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扬子区东缘中古生界对冲构造体系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
1
作者 佘晓宇 丁小辉 +1 位作者 梁斌 龚晓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346,共14页
中扬子区东缘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早期,受大洪山推覆区南西方向和江南雪峰逆冲推覆区北西方向的强烈挤压,形成了压扭性狭长的对冲构造体系;两大推覆区的形成主要受深、浅变质岩结晶基底内幕两套拆离滑脱层系的作用,导致沉积盖层压缩沿基... 中扬子区东缘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早期,受大洪山推覆区南西方向和江南雪峰逆冲推覆区北西方向的强烈挤压,形成了压扭性狭长的对冲构造体系;两大推覆区的形成主要受深、浅变质岩结晶基底内幕两套拆离滑脱层系的作用,导致沉积盖层压缩沿基底面、志留系底面、泥盆系底面多层次滑脱推覆,产生了多样的挤压和压扭构造类型及其样式;由造山带向盆内构造变形具有渐变的特点,为不对称式的仰冲(根带)—楔状掩冲(中带)—滑脱推覆(锋带)—对冲带;持续压扭作用导致产生系列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将对冲构造体系分割;白垩纪晚期—下第三纪,挤压转换为伸展环境,断裂负反转回滑成为中新生代断陷主控断裂,认为大洪山推覆区锋带已处于通海口—杨林尾—汉南一线,主体由于受洪湖走滑断裂和通海口断裂回滑的影响,接受了上白垩统一第四系沉积,仅保留了东、西两端弧形构造带古生界出露的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区东缘 滑脱推覆 对冲构造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芜湖地区沿江对冲带的深部电性特征及意义
2
作者 张小博 张鹏辉 +2 位作者 何梅兴 何大双 裴发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7-98,共2页
对冲构造带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育的种典型构造,其时空演变对区域构造演化、构造格局、深大断裂、矿产分布等具有重大影响,前人在该地区已有些研究,但由于下扬子南部第四系覆盖,对其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的认识程度依然较低。本次研究通过... 对冲构造带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育的种典型构造,其时空演变对区域构造演化、构造格局、深大断裂、矿产分布等具有重大影响,前人在该地区已有些研究,但由于下扬子南部第四系覆盖,对其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的认识程度依然较低。本次研究通过对芜湖地区的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精细反演,获得了横跨沿江对冲带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揭示了芜湖地区长江深断裂呈南倒北倾,主逆冲断裂北倒南倾的典型的对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地区 对冲构造 反演 电性结构
下载PDF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4
3
作者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0,236,共6页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边组滑脱层系逆冲推覆 ,下古生界受控于两套区域滑脱层系并形成双冲构造。燕山中期 ,NNE向左旋压扭和NW向右旋压扭走滑对早期推覆构造有改造作用。燕山晚期 ,区域应力背景转变为NW -SE向拉张环境 ,使逆冲推覆体受重力作用沿断坡回滑 ,形成后缘凹陷 (或箕状断陷 )。苏南地区由于下古生界双冲构造和上古生界逆冲推覆在志留系之上而纵向位移势能受限回滑较难 ,后经历喜山晚期隆升 ,最终形成苏南中、古生界高台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生界 板内形变体制 对冲构造格局 逆冲推覆体 双冲构造 走滑断层
下载PDF
连云港-苏州区域大剖面构造特征与变形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刚 史鹏 +1 位作者 陈清华 庞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3,共5页
依据地震、重力、磁法、电法等地球物理资料及野外实测地质剖面、钻井资料等,对连云港-苏州区域大剖面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根据区域构造演化以及动力学机制,并结合前人对下扬子区的研究成果,对连云港-苏州区域大剖面的主要构造... 依据地震、重力、磁法、电法等地球物理资料及野外实测地质剖面、钻井资料等,对连云港-苏州区域大剖面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根据区域构造演化以及动力学机制,并结合前人对下扬子区的研究成果,对连云港-苏州区域大剖面的主要构造特征、变形机制及典型构造样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剖面存在两套方向相反的逆冲推覆体系,其变形强度由南北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弱,至中部泰州-安丰一线出现对冲带。剖面上典型的构造样式主要有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负反转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生界 逆冲推覆 对冲构造格局 变形机制 构造样式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小波多尺度重力场特征与构造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大莲 张平 +1 位作者 李向前 张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重力场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多阶小波细节信息。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深度凹陷及隆起的空间展布情况,并推断研究区内7条深大断裂的走向及倾向,发现以兴化-大丰一带为界,北部...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重力场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多阶小波细节信息。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深度凹陷及隆起的空间展布情况,并推断研究区内7条深大断裂的走向及倾向,发现以兴化-大丰一带为界,北部断裂大部分走向为NNE向,倾向NW,且坡度较陡;南部断裂大部分走向NEE向,倾向SE,且坡度较缓,这种南北差异可能是下扬子对冲构造格局的反映。结合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地震分布与NE向和NEE向、NW向、近EW向(活动)断裂关系密切,东海-赣榆西北部和大丰港沿海一带断裂的活动性较强,应力场相对不稳定,发生地震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 重力场特征 断裂 对冲构造 地震分布 江苏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单元及构造变形样式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林 陈清华 +1 位作者 庞飞 史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1734,共13页
下扬子地区地处扬子板块东部,其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和地球物理等多方面资料,对下扬子地区断裂、地层发育特征精细解释,建立了贯穿研究区的两条区域地质剖面,即宿迁—绍兴大剖面和连云港—苏州... 下扬子地区地处扬子板块东部,其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和地球物理等多方面资料,对下扬子地区断裂、地层发育特征精细解释,建立了贯穿研究区的两条区域地质剖面,即宿迁—绍兴大剖面和连云港—苏州大剖面。研究表明:下扬子地区可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变形单元,依次为苏北—胶南造山带、苏北冲断区、南北对冲带、苏南冲断区、浙北冲断区和江南造山带,并可进一步细分为14个二级构造变形单元,这些明确表现出本区中、新生代对冲构造变形特征;两条区域大剖面表现出了挤压、伸展、反转等3类典型构造变形样式,具体可分为5亚类、10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 构造变形 对冲构造 区域大剖面 断裂
下载PDF
简论中生代大陆活化与多元动力学体系──以湖南地区研究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新权 范蔚茗 +1 位作者 林舸 王岳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中生代大陆活化是一个典型的陆内变形与运动演化问题,所产生的构造变形、大范围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是目前俯冲碰撞观点难以圆满解释的。湖南地区对冲构造带和背冲构造带相间排列,反映中生代至少发育两套相反的道冲剪切推... 中生代大陆活化是一个典型的陆内变形与运动演化问题,所产生的构造变形、大范围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是目前俯冲碰撞观点难以圆满解释的。湖南地区对冲构造带和背冲构造带相间排列,反映中生代至少发育两套相反的道冲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它们是壳块不同演化时期多向运动变形的产物。由此提出多元动力体系组成、增减、转换和叠加影响综合模式。其中会聚式地@蠕动和扩散式地撞蠕动所产生的岩石囵增厚和减薄是引起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活化的根本原因,西太平洋壳体的西向俯冲、特提斯东向俯冲及周缘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效应等则是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冲构造 对冲构造 多元动力体系 大陆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