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研究
1
作者
温登平
《金陵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58-77,共20页
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刑法理论的通说以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为区分标准,该观点存在不合理之处。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标准不是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而在于行为是否具有对物暴力。...
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刑法理论的通说以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为区分标准,该观点存在不合理之处。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标准不是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而在于行为是否具有对物暴力。区分盗窃与抢夺的界限,首先应当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对物暴力,抢夺罪必须具有对物暴力,盗窃罪则无。此外,还应当考察被害人对被盗抢的财物是紧密占有还是松弛占有。除扒窃外,盗窃行为所取得的基本上是被害人松弛占有的财物;对被害人紧密占有的财物,通常成立抢夺罪。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应当从上述两点出发,兼顾刑法的特别规定,以实现罪刑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盗抢
盗窃
抢夺
对物暴力
紧密占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抢夺罪构成要件及本质特征的新解释——由合理区分抢夺罪与盗窃罪展开的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开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3,共11页
对不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转移占有型夺取罪,犯罪认定的思路是先明确是否符合抢夺罪成立条件,排除了抢夺罪归入盗窃罪。抢夺罪构成要件的表现是对被害人紧密占有的财物采取暴力手段,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紧密占有、对物暴力和...
对不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转移占有型夺取罪,犯罪认定的思路是先明确是否符合抢夺罪成立条件,排除了抢夺罪归入盗窃罪。抢夺罪构成要件的表现是对被害人紧密占有的财物采取暴力手段,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紧密占有、对物暴力和致人伤亡可能性宜作缓和的规范解释,从而使抢夺罪认定及其与盗窃罪区分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紧密占有不限于财物和人身紧密贴合,被害人距离财物很近,保持对财物监视,即可认定为紧密占有。抢夺罪的对物暴力是指对财物实施有形力或强制力,迅速瞬间性地取得财物。行为人迅速瞬间性地直接取得财物,以及取得财物后迅速瞬间性地以实力控制和稳固财物,都可以评价为对物暴力。抢夺致人伤亡可能性不限于直接取得财物造成伤亡的危险性,还可以包括取得财物后在以实力控制和稳固财物,企图建立占有的过程中具有造成伤亡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夺
盗窃
紧密占有
对物暴力
致人伤亡可能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研究
1
作者
温登平
机构
济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金陵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58-77,共20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刑法解释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CLS(2015)D062
文摘
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刑法理论的通说以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为区分标准,该观点存在不合理之处。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标准不是行为的秘密性或公开性,而在于行为是否具有对物暴力。区分盗窃与抢夺的界限,首先应当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对物暴力,抢夺罪必须具有对物暴力,盗窃罪则无。此外,还应当考察被害人对被盗抢的财物是紧密占有还是松弛占有。除扒窃外,盗窃行为所取得的基本上是被害人松弛占有的财物;对被害人紧密占有的财物,通常成立抢夺罪。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应当从上述两点出发,兼顾刑法的特别规定,以实现罪刑相适应。
关键词
公开盗抢
盗窃
抢夺
对物暴力
紧密占有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抢夺罪构成要件及本质特征的新解释——由合理区分抢夺罪与盗窃罪展开的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开骏
机构
上海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3,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快捷支付背景下财产犯罪的认定和预防”(项目编号:18PJC0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不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转移占有型夺取罪,犯罪认定的思路是先明确是否符合抢夺罪成立条件,排除了抢夺罪归入盗窃罪。抢夺罪构成要件的表现是对被害人紧密占有的财物采取暴力手段,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紧密占有、对物暴力和致人伤亡可能性宜作缓和的规范解释,从而使抢夺罪认定及其与盗窃罪区分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紧密占有不限于财物和人身紧密贴合,被害人距离财物很近,保持对财物监视,即可认定为紧密占有。抢夺罪的对物暴力是指对财物实施有形力或强制力,迅速瞬间性地取得财物。行为人迅速瞬间性地直接取得财物,以及取得财物后迅速瞬间性地以实力控制和稳固财物,都可以评价为对物暴力。抢夺致人伤亡可能性不限于直接取得财物造成伤亡的危险性,还可以包括取得财物后在以实力控制和稳固财物,企图建立占有的过程中具有造成伤亡的危险性。
关键词
抢夺
盗窃
紧密占有
对物暴力
致人伤亡可能性
Keywords
Forcible Seizure
Theft
Tight Possession
Violence against Property
Possibility of Causing Casualties
分类号
DF625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公开盗抢”行为的性质研究
温登平
《金陵法律评论》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抢夺罪构成要件及本质特征的新解释——由合理区分抢夺罪与盗窃罪展开的分析
张开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