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郭宇斌 张振华 +1 位作者 张宇飞 顾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59-761,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应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择取鹤壁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4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目的:分析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应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择取鹤壁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4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4 w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表面肌电图。结果:训练后,实验组患者上肢、腕部、手部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腕关节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三角肌前束平均肌电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冈上肌AEMG、斜方肌上部AEM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理论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偏瘫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亚飞 陈庆珍 +2 位作者 李莹莹 乔峰雷 胡世红 《中国康复》 2021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偏瘫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CCFES)组,每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NMES组在此基础上接... 目的:探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偏瘫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CCFES)组,每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NMES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CFES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均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统计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发生率,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肩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U-FMA)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CCFES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例数比治疗前减少(P<0.05);2组AEMG值、肩关节AROM、U-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CCFES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NMES组(P<0.05)。结论: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用于防治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改善患者肩部及上肢的功能,且优于常规的神经肌肉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 训练 功能
下载PDF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偏瘫手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亚飞 陈庆珍 +3 位作者 胡世红 李莹莹 于磊 金佳然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镜像治疗,B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镜像治疗,B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3组治疗均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组块测试(BBT)、腕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对患者手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指标——中位频率值(MF)、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AEMG值、MF值、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C组AEMG值、MF值、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分别为(73.17±29.12)μV、(95.67±26.54)Hz、(9.50±3.28)分、(41.75±17.19)°优于A组(57.33±18.47)μV、(77.62±31.10)Hz、(7.15±3.13)分、(26.75±14.53)°和B组(55.61±20.17)μV、(74.45±23.22)Hz、(6.50±3.78)分、(31.50±1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U-FMA评分分别为A组(25.85±8.38)分、B组(25.40±9.25)分、C组(27.20±9.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且优于单一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以及镜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 功能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及其联合疗法在 偏瘫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杰 孟兆祥 +3 位作者 金星 王鑫 柯明慧 周洪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8,123,共6页
脑卒中常引发严重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远端伸肌运动功能恢复最为困难。随着近年来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广泛应用及集成穿戴设备的不断改良,CCFES及联合疗法在提高脑卒中患... 脑卒中常引发严重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远端伸肌运动功能恢复最为困难。随着近年来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广泛应用及集成穿戴设备的不断改良,CCFES及联合疗法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腕伸展、踝背伸功能方面有良好效果。CCFES对于上肢功能的改善包括肢体远端、近端,应用于下肢时需关注反向协调机制。早介入、足疗程、多联合的CCFES治疗方案能够加速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偏瘫 腕背伸 手指伸展 踝背伸
下载PDF
对侧功能性电刺激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杰 金星 +3 位作者 孟兆祥 王鑫 王建建 柯明慧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程在1个月内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同步组即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进行(30例)与分步组即CCFES治疗...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程在1个月内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同步组即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进行(30例)与分步组即CCFES治疗后序贯进行任务导向型训练(30例)。于入组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表面肌电图(sEMG)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上肢、腕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RMS比值、FMA、WMFT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同步组各项评定较分步组更高(P<0.01,0.05)。结论: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卒中 功能 对称运动
下载PDF
两种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章晓峰 张大威 +2 位作者 郑雅思 俞李雯 杨凌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1,221,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上肢整体运动功能、抓握能力、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 目的:探讨两种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上肢整体运动功能、抓握能力、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伸腕肌群CCFES,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肱三头肌CCFES,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UE)和盒子积木测试(BBT)评定上肢的整体运动功能和抓握能力,并获取上肢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的RMS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评定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BBT评分、肱三头肌RMS比值和伸腕肌群RMS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肱三头肌的RMS比值和伸腕肌群的RMS比值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的BBT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伸腕肌群CCFES的基础上增加肱三头肌CCFE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脑卒中 上肢 表面肌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肘部运动迭代学习控制研究
7
作者 操瑞钰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重要方法。考虑到现有动力学建模方法复杂、控制精度有待提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ES的肘部运动的带有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研究利用Hammerstei...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重要方法。考虑到现有动力学建模方法复杂、控制精度有待提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ES的肘部运动的带有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研究利用Hammerstein结构建立肘部肌肉骨骼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带有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的FES系统。通过计算样本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角度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角度误差,检验所建立的肌骨模型的可靠性。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控制实验,评估了闭环FES系统的控制效果,并与传统的迭代学习控制FES系统进行了对比,说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肘部肌骨模型适用于研究电刺激下肘关节的运动特性,并且带有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在肘部控制中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刺激 肌骨模型 迭代学习控制 遗忘因子
下载PDF
以双侧训练理论为基础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肩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8
作者 尹韬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CCFES)治疗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康复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 目的分析采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CCFES)治疗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康复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CCFES治疗,均持续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斜方肌上束、冈上肌、三角肌前束平均肌电值分别为(73.58±22.95)μV、(58.18±18.62)μV、(75.65±20.47)μV,均高于对照组的(60.82±20.21)μV、(48.35±16.49)μV、(65.58±18.94)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肩前屈、肩外展角度分别为(44.84±14.23)°、(36.47±10.27)°,均大于对照组的(31.57±12.51)°、(28.65±8.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评分为(41.16±6.54)分,高于对照组的(37.42±5.18)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02±0.57)分,低于对照组的(4.49±0.8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中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79.84±8.15)分、(80.25±6.94)分、(82.02±5.87)分、(82.35±6.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42±7.23)分、(73.78±6.53)分、(76.14±6.03)分、(76.69±5.3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CCFES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训练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 肩关节活动度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甜甜 徐东平 +2 位作者 孙凤宝 赖俊媚 曾杜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atDCS)联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tDCS组、CCFES组和联合组,各2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t... 目的探讨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atDCS)联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tDCS组、CCFES组和联合组,各2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tDCS组接受损伤侧初级运动(M1)区atDCS,CCFES组接受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CCFES,联合组联合采用损伤侧M1区atDCS和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CCFES,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双侧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肌电均方根(RMS)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FMA-UE评分、WMFT评分、肱三头肌RMS比和伸腕肌群RMS比均显著提高(|t|>5.007,P<0.001),联合组各项指标均最优(F>14.492,P<0.001)。结论atDCS联合CCFES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刺激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上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宋金萍 吉媛红 张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37-140,16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等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运用CCFES训练的RCT研究,检... 目的系统评价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等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运用CCFES训练的RCT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9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37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干预后CCFES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UE)(病程<3周[MD=6.24,95%CI(2.94,9.55),P=0.0002]、病程3周至3个月[MD=3.19,95%CI(0.59,5.78),P=0.02])、Barthel指数(BI)[MD=5.99,95%CI(2.19,9.79),P=0.002]评分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脑卒中3个月后,两组的FMA-U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4,95%CI(-0.64,1.32),P=0.50]。结论与传统的NMES相比,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开始使用CCFES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3周内开始干预的效果最佳。但在脑卒中3个月后两种干预方法疗效相似,推测与不同恢复时期的神经可塑性潜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META分析
下载PDF
对侧控制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11
作者 朱兰 眭有昕 +3 位作者 王庆雷 徐胜 沈滢 郭川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502-507,514,共7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分析对侧控制神经肌肉电刺激(CCNM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连接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48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分析对侧控制神经肌肉电刺激(CCNM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连接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48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化列表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患侧前臂伸肌侧放置2个刺激电极以产生腕部伸展,刺激强度以可以产生最大程度的腕部伸展,但不引起患者不适为度,矩形脉冲60 Hz,脉冲宽度200μs,刺激周期为开15 s、关10 s。观察组接受CCNMES治疗,在健侧前臂伸肌侧放置2个表面电极和1个参考电极,在患侧前臂伸肌侧放置2个刺激电极以产生腕部伸展,患侧刺激强度以患侧手腕能够引起相同程度(健侧手腕上抬最大范围)的手腕伸展,但不引起疼痛为度,其他刺激参数设置与对照组相同,2组刺激总时间均为10 min。在每项任务中,应用35通道fNIRS测量脑卒中患者双侧前额叶皮层(PFC)、初级运动皮层(M1)和初级感觉皮层(S1)的含氧血红蛋白(HbO2),分析2组总体功能连接(FC)强度和基于感兴趣区域(ROI)水平的功能连接强度平均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体功能连接强度明显更高,健侧初级运动皮层(cM1)与患侧前额叶皮层(iPFC)、cM1与患侧初级运动皮层(iM1)、健侧初级感觉皮层(cS1)与iPFC的FC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NMES可通过健侧上肢主动运动触发患侧上肢的感觉运动刺激,并诱导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对侧控制神经肌肉刺激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大脑皮质功能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沈滢 殷稚飞 +5 位作者 戴文骏 伊文超 李勇强 张文通 蔡可书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9-1123,1184,共6页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在患侧腕背伸肌给予CCFES,将电极置于双侧腕背伸肌运动点,首先采取...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在患侧腕背伸肌给予CCFES,将电极置于双侧腕背伸肌运动点,首先采取三点法对健侧产生轻微腕背伸动作(<10%完全动作幅度)、中等腕背伸动作(50%完全动作幅度)、完全腕背伸动作时的肌电值进行标定,然后调节刺激器使患侧腕关节产生与健侧三个相同幅度的动作,记录所需电流强度。治疗时健侧做腕背伸动作以触发刺激器,给予患侧腕背伸肌相对应强度的电刺激以产生与健侧相似的动作。输出波形为方波,电流频率60Hz,脉冲宽度200μs,持续时间20min。对照组在患侧腕背伸肌运动点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输出波形为方波,电流频率60Hz,脉冲宽度200μs。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次20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主动腕背伸活动度(AROM)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结束时,CCFES组上肢Fugl-Meyer、MI、FTHUE-HK评分及腕背伸ARO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上肢Fugl-Meyer、MI、FTHUE-HK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CCFES组上肢Fugl-Meyer和FTHUE-HK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较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STM32F103的自主肌电控制功能性电刺激的研究与设计
13
作者 陈鑫政 李文渊 王志功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为解决不同患者对于功能性电刺激强度的适应能力和肢体角度的控制,设计了一款自主肌电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该系统以STM32F103为开发平台,对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刺激输出控制。硬件电路包含运算放大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有源滤波电路和电... 为解决不同患者对于功能性电刺激强度的适应能力和肢体角度的控制,设计了一款自主肌电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该系统以STM32F103为开发平台,对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刺激输出控制。硬件电路包含运算放大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有源滤波电路和电流镜电路等。软件实现通过STM32F103的直接寄存器访问技术、数模转换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进行肌电信号峰值探测和刺激信号输出强度控制。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肌电峰值探测,并使用肌电信号峰值控制刺激信号动态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肌控制 功能性刺激 STM32F103 全波整流 峰值
下载PDF
AR体感运动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汤洋 林坚 +3 位作者 刘晓林 张丽娟 夏婉 奚陈平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体感运动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施罗斯运动结合AR体感运动+CCFES治疗41例(AR+CCFE...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体感运动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施罗斯运动结合AR体感运动+CCFES治疗41例(AR+CCFES组),仅模拟施罗斯运动为主的AR体感运动治疗38例(AR组),常规施罗斯运动治疗42例(对照组);均予以1 h/次,1次/d,5 d/周,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躯干旋转角、Cobb角、躯干额状面倾斜距离、顶椎偏移距离。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躯干旋转角、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距离、顶椎偏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后,3组患者躯干旋转角和Cobb角均明显减小(均P<0.05),冠状面躯干偏移距离、顶椎偏移距离均明显缩短(均P<0.05),其中AR+CCFES组均明显小于AR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AR体感运动结合CCFES在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脊柱两侧运动均衡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体感运动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
下载PDF
镜像疗法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战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镜像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镜像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Fugle-Meyer(上肢部分)、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Barthel指数和上肢运动力指数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吉莉 马跃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1-824,829,共5页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4周(6 d/周),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Fugl-Meye...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4周(6 d/周),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腕关节背伸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评测(WEAROM)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间各测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的测评值FMA、WMFT、WEAROM和MB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FMA、WMFT和WEAROM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FES能有效地改善急性及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对侧控制 功能性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崧华 白玉龙 +1 位作者 陈婵 李莹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16)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给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目的:观察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16)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给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NMES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两组电刺激治疗方案为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日,连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RAT)、Barthel指数以及表面肌电图(s EMG)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ES组组内治疗前、后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FES组组内ARAT评分与表面肌电图信号比值(主动腕背伸时患侧肌电RMS/健侧肌电RMS)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CCFES组表面肌电RMS进步值较NMES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方面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表面肌 上肢功能 脑卒中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沫 董璐洁 刘雅丽 《中国康复》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二死亡原因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特点.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 对侧控制 功能性刺激 亩卒中 偏瘫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凤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50-651,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对侧控制型...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方法行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 周后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4 周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其能够建立良好感觉神经反馈与运动活动整合,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功能性刺激 常规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电刺激无支撑站立姿态控制环的设计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洪源 马长波 +1 位作者 伏和红 KAMNIK Roman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4,共7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功能性电刺激中瘫痪患者功能性站立的仿真。通过对人体站立姿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以脚部受地面作用力点到踝关节的距离及控制力矩取极小值为最优控制准则,建立并优化被控制模型,设计最优控制器;以一... 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功能性电刺激中瘫痪患者功能性站立的仿真。通过对人体站立姿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以脚部受地面作用力点到踝关节的距离及控制力矩取极小值为最优控制准则,建立并优化被控制模型,设计最优控制器;以一参考输入为随机曲线的比例微分控制器模拟截瘫患者完好上身的活动,利用最优控制器和卡尔曼状态观测器,构建整个控制系统;以一名身高162 cm、体重55 kg的中国青年男性为样本,利用线性二元回归法计算仿真所需数据,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截瘫患者腿部肌肉只需要提供较小的力矩便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因而在理论上截瘫患者在不需要双臂辅助的条件下,能够站立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刺激 无支撑站立 姿态控制 最优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