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举式“N不N”的语法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应春 赵学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N不N"的使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举式,另一种是非对举式。非对举式"N不N"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环境,它经常与一些词语搭配组合成固定的格式,这些格式的语法功能多种多样,能作复句的分句,小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关键词 对举式 N不N 语法功能
下载PDF
“A不AB”正反对举式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兰宾汉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动词、形容词的'A不AB'表达式是近些年受港台用语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它的产生有其合理性.其特点是它只适用于动词与形容词,而且不受词的结构的影响;它的使用范围多为口语、文艺语体和大众媒体,科技、政论、公文语... 动词、形容词的'A不AB'表达式是近些年受港台用语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它的产生有其合理性.其特点是它只适用于动词与形容词,而且不受词的结构的影响;它的使用范围多为口语、文艺语体和大众媒体,科技、政论、公文语体中很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不AB'句 正反对举式 合理性 汉语 语言表达形 语言结构
下载PDF
明代白话小说中的数词对举式四字格
3
作者 康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四字格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文章选取明代四部白话小说,对其数词对举式四字格从类别、结构、功能、语义、语用特征等方面作了诸多分析,阐明四字格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揭示明代文学作品的口语特点。
关键词 明代白话小说 数词对举式 四字格 口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对举式“少+VP”句浅析
4
作者 刘伶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2期35-36,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对举式"少+VP"句的结构类型和语义关系。对举式"少+VP"句中的"VP"包括光杆动词和动宾结构;"少+VP"结构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套合在分句中形成对举式"少+VP"句。构成"少+VP"句中分句的数量可为两项...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对举式"少+VP"句的结构类型和语义关系。对举式"少+VP"句中的"VP"包括光杆动词和动宾结构;"少+VP"结构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套合在分句中形成对举式"少+VP"句。构成"少+VP"句中分句的数量可为两项或多项,其分句间的语义关系主要为同义式、类义式、反义对义式和混合式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式 “少+VP”句 结构类型 语义关系
下载PDF
数词对举式四字格产生及发展原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艺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36-38,共3页
数词对举式四字格在汉语文献中大量存在,其产生和发展既有词汇双音化、语言类推机制和韵律构词等语言内部原因的影响,也有汉民族文化心理、佛教传播、通俗文体和方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数词对举式四字格 语言内部因素 语言外部原因
下载PDF
非对举式N不N的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小球 钟应春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期224-225,200,共3页
非对举式N不N能形成一些特殊格式,如"什么N不N"、"V什么N不N"、"管他/不管N不N"、"还N不N"等,这些格式都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对与N有关的事件表示不满。一般用在口语体中,表达一定的主观态度,有... 非对举式N不N能形成一些特殊格式,如"什么N不N"、"V什么N不N"、"管他/不管N不N"、"还N不N"等,这些格式都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对与N有关的事件表示不满。一般用在口语体中,表达一定的主观态度,有特殊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式 N不N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原文传递
《红楼梦》对举嵌置式四字格的对称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松柏 《社科纵横》 2009年第12期92-94,100,共4页
对举嵌置式四字格是汉语词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结构,具有鲜明的对称性。本文从语义结构、音韵和平仄三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对举嵌置式四字格的对称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红楼梦 对举式 嵌置 对称性
下载PDF
汉语中的极性义对举构式 被引量:17
8
作者 温锁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4,共9页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语,但都表达了这样的极性意义。本文把这类专门表示极性意义的格式称为"极性义对举构式",在充分描写各种极性义对举构式及其多种变体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构式在形式、表意和使用上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其表意机理进行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意义 对举 对举 关联性
下载PDF
“X的X”对举构式的语义及认知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5期63-67,共5页
"X的X"对举结构是一种构式,其构式义是对人或事物状态的多种描绘以及动作或事件的分项列举。本文主要讨论"X的X"主谓结构的特点,概括其构式语义及内部差异,分析该构式义对句法和语义的要求以及时间限制,从象似性、... "X的X"对举结构是一种构式,其构式义是对人或事物状态的多种描绘以及动作或事件的分项列举。本文主要讨论"X的X"主谓结构的特点,概括其构式语义及内部差异,分析该构式义对句法和语义的要求以及时间限制,从象似性、认知模型等方面做出认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的X” 对举 象似性 舞台模型
下载PDF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A的A,B的B”对举构式分析
10
作者 周艳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7-88,共2页
"A的A,B的B"对举格式是一种典型的对举构式。文章立足于此构式,从构式特点、话语功能以及其与相近并列格式"有的……,有的……"的比较三个方面对"A的A,B的B"对举构式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此类对举构... "A的A,B的B"对举格式是一种典型的对举构式。文章立足于此构式,从构式特点、话语功能以及其与相近并列格式"有的……,有的……"的比较三个方面对"A的A,B的B"对举构式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此类对举构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 话语功能 认知凸显 主观性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对举现象及其作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云 《汉语学报》 2006年第4期75-85,共11页
对举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手段,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中两种对举式——强制性对举式和非强制性对举式的句法表现形式。并从句法(句法功能增加、形成句法省略、造成特殊语序)、语义(语义加强、语义增殖、语义转移)、语用(促使成活、... 对举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手段,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中两种对举式——强制性对举式和非强制性对举式的句法表现形式。并从句法(句法功能增加、形成句法省略、造成特殊语序)、语义(语义加强、语义增殖、语义转移)、语用(促使成活、加强语势、增强韵律)三个方面探讨了对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 强制性对举式 非强制性对举式
下载PDF
方位对举构式形义刍议
12
作者 黄婧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方位对举四字格("XAYB"类与"AXBY"类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习用结构。为进一步明确该结构的形义特点,本文提出了方位对举构式这一概念。结合语料分析,发现该构式具备两类组形机制和两大核心构式义,在此基础上从组形... 方位对举四字格("XAYB"类与"AXBY"类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习用结构。为进一步明确该结构的形义特点,本文提出了方位对举构式这一概念。结合语料分析,发现该构式具备两类组形机制和两大核心构式义,在此基础上从组形和表义方面对方位对举构式的成活条件做出进一步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对举 组形机制
下载PDF
对举构式“多一点A,少一点B”研究
13
作者 蒋雯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5期124-126,共3页
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多一点A,少一点B”,该格式的前后两项形式上对称且并列使用,A、B的语义通常是相反或相对,将其界定为一个具有极大主观性的对举构式,文章通过对构式“多一点A,少一点B”的研究,阐明了其在形式、意... 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多一点A,少一点B”,该格式的前后两项形式上对称且并列使用,A、B的语义通常是相反或相对,将其界定为一个具有极大主观性的对举构式,文章通过对构式“多一点A,少一点B”的研究,阐明了其在形式、意义、功能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多一点A 少一点B” 主观性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修辞式同语的形式与意义
14
作者 张之伟 《当代修辞学》 1985年第1期36-37,共2页
张弓先生曾把同语分做单提式同语和对举式同语两种,其实还有排迭式同语,如"他演得真好,眼神儿是眼神儿,身段是身段,做派是做派"。单提式同语,对举式同语,或者排迭式同语,都是从句子的形式来谈的。然而就意义来说,我以为,还可... 张弓先生曾把同语分做单提式同语和对举式同语两种,其实还有排迭式同语,如"他演得真好,眼神儿是眼神儿,身段是身段,做派是做派"。单提式同语,对举式同语,或者排迭式同语,都是从句子的形式来谈的。然而就意义来说,我以为,还可以将它们划归为相对同语和绝对同语。 (一)相对同语,是以主语和宾语的重迭而出现的一种判断性的句子。这类句子,应该表示为肯定的判断,但在肯定判断之后又往往注上一个说明。因此,这类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语 主语 单提 对举式 句子 同辞 副词“就”
下载PDF
主宾同形结构探析
15
作者 岳利民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2-74,共3页
主宾同形结构指的是主语和宾语完全相同的主谓短语。在句法功能上,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句子成分。在语义上,主语和宾语的指称可以分为“同指”和“异指”两种类型。在语用上,主宾同形结构的对举式常常... 主宾同形结构指的是主语和宾语完全相同的主谓短语。在句法功能上,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句子成分。在语义上,主语和宾语的指称可以分为“同指”和“异指”两种类型。在语用上,主宾同形结构的对举式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宾同形结构 主谓短语 对举式 同指 异指
下载PDF
汉语句际组合的修辞规律——发生修辞学研究报告(一)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新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3期49-50,共2页
本文的宗旨是想从修辞学角度来探讨连贯性句子的组合规律。 任何一个句子都有一个话题,而且,不论是句子或连贯性话语都是围绕话题组合而成的。话题不仅制约着句子的生成过程,同时也制约着句际组合过程。连贯性话语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 本文的宗旨是想从修辞学角度来探讨连贯性句子的组合规律。 任何一个句子都有一个话题,而且,不论是句子或连贯性话语都是围绕话题组合而成的。话题不仅制约着句子的生成过程,同时也制约着句际组合过程。连贯性话语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都是通过话题来实现的。实际上,句际组合是通过话题的扩展和转换来完成的。 人们在说或写连贯性话语时,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时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表达,但有时却必须用几个句子来表述。我们把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叫“表述单元”。如: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 徐州见着父亲,我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 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背影》) 在这一表述单元中,五个句子只有一个话题“我”,各个句都为了表述“我”怎么样而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述单位。那么,这个单元中的后面四句话又是怎么生成的呢?都是围绕同一个话题扩展出来的。如果用N表示话题,那么,这一扩展过程可以表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规律 连贯性话语 修辞学研究 句子 汉语 连贯话语 《背影》 一个表述 相关性原则 对举式
下载PDF
“吃X”的语用焦点特性及其生成规范
17
作者 刘君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8期111-112,共2页
在综合考察"吃X"非常规动宾结构基础上,指出:在语用层面,X处存在一个焦点选项集合,是"吃X"的常见分布形态,也是非典型结构成立的必要条件;在语义层面,X带有的区别性特征使得"吃X"成为具备特定运作机制的... 在综合考察"吃X"非常规动宾结构基础上,指出:在语用层面,X处存在一个焦点选项集合,是"吃X"的常见分布形态,也是非典型结构成立的必要条件;在语义层面,X带有的区别性特征使得"吃X"成为具备特定运作机制的转喻结构与焦点结构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X 选项语义论 平行对举式 转喻
下载PDF
民间夫妻谚语中的比喻
18
作者 罗福腾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1期44-44,共1页
前几年,笔者参加了《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的编纂工作,有机会学习到民间大量的谚语资料。其中,关于夫妻内容的谚语留下的印象最深,至今难忘。这一方面是由于此类谚语揭示了夫要间生活的许多道理,具有警世醒人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 前几年,笔者参加了《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的编纂工作,有机会学习到民间大量的谚语资料。其中,关于夫妻内容的谚语留下的印象最深,至今难忘。这一方面是由于此类谚语揭示了夫要间生活的许多道理,具有警世醒人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就应该归因于它特有的表现形式,而比喻的运用可说是它突出的特点。以下结合山东各地流行的一些谚语,谈谈其中比喻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谚语集成 比喻词 本体 秦安 人的教育 会学习 丈夫 归因 对举式 突出的特点
下载PDF
从They are themselves说开去
19
作者 黎昌抱 《当代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2002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英译汉部分有这样一句:Winners do not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a concept of what they imagine they should be; rather, they are themselves and as such do not use their energy putting on a ... 2002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英译汉部分有这样一句:Winners do not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a concept of what they imagine they should be; rather, they are themselves and as such do not use their energy putting on a performance, maintaining pretence, and manipulating others. 成功者不会毕生致力于这样一种信念,即想象自己应该成为何种人。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mselves 典型特征 对举式 基本对应 变异 理解途径 英语专业 八级考试 英译汉 语言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