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THz超表面传感器对乳酸对映体的灵敏检测
1
作者 杨君 陈学权 +2 位作者 王天武 方广有 亓丽梅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基于柔性扭曲双层手性超表面传感器,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以手性乳酸(LA)对映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在太赫兹波段实现手性物质浓度传感和对映体识别的方法。结果表明,手性超表面传感器的圆二色谱(TCD)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偏移,且... 基于柔性扭曲双层手性超表面传感器,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以手性乳酸(LA)对映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在太赫兹波段实现手性物质浓度传感和对映体识别的方法。结果表明,手性超表面传感器的圆二色谱(TCD)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偏移,且不同的手性对映体偏移量不同,左旋性LA(L-LA)和右旋性LA(D-LA)的最高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6 GHz/(mg/mL)和1.9 GHz/(mg/mL),检测限低至0.01 mg/mL。手性超表面传感器在LA传感和手性识别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手性对映体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识别 对映体检测 太赫兹传感器 手性超表面 圆二色谱
下载PDF
用于芳香胺和醇NMR对映体检测的松香基膦试剂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强 姚贵阳 +3 位作者 朱永涛 王恒山 何春欢 潘英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0-906,共7页
以松香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高产率合成手性二醇3和手性单醇6,将它们用作手性助剂现场制备有机膦衍生试剂,分别对单官能团手性底物(单胺、单醇)和双官能团底物(双胺、双醇及氨基醇)进行衍生,通过31P NMR测定,其芳基底物非对映体衍生物的... 以松香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高产率合成手性二醇3和手性单醇6,将它们用作手性助剂现场制备有机膦衍生试剂,分别对单官能团手性底物(单胺、单醇)和双官能团底物(双胺、双醇及氨基醇)进行衍生,通过31P NMR测定,其芳基底物非对映体衍生物的膦化学位移差异值(Δδp)在3.08~0.10之间,均能够在测定条件下实现对映体峰的基线分离.用于α-萘乙胺和1,1'-联二萘酚(BINOL)样品对映体过量值测定,相对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PNMR 对映过量检测 松香基膦试剂
原文传递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构筑的电化学传感器对色氨酸对映体的识别
3
作者 韩雨佳 赵睿 +4 位作者 韩莎 闫思梦 牛小慧 李红霞 王坤杰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本文以Cu(Ⅱ)、1,10-菲咯啉(Phen)和L-谷氨酸(L-Glu)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了手性金属有机骨架L-Glu-Phen-Cu(Ⅱ),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界面具有良好的对映体选择性(I_(L)/I_(D)=2.24),被用于色氨酸(Trp)对映体的手性识别。Cu(Ⅱ)... 本文以Cu(Ⅱ)、1,10-菲咯啉(Phen)和L-谷氨酸(L-Glu)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了手性金属有机骨架L-Glu-Phen-Cu(Ⅱ),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界面具有良好的对映体选择性(I_(L)/I_(D)=2.24),被用于色氨酸(Trp)对映体的手性识别。Cu(Ⅱ)和L-Glu配位实现了L-Glu-Phen-Cu(Ⅱ)立体选择性的构建,Cu(Ⅱ)和Phen配位增强了电化学信号。本研究不仅为高效的Trp对映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易于调节、低成本的传感界面,而且为直接合成用于手性识别的手性MOFs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手性识别 配位结合 对映体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原文传递
杯芳烃手性识别在核磁中的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陆智 寇玉辉 +1 位作者 汪凌云 曹德榕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4-972,共9页
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在主-客体识别分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手性杯芳烃因其良好的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特点,成为杯芳烃化学中最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手性识别的研究中,核磁因其检测方便、直观、效果显著等... 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在主-客体识别分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手性杯芳烃因其良好的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特点,成为杯芳烃化学中最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手性识别的研究中,核磁因其检测方便、直观、效果显著等优点,成为检测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ee值和绝对构型中最为广泛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以杯芳烃为分子骨架的手性受体的合成及其在核磁中的手性识别,最后对手性杯芳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识别 杯芳烃 对映体检测 核磁
原文传递
基于杯[4]芳烃的手性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卿光焱 刘顺英 何永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3-1944,共12页
手性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在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杯[4]芳烃因其稳定的构象和易于修饰的特点,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杯芳烃分子,其中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能够用于对映体识别和检测的手性杯[4]芳... 手性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在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杯[4]芳烃因其稳定的构象和易于修饰的特点,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杯芳烃分子,其中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能够用于对映体识别和检测的手性杯[4]芳烃。在手性识别的研究中,荧光、紫外和核磁是3种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本文根据这3种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以杯[4]芳烃为分子骨架的手性受体的合成及其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最后对手性杯[4]芳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识别 杯[4]芳烃 对映体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