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诊寸关尺长度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渊 《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第4期198-199,共2页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三部总长度以2寸最合理,寸关尺长度分别为6分、2分、1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关尺长度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切脉“寸关尺”有何依据?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钦士 《大众科学》 2014年第12期32-33,共2页
中医在号脉时,是用三根手指的指尖按压桡动脉上相邻的三个地方,分别叫做"寸、关、尺"。桡骨靠近手腕处有一个突起,叫做"桡骨茎突"。它正对的桡动脉就是"关"。"关"之前(朝向手掌方向)为"寸","关"之后(朝向手肘方向)为"... 中医在号脉时,是用三根手指的指尖按压桡动脉上相邻的三个地方,分别叫做"寸、关、尺"。桡骨靠近手腕处有一个突起,叫做"桡骨茎突"。它正对的桡动脉就是"关"。"关"之前(朝向手掌方向)为"寸","关"之后(朝向手肘方向)为"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关尺 压力波 桡骨茎突 三根 血流动力学 特征性变化 关脉 寸脉 根动脉
下载PDF
“寸关尺分候脏腑”学说临床意义初探
3
作者 王丹芬 李振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关键词 脉学 寸关尺 脏腑
下载PDF
IgA肾病脾肾气虚型患者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苑 金亚明 王忆勤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IgA肾病(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治疗前后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变化,结合各项实验室指标,探讨脉图作为中医辨证客观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60例及健康成年人30例,采用ZBOX-I型脉象仪对两组进行寸关尺三... 目的:通过观察IgA肾病(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治疗前后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变化,结合各项实验室指标,探讨脉图作为中医辨证客观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60例及健康成年人30例,采用ZBOX-I型脉象仪对两组进行寸关尺三部脉图测定,分析各组脉图的参数变化,并采集肾病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其与脉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肾病组尺部脉图参数h1、h3/h1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脉象参数h3/h1、h5、h1、w/t和24 h尿蛋白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与h3/h1、w/t呈负相关,与h1、h5呈正相关。结论:①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尺部脉象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气的强弱,各组脉图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与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所表现的趋势一致,表明脉图可以作为IgAN脾肾气虚型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②24 h尿蛋白与脉图参数h3/h1、h5、h1、w/t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脾肾气虚 脉图 寸关尺 相关性
下载PDF
脏腑病变与寸关尺压力波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相波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该文根据波动理论,推证了脏腑病变对寸、关、尺压力波的影响,分析了寸、关、尺部位的脉状与脏腑病变的关系.
关键词 脏腑病变 寸关尺 压力波
下载PDF
寸口脉中寸关尺长度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鸿鸣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0,共2页
考证寸口脉长度的演变过程,对历代诸家所述进行辨析与探讨,指出三指合三寸,每部为一寸,符合临床实际,在诊察病证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寸口脉 寸关尺 长度
下载PDF
浅谈寸关尺脏腑定位
7
作者 高尔和 《河北中医》 1981年第2期16-17,15,共3页
一、寸关尺脏腑定位的起源 寸、关、尺脏腑定位是中医脉诊内容之一,它最早源于《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侯肾,尺里以侯腹。中附上,左外以侯肝,内以侯鬲,右外以侯胃,内以侯脾。上附上... 一、寸关尺脏腑定位的起源 寸、关、尺脏腑定位是中医脉诊内容之一,它最早源于《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侯肾,尺里以侯腹。中附上,左外以侯肝,内以侯鬲,右外以侯胃,内以侯脾。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内以侯胸中;左外以侯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定位 寸关尺 中医脉诊 《内经》
下载PDF
寸关尺三部诊脉法的起源
8
作者 耿银锁 《河北中医》 1982年第3期2-3,共2页
寸口脉诊分寸、关、尺三部,以侯全身疾病,始于何时?历代医家看法不一,至今尚未定论。一说始于《内经》,如张景岳、马莳、南京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姜春华、何爱华等.其根据是《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尺内两旁,……足中事也... 寸口脉诊分寸、关、尺三部,以侯全身疾病,始于何时?历代医家看法不一,至今尚未定论。一说始于《内经》,如张景岳、马莳、南京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姜春华、何爱华等.其根据是《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尺内两旁,……足中事也。”一段经文,认为该文是寸口脉诊分寸关尺三部,分别配属脏府组织,以候全身疾病的最早记载;一说始于《难经》,如杨上善、王冰、于天星等。其根据是《难经·二难》具体叙述了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关尺 三部诊脉法 陕西中医学院 寸口脉诊 全身疾病 《难经》 历代医家 《内经》
下载PDF
寸关尺脉象的物理溯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相波 刘修生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36-38,64,共4页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分析了中医脉象的形成机制 ,并利用反射波与压力波的叠加 ,率先解释了脏腑病变与寸、关、尺脉象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寸关尺 脉象 物理溯源 中医诊断
下载PDF
简述传统医学脉诊中寸关尺下脏腑的归类
10
作者 苏日古嘎 斯琴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年第7期33-35,共3页
传统医学的诊断方法以问、望、触诊为主。脉诊是触诊的重要内容,且寸关尺下五脏六腑曲归类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帝内经》、《脉经》、《医药月帝》、《四部医典》、《甘露四部》、《通瓦嘎吉德》等蒙中藏医文献为依据,采用... 传统医学的诊断方法以问、望、触诊为主。脉诊是触诊的重要内容,且寸关尺下五脏六腑曲归类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帝内经》、《脉经》、《医药月帝》、《四部医典》、《甘露四部》、《通瓦嘎吉德》等蒙中藏医文献为依据,采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三种医学就寸关尺下五脏六腑归类的特点与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学 脉诊 寸关尺下五脏六腑的归类
下载PDF
“寸关尺”命名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385,388,共3页
关键词 寸关尺 命名 原因
原文传递
寸关尺部位与长度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97-4600,共4页
关于寸关尺部位和长度的记载,古今多有异同,结合文献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可知,关为寸尺的分界点,而寸尺则为传统阴阳理论观照下对人体脉动的两个观察'位置',以判断每段血流在此处'脉动'时所呈现的身体信息。这个部位当... 关于寸关尺部位和长度的记载,古今多有异同,结合文献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可知,关为寸尺的分界点,而寸尺则为传统阴阳理论观照下对人体脉动的两个观察'位置',以判断每段血流在此处'脉动'时所呈现的身体信息。这个部位当起于鱼际横纹后一分(约0.18~0.2cm)处,向尺泽方向延伸,长一寸九分。又因为'两生而参视'宇宙观的指导及医者观察的方便,故析寸关尺三部等长。换算成现代公制度量,成年人寸关尺的范围当在2.73cm^4.10cm,具体长度还要参考不同个体的臂长(即鱼际横纹到肘横纹的距离),这个数值约等于其臂长的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关尺 寸口脉长 部位 长度
原文传递
300例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与身高及全臂长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燕海霞 王忆勤 +10 位作者 员凤英 洪毓键 徐琎 宫爱民 李福凤 程亚伟 何磊 许朝霞 张艳 李延辉 杨育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与身高及全臂长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三探头传感器的自动定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定300名在校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身高、全臂长,分析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身高及全臂长之间的...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与身高及全臂长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三探头传感器的自动定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定300名在校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身高、全臂长,分析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身高及全臂长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与身高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0.402,P<0.001;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与全臂长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04,P<0.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1=4.9796X+151.93;Y2=1.1724X+48.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寸口脉寸关尺三部长度、全臂长及身高之间的数值关系,将为实现三部脉象传感器的自动定位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 寸关尺三部长度 身高 全臂长 相关性
下载PDF
对尺部脉象与训练比赛关系的探讨
14
作者 傅学军 《冰雪运动》 1990年第3期59-63,共5页
把中医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指导速滑训练,这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国家体委正大力倡导.现将黑龙江省体工二队傅学军同志的体会加以发表,供有关方面探讨.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国家体委 脉形 脉诊 弱脉 取象比类 寸口脉 脉学 寸关尺
下载PDF
寸口脉分部及长度研究
15
作者 姚鑫 黄作阵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厘清寸口脉分部的发展演变,分析不同分部方式与脉诊的内在关系,深挖寸口脉长度说法混乱的根源,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寸口脉分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整体寸口脉过渡到“尺寸两部脉”,最终定型为“寸关尺三部脉”,不同的分部... 厘清寸口脉分部的发展演变,分析不同分部方式与脉诊的内在关系,深挖寸口脉长度说法混乱的根源,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寸口脉分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整体寸口脉过渡到“尺寸两部脉”,最终定型为“寸关尺三部脉”,不同的分部方式构建了相应的脉诊体系。由于寸口脉的分部,导致了寸口脉的长度说法出现了一定的混乱,混乱的根源在于误将“尺寸两部脉法”与“寸关尺三部脉法”混为一谈,故而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正确厘清两套脉诊体系的关系,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 脉诊 寸关尺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胃炎患者寸口6部脉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娜 邹小娟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2期343-34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的寸口6部脉图的差异。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分别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33例寸口6部脉图,提取时域分析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的不同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的寸口6部脉图的差异。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分别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33例寸口6部脉图,提取时域分析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的不同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的不同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与慢性胃炎组仅在左寸部的t4,右寸部的t4、h5,左尺部的t1\t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较支气管哮喘更宽大而非更高,支气管哮喘较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的收缩期所占比例更大。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胃炎在"寸"部存在脉图时域特征差异,与寸口分候脏腑理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相符,但尚未说明脾胃功能之间的差异。脉象的左右侧差异产生的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关尺 慢性胃炎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敦煌《脉经》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侬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2期32-33,共2页
敦煌遗书伯三二八七写卷,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罗氏旧题“《脉经》残卷又二”,或称“残医卷”,“敦煌古医经残卷”,本文沿称敦煌《脉经》。写卷前7行,后6行残缺,存3571字;抄写于唐代,距今1千多年。这部医学写卷保存了脉象分类,三部九... 敦煌遗书伯三二八七写卷,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罗氏旧题“《脉经》残卷又二”,或称“残医卷”,“敦煌古医经残卷”,本文沿称敦煌《脉经》。写卷前7行,后6行残缺,存3571字;抄写于唐代,距今1千多年。这部医学写卷保存了脉象分类,三部九候脉法,踝脉叩诊法,四季主脉,五脏五腑平脉,脾脉主旺时间,九种脉息病因病理及予后,寸关尺命名,针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经》 三部九候 平脉 寸关尺 中医典籍 脉法 病因病理 敦煌遗书 季主 王叔和
下载PDF
浅论寸口诊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牧祥 《河北中医》 1983年第3期2-4,共3页
脉诊是四诊之一,几千年来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而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有三部九候诊法、三部诊法和独取寸口诊法等等。在祖国医学的诊断方法及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独取寸口诊法的... 脉诊是四诊之一,几千年来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而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有三部九候诊法、三部诊法和独取寸口诊法等等。在祖国医学的诊断方法及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独取寸口诊法的原理、由来以及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等问题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诊法 临床实践 历代医家 三部九候 诊断方法 祖国医学 寸关尺
下载PDF
寸口六部脉图治疗前后分析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李娜 王忆勤 +1 位作者 郭睿 许朝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脉诊中寸口六部脉图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方法,以探索将寸口六部脉图参数的变化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可能。方法:以1例患者治疗前后寸口六部脉图时域特征分析数据为例。比较总体上治疗前后的脉图差异;比较寸口六部各自治疗前... 目的:探讨中医脉诊中寸口六部脉图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方法,以探索将寸口六部脉图参数的变化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可能。方法:以1例患者治疗前后寸口六部脉图时域特征分析数据为例。比较总体上治疗前后的脉图差异;比较寸口六部各自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的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六部之间变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对寸口六部脉图的比较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治疗干预对脉图的影响程度,可结合症状体征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变化,同时有可能提示证候类型和治疗的影响类型。结论:对寸口六部脉图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诊 寸关尺 统计与分析
下载PDF
脉经脉诊法浅谈
20
作者 郑志杰 李志刚 《山西中医》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脉经》为脉学经典著作,总结了晋代之前的古代脉学文献,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是中医诊脉的主流脉法。后人对其脉法各有理解。通过对《脉经》中寸关尺的定位、脏腑分部所属、人迎之辨、八纲辨... 《脉经》为脉学经典著作,总结了晋代之前的古代脉学文献,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是中医诊脉的主流脉法。后人对其脉法各有理解。通过对《脉经》中寸关尺的定位、脏腑分部所属、人迎之辨、八纲辨证的诊疗思想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寸关尺的定位关键是关部的结论,寸部在人迎线、气口线之前,尺部在神门线之后;相表里的脏腑在同部以浮沉分阴阳;人迎在此有两种含义,一指人迎线,一指人迎穴;《脉经》体现了八纲辨证的思想,以阴阳为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经 脉诊 寸关尺 定位 人迎 八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