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被引量:45
1
作者 马立诚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6期41-47,共7页
关键词 对日关系 中国 外交关系 民族主义 和平 发展
下载PDF
"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又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6-132,共7页
文章对2002年底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有关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中的焦点和各方观点进行综述,梳理"中日关系之辩"的脉络,呼吁对日关系需要客观理性的新思维,提出建立中国在道义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理想的对日关系。
关键词 对日关系新思维” 关系 中国 外交关系
下载PDF
处理对日关系需要大手笔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焰 《同舟共进》 2012年第10期3-6,共4页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关系,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而现代化社会对思维的要求恰恰是理性化。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下,如何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处理好对日关系,真是需要大手笔、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关系 国家利益最大化 中国对外政策 国际战略格局 情绪化倾向 现代化社会 关系 国际关系
下载PDF
从日本战略文化看对日关系新思路
4
作者 岳文典 《和平与发展》 2013年第6期83-90,122-123,共8页
战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与战略意愿相结合,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和走向。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但中日关系是一种涵盖了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战略互信、历史... 战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与战略意愿相结合,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和走向。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但中日关系是一种涵盖了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战略互信、历史认识问题等复杂难题的多层次关系体系。了解日本的战略文化传统,有利于处理好对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文化 对日关系 新思路
下载PDF
冷战后中日安全困境与台湾问题——兼论“对日关系新思维” 被引量:1
5
作者 汪静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安全困境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经常会遇到的两难处境。冷战结束后,中日之间也存在着安全困境,这种安全困境的根源是近代中日不幸历史及日本不愿意真正承认侵略历史而造成的双方深刻的不信任,日本对台湾的"双轨&qu... 安全困境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经常会遇到的两难处境。冷战结束后,中日之间也存在着安全困境,这种安全困境的根源是近代中日不幸历史及日本不愿意真正承认侵略历史而造成的双方深刻的不信任,日本对台湾的"双轨"政策正是这种安全困境的表现。安全困境的出路在于双方建立互信,所以单方面的"新思维"并不有助于安全困境的消除。中日之间应通过有限安全合作,缓解直至消除安全困境,从而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困境 台湾问题 对日关系新思维
下载PDF
陈济棠主粤时期对日关系述论
6
作者 赵宝 崔凤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21-323,共3页
陈济棠主粤时期,从维护自己的"南天王"的地位出发,既反对日本侵华,反对蒋介石对日的妥协,又与日本保持一定的联系。总的说来是游离于亲日和反日之间。通过对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对日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一来可以窥出陈济棠本人对... 陈济棠主粤时期,从维护自己的"南天王"的地位出发,既反对日本侵华,反对蒋介石对日的妥协,又与日本保持一定的联系。总的说来是游离于亲日和反日之间。通过对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对日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一来可以窥出陈济棠本人对日的立场,二来也可以探索出广东地方政府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三来可以看出陈济棠有着浓厚的地方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济棠 南天王 对日关系
下载PDF
发展对日关系的契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7
作者 陈会颖 《跨世纪》 2008年第8期1-3,共3页
进入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2005年前后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日本“争常”、中国的立场、中日关系等形成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话题。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日本的“争常”失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只能说暂告一段落。联... 进入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2005年前后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日本“争常”、中国的立场、中日关系等形成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话题。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日本的“争常”失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只能说暂告一段落。联合国的改革还要继续,国际力量的分化重组不会停止,日本的“争常”努力更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深入分析日本“入常”的可能性和中国的应对策略,探讨中日关系与联合国改革的良性互动,在国际格局调整的大背景和国际组织的大框架下来展望中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笔者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恰可以为双边关系新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关系 安理会改革 契机
下载PDF
解读“对日关系‘新思 维'”
8
作者 管建强 《华人时刊》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中国《战略与管理》杂志于2002年第6期刊登了某大报评论员撰写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以下称《新思维》)的署名文章,提出处理中日关系应有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中国应抛弃非理性的仇日情结,理解日本要成为政治与军事大国的诉... 中国《战略与管理》杂志于2002年第6期刊登了某大报评论员撰写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以下称《新思维》)的署名文章,提出处理中日关系应有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中国应抛弃非理性的仇日情结,理解日本要成为政治与军事大国的诉求,两国联手营造东亚繁荣。该文甫出,立即在中日两国引起极大反响。日本舆论对这篇文章高度关注,日本《中文导报》更以该文“对日关系新思维石破天惊”为由,将其评为“2002年日中关系10大新闻”之一。在中国,该文触发民间评论浪潮。虽然《新思维》中大部分观点已被国内不少学者的文章点评,但是,笔者还有一些话要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关系新思维 本政府 民族主义 与时俱进 本国宪法》 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政府 军事大国 战争赔偿 侵略战争
下载PDF
对日关系的艰难求索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昭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31,共6页
“对日新思维”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关键主张就是“不宜让‘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关系的全局” ,但并非主张中国单方面放弃或搁置历史问题 ,而是主张“双管齐下”(既要认真解决历史问题 ,又要积极发展中日关系 )地处理对日关系。当前中日... “对日新思维”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关键主张就是“不宜让‘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关系的全局” ,但并非主张中国单方面放弃或搁置历史问题 ,而是主张“双管齐下”(既要认真解决历史问题 ,又要积极发展中日关系 )地处理对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说与这种“思维”是完全符合的。尽管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 ,我们仍然坚信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以小泉这样的个别领导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关系 新思维 外交
原文传递
中国在对日关系中需要调整思维方式和战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殷弘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2005年,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反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此后,特别是经过2010年9月和2012年9月两度爆发的钓鱼岛问题激烈对抗,一直到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对日关系几乎是中国对... 2005年,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反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此后,特别是经过2010年9月和2012年9月两度爆发的钓鱼岛问题激烈对抗,一直到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对日关系几乎是中国对外关系议程中最为经久的头号困难和首要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关系 对日关系 思维方式 参拜靖国神社 调整 本首相 钓鱼岛问题 2010年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耀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6,155,共8页
对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更是因为两国关系之非同一般。近代,日本作为先行现代化的国家,实行对外扩张,侵略中国。日本战败后,在冷战中作为美国的盟国与新生的中国对立... 对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更是因为两国关系之非同一般。近代,日本作为先行现代化的国家,实行对外扩张,侵略中国。日本战败后,在冷战中作为美国的盟国与新生的中国对立。中美建交后,中日才实现邦交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改革开放 中国对外关系 历史 邦交正常化 对日关系 两国关系 对外扩张
下载PDF
媒体在中日关系中的责任
12
作者 张举玺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关系 中国政府 责任 媒体 睦邻友好关系 两国 政策重点 对日关系 最高领导人 20世纪末
下载PDF
程永华:中日关系步入改善进程
13
作者 陈静 《今日中国》 2017年第4期18-19,共2页
由于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分歧,中日关系近年来陷入低谷。但是,近期以来,中日关系开始逐步进入改善进程,民间交往也更加活跃。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对日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工作的重点。由于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分歧,中日关系近... 由于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分歧,中日关系近年来陷入低谷。但是,近期以来,中日关系开始逐步进入改善进程,民间交往也更加活跃。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对日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工作的重点。由于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分歧,中日关系近年来陷入低谷。但是,近期以来,中日关系开始逐步进入改善进程,民间交往也更加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进程 钓鱼岛问题 历史问题 民间交往 对外交往 对日关系 分歧
下载PDF
浅谈台日军事关系
14
作者 欧阳晨 《福建社科情报》 2007年第4期31-35,共5页
发展台日关系一直是台湾当局推动对外关系的重点。2005年12月,民进党公布了首份“对日关系论述”,明确提出台日关系发展的目标:一是要强化与日本的“准战略伙伴关系”对抗中国大陆;二是要改变1972年台日“断交”后官方交往受限的状... 发展台日关系一直是台湾当局推动对外关系的重点。2005年12月,民进党公布了首份“对日关系论述”,明确提出台日关系发展的目标:一是要强化与日本的“准战略伙伴关系”对抗中国大陆;二是要改变1972年台日“断交”后官方交往受限的状况,提高双方交流的层级。此份文件,被视为台湾当局发展对日关系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政策性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台湾当局 对日关系 对外关系 中国大陆 民进党 文件
下载PDF
简论中国近代留日学生的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孔繁岭 申在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留日学生与留美、留欧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是:1.人数最多,大体7万人左右,为其他各国留学生总和的近2倍;2.政治性强,多学军事政法,好译西书和从事政治运动;3.双重日本观,日本先进文化的熏陶和侵略政策的刺激...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留日学生与留美、留欧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是:1.人数最多,大体7万人左右,为其他各国留学生总和的近2倍;2.政治性强,多学军事政法,好译西书和从事政治运动;3.双重日本观,日本先进文化的熏陶和侵略政策的刺激,使留日学生常常处于对日既爱又恨的矛盾之中;4.对两国关系影响最大,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仅充当了反日斗争的先锋,而且掌握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实权,由此决定了对日关系中的妥协和抵抗的双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中国 对日关系
下载PDF
在郭沫若晚年作品中阅读中日友好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平英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1期2-12,共11页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人们必定会提到三位中国人的名字:周恩来、郭沫若、廖承志。一位是制订对日关系大政方针的决策者;一位是书写文化交流长卷的大手笔;一位是开拓民间与经济往来的智多星。
关键词 郭沫若 友好 晚年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 阅读 关系 对日关系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论奉系军阀的对日政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穆丹萍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死后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其中,奉系军阀是一只举足轻重的势力。本文用大量史料分析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个统治时期的对日政策。进而,从历史中引发思考,颂扬了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号召...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死后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其中,奉系军阀是一只举足轻重的势力。本文用大量史料分析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个统治时期的对日政策。进而,从历史中引发思考,颂扬了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号召广大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年要向张学良将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张作霖 东北 奉系军阀 对日关系
下载PDF
中日关系:现状、趋势与对策
18
作者 金熙德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关系 对日关系 未来 概括
原文传递
中日关系:现状、趋势与对策
19
作者 金熙德 《理论参考》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2004年,中日关系充分显露了复杂性和敏感性,"政冷经热"成为概括其特点的关键词。如何看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我们应如何处理对日关系?
关键词 关系 对日关系 未来 概括 现状 对策 趋势 复杂性 关键词
原文传递
恰如无节操之女郎 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纠缠
20
作者 李响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6期64-71,共8页
学者李吉奎写道:"孙中山在政治上是理想主义者,但在实践上却往往表现为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明白了这一层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他的对日关系中为什么会留下许多难于理解的地方。"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实用主义 女郎 节操 机会主义 对日关系 孙中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