染色体或染色体区段,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获得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中鉴定出16条可能的特异卫星重复序列。根据... 栽培小麦近缘物种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2n=2x=14,MM)是小麦改良的三级基因库。为准确鉴定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染色体或染色体区段,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获得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中鉴定出16条可能的特异卫星重复序列。根据这些序列设计12个寡核苷酸(oligo)探针进行oligo-FISH,结果表明,其中10个探针可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产生明显的杂交信号。对探针特异性分析发现,5个探针仅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产生杂交信号,在小麦染色体上未观察明显杂交信号,可作为顶芒山羊草特异探针鉴定小麦背景中的顶芒山羊草染色体。选择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信号分布丰富的3个探针(oligo-pAc89、oligo-pAc148、oligo-pAc225)组成探针套ONPS#AC1,结合利用本实验室根据小麦D亚基因组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库,构建了顶芒山羊草的oligo-FISH核型。本研究构建的FISH核型可以准确识别顶芒山羊草各条染色体,为挖掘、转移和利用顶芒山羊草优异基因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鉴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二代测序 卫星重复序列 寡聚核苷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在HLA Ⅰ类抗原分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邓素雄 马毅 +4 位作者 李军 陈立中 傅茜 费继光 郑克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比较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PCR-SSOP)技术与血清学方法对HLAⅠ类抗原A、B分型的准确性及分型精度。方法选取25例曾行血清学HLA-A、B分型的肾移植受者血标本行PCR-SSOP反向杂交法HLA-A、B分型。结果25例PCR-SSOP法HLA-A抗原分... 目的比较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PCR-SSOP)技术与血清学方法对HLAⅠ类抗原A、B分型的准确性及分型精度。方法选取25例曾行血清学HLA-A、B分型的肾移植受者血标本行PCR-SSOP反向杂交法HLA-A、B分型。结果25例PCR-SSOP法HLA-A抗原分型均成功,检出A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6个,单一位点4例,杂合子21例;检出B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7个,单一位点3例,杂合子22例。血清学方法检出A抗原单一位点7例,其中2例经PCR-SSOP证实存在第2个位点,血清学A位点总误差率为12%;B抗原单一位点6例,1例PCR-SSOP证实存在第2个位点血清学B位点总误差率为8%。结论PCR-SSOP反向杂交法能对HLA-Ⅰ类抗原行中等分辨度进行等位基因分型,操作简单,分辨度及灵敏度高,结果解读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寡聚核苷酸探针 杂交
原文传递
微量DNA体外扩增及顺序特异的寡聚核苷酸探针作HLA-DQA基因分型
6
作者 王伟成 陈竺 +2 位作者 徐也鲁 陆嫣 费虹明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6-378,共3页
本文用人的微量DNA作PCR体外扩增,将PCR产物用5种特异的寡聚核苷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及HLA-DQA基因分型。实验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的DR抗原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表明HLA-DQ基因与DR基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该方法具有敏感度高、技术稳定... 本文用人的微量DNA作PCR体外扩增,将PCR产物用5种特异的寡聚核苷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及HLA-DQA基因分型。实验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的DR抗原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表明HLA-DQ基因与DR基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该方法具有敏感度高、技术稳定和样品微量等特点,是目前用于分子水平检测HLA基因的一项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DNA 体外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寡聚核苷酸探针 HLA-DQA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基于纤毛鹅观草特异的卫星重复序列开发寡核苷酸探针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梦豪 Miroslava Karafiatova +5 位作者 孙昊杰 Kate Arina Holušva Jaroslav Dolezel 宋新颖 王海燕 王秀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2-452,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开发纤毛鹅观草特异的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oligo)探针,进一步完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鉴定技术。[方法]利用前期选育的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DA2S^(c)L和DA6S^(c),通过流式分拣和基因组二代测序获得纤毛鹅观草... [目的]本文旨在开发纤毛鹅观草特异的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oligo)探针,进一步完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鉴定技术。[方法]利用前期选育的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DA2S^(c)L和DA6S^(c),通过流式分拣和基因组二代测序获得纤毛鹅观草染色体6S^(c)和染色体臂2S^(c)长臂的基因组序列,利用Repeatexplorer2/TAREAN软件从中鉴定出卫星重复序列并设计成oligo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所开发oligo探针的应用价值。[结果]从6S^(c)和2S^(c)L基因组序列中共鉴定出11个卫星重复序列并开发成11个oligo探针,oligo-FISH结果表明,其中6个探针可以在纤毛鹅观草染色体上产生明显杂交信号,而在小麦染色体上未产生明显杂交信号,可用于特异鉴定小麦背景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或片段。对1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oligo-FISH分析发现,oligo-2S^(c)L^(-1)63和oligo-6S^(c)-111仅在S^(c)基因组染色体上产生明显信号,可作为纤毛鹅观草S^(c)组特异探针;将oligo-2S^(c)L-161和oligo-2S^(c)L-163组合,对1整套二体异附加系进行双色oligo-FISH,构建了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的oligo-FISH核型。[结论]本研究提供了纤毛鹅观草重复序列组成的初步信息,开发的探针能特异鉴定纤毛鹅观草染色体,阐明纤毛鹅观草2个基因组的来源和分化,对推动纤毛鹅观草优异基因的转移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鹅观草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 染色体分拣 卫星重复序列 寡聚核苷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检测与分型寡核苷酸芯片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姜永厚 商晗武 +5 位作者 陈伟杰 徐辉 丁先锋 赵灵燕 方立 黄怡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本研究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杂交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猪圆环病毒(PCV)基因型的方法。在PCV保守序列复制酶基因内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在此物之间设计了2种基因型特异的核苷酸探针(22~30mer)。通过PCR扩增Cy5标记的DNA片段与固... 本研究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杂交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猪圆环病毒(PCV)基因型的方法。在PCV保守序列复制酶基因内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在此物之间设计了2种基因型特异的核苷酸探针(22~30mer)。通过PCR扩增Cy5标记的DNA片段与固定在玻片表面的探针杂交进行PCV基因分型。该技术结合了PCR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和DNA-DNA杂交技术的选择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58例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准确鉴别PCV病毒基因型。且其灵敏度是凝胶电泳的5倍。试验结果表明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PCV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基因芯片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寡聚核苷酸探针 检测
下载PDF
(GTG)_5探针产生的DNA指纹图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芳 孙以方 +2 位作者 段天林 安蓓 张文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用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TG)5进行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分析。方法用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TG)5制作BALB/c、C57BL/6J、DBA/2、C3H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对这四个品系的小鼠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各品系内和... 目的探讨用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TG)5进行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分析。方法用非放射性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GTG)5制作BALB/c、C57BL/6J、DBA/2、C3H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对这四个品系的小鼠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各品系内和品系间的遗传变异性。结果(GTG)5探针可产生具有良好多态性的DNA指纹图,平均图带数为8-12条。各品系内的DNA指纹图平均相似系数(^-x)在0.96-1.00的范围内,具有相同指纹图的概率(P)均在3.1×10^-1以上,极显著地高于品系间的相似系数(0.22-0.39)和相同指纹图的概率(P〈1.07×10^-4)。结论(GTG)5可用于制作近交系小鼠的DNA指纹图以对其进行遗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核苷酸探针 DNA指纹法 小鼠 近交系 遗传检测
下载PDF
PCR-ASO技术对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蕾 徐蘅 +1 位作者 张丽珊 黄鹰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可疑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11、12(E7、11、12)区域的点突变。方法:应用PCR方法对6例可疑PKU患者的PAH基因E7、11、12区域进行扩增,再用γ-32...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可疑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11、12(E7、11、12)区域的点突变。方法:应用PCR方法对6例可疑PKU患者的PAH基因E7、11、12区域进行扩增,再用γ-32P-AT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SO)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其中3例仅与含有R243Q突变的异常探针杂交,不与正常探针杂交,说明其为R243Q突变纯合子。结论:PCR-ASO探针可以特异地与PAH突变位点杂交,是诊断PKU的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 PCR 寡聚核苷酸探针 苯丙酮尿症
下载PDF
猪瘟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永厚 商晗武 +3 位作者 徐辉 陈伟杰 丁先锋 赵灵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0,共6页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杂交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在CSFV病毒保守序列5′非编码区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在此引物之间设计了特异的核苷酸探针(22—30mer)。通过PCR扩增Cy5标记的DNA片段与固定在玻片表面的探针杂...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杂交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在CSFV病毒保守序列5′非编码区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在此引物之间设计了特异的核苷酸探针(22—30mer)。通过PCR扩增Cy5标记的DNA片段与固定在玻片表面的探针杂交进行CSFV检测。该技术结合了PCR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和DNA-DNA杂交技术的选择特异性。并利用该方法对87例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分析显示,可准确鉴别CSFV病毒,灵敏度与琼脂糖凝胶检测接近,可检测到的质粒最低浓度为0.4pg/μl。结果表明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CSFV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基因芯片 寡聚核苷酸探针 检测
下载PDF
自组装DNA吸附取向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丽琴 周剑章 +2 位作者 吴玲玲 董平 林仲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03-2308,共6页
对金基体上自组装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前后进行电化学非现场及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SERS)研究 .非现场 SERS研究表明 ,杂交形成的 ds DNA在基体表面以 A型和 B型两种构象同时存在 ,杂交过程可能伴随 DNA链在基体表面吸附取向的变化 .... 对金基体上自组装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前后进行电化学非现场及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SERS)研究 .非现场 SERS研究表明 ,杂交形成的 ds DNA在基体表面以 A型和 B型两种构象同时存在 ,杂交过程可能伴随 DNA链在基体表面吸附取向的变化 .根据现场 SERS研究结果可知 ,ss DNA及 ds DNA的大多数SERS谱带强度随电极电位正移而降低 ,尤其是归属于碱基 A的两种面外振动模式 ,谱带变化更为明显 .利用 SERS表面选择定则判断出随着电极电位由负向正变化 ,ss DNA及 ds DNA螺旋吸附取向由垂直吸附向平躺吸附于金基体表面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DNA 寡聚核苷酸探针 杂交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吸附取向 基因芯片 构象
下载PDF
过早产儿的遗传多态性和脑瘫
13
作者 Nelson K.B. Dambrosia J.M. +1 位作者 Iovannisci D.M. 高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5-56,共2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 whether selected genetic polymorphisms cont 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palsy (CP)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Subjec ts were 96 singleton infants with later- diagnosed CP and 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 whether selected genetic polymorphisms cont 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palsy (CP)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Subjec ts were 96 singleton infants with later- diagnosed CP and 119 control children, white non- Hispanic (n for CP = 74, controls = 88) or white Hispanic (CP = 22, controls = 31), born < 32 wk gestation. Presence of CP was identified through state service agencies, with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DNA extracted from archi ved neonatal blood was genotyped using multi- locu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 mplification and immobilized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showing evidence of associa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CP were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A(- 922)G, factor 7 (F7) a rg353gln and del(- 323)10bp- ins, and lymphotoxin A (LTA) thr26asn. In white n on- Hispanic children, beta- 2 adrenergic receptor gln27glu was associated wit h CP risk; in Hispanic childre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 1)- 4G(- 675)5G and G11053T we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CP. In a logistic regress ion considering these SNPs simultaneously in non- Hispanics, an association wit h CP was observed for heterozygotes of eNOS - 922 (OR 3.0, CI 1.4- 6.4), F7 (O R 2.7, CI 1.1- 6.5), LTA (OR 2.1, CI 1.0- 4.6), and PAI- 1 (OR 3.2, CI 1.2- 8.7). Factor 5, Factor 2, 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tumor necrosis f actor- alpha, and other SNPs teste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P r isk. We conclude that further study of genetic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suscep tibility to CP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is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态性 寡聚核苷酸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 淋巴毒素 肾上腺受体 合酶 多位点 肿瘤坏死因子α 性基因 SNP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