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周桂银
-
机构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共20页
-
文摘
中国古代“天下主义”是一种儒家意识形态,长期规范和指导中国的治国方略,尤其是对外关系实践。作为一项观念意义上的思想指南,称为“天下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及秩序想象,称为“天下秩序”,确立于两汉时期。从秦汉到明清,“天下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嬗变过程,发展为一项包含观念、原则和规范、结构和制度的思想体系。“天下主义”是基于中国或华夏中心的,在地理、政治和文化上表现为等级制的中心—边缘结构,坚持“内圣外王”和“华夷之辩”等基本原理,在制度上包含“德化”、礼制、“用夏变夷”、征伐、羁縻、朝贡等,在对外关系实践上又得到“守中治边”、盟会、互市、和亲、“严夷夏之防”等行为模式的补充。清末,作为中国古代国际秩序观的“天下主义”在西方强力冲击下走向破产,但从近代至今,它在精神上始终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与实践生活中。
-
关键词
古代中国
天下主义
大一统帝国
华夏之辩
对外关系制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