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世明教授诊治寰枢椎陈旧性旋转半脱位——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国钢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寰枢椎陈旧性旋转半脱位是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张世明名中医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床旁颌枕吊带牵引治疗效果较好,同时指出寰枢椎陈旧性旋转半脱位的阅片特点及处理要点。
关键词 寰枢椎陈旧性旋转半脱位 手法治疗 吊带牵引 张世明名中医
下载PDF
3~6岁幼童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三维数字化应用研究
2
作者 潘琳琳 李志军 +1 位作者 王星 郝韵腾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59-761,F0003,共4页
目的对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型半脱位(AARS)幼童与正常幼童的寰枢关节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寰枢关节结构与其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3~6岁30例正常幼童为正常组和35例AARS患儿为实验组的临床影像学数据进行扫描,用Mimics软件对寰枢关节进... 目的对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型半脱位(AARS)幼童与正常幼童的寰枢关节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寰枢关节结构与其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3~6岁30例正常幼童为正常组和35例AARS患儿为实验组的临床影像学数据进行扫描,用Mimics软件对寰枢关节进行三维重建。以齿突中心面为标准轴面,重新分割,建立寰枢椎三维结构;对两组分别测量寰枢椎相关间距和前倾角;分析两组寰枢椎关节的发育解剖结构,并分析其异同。结果(1)正常组寰枢关节两侧寰枢椎纵向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寰枢节双侧寰枢椎纵向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寰枢椎关节男童左右侧有差异而正常女童无差异,实验组两侧寰枢椎横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组寰枢椎关节无明显偏位,而实验组寰枢椎关节较大偏位;正常寰枢椎关节前倾角较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寰枢椎关节前倾角越大患病年龄越低。寰枢椎关节前倾角与寰枢椎关节稳定性呈负相关。结论外伤性AARS发病的重要原因与其寰枢关节损伤后解剖异常,如与前倾角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寰枢椎关节面倾角越大其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外伤 CT三维结构重建 3~6岁幼童
下载PDF
牵引治疗川崎病合并寰枢椎轴旋转性半脱位
3
作者 李桂霞 刘茂 +3 位作者 王献民 皮光环 季雪红 朱书瑶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26-527,共2页
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小儿外科采用牵引治疗3例川崎病合并寰枢椎轴旋转性半脱位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岁2个月、8岁、5岁7个月。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皮肤黏膜改变(皮... 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小儿外科采用牵引治疗3例川崎病合并寰枢椎轴旋转性半脱位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岁2个月、8岁、5岁7个月。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皮肤黏膜改变(皮疹、唇红、结膜充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寰枢椎旋转脱位
下载PDF
孩子歪脖子是“落枕”吗?警惕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4
作者 张跃辉 刘海涛 邵将 《科学生活》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大超今年16岁,早晨起来脖子疼,活动不灵光。家长觉得是“落枕”了,贴了膏药,休息了几天以后,症状果然缓解了。小涛今年三岁半,最近感冒了,早上家长发现他脖子歪斜,哭闹不止,也以为是“落枕”了。休息了两天却没见任何改善,家长赶紧带他... 大超今年16岁,早晨起来脖子疼,活动不灵光。家长觉得是“落枕”了,贴了膏药,休息了几天以后,症状果然缓解了。小涛今年三岁半,最近感冒了,早上家长发现他脖子歪斜,哭闹不止,也以为是“落枕”了。休息了两天却没见任何改善,家长赶紧带他去医院看医生。6岁的小灰灰正是调皮的年纪,在幼儿园跟同学打闹以后说自己脖子痛。起初家长以为孩子只是不想上学,3天后孩子仍喊疼,家长才察觉不对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涛 寰枢椎旋转脱位 幼儿园
下载PDF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镜明 覃均昌 +1 位作者 刘新 付桂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例螺旋CT扫描均证实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不等。三维影像重建立体地再现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移位程度和齿状突发育情况。 5例对照组正常。结论 :常规X线多能确诊。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 ,可弥补诊断上的困难 ,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螺旋CT 三维影像 诊断 寰枢椎旋转脱位
下载PDF
儿童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建中 王镭 +1 位作者 孙新平 葛一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5-596,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牵引复位固定治疗 51例病人经验 ,按 F-H分型 ~ 型 48例 ,牵引 2周治愈 ,继续颈托固定 2~ 4周。 型 3例有 2例牵引 4周痊愈 ,1例出现神经症状转院作枕 -C2 融合术。...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牵引复位固定治疗 51例病人经验 ,按 F-H分型 ~ 型 48例 ,牵引 2周治愈 ,继续颈托固定 2~ 4周。 型 3例有 2例牵引 4周痊愈 ,1例出现神经症状转院作枕 -C2 融合术。结果 :除 1例手术外 50例痊愈 ,治愈率 98.4%。 X线片显示 C1、C2 关系正常 ,平均随访 5年 6个月。结论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2 ~ 型病人以牵引为主无须手术。 3 型病人牵引后出现神经症状者可行枕 -C2 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手法治疗小儿寰枢椎自发性旋转半脱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秉松 郭林现 李德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80-580,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寰枢椎 自发旋转脱位 手法治疗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齿突侧块间距在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翁伟 王向阳 +2 位作者 王春 吴爱悯 池永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齿突侧块间距在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笔者医院收住的42例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患儿及45例正常儿童的寰枢椎CT资料,分析患儿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与齿突侧块间距差的相关性并比较患儿组与正常组齿... 目的探讨齿突侧块间距在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笔者医院收住的42例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患儿及45例正常儿童的寰枢椎CT资料,分析患儿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与齿突侧块间距差的相关性并比较患儿组与正常组齿突侧块间距不对称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儿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与齿突侧块间距差无明显相关(r=-0.29,P=0.06);正常组与患儿组齿突侧块间距差不对称(≥1mm)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2.52,P>0.05。结论齿突侧块间距差≥1mm不适合作为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固定旋转脱位 诊断
下载PDF
新型头环石膏固定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9
作者 张功林 葛宝丰 +2 位作者 张军华 王清 曾述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头环石膏背心固定器 ,并报告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用这种技术治疗 8例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根据临床需要 ,此固定器可行屈曲、伸展、侧屈和中立位撑开固定。结果 本组没有...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头环石膏背心固定器 ,并报告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用这种技术治疗 8例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根据临床需要 ,此固定器可行屈曲、伸展、侧屈和中立位撑开固定。结果 本组没有明显的手术并发症 ,经临床观察和随访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是颈椎外科中很有效的一种外固定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和易于调整的优点。适宜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固定脱位 儿童 头环石膏固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32例
10
作者 兰图 《湖南中医杂志》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自发寰枢椎旋转脱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寰枢关节脱位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截瘫的治疗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景发 孙博 +4 位作者 徐国州 黄华扬 区锦华 刘少喻 钟世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97-200,共4页
1984年,作者对15具尸体做了寰枢椎平面椎管及椎管内各组织问关系的测量分析,并观察了用2具尸体模拟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的情况。另外,对50例正常人(15~58岁)的颈椎X线侧位片进行了测量。在上述基础上,于198... 1984年,作者对15具尸体做了寰枢椎平面椎管及椎管内各组织问关系的测量分析,并观察了用2具尸体模拟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的情况。另外,对50例正常人(15~58岁)的颈椎X线侧位片进行了测量。在上述基础上,于1984年~1992年对34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有脊髓压迫者主要采用了:(1)经日前路减压复位,(2)头颈双向牵引加后路寰枢椎融合术进行治疗,经平均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尤其是第一种方法,可达到减压、复位的双重目的,重点对该术式的基本原理、术中预防椎动脉损伤及预防感染等手术相关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 寰枢椎脱位 截瘫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军 倪斌 +5 位作者 谢宁 王新伟 周许辉 卢旭华 郭翔 陈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2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3~68岁,平均38.5岁。患者均有...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2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3~68岁,平均38.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均伴有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B级2例,C级13例,D级6例;JOA评分4~14分,平均8.3分。根据Anderson和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17例(81%),Ⅲ型骨折4例(19%)。MRI检查示1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7例脊髓受压节段髓内出现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均为寰椎前脱位,术前均进行颅骨牵引术,15例(71.4%)可部分复位,6例(28.6%)不可复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9~15mm,平均12.3mm。均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共置入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偏小,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ADI为2~4mm,平均2.8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的ASIA分级无改变,其余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8例; JOA评分为10~17分,平均14.6分,平均改善率为81.2%。1例患者植骨块有部分吸收,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5.2%;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技术治疗陈旧性齿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复位
下载PDF
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琛 洪瑛 +5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马立泰 王贝宇 邓宇骁 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总结应用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5年12月共收治4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43.8±12.2岁。根据An... 目的:总结应用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5年12月共收治4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43.8±12.2岁。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31例,Ⅲ型骨折11例。42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及枕颈部疼痛,35例有颈椎活动受限,30例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均为寰椎前脱位,术前行颅骨牵引术,27例有不同程度的复位,15例无复位。所有病例均接受经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用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观察内置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并采用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5~220min,平均123±18min,术中失血量30~350ml,平均110±80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4.1±14.8个月。42例患者的枕颈部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时NDI及J0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术后各随访点影像学检査均提示35例复位满意,另外7例为部分复位,SAC由术前的8.5±3.3mm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14.9±3.0mm(P<0.001)。1例患者植骨颗粒部分吸收,并于术后12个月出现线缆断裂,刺入脊髓导致了相应的症状体征,取出内固定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6%。1例患者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导致了切口延迟2周愈合。另有2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延长引流管安置时间、预防感染等处理,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未出现椎动脉损伤、螺钉钛棒松动、移位、断裂以及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等并发症。结论: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术中复位、固定可靠等优势,采用该术式治疗陈旧性齿突骨折等导致的寰枢椎脱位可获得优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牵拉复位 线缆 悬臂梁 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超亮 罗超 +6 位作者 宋跃明 刘立岷 孔清泉 刘浩 龚全 李涛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时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测评价脊髓功能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中CSEP监测,观察并分析皮层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把相对于基准值的...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时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测评价脊髓功能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中CSEP监测,观察并分析皮层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把相对于基准值的潜伏期延长超过10%和(或)波幅峰值下降50%定为异常判断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神经功能检查及JOA评分。结果:CSEP真阴性37例,手术操作完成后其中35例患者波幅升高和(或)潜伏期缩短,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无新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余2例神经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变化。CSEP真阳性2例,其中1例术者停止正在进行的寰椎后弓减压,麻醉医生给予甲强龙40mg,5min后潜伏期及波幅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1例出现波幅降低60%,停止螺钉置入操作后波形有所恢复,术后出现右上肢麻木。CSEP假阴性1例,此患者术中波形未见异常,术后出现右下肢肌力减弱,JOA评分较术前降低。CSEP假阳性2例,1例麻醉师给予升高血压后波形恢复正常;1例未查明原因,伤口关闭后波形恢复正常;术后神经功能未受损,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2%。结论:术中CSEP能较好地反映脊髓功能状态,对预防寰枢椎脱位手术术中脊髓发生不可逆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术中监测 陈旧寰枢椎脱位
下载PDF
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之斌 李庆泰 +3 位作者 王海宝 陈滔 韩建华 陈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桡侧腕屈肌腱 关节脱位 转位治疗 陈旧 腕掌 2003年3月 1999年
下载PDF
全麻下CT扫描对排除可疑性寰枢椎旋转固定半脱位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顾晓民(译)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儿童的“知更鸟”畸形临床上以疼痛性的寰枢椎旋转强直为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在X线片上观察齿突脱位的程度以及齿突与两侧寰枢关节的对称关系。虽然近年来动态CT以及MRI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是当患者在没有麻醉状态时强直的寰枢椎位... 儿童的“知更鸟”畸形临床上以疼痛性的寰枢椎旋转强直为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在X线片上观察齿突脱位的程度以及齿突与两侧寰枢关节的对称关系。虽然近年来动态CT以及MRI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是当患者在没有麻醉状态时强直的寰枢椎位置会误导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 诊断价值 脱位 旋转固定 CT扫描 全麻 寰枢关节 诊断方法
下载PDF
手法整复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治疗三叉神经痛4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韧 张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与三叉神经痛发病间的关系。方法:手法整复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并观察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在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期间患者未接受... 目的:初步分析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与三叉神经痛发病间的关系。方法:手法整复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并观察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在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期间患者未接受其他干预,平均随访半年,最长11年。3例患者未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1例11年中复发2次,每次复发平均间隔5年,采用同样手段治疗后,症状消除。结论: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目前尚需观察更大样本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三叉神经痛并发病例进一步探讨二者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三叉神经痛 手法整复
下载PDF
肌性斜颈合并寰枢椎关节半脱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少林 刘文亚 +2 位作者 秦涛 王海涛 董祥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确定肌性斜颈患者有无寰枢椎异常改变并探讨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 1例肌性斜颈患者术前行颈 1~ 3CT检查 ,自行设计测量方法测得枢椎齿状突侧向偏移值。结果 :2 1例中 11例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表现为枢椎齿... 目的:确定肌性斜颈患者有无寰枢椎异常改变并探讨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 1例肌性斜颈患者术前行颈 1~ 3CT检查 ,自行设计测量方法测得枢椎齿状突侧向偏移值。结果 :2 1例中 11例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表现为枢椎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分离 ,枢椎齿状突侧向移位 ,严重者偏移侧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几乎消失。 结论 :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可认为是肌性斜颈的又一继发畸形 ,它的确定有助于解释在成功的斜颈矫正术后部分患者仍有习惯性头颈部偏斜的现象。肌性斜颈患者术前应常规行颈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寰枢椎关节脱位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CT检查
下载PDF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中枢椎棘突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学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提高对枢椎棘突偏移现象的认识,评价其对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的开口位片42例,正常组为30例,测量2组枢椎棘突偏移的出现率并对比,同时统计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的方向与寰枢椎... 目的:提高对枢椎棘突偏移现象的认识,评价其对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的开口位片42例,正常组为30例,测量2组枢椎棘突偏移的出现率并对比,同时统计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的方向与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方向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枢椎棘突偏移率为36.67%,患者组为83.33%,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方向与寰椎旋转方向不一致的为64.29%。结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有枢椎棘突偏移现象,行X线摄片检查时体位改变,尤其是头颈痛性旋转及侧屈体位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枢椎棘突偏移现象是否与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有明确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有些医务工作者将枢椎棘突偏移现象作为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依据及以此作为脊椎手法复位的指征缺乏足够的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枢椎 棘突 测量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永清 颜翼 +1 位作者 朱跃良 邬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3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scaph...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3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scapho—trapezio—trapezoeid arthrodesis,STT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患手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X线检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对腕关节总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平均握力为(32.49±6.21)Kg,恢复至健侧的80.8%: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53%以上:X线检查未见骨不连病例;无伤口感染病例。VAS评分腕关节疼痛值休息状态下:术前为(4.46±1.27)分、术后为(1.31±0.95)分;负重状态下:术前为(7.00±1.41)分、术后为(2.62±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immer腕关节评分值为79分。术后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进行舟大小融合术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是治疗慢性、静态性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旋转脱位 月骨无菌坏死 舟大小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