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宣传:媒介与受众 |
王睿恒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
|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宣传:起源、政策与机制 |
王睿恒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3
|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中的中国形象 |
王睿恒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4
|
冷战语境下的新“华夷之辨”——美国对华宣传与两岸政权形象的塑造 |
翟韬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
王睿恒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战后初期美国新闻处在华宣传活动研究 |
翟韬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7
|
以苏为师:中国现代戏剧节的缘起 |
梅琳
|
《南大戏剧论丛》
|
2019 |
0 |
|
8
|
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
翟韬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9
|
美国新闻处在华宣传活动研究(1945—1949) |
翟韬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
2014 |
1
|
|
10
|
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国人对美国在华宣传的反应——跨国史的视角 |
王睿恒
|
《全球史评论》
|
2020 |
3
|
|
11
|
从电波到比特: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的意义 |
王正祥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