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暴单体的对流强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凤霞 李雅雯 +3 位作者 鲍敏 刘祖培 黄兆楚 王曼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7-16,共10页
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改变中心扰动位温,设置敏感性试验组,分析探讨雷暴单体对流强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雷暴单体对流强度随着扰动位温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强度不同,其空间电荷结构也明显不同,但始终存在底... 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改变中心扰动位温,设置敏感性试验组,分析探讨雷暴单体对流强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雷暴单体对流强度随着扰动位温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强度不同,其空间电荷结构也明显不同,但始终存在底部次正电荷区。当对流较弱时,雷暴电荷结构简单,只有主负电荷区和次正电荷区,无主正电荷区。在中等强度的对流雷暴中,雷暴内基本呈正常三极性电荷结构,且主负电荷区有上、下两个明显的电荷中心,上部中心的电荷密度更大。在强雷暴单体中,除了正常的三极性结构以外,次正电荷区以下出现了小范围弱的负电荷区,云顶出现了负屏蔽层,从下到上呈现出正负交替的五层,是电荷结构最复杂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云上部的正电荷区持续时间较长,电荷密度较大,增强了对周围大气中自由离子的吸引,自由离子被吸引到云边界附着到粒子上,在云顶形成了负屏蔽电荷层。同时,由于对流强,霰粒子可以得到更快的增长,固态降水增强,下沉气流中的霰通过与云滴的感应碰撞形成了云底部短时的弱负电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单体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对流强度 水凝物
下载PDF
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微物理发展和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仇梦扬 谭涌波 +3 位作者 师正 杜赛 林辉 周洁晨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为了探讨对流强度大小对雷暴云内微物理发展和起电过程的影响,基于已有的二维积云起、放电模式,改变其扰动温度进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内微物理过程、起电率及后续电荷结构的产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对流强度... 为了探讨对流强度大小对雷暴云内微物理发展和起电过程的影响,基于已有的二维积云起、放电模式,改变其扰动温度进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内微物理过程、起电率及后续电荷结构的产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对流强度较小时,冰晶粒子极大值在高温区(高于-13.8°C)出现,对流强度较大时,上升风明显增强,将更多的水汽带入高空,气溶胶活化过程明显增强,使得云滴粒子明显增多,冰晶粒子较早产生,冰晶粒子极大值在低温区(低于-13.8°C)出现,发展过程更为剧烈;同时,较高的对流强度也使得降雨量增多,霰粒子数目也在对流发展旺盛时期显著增多。2)非感应起电率主要和冰晶—霰的碰并分离过程有关,对流强度较大时,非感应起电率较大,电荷结构持续时间较长,过程明显,感应起电率也较强。3)对流强度较大时,电荷结构更为复杂,雷暴云发展初期基本呈现为三极性,发展旺盛时期底部正电荷区域嵌入一个较小的负电荷区,呈现四极性电荷结构,雷暴云发展末期基本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对流强度较小时,发展初期、旺盛时期均呈现三极性电荷结构,发展末期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强度 扰动温度 雷暴云 非感应起电率
下载PDF
测定淬火槽对流强度的热流速仪探头的优化设计(英文)
3
作者 H.M.Tensi A.Haas +2 位作者 K.Lainer G.E.Totten G.M.Webster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4,共6页
淬火槽中复杂的液流形态会明显影响淬硬结果 ,因此开发一套结构紧凑的液流测量装置就显得很重要了。一个典型的淬火过程包括把已奥氏体化了的钢浸没在淬火槽中 ,这一过程势必影响液流的循环 ,使其形成不均匀的液流和热波动 ,由此而引起... 淬火槽中复杂的液流形态会明显影响淬硬结果 ,因此开发一套结构紧凑的液流测量装置就显得很重要了。一个典型的淬火过程包括把已奥氏体化了的钢浸没在淬火槽中 ,这一过程势必影响液流的循环 ,使其形成不均匀的液流和热波动 ,由此而引起传热变化 ,导致零件的不均匀淬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淬火槽 对流强度 热流速仪 探头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对流强度对极板固化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贾芳芳 潘加飞 +2 位作者 纪书明 毛三伟 李林 《蓄电池》 CAS 202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对流对极板固化的影响体现在极板中3PbO•PbSO_(4)•H_(2)O(3BS)向4PbO•PbSO_(4)(4BS)转化程度。对流强度可以用风速来表征。3BS向4BS转化为吸热反应,故对流强度高时,对流导热迅速,有利于极板铅膏中3BS向4BS转化。红丹的加入使得正极板铅... 对流对极板固化的影响体现在极板中3PbO•PbSO_(4)•H_(2)O(3BS)向4PbO•PbSO_(4)(4BS)转化程度。对流强度可以用风速来表征。3BS向4BS转化为吸热反应,故对流强度高时,对流导热迅速,有利于极板铅膏中3BS向4BS转化。红丹的加入使得正极板铅膏与板栅的结合程度增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去除铅膏的正、负板栅,发现仅有正板栅表面附着部分铅膏。同时,对流强度大的环境下固化后的正板栅表面附着的铅膏外观结构更加致密均匀,因此可以认为对流强度大的环境更有利4PbO•PbSO_(4)晶体的产生。相同对流强度条件下,负板中3BS向4BS的转化程度低于正极板中的3BS向4BS转化程度。此外,4BS含量高的正极板经内化成后更有利于电池循环寿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强度 结合力 3PbO•PbSO_(4) 4PbO•PbSO_(4) 铅膏 正极板 铅酸蓄电池 固化
下载PDF
东北冷涡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基本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洪丽 王颖 +2 位作者 刘伟 高绍鑫 李耀东 《内蒙古气象》 2023年第5期3-7,14,共6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CIMISS系统实况资料,统计分析了2010—2021年5—9月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及物理量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5月雷暴大风次数最多,6月冰雹次数最多,6—8月是短时强降水集中发生期,尤以8月次数最多。(2)强对流... 利用呼伦贝尔市CIMISS系统实况资料,统计分析了2010—2021年5—9月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及物理量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5月雷暴大风次数最多,6月冰雹次数最多,6—8月是短时强降水集中发生期,尤以8月次数最多。(2)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12:00—20:00,其中短时强降水每个时次均有发生,但雷暴大风与冰雹天气在21:00—次日08:00基本没有发生过。(3)大兴安岭西部雷暴大风站次较多;大兴安岭东北部、岭上及岭西北的冰雹站次较多;短时强降水与强对流天气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均是大兴安岭岭上南段与岭东的站次较多。(4)雷暴大风天气的风速多以17.2~20.7 m·s^(-1)为主;短时强降水量级为20.0~29.9 mm的站次占总站次的74.3%;持续时间小于5 min冰雹居多,直径小于5 mm冰雹的站次占总站次的49.1%。(5)短时强降水850 hPa的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物理量参数均值均大于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K指数均值大于冰雹、雷暴大风,T850-T500均值大于26℃,短时强降水与冰雹的SI均值相当,比雷暴大风值小;对流有效位能均值相差不大,以短时强降水最大;短时强降水垂直速度大于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0℃层与-20℃层高度均值远高于冰雹、雷暴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对流天气 时空分布 对流强度 物理量参数
下载PDF
台风“烟花”(2106)期间江苏南通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陈思帆 刘张齐 +3 位作者 毕丽丽 丁文娜 姜修洋 董进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2021年第6号(2106)台风“烟花”是我国有监测记录以来对大陆影响时间最长的台风,为华东地区带来了暴雨级的降水。基于台风“烟花”(2106)影响江苏南通地区期间小时尺度高分辨率的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2021年第6号(2106)台风“烟花”是我国有监测记录以来对大陆影响时间最长的台风,为华东地区带来了暴雨级的降水。基于台风“烟花”(2106)影响江苏南通地区期间小时尺度高分辨率的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水δ^(18)O值为-11.7‰~-2.3‰,加权平均值为-7.4‰。台风影响前期,采样点水汽主要来源于附近海域,受云下蒸发效应的影响,降水δ^(18)O值相对偏正;台风影响中期,受相对湿度与上游累积对流强度的共同控制,降水δ^(18)O值逐渐偏负。但相较于已发表的我国台风降水δ^(18)O极端偏负值(-20.1‰~-12.6‰),台风“烟花”(2106)降水δ^(18)O极值并未显著偏负,主要是由于上游累积对流降水历时较短以及台风登陆后水汽缺乏大规模有组织性的对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稳定同位素 台风“烟花”(2106) 云下蒸发效应 对流强度 上游降水 华东地区
下载PDF
用于界面对流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7
作者 付博 袁希钢 +1 位作者 陈炜 陈淑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12期941-946,共6页
通过引入外力修正系数和界面对流强度,在介观尺度上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乙酸乙酯吸收二氧化碳传质过程的界面Rayleigh对流现象。基于实验测定的流场平均速度值来确定外力修正系数,在外力修正系数确定的条件下,进行了平均速度分析... 通过引入外力修正系数和界面对流强度,在介观尺度上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乙酸乙酯吸收二氧化碳传质过程的界面Rayleigh对流现象。基于实验测定的流场平均速度值来确定外力修正系数,在外力修正系数确定的条件下,进行了平均速度分析,其结果与实验相符;并且考查了平均浓度和界面对流强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外力修正系数 格子BOLTZMANN方法 界面对流强度
下载PDF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混合对流传热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英 姚浩楠 +2 位作者 曹忠林 张涛 段春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6-412,共7页
考虑自然对流的影响,改进King定律,深入研究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混合对流传热模型.针对恒流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原理样机,分析不同流速下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的关系.从自然对流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King定律模型中指数n与对流... 考虑自然对流的影响,改进King定律,深入研究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混合对流传热模型.针对恒流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原理样机,分析不同流速下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的关系.从自然对流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King定律模型中指数n与对流强度比Gr/Re^2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天津大学常压气体流量标准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管道管径为200,mm,流速范围为0.03~23.05,m/s.结合实验数据,建立指数n的数学模型,改进King定律模型,在低流速范围(0.03~1.00,m/s)内,与原King定律模型比较,质量流量测量精度有较大提高,平均误差从69.27%,减小到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定律 自然对流 混合对流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 指数n 对流强度
下载PDF
重庆强对流短临业务评分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 牟容 +1 位作者 潘颖 史利汉 《气象科技》 2013年第3期594-596,共3页
结合重庆本地实际情况,以区/县为单位对强对流中出现的短历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及雷电进行业务质量定量评估。短历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基于加密站观测资料采用分级的方式来评定,对雷电的评定基于ADTD系统观测到地闪资料并判断所在区/县是... 结合重庆本地实际情况,以区/县为单位对强对流中出现的短历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及雷电进行业务质量定量评估。短历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基于加密站观测资料采用分级的方式来评定,对雷电的评定基于ADTD系统观测到地闪资料并判断所在区/县是否有地闪出现。介绍了重庆本地强对流短临业务评分方法及开发的评分软件。从2011年的评分结果看,该评分方法在重庆本地是比较合理的,在业务应用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天气短临强度 评分方法 业务应用 软件开发
下载PDF
考虑冰层下移的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薇 周羽生 +1 位作者 黄欣超 周文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5,共8页
高频融冰热效率高,具有实现输电线路在线融冰的发展前景,揭示融冰过程中温升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建立了覆冰线路高频融冰模型,重点考虑了冰层下移时环境温度、风速和覆冰厚度等因素对冰层内表面温升... 高频融冰热效率高,具有实现输电线路在线融冰的发展前景,揭示融冰过程中温升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建立了覆冰线路高频融冰模型,重点考虑了冰层下移时环境温度、风速和覆冰厚度等因素对冰层内表面温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融冰过程中,对流换热强度影响冰层内表面温升速率,风速降低、环境温度升高,对流换热强度减弱,温升速率均增大,但温升速率随覆冰厚度增大而减小。因而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和覆冰厚度时机进行融冰能有效提高温升速率和缩短融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融冰 冰层下移 对流换热强度 温升速率
下载PDF
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建模仿真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岩峰 蔡鼎 +3 位作者 江小松 赵瑞昌 田芳 刘金福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18-323,共6页
为了深入分析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提出利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充汽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数学模型,搭建基于Simulink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液侧对流强度、汽液交界面换热系数以及汽侧对流强度对于充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深入分析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提出利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充汽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数学模型,搭建基于Simulink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液侧对流强度、汽液交界面换热系数以及汽侧对流强度对于充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侧对流越强,汽液交界面换热系数越大,汽侧对流越强,充汽过程达到饱和状态越快。因此通过强化液侧对流和汽侧对流换热能够加快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对于蒸汽蓄热器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蓄热器 充汽过程 建模仿真 优化设计 对流强度 换热系数
下载PDF
水平振动抛磨颗粒介质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远超 李秀红 +3 位作者 王嘉明 李文辉 杨胜强 师世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9-338,共10页
目的探索不同振动参数下水平振动抛磨颗粒介质的流动模式和流场特性。方法基于离散元法(DEM),对水平振动抛磨工艺下的颗粒介质运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颗粒介质的流场特征和不同参数下颗粒介质的流态变化,研究颗粒介质床层高度比、空区变... 目的探索不同振动参数下水平振动抛磨颗粒介质的流动模式和流场特性。方法基于离散元法(DEM),对水平振动抛磨工艺下的颗粒介质运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颗粒介质的流场特征和不同参数下颗粒介质的流态变化,研究颗粒介质床层高度比、空区变化和对流面积比对整个颗粒系统对流强度的影响,以及颗粒介质的平均速度对流场的影响,并通过高速摄影速度测试实验验证模拟的有效性。结果在外部振动作用下,颗粒介质流场可分为对流区、混流区和稳流区3个区域。随着频率的增加,颗粒介质的平均速度在18 Hz达到最大,然后减小。随着振幅的增加,颗粒介质的平均速度增大。颗粒介质的床层高度比、空区和对流面积比的变化与平均速度随振动参数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随着振幅增大或是频率达到18 Hz左右时,平均速度变大,颗粒介质床层逐渐由上层到下层从只有稳流类固态转变为有对流与混流的类液态。颗粒介质的平均速度与对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可通过前者预测后者的变化,而且增加振幅比增加频率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对流的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抛磨 滚磨光整加工 离散元法 颗粒流场 对流强度 流场特征
下载PDF
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性能的综合影响因素探讨及其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毛佳妮 申丽梅 +1 位作者 李爱博 汤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2,19,共6页
对于半导体制冷器优化研究的目的在于使其制冷性能最优化。本文通过对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尺寸及热电材料相关物性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荐出了最佳理论设计值。同时,采用数值分析与解析求解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讨论了在稳态条件下,优... 对于半导体制冷器优化研究的目的在于使其制冷性能最优化。本文通过对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尺寸及热电材料相关物性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荐出了最佳理论设计值。同时,采用数值分析与解析求解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讨论了在稳态条件下,优值系数、最优结构尺寸、冷热媒温度、电流、介质端面对流换热强度等参数变化对热电制冷器制冷性能的改善影响,以及各性能参数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结论对于实际热电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器 优化设计 G因子 对流换热强度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ONSET DAT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2006 USING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彬 林爱兰 +1 位作者 谷德军 李春晖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1年第3期202-208,共7页
Since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SCSSM) is pronouncedly featured by abruptly intensified southwesterly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CS,the lower-tropospheric winds and/or convection i... Since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SCSSM) is pronouncedly featured by abruptly intensified southwesterly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CS,the lower-tropospheric winds and/or convection intensities are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SCSSM onset.The methods can be used successfully in most of the years but not in 2006.Due to the intrusion of Typhoon Chanchu(0601)that year,the usual method of determining SCSSM onset date by utilizing the SCS regional indices is less capable of pinpointing the real onset date.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larger-scale situations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Zonal and meridional circulations would be better to determine the break-out date of SCSSM in 2006.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s onset date is May 16.Moreover,similar onset dates for other years can be obtained using various methods,implying that large-scale zonal and meridional circulations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CSSM onset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经向环流 中国南海 发病 测定 夏季季风 对流强度 南海区域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Convecti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o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被引量:3
15
作者 ZHANGSuping LIUQinyu +1 位作者 GONGDianli LIUShij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4年第1期23-32,共10页
The pentad average minimum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selected as indexes to analyze the intensity of the conv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SCS monsoon onset. Statis... The pentad average minimum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selected as indexes to analyze the intensity of the conv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SCS monsoon onset. Statistic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dex can account for the intensity of the SCS monsoon about, at least, 75%.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confident level over 90%) between Shandong’s summer rainfall and the index is found only in the period of 24-26 pentads and limited to the area above the deeper water basin of the SCS (10°-20°N, 110°-117.5°E). Thus the minimum OLR over the deeper water basin during 24-26 pentads can be used as a valuable predictor for the long lead forecast of the precipitation. The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dat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for the period from 1951 to 2000 are us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The composite anomalies of the 500 hPa level allow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e teleconnection of the East Asia North America (EAP) pattern that is responsible to some extent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precipit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Besides, the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of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ISV) of OLR and their northward transmission probably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hich is vital for the summer rainfall in the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 山东 降水 对流强度 甚长长波辐射 季风
下载PDF
高孔密度下泡沫铜的填充率对石蜡融化传热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孟帅 王子龙 +1 位作者 孙向昕 周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03-3211,共9页
基于石蜡和高孔密度的泡沫铜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视化蓄热实验装置,分析了高孔密度下泡沫铜填充率对石蜡相变过程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综合传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泡沫铜填充率为0、0.43%... 基于石蜡和高孔密度的泡沫铜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视化蓄热实验装置,分析了高孔密度下泡沫铜填充率对石蜡相变过程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综合传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泡沫铜填充率为0、0.43%、1.29%和2.15%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综合传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分别为1.26W/(m·K)、1.18W/(m·K)、1.44W/(m·K)和1.88W/(m·K),因此随着泡沫铜填充率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时间先增长后缩短。此外,随着泡沫铜填充率从0.43%增至2.15%,复合相变材料融化时传热机制中导热占比从17.26%上升到86.01%,自然对流占比从82.74%下降到1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泡沫金属 相变材料 对流换热强度 综合传热系数
下载PDF
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有限差分格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甜 王军霞 +1 位作者 唐仲华 刘耿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求解对流占优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时,为克服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产生的过量和值弥散等虚假数值现象,出现了许多数值方法,其中包括Crank-Nicholson格式、上游加权法和人工扩散量法等。以一维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为例,分析三种差分... 在求解对流占优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时,为克服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产生的过量和值弥散等虚假数值现象,出现了许多数值方法,其中包括Crank-Nicholson格式、上游加权法和人工扩散量法等。以一维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为例,分析三种差分格式的截断误差、稳定性和收敛性,并通过数值试验,在不同的对流强度下,将不同算法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对流占优较弱时,三种方法都适用,但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误差最小;当对流强度增大时,适用时间步长较小的人工扩散量法;当对流强度较大时,适用时间步长较大的人工扩散量法,或者空间步长较小的上游加权法。该研究可为解决实际问题时算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 对流占优强度 有限差分格式 解析解 实证对比
下载PDF
铜金属泡沫填充率对相变材料融化过程强化传热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孟帅 闫勤学 +2 位作者 王子龙 孙向昕 宋瀚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915-4923,共9页
基于石蜡和铜金属泡沫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视化蓄热实验装置,分析了铜金属泡沫填充率对石蜡相变过程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综合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铜金属泡沫的填充率从0%增至2.13%时,... 基于石蜡和铜金属泡沫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视化蓄热实验装置,分析了铜金属泡沫填充率对石蜡相变过程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综合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铜金属泡沫的填充率从0%增至2.13%时,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融化时间从901s缩短到791s,综合传热系数从1.26W×m^(-1)×K^(-1)提高至4.16W×m^(-1)×K^(-1)。此外,随着铜金属泡沫填充率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Ra减小而导热强度增加,Ra由金属泡沫填充率为0%的4.66×10^(7)下降至2.13%的2.11×10^(5),下降了99.5%,导热强度由1130.7W×m^(-2)×K^(-1)提高至5653.54W×m^(-2)×K^(-1),后者是前者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属泡沫 相变材料 导热强度 对流换热强度 综合传热系数
下载PDF
一种新型镁砂加热炉的研制
19
作者 葛春霖 虞沪生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改善原镁砂加热炉体积、热效率、耗能及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采用等强度对流和二次燃烧原理,对镁砂加热炉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造。使新型镁砂加热炉比旧炉横截面积减小4.4倍,高度减小2.6倍,产量提高3~5倍,节煤33%~50%,生产环境大大... 为改善原镁砂加热炉体积、热效率、耗能及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采用等强度对流和二次燃烧原理,对镁砂加热炉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造。使新型镁砂加热炉比旧炉横截面积减小4.4倍,高度减小2.6倍,产量提高3~5倍,节煤33%~50%,生产环境大大改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新型镁砂加热炉在耐火材料生产、建筑行业砂石料加热及其他颗粒物料干燥加热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砂加热炉 强度对流 二次燃烧 对流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对应的前期海温异常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日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006-2009,共4页
对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的对流活动对应的前期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暖池对流强度与前期的暖池区域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分别呈正、负相关,并与同期的菲律宾以西区域表面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夏季不同月份暖池对流对应的海温进... 对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的对流活动对应的前期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暖池对流强度与前期的暖池区域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分别呈正、负相关,并与同期的菲律宾以西区域表面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夏季不同月份暖池对流对应的海温进行了分析,表明6,7月的暖池对流存在暖池区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前期海温异常信号.尽管整个夏季平均的暖池对流存在前期海温异常信号,但只有初、仲夏(6,7月)的暖池对流存在前期海温异常信号,晚夏(8月)的暖池对流却没有.由此提出暖池、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菲律宾以西之间在前期(前冬和春季)和同期可能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池 对流强度 前期海温 E1Nin^~o 西太平洋 海温异常 中国 夏季降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