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寸眸所见写寸心所游——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韶华 《新产经》 2017年第7期88-91,共4页
中国绘画艺术执着于在制造寸眸之小与寸心之大的矛盾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披图幽对,坐究八荒'(宗炳《画山水序》)。你可曾在碧波无痕的画面中'看到'过江天一色的辽阔?你可曾在枯枝疏叶的图画中'看到'过地老天荒... 中国绘画艺术执着于在制造寸眸之小与寸心之大的矛盾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披图幽对,坐究八荒'(宗炳《画山水序》)。你可曾在碧波无痕的画面中'看到'过江天一色的辽阔?你可曾在枯枝疏叶的图画中'看到'过地老天荒的萧条?一幅山水相绕的画面,一个视觉定格的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艺术 王维 寸眸 文人写意画 题画诗 图题诗 诗歌 所见
原文传递
寸眸之内 天地万象——刘慧娟散文诗的时空意识赏析
2
作者 上官燕 《散文诗世界》 2013年第11期71-74,共4页
刘慧娟的散文诗,充满着独特的个人精神气质,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了自己强大而又深情的话语方式。看她的文字,扑面而来的,不是她的诗人身份,而是她嵌在生活深处的样子。她的诗,是从诗人的命里长出,已成... 刘慧娟的散文诗,充满着独特的个人精神气质,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了自己强大而又深情的话语方式。看她的文字,扑面而来的,不是她的诗人身份,而是她嵌在生活深处的样子。她的诗,是从诗人的命里长出,已成为诗人自我的一部分。当这情结焕发出本能的诗意和悲悯的情怀时,她能写出最富有生活热望与冷峻深思相融的诗篇。在刘慧娟大气、舒展的笔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意识 刘慧娟 话语方式 里长 寸眸 个人精神 时空交错 一瓣 漫漫长夜 诗行
原文传递
方寸之中天地宽——孔仲起小品清赏
3
《中国画画刊》 2006年第S4期2-4,13,共7页
乐天吾所求。父母赐我一副欢喜菩萨相,谬受诸好称道。常言: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似乎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因知足而自适,因知足而忘忧,陶陶然、欣欣然能不寿康乎?然"知足"非"裹足",每临... 乐天吾所求。父母赐我一副欢喜菩萨相,谬受诸好称道。常言: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似乎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因知足而自适,因知足而忘忧,陶陶然、欣欣然能不寿康乎?然"知足"非"裹足",每临教席而知不足;每临学海则更知不足。知难而学,学而致知,知而解惑,如是循环往复,乐在"遇险而脱险"之中:乐在积学和增知之中,生活在"追求"与"知足"这一对矛盾而融洽的良性循环中。先祖仲尼有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信条 仲尼 忘忧 有道 学而时习之 当代中国画 寸眸 中国画系 致知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下载PDF
王微《叙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传席 《美术大观》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王微思想简说据《宋书·王微传》以及《全宋文》所载王微几篇文章可知,王微思想中儒、道两家的影响都存在,他年轻时曾做过官,所以他的传记未能和宗炳一样列入《隐逸》部分。他叙说绘画功能时,也按儒家传统习惯比附于儒家经典。但儒... 王微思想简说据《宋书·王微传》以及《全宋文》所载王微几篇文章可知,王微思想中儒、道两家的影响都存在,他年轻时曾做过官,所以他的传记未能和宗炳一样列入《隐逸》部分。他叙说绘画功能时,也按儒家传统习惯比附于儒家经典。但儒家是主张积极进取、积极入世的,他又"素无宦情",曾"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如此者十余年"(《本传》)。他的好友吏部尚书江湛举他为吏部郎,遭到他的斥责和嘲讽(见《本传》及《全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画 全宋文 儒家传统 吏部郎 吏部尚书 《画山水序》 寸眸 玩古 张璪 过官
下载PDF
绘胸中丘壑,兴笔底波澜
5
作者 覃英 赵金鹤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5期32-35,共4页
“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 “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叙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峦叠翠,山水烟岚,涛声云壑,岁月春发,风月阴霁在画家笔下都尽显其性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眸 叙画 外师造化 金鹤 云壑 指掌 绘画者 范宽 山水画创作 月阴
下载PDF
山水画透视琐谈
6
作者 马连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1-73,共3页
透视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不同的绘画艺术需要不同的透视表现方法,中国山水画的透视(远近法)是同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与我国民族的审美观念相联系着,形成了自己的特殊规律。 中国画透视的产生,历史悠久,... 透视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不同的绘画艺术需要不同的透视表现方法,中国山水画的透视(远近法)是同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与我国民族的审美观念相联系着,形成了自己的特殊规律。 中国画透视的产生,历史悠久,远在南北朝时期,宗炳就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回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山水序》 山水画艺术 表现空间 琐谈 审美观念 寸眸 视平线 南北朝时期 瞳子 散点透视
下载PDF
山水画写生之我见
7
作者 王永亮 《中国书画》 2008年第1期94-99,共6页
水墨山水画的写生创作,能使作品充满浓厚生活的气息,这是画家躲在画室里想象不出来的。只有长期坚持深入生活,面对自然,才能使我们的创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水墨山水画 以形写形 客观景物 散点透视 谢赫 变化无穷 寸眸 《画山水序》 王水亮 西方绘画
下载PDF
近大远小 以大观小 变时变空——中国画透视刍议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绶祥 《美术》 1982年第7期22-24,共3页
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国画透视问题的研究在历史上并没有系统开展,虽然不少画论中对这些问题时有提及,大量作品也为这些理论提供了实物依据,但无论从深度广度与发展规律方面来说,离系统理论的要求都差得很远。近年来多以“散点透视”... 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国画透视问题的研究在历史上并没有系统开展,虽然不少画论中对这些问题时有提及,大量作品也为这些理论提供了实物依据,但无论从深度广度与发展规律方面来说,离系统理论的要求都差得很远。近年来多以“散点透视”将国画透视一言以蔽之,这与国画丰富的透视方法不相符,也不能准确地揭示国画透视的根本。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大观小 散点透视 视觉现象 画论 焦点透视 深度广度 大写意 画中 寸眸 胸中逸气
原文传递
長相思 迎小女
9
作者 梁杏仙 《词学》 CSSCI 2009年第2期338-338,共1页
关键词 寸眸
原文传递
论·山水画“论”
10
作者 一凡 《艺术品鉴》 2021年第5期58-59,共2页
理论终究是一家之言,艺术作品也只是极其个人化的选择而已。"论"从字面意义看,是一种不同于创作的理性逻辑能力,而画论则是对绘画艺术进行总结、归类、评价的方法论。中国的山水"方法论"一般认为起于宗炳的《画山... 理论终究是一家之言,艺术作品也只是极其个人化的选择而已。"论"从字面意义看,是一种不同于创作的理性逻辑能力,而画论则是对绘画艺术进行总结、归类、评价的方法论。中国的山水"方法论"一般认为起于宗炳的《画山水序》,宗炳言:"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这是对中国山水画观看方式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山水序》 艺术作品 宗炳 山水画 画论 理性逻辑 寸眸 观看方式
原文传递
临江仙雪村夜色
11
作者 千里 《新农业》 2015年第4期57-,共1页
关键词 临江仙 雪村 寸眸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画的透视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奇峰 《美术》 1958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于中国画的透视问题,大家很感兴趣,我这里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来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中国画没有焦点透视吗?
关键词 焦点透视 国画创作 寸眸 古代画家 斜投影法 界画 五百年前 万里圆 瞳子 崖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