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部门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及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储琳琳 宗明 +4 位作者 李沁愉 陈妍君 朱夏 刘亦婷 顾洁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年第10期28-35,共8页
工业部门是全球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了解工业部门碳排放量受何种因素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预测碳排放量,可以实现对未来碳排放量的管控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工业部门的发... 工业部门是全球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了解工业部门碳排放量受何种因素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预测碳排放量,可以实现对未来碳排放量的管控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工业部门的发展。首先,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构建行业碳排放贡献量的计算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量。进一步,结合因素分解法的分析结果,构建人口、财富、技术随机回归(STIRPAT)模型,对工业部门各行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最后,以我国某地区工业部门为例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贡献量 影响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人口、财富、技术随机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55
2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1 位作者 毛跃华 李政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9,共10页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部门。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畜牧业碳排放分解为畜牧业生...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部门。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畜牧业碳排放分解为畜牧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单位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收益、城镇化和总人口增长5大因素,从时空2个层面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374×10~8 t增长到1.506×10~8 t,年均增速0.654%,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业碳排放总量比例达65.58%~73.23%。2)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层面看,畜牧业生产效率都是抑制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单位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效益则是导致中国畜牧业碳排量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对草原畜牧业区和农耕畜牧业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对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有限;总人口增长是促使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人口大量流入的经济发达地区和计划生育政策宽松的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明显。3)2000-2014年,城镇化是有效抑制畜牧业碳排放的第二大因素,而农业结构调整对畜牧业碳排放变化呈现由正向驱动转为负向驱动的变化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控制 温室气体 粪便 畜牧业 驱动效应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核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28
3
作者 郭彩霞 邵超峰 鞠美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天津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该市能源消费的主体.建立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 a内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0.41%,... 天津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该市能源消费的主体.建立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 a内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0.41%,比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低58.53%;工业能源强度持续下降,万元(104元)增加值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2.38 t/万元降至2009年的0.68 t/万元,表明工业节能减排效果较明显;在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57.80%,高于北京、上海等地.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对工业经济规模、行业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经济规模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原因;行业结构、能源结构整体上对碳排放量影响较小;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工业节能减排成效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的贡献率达-140.80%.通过对天津市工业行业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能源密集型行业严重影响了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能源效率 行业结构 能源结构
下载PDF
基于LMDI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曹俊文 姜雯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解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起正向作用的三大因素依次为地区生产总值效应、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燃料消耗结构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发...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解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起正向作用的三大因素依次为地区生产总值效应、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燃料消耗结构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发用电转化效应和电力消费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碳排放测度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因素分解
下载PDF
区域物流发展特征和效率解析--基于碳排放和LMDI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桃杏 顼玉卿 暴斌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设定物流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2014-2018年中国各省区物流发展效率,并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解,验证分析区域人口、经济活...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设定物流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2014-2018年中国各省区物流发展效率,并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解,验证分析区域人口、经济活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物流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区域物流效率相对较高的省区市,物流需求高发展快,同时由于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整体效率较高。各省区市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等相关结论,以期为开展新形势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效率 碳排放 SBM-Malmquist指数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下载PDF
日本碳排放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Tapio脱钩指标和LMDI分解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灿灿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全球加速推进低碳转型背景下,脱钩指标成为了衡量各国或地区低碳减排的主要工具。基于Tapio脱钩指标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模型,研究日本1991—202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解。... 在全球加速推进低碳转型背景下,脱钩指标成为了衡量各国或地区低碳减排的主要工具。基于Tapio脱钩指标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模型,研究日本1991—202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可得,30年间,日本逐渐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在影响日本碳排放脱钩因素中,能源结构调整是推动碳脱钩的最强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脱钩 Tapio脱钩指标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中部六省工业碳排放影响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戴胜利 张维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本文以中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9~2019年中部六省9种主要的工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碳排放计算。通过Tapio脱钩模型、LMDI指数分解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部六省工业能源碳排放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 本文以中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9~2019年中部六省9种主要的工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碳排放计算。通过Tapio脱钩模型、LMDI指数分解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部六省工业能源碳排放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现阶段,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增速减缓,工业经济增长趋于平稳。且中部六省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向强脱钩发展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中部六省实现最佳脱钩状态的顺序为: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经熵值法优化后得出,能源消费效应是促进碳排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依靠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力促进中部六省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碳排放 能源消费 脱钩模型 LMDI 对数指数分解法 熵值 工业经济增长
下载PDF
北京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云秀 岳瑞波 +1 位作者 杨虹 马旭腾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176-178,共3页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阶段。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IRPAT)模型可以根据...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阶段。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IRPAT)模型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增加自变量,更好地分析相关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均汽车保有量、城市化率、第三产业GDP占比、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分解法分解能源消费强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对人均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 北京市
下载PDF
经济发展对我国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娜 冯淑怡 曲福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深入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论文采用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了2002—2008年间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规模效应中的土地产出效应... 为深入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论文采用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了2002—2008年间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规模效应中的土地产出效应是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首要贡献因素(165.15%);(2)结构效应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对抑制碳排放增加贡献了5.45%;(3)代表技术效应的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贡献率达到-61.52%。研究结论认为合理组织建设用地的产业布局成为减缓碳排放的可行手段,并在土地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低碳化"土地利用理念,巩固并加强有成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对数均值指数分解
下载PDF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东溥 魏晓妹 降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277,共9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灌区小麦总水足迹1994—2010年均值为6.73亿m^3,Mann-Kendall检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变幅为-0.17亿m^3/a,水足迹结构由蓝水主导演变为灰水主导。单位产量的小麦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4、0.36、0.32、0.37 m3/kg。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和蓝水足迹在灌区内从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生产灰水足迹以兴平为中心向两侧递增。归因分析表明,影响灌区小麦总水足迹变化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其贡献率和为-113.57%,而气候变化因子的贡献率仅为13.57%。人类活动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定额(-56.58%)、总种植面积(-55.78%)、小麦种植比例(-43.76%)、单位面积施氮量(39.9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水足迹 时空变化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耗水量 宝鸡峡灌区
下载PDF
山东工业SO_2排放量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小爱 李云发 李丽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2-37,共6页
山东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通过分析1996-2014年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测算各种影响因素对这种变化的贡献方向及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时... 山东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通过分析1996-2014年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测算各种影响因素对这种变化的贡献方向及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时期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减少0.75%,其中,经济规模增长是促使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造成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年均增长12.9%,而技术进步则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抑制因素,抑制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年均降低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排放 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 因素分解 山东
下载PDF
山东省交通运输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治国 吴茜 《甘肃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已成为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排放系数法测算了2000—2016年山东省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了因素分解模型,探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的作用机...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已成为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排放系数法测算了2000—2016年山东省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了因素分解模型,探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的作用机理和排放特征。研究表明:(1)人口、城镇化率、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的正效应;(2)第三产业产值在整个产值中的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不稳定;(3)能源强度和经济产出是主导的正向因子;交通运输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对碳排放有负向抑制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建设现代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 山东省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4
13
作者 邵骏 卢满生 +1 位作者 杜涛 王政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4,32,共7页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出小幅增加的态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反映了长江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其地区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GDP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盈余态势,水资源生态赤字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一致。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结构、技术、经济和人口等驱动因素分析后发现,GDP的大幅度增长是水资源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和用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技术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武汉市交通碳排放足迹测算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弓媛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70-474,共5页
本文基于1995-2012年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数据对其碳排放足迹进行测算。由于对外客货运交通和城市客运交通的差异,在测算时采用不同的方法。结果显示公路交通的碳排放占总对外客货运交通碳排放的比例最大,而城市客运交通中民用交通的碳... 本文基于1995-2012年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数据对其碳排放足迹进行测算。由于对外客货运交通和城市客运交通的差异,在测算时采用不同的方法。结果显示公路交通的碳排放占总对外客货运交通碳排放的比例最大,而城市客运交通中民用交通的碳排放是最大的碳排放贡献者,民用汽车保有量成为影响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碳排放强度则是减排的有效因素。最后对武汉市低碳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足迹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低碳交通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的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甘容 李旖旎 +1 位作者 杨峰 翟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以水生态赤字与盈余、水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指数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河南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分析水...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以水生态赤字与盈余、水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指数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河南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分析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足迹由大到小为生产用水足迹、生活用水足迹和生态用水足迹,其中豫北和豫中各市的水足迹深度较大;河南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较差,其中豫北和豫中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差;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足迹的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水足迹强度效率效应和水资源承载力效应具有负向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三维水足迹模型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河南省
下载PDF
碳排放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及能源强度的碳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刚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260-269,共10页
阐述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LMDI(Log-Mean Divisia Index,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法)分解技术,对中国2000-2016年碳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发现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产业... 阐述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LMDI(Log-Mean Divisia Index,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法)分解技术,对中国2000-2016年碳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发现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及能源强度则是碳减排的着力点。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比了各要素影响碳减排的程度。得出如下结论:(1)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既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2)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为1.05,经济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为0.5;(3)能源强度对碳减排的直接影响为0.13,而产业结构对碳减排的直接影响为0.46,间接影响为0.12,总效应为0.58,产业结构较能源强度更具碳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减排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 路径分析
下载PDF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乡“二元”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利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6-63,共8页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城镇人口规模、乡村人口规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能源强度、能源供给率、城镇居民能...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城镇人口规模、乡村人口规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能源强度、能源供给率、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乡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城镇化9大效应,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贡献最大,而乡村人口规模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减少贡献最大。通过对中国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后,从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加大对节能家电购买的补贴力度、制定和完善居民区建筑节能标准等方面给出减缓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能源消费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能源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玉杰 张一瑾 +2 位作者 杨馥源 田雪沁 王海猷 《分布式能源》 2022年第3期30-36,共7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全社会碳排放最主要的排放源,能源活动的碳减排尤为关键。为明确电力系统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能源系统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及贡献程度,基于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全社会碳排放最主要的排放源,能源活动的碳减排尤为关键。为明确电力系统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能源系统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及贡献程度,基于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并进行模型检验以保证可行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碳排放系数法,根据我国能源平衡表的数据对2015—2019年各行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构建碳排放分析模型,对结果标准化处理后分析各效应对能源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及电力碳排放量会促进能源系统碳排放增长,而能源消费强度、农村人口比重及产业结构起到了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活动 灰色预测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 效应分析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应研究
19
作者 王钰莹 何晴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7-54,共8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战略区域之一,其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江经济带亟须探寻的关键所在。运用LMDI模型将1996~2014年长江...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战略区域之一,其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江经济带亟须探寻的关键所在。运用LMDI模型将1996~2014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共11省市的能源消耗增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规模效应和强度效应分别体现了促进能源消耗增加和减少的主导作用,而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相对较弱,其中下游地区较中上游地区相比,其单位能耗、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内能源利用技术均明显优于中上游地区。由此,根据模型运算结果,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驱动,承接产业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对数平均数迪氏指数因素分解 节能
下载PDF
基于LMDI分解技术的中国分行业劳动报酬增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晖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产业层面和部门层面对中国行业间劳动报酬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分行业劳动报酬进行组间与组内差距测算,以此来分析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行业劳动报酬的变动...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产业层面和部门层面对中国行业间劳动报酬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分行业劳动报酬进行组间与组内差距测算,以此来分析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行业劳动报酬的变动特征。其次,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对2002-2007年与2007-2012年两个阶段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进行因素分解分析,探求影响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平均劳动报酬差距在合理范围内,近几年有缩小趋势。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各类最终需求总量的增长是拉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各部门收入增长对国内消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最终需求部门结构的变动对各行业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通过调整部门结构拉动收入增长存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劳动报酬 基尼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