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战时期对日“两分法”的践行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王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对日“两分法”形成于抗战时期,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待日俘政策上。通过在生活上优待日俘;开办工农学校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用党自身的品格和精神感化日俘;指导其进行反战活动等,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两分法”,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抗...
对日“两分法”形成于抗战时期,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待日俘政策上。通过在生活上优待日俘;开办工农学校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用党自身的品格和精神感化日俘;指导其进行反战活动等,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两分法”,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抗战胜利。“两分法”的实质是一种“以德服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道德准则。中日双方只有铭记历史,共同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对日“两分法”
中
日
关系
统一战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日“两分法”过时了吗?——历史沿革、内涵变迁及其与时俱进之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建荣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47,共27页
对日"两分法"源于"统一战线"策略,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定型的广义"两分法"在内涵、目的、运用方法上与之前有明显区别。广义"两分法"的形成,受到抗战胜利以后与"昨...
对日"两分法"源于"统一战线"策略,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定型的广义"两分法"在内涵、目的、运用方法上与之前有明显区别。广义"两分法"的形成,受到抗战胜利以后与"昨天的敌人"之间交往的实际体验、二战后国际社会处理战败国问题的新思维、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比较以及对于未来中日关系和亚洲格局的思考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决策处理日本战俘问题、放弃对日赔款索求,以及处理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的主要依据。对日"两分法"在历史上对处理中日之间的各种复杂问题是有效的,并没有过时。它吸收了国际社会的新潮流,又体现出中国外交的特色,还包含着基于自尊、自信和哲学文化道义基础的软实力因素。但在迄今的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问题,尤其是面对当今中日关系的新情况未能及时应对。对"两分法"应予以正面评价,又要与时俱进,还应给出对于新时期整个中国外交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两分法”
中
日
关系
中国外交
对日
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抗战时期对日“两分法”的践行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王欢
机构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文摘
对日“两分法”形成于抗战时期,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待日俘政策上。通过在生活上优待日俘;开办工农学校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用党自身的品格和精神感化日俘;指导其进行反战活动等,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两分法”,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抗战胜利。“两分法”的实质是一种“以德服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道德准则。中日双方只有铭记历史,共同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对日“两分法”
中
日
关系
统一战线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dichotomy”against Japa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united front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日“两分法”过时了吗?——历史沿革、内涵变迁及其与时俱进之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建荣
机构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47,共27页
文摘
对日"两分法"源于"统一战线"策略,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定型的广义"两分法"在内涵、目的、运用方法上与之前有明显区别。广义"两分法"的形成,受到抗战胜利以后与"昨天的敌人"之间交往的实际体验、二战后国际社会处理战败国问题的新思维、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比较以及对于未来中日关系和亚洲格局的思考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决策处理日本战俘问题、放弃对日赔款索求,以及处理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的主要依据。对日"两分法"在历史上对处理中日之间的各种复杂问题是有效的,并没有过时。它吸收了国际社会的新潮流,又体现出中国外交的特色,还包含着基于自尊、自信和哲学文化道义基础的软实力因素。但在迄今的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问题,尤其是面对当今中日关系的新情况未能及时应对。对"两分法"应予以正面评价,又要与时俱进,还应给出对于新时期整个中国外交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对日“两分法”
中
日
关系
中国外交
对日
政策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战时期对日“两分法”的践行及其当代启示
王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日“两分法”过时了吗?——历史沿革、内涵变迁及其与时俱进之探讨
朱建荣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