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北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
1
作者 刘磊 刘风卫 刘继文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0期371-372,共2页
扶余油层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主要产油区块,通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地震资料以稳定的泥岩层做为对比标志,采用沉积旋回指导思想,将扶余油层分4个砂组和25个单砂层,基本建立了单层地质构架。在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时选用... 扶余油层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主要产油区块,通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地震资料以稳定的泥岩层做为对比标志,采用沉积旋回指导思想,将扶余油层分4个砂组和25个单砂层,基本建立了单层地质构架。在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时选用了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有代表性的测井曲线。通过对地层岩性、电性、沉积微相、沉积旋回特征反复多次的对比研究,最终得出扶余油层的25个单砂层的具体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红岗北区扶余油层由西至东层厚逐渐变薄,岩性逐渐变细,单砂层层厚变化较大,扶余油层以粉、细砂岩为主,其它地层多为泥岩。结合各方面的资料经研究分析后得出Ⅰ砂组和Ⅱ砂组为扶余油层最有利的挖潜层位,其中F1b、F2a、F4a、F5b、F6a、F6b、F7a单层为油层中的有潜力单层,优势潜力区主要分布在H87-3、H73-2和D45-14-12井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沉积旋回 小层对比与划分 地震曲线
下载PDF
白河榆树坪延10潜力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小春 边宁 +2 位作者 张兴隆 孙翠玲 张东海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7期25-27,共3页
吴起油田白河油区勘探开发初期获得较好工业油流,显示出该区域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尤其是延10层。地层划分与对比对于研究小层油砂体展布特征等工作尤为重要,还会影响油田储量计算过程中含油面积的大小、有效厚度准确确定,同时对油田勘... 吴起油田白河油区勘探开发初期获得较好工业油流,显示出该区域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尤其是延10层。地层划分与对比对于研究小层油砂体展布特征等工作尤为重要,还会影响油田储量计算过程中含油面积的大小、有效厚度准确确定,同时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潜力区98口钻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在骨架剖面的基础上,逐渐由近及远,最后闭合复查,实现整个研究区地层的统一划分。将主力层延10油层划分为延101、延102两个亚组,主力亚组延101又细分为延1011、延1012两个小层;延1012综合解释水层,主要研究含油层为延1011,平均层厚为12.7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油区 延10 潜力区 地层对比与划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和尚塬开发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3
作者 杨顺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和尚塬开发区为延安组与延长组两个油层组的叠合发育区,开发区地质构造具有构造稳定但局部构造不发育的显著特征,存在的主要地层不整合关系为富县组与延长组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长2上部是本区主要含油层段,依据延长油田地层统层标准,结合... 和尚塬开发区为延安组与延长组两个油层组的叠合发育区,开发区地质构造具有构造稳定但局部构造不发育的显著特征,存在的主要地层不整合关系为富县组与延长组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长2上部是本区主要含油层段,依据延长油田地层统层标准,结合旋回和沉积韵律,考虑含油气层分布特点,对长1和长2油层组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最后确定长2油层组不同亚段的标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和尚塬 地层对比与划分
下载PDF
扬子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4
作者 左景勋 彭善池 朱学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上部娄山关组岩性单一,为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为寻找地层对比与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按5m的样品间距对贵州金沙地区相邻的长岩沟剖面、岩孔剖面寒武系采集了250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 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上部娄山关组岩性单一,为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为寻找地层对比与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按5m的样品间距对贵州金沙地区相邻的长岩沟剖面、岩孔剖面寒武系采集了250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表现出4次显著负漂移和3次显著的正漂移。负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中部(NE-1)、陡坡寺组下部(NE-2)、陡坡寺组与娄山关组的分界处(NE-3)、及娄山关组下部(NE-4),δ13C值分别降低到-2.3‰、-2.6‰、-6.2‰和-4.8‰;正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底部(PE-1)、顶部(PE-2)及娄山关组上部(PE-3),δ13C值分别上升到1.3‰、2.1‰和2.6‰。δ13C的演化趋势可与世界各大陆寒武系δ13C演化趋势对比,它将娄山关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划归全球寒武系第二统上部、第三统及第四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地层对比与划分 寒武系 长岩沟 岩孔剖面 贵州 扬子地台
下载PDF
南太平洋提基海盆地质特征及深海资源潜力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鹏 张伙带 +4 位作者 段虓 黄文星 刘丽强 任金锋 朱本铎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深海盆地是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要地,国际上对深海矿产的勘探竞争也日趋激烈。以南太平洋提基海盆为目标区,分析了海盆区的地形、地层特征和资源潜力。分析表明:(1)海盆形态受东太平海隆洋中脊扩张、土阿莫土隆起和马克萨斯断裂带、... 深海盆地是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要地,国际上对深海矿产的勘探竞争也日趋激烈。以南太平洋提基海盆为目标区,分析了海盆区的地形、地层特征和资源潜力。分析表明:(1)海盆形态受东太平海隆洋中脊扩张、土阿莫土隆起和马克萨斯断裂带、南方断裂带的构造控制,洋壳年龄在40~20 Ma之间,所获玄武岩为早渐新世形成,年龄超过29 Ma;(2)地层沉积物以钙质生物化石、黏土为主要物质组成,并含有沸石、铁锰结核、铁的氧化物等海洋自生物质;(3)沉积地层呈"三明治"式结构,初步建立了土阿莫土大洋组、南方大洋组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代表站位顶部的远洋黏土层(以第四纪为主)、站位底部含铁含黏土的钙质超微化石软泥层(早渐新世)。站位中部地层可与赤道地区的地层对比,划归至马克萨斯大洋组(晚渐新世-上新世)。(4)站位揭示提基海盆可能大范围缺失中-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的地层,推测是由海盆沉降与海洋碳酸钙补偿深度加深引起钙质溶解而形成沉积间断。(5)海盆海底浅表的远洋黏土层中稀土元素含量高,容易勘查和开采,极具资源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基海盆 太平洋 稀土元素 远洋黏土 钙质生物化石 地层对比与划分
下载PDF
新滩油田曲流河薄层砂体对比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卫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8,186-187,共6页
垦东18+32块Ng5、Ng6为曲流河沉积,单砂体对比困难。针对垦东18+32块曲流河沉积特点,论述了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特点。采取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划分层位,以沉积旋回和等厚切片法划分时间单元,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分析确定时间单元... 垦东18+32块Ng5、Ng6为曲流河沉积,单砂体对比困难。针对垦东18+32块曲流河沉积特点,论述了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特点。采取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划分层位,以沉积旋回和等厚切片法划分时间单元,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分析确定时间单元,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砂体对比划分方案。在砂体的划分对比中,充分考虑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对差异压实给剖面造成的影响、河道充填沉积与正常砂岩沉积的对比,厚砂岩叠加或下切的划分对比,薄层砂岩的对比划分等均从曲流河沉积特点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最终建立了曲流河砂体的对比划分方法。精细的砂体对比与划分为进一步研究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相 薄层砂体 对比与划分 沉积旋回 等高程
下载PDF
桥白地区含气地层特征研究
7
作者 贺小强 梁仕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7期85-86,共2页
桥口-白庙地区是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主要含油气地区,共发现ES1、ES2、ES31、ES32、ES33、ES34六套含油气层系。目前已投入开发的有ES1、ES2、ES31、ES32四套含油层系,ES33、ES34主要为含气层系,研究ES33、ES34地层分布规律,建立一套... 桥口-白庙地区是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主要含油气地区,共发现ES1、ES2、ES31、ES32、ES33、ES34六套含油气层系。目前已投入开发的有ES1、ES2、ES31、ES32四套含油层系,ES33、ES34主要为含气层系,研究ES33、ES34地层分布规律,建立一套适合于地质研究的地层标准剖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含气层系 地层对比与划分 标准剖面 岩电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井阳 韦景林 刘安培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8年第7期238-239,共2页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旬邑探长区处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渭北隆起位置。主要运用多层对比的方法对旬邑探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旬邑 长8油层组 地层对比与划分 沉积相
下载PDF
斑脱岩中锆石SHRIMP测年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应用——前寒武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泽九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年代框架始终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多年来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随着SHRIMP测年的引进和大量层凝灰岩或斑脱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不断被识别,测年技术提高后,可完成对斑脱岩中岩浆型微小锆...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年代框架始终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多年来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随着SHRIMP测年的引进和大量层凝灰岩或斑脱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不断被识别,测年技术提高后,可完成对斑脱岩中岩浆型微小锆石颗粒的测年要求,使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的研究获得极大的突破,改变了我国使用了近80年的传统中、新元古代地层对比的认识。随着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不断地为中、新元古代地层柱中的定位增添新的数据资料,它不仅再次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和生物演化在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柱准确定位都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脱岩 地层对比与划分 前寒武纪地层 锆石 SHRIMP U-P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