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时血清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军 徐明 +1 位作者 余艳辉 郭兆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9期4-6,9,共4页
目的 :研究tritonWR 13 3 9致小鼠高脂血症时血清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ParaoxonaseI ,PON 1)活性的变化及PON 1活性与血浆脂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小鼠尾静脉注射tritonWR13 3 9后的 3h ,6h ,12h ,2 4h ,48h ,72h ,眼球摘除术... 目的 :研究tritonWR 13 3 9致小鼠高脂血症时血清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ParaoxonaseI ,PON 1)活性的变化及PON 1活性与血浆脂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小鼠尾静脉注射tritonWR13 3 9后的 3h ,6h ,12h ,2 4h ,48h ,72h ,眼球摘除术取血 ,用酶标法测定小鼠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 ,载脂蛋白AI (ApoAI) ,载脂蛋白B (ApoB含量 ) ,并计算出ApoAI/ApoB ,HDL -C/TC比值 ,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ONI活性。结果 :TritonWR 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TC和TG含量即急剧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分别在注射后 2 4h和 3h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其中血浆TG含量在注射后 48h即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HDL -C和ApoB含量急剧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分别在注射后 2 4h和 6h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分别在注射后 48h和 72h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ApoAI含量即急剧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随后逐渐增高 ,在注射后 6h即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 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ApoAI/ApoB和HDL-C/TC比值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随后逐渐增高 ,其中ApoAI/ApoB比值在 72h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清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小鼠 tritonWR1339尾静脉 血浆脂质
下载PDF
耐热对硝基苯磷酸酶的酶学性质
2
作者 冯从经 伏媛媛 +4 位作者 季朝能 顾少华 符文俊 谢毅 毛裕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8-652,共5页
通过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测定 ,确定耐热对硝基苯磷酸酶 (p nitrophenylphosphatase)是金属酶蛋白 ,活性部位含有镁离子 ;该酶是中度耐热蛋白质 ,金属离子有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 .该酶的Km 为 3 0 31mmol L ,Vmax为 313 5 μmol·min-... 通过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测定 ,确定耐热对硝基苯磷酸酶 (p nitrophenylphosphatase)是金属酶蛋白 ,活性部位含有镁离子 ;该酶是中度耐热蛋白质 ,金属离子有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 .该酶的Km 为 3 0 31mmol L ,Vmax为 313 5 μmol·min-1·mg-1;二级结构中大约有 74 5 %α螺旋 ,2 5 5 % β转角 .在pH 7 0~ 12 0范围内相当稳定 .该酶在SDS溶液中稳定性较差 ,在TritonX 10 0溶液中较为稳定 ,在Tween 2 0溶液中很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对硝基苯磷酸 酶学性质 热稳定性 金属离子 二级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莹飞 耿玉清 +1 位作者 周红娟 杨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国内学者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时主要参照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而国外学者主要参照Dick《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中以对... 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国内学者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时主要参照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而国外学者主要参照Dick《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中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PNPP)。但是,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生成物的过程中,常出现显色程度不明显的问题;另外,采用不同基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也造成了测定方法选择的困难。为合理选择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选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各10个土样,分别采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且在显色阶段分别加入pH5.0醋酸盐缓冲液(DPP 1)和pH9.4硼酸盐缓冲液(DPP 2)的方法,以及PNPP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也研究了不同pH缓冲液和苯酚浓度对生成物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在显色反应阶段加入pH≤6的缓冲液时,苯酚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不显色;当加入pH≥8的缓冲液时,两者之间显色且苯酚浓度和吸光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极显著。这说明pH低是导致高苯酚浓度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显色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采用PNPP方法测定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10个样本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分别较DPP 2增加了70.04%、42.44%和21.17%;极差分别是DPP 2的27.18倍、26.85倍和39.43倍。总之,如果选用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应在显色阶段加入碱性硼酸盐缓冲液;选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是更为简单和灵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 磷酸苯二钠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pH 显色
下载PDF
以蛋白质磷酸酶CDC25A/B为靶标的抗癌药筛选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常虹 张丽君 +1 位作者 赵翔 张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8-11,共4页
目的通过克隆和表达人蛋白质磷酸酶CDC25A/B融合蛋白,探讨构建高通量靶向抗癌药筛选体系的途径。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人CDC25A/B催化区结构域cDNA序列,构建pGEX-4T-1-CDC25A/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携带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标签的... 目的通过克隆和表达人蛋白质磷酸酶CDC25A/B融合蛋白,探讨构建高通量靶向抗癌药筛选体系的途径。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人CDC25A/B催化区结构域cDNA序列,构建pGEX-4T-1-CDC25A/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携带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标签的融合蛋白。以对硝基苯基磷酸盐(pNPP)为底物,在96孔板上建立分别以GST-CDC25A/B为靶标的筛选体系,应用维生素K3(VK3)进行验证性抑制剂筛选。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了GST-CDC25A/B融合蛋白,建立了相应的高通量磷酸酶抑制剂筛选体系。在相同反应条件下,GST-CDC25B对pNPP的水解活性是GST-CDC25A的6倍。VK3对CDC25A/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8和1.8μg/ml。结论通过表达和纯化CDC25A/B催化区结构域与GST的融合蛋白,可以高效率的建立靶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为进一步研发VK3衍生物类新型靶向抗癌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抗癌药 CDC25磷酸 GST融合蛋白 高通量筛选 对硝基苯磷酸
下载PDF
405例5~14岁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代成奇 李俊华 +1 位作者 夏刚 何永华 《现代临床医学》 200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5~14岁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成人的差别,以及学龄儿童(7~14岁)与学龄前儿童(5~6岁)ALP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推荐的对硝基苯磷酸盐速率法,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学龄前儿童203例ALP平均... 目的观察5~14岁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成人的差别,以及学龄儿童(7~14岁)与学龄前儿童(5~6岁)ALP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推荐的对硝基苯磷酸盐速率法,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学龄前儿童203例ALP平均值230.8±60.0U·L-1;学龄儿童202例ALP平均值222.3±121.9U·L-1;健康成人296例ALP平均78.3±21.7U·L-1,经两两配对t检验,3组之间均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ALP活性显著高于成人;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ALP平均值比较接近,但后者离散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 活性 儿童 对硝基苯磷酸盐速率法
下载PDF
高纯度,高活力碱性磷酸单酯酶的制备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益众 邱耀进 +1 位作者 郭春祥 杨曜中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1983年第1期50-54,28,共6页
碱性磷酸单酯酶(简称AKP)Alkaline ph-osphatase(Orthophosphoric monoester pho-sphahydrolase EC 3·1·3·1)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化学试剂,它能专一性地水解磷酸单酯化合物而释放出无机磷。目前主要应用于核酸研究,如... 碱性磷酸单酯酶(简称AKP)Alkaline ph-osphatase(Orthophosphoric monoester pho-sphahydrolase EC 3·1·3·1)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化学试剂,它能专一性地水解磷酸单酯化合物而释放出无机磷。目前主要应用于核酸研究,如在遗传工程研究中用于核苷酸顺序的分析、测定及其基因的重组,分离;在医学科研上它是酶标免疫测定技术的常用工具酶之一;添加AKP的药用化妆品,有益于皮肤细胞的再生和新陈代谢;此外,还可用于核苷酸脱磷,生产核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肠 AKP 工艺制备 免疫亲和层析柱 DEAE 分级沉淀 分步沉淀 蛋白带 缓冲液 比活 血清 纤维素 纯化工艺 对硝基苯磷酸 高纯度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电极的碱性磷酸酶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茹柿平 吴坚 +1 位作者 应义斌 季峰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5-840,共6页
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电极(CNTs-ILE),在对CNTs-ILE的特性及对碱性磷酸酶(AP)酶促反应的底物磷酸对硝基苯酯(PNPP)和产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安培法对酶促反应进程实现了持续动态的检测。实验表明,CNT... 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电极(CNTs-ILE),在对CNTs-ILE的特性及对碱性磷酸酶(AP)酶促反应的底物磷酸对硝基苯酯(PNPP)和产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安培法对酶促反应进程实现了持续动态的检测。实验表明,CNTs-ILE的循环伏安特性优于传统玻碳电极,且它在检测PNP时呈现出良好的抗钝化特性。当AP浓度范围在1.0~100 U/L时,电流大小与A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可快速检测AP浓度,检测时间在20 min内。CNTs-ILE具有良好的抗钝化、操作简单及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领域中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传统ELISA基础上,利用CNTs-ILE对具体样本最终的AP酶促反应产物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峰值电流大小确定抗原浓度,为检测以AP为标记酶的抗原和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碱性磷酸 对硝基苯 磷酸对硝基苯 盐酸克伦特罗
下载PDF
兔眼IPE与RPE细胞膜表面K-NPPase酶组织化学的电镜图像分析
8
作者 王海瑛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65-36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能否代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到视网膜下腔执行物质转运功能,对兔眼IPE与RPE细胞膜表面的Na+,K+-ATPase采用K-NPPase酶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和分析比较。方法:家兔12只,取IPE和RPE组织固... 目的:为了探讨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能否代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到视网膜下腔执行物质转运功能,对兔眼IPE与RPE细胞膜表面的Na+,K+-ATPase采用K-NPPase酶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和分析比较。方法:家兔12只,取IPE和RPE组织固定,配制孵育液后进行K-NPPase酶组化孵育,制成电镜标本,采集图像,利用Metamorph/DP10/BX51系统进行分析。随机选取IPE细胞膜以及RPE细胞顶端相邻K-NPPase颗粒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计算每组样本的均值±标准差(x±s),进行成组设计材料的t检验。结果:有色素组与无色素组汇总后的IPE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40.16±1.19nm,RPE顶端微绒毛细胞膜上K-NPPase颗粒的距离平均值为41.07±1.78n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5>P>0.2)。结论:兔眼IPE细胞膜表面与RPE细胞顶端微绒毛膜表面均有Na+,K+-ATPase分布,采用K-NPPas酶组化电镜观察到的兔眼IPE细胞与RPE细胞可能具有相似的物质转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钾依赖性对硝基苯磷酸 钠钾ATP酶 物质转运功能
下载PDF
磷对平邑甜茶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的调控
9
作者 马方放 杨洪强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含NaH2PO4浓度分别为0、0.2、0.4、0.6、0.8、1.0、1.2 mmol/L的营养液处理后,平邑甜茶根系质膜H+-ATPase的活性随着根区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0 mmol/L处达到峰值;该酶的对硝基苯磷酸(PNPP)水解活性也明显升高,其Km值由3.48 mmo... 用含NaH2PO4浓度分别为0、0.2、0.4、0.6、0.8、1.0、1.2 mmol/L的营养液处理后,平邑甜茶根系质膜H+-ATPase的活性随着根区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0 mmol/L处达到峰值;该酶的对硝基苯磷酸(PNPP)水解活性也明显升高,其Km值由3.48 mmol/L下降至0.97 mmol/L;同时结合抑制剂试验,钒酸钠对幼苗根系质膜H+-ATPase的抑制效应也得到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H^+-ATPASE 对硝基苯磷酸(PNPP) 钒酸钠
下载PDF
Effect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on ATP and ρ-Nitrophenyl Phosphate Hydrolysis by the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from Soybean Hypocotyls
10
作者 邱全胜 张楠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1期1140-1145,共6页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yso_PC) on ATP and ρ_nitrophenyl phosphate (PNPP) hydrolysis by the plasma membrane H +_ATPas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hypocotyls was studied. Re...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yso_PC) on ATP and ρ_nitrophenyl phosphate (PNPP) hydrolysis by the plasma membrane H +_ATPas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hypocotyls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lyso_PC stimulated the hydrolysis of ATP; ATP hydrolysis was enhanced dramatically when lyso_PC was within 0-0.03%, and increased slightly when lyso_PC was higher than 0.03%.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03%, lyso_PC stimulated ATP hydrolysis by 80.5%. Kine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V max increased from 0.46 μmol P i·mg -1 protein·min -1 to 0.87 μmol P i·mg -1 protein·min -1 while K m increased from 0.88 mmol/L to 1.15 mmol/L under lyso_PC treatment. The optimum pH of ATP hydrolysis was shifted from 6.5 to 7.0 . Moreover, it was found lyso_PC enhanced the inhibition of ATP hydrolysis by hydroxyl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200 mmol/L hydroxylamine, ATP hydrolysis was inhibited by 74.4%, while it was inhibited by 84.4% when treated with lyso_PC. However, PNPP hydrolysis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anadate were not affected by lyso_PC.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kinase domain might be an action site or regulatory region of the C_terminal autoinhibitory domain in the plant plasma membrane H +_AT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yso_PC) soybean hypocotyls plasma membrane H +_ATPase C_terminal autoinhibitory domain kinase domain
下载PDF
Serum arylesterase and paraoxon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被引量:4
11
作者 Suleyman Sirri Kilic Suleyman Aydin +3 位作者 Nermin Kilic Fazilet Erman Suna Aydin Ilhami Celi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6期7351-7354,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araoxonase (PON1), AST, ALT, GGT, and arylesterase (AE) activity alterations and the degree of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METHODS: We stu...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araoxonase (PON1), AST, ALT, GGT, and arylesterase (AE) activity alterations and the degree of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METHODS: We studied 34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and 32 control subjects, aged between 35 and 65 year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and Clinical Microbiology at the Fira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ubjects between 8:00 and 10:00 a.m. following a 12-h fast. Baseline and salt-stimulated PON1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by the hydrolysis of paraoxon. Phenyl acetate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and formed phenol was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t 270 nm after the addition of a 10-fold diluted serum sample in AE activity measurement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levels of AE activity decreased from 132±52 to 94± 36 (29%), baseline PON1 activity from 452±112 to 164 ±67 (64%), salt-stimulated PON1 activity from 746± 394 to 294±220 (61%), HDL from 58.4±5.1 to 47.2±5.6 (200), triglyceride from 133±51.2 to 86±34.0 (350), while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LDL (from 163± 54.1 to 177.3±56.0; 9%)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levels of AST (from 29±9.3 to 98±44), ALP (from 57.2±13.1 to 91±38.1), ALT (from 27.9±3.32 to 89± 19.1), GGT (from 24.3±2.10 to 94±48.2), total bilirubin (from 0.74±0.02 to 1.36±0.06; 84%) and direct bilirubin (from 0.18±0.01 to 0.42±0.04; 133%) were detected. However, the levels of albumin, total protein, cholesterol, and uric acid were almost the same in chronic hepatitis and the control subjects.CONCLUSION: Low PON1 and AE activity may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d liver dysfunc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by reducing the ability of HDL to retard LDL oxidation and might be clinically useful for monitoring the disease of chronic hepa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OXONASE ARYLESTERASE Chronic hepatitis LIPOPROTEINS
下载PDF
E.coli M15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庆辉 贺丽 +5 位作者 刘双喜 张莉君 冒艳丽 朱小平 焦红梅 李国才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M15碱性磷酸酶(EAP)成熟肽(phoA),分析其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M15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hoA编码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EAP;转入E.coli BL21(DE3)进行表达;IMAC Ni-NTA柱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M15碱性磷酸酶(EAP)成熟肽(phoA),分析其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M15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hoA编码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EAP;转入E.coli BL21(DE3)进行表达;IMAC Ni-NTA柱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与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显色反应分析其活性。结果:克隆得到了序列约1 400 bp phoA编码基因,原核表达了分子量约为100 kDa的融合重组EAP(rEAP),纯化获得的rEAP具有催化磷酸单酯的活性,有效反应温度范围大,在27℃~67℃都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pH 7.5~8.0间催化活性最高。结论:克隆了可正确表达EAP的phoA编码基因,为EAP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M15 碱性磷酸 表达与纯化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活性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基质测定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莹飞 耿玉清 万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3-1137,共5页
土壤磷酸酶对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有重要影响。目前测定土壤磷酸酶活性采用的基质主要有磷酸苯二钠(CAS编号:3279-54-7)和对硝基苯磷酸二钠(CAS编号:4264-83-9)两种。国际上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普遍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土壤磷酸酶对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有重要影响。目前测定土壤磷酸酶活性采用的基质主要有磷酸苯二钠(CAS编号:3279-54-7)和对硝基苯磷酸二钠(CAS编号:4264-83-9)两种。国际上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普遍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而国内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磷酸苯二钠。由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所以选择适宜的基质种类对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探讨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以磷酸苯二钠和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选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各10个土样,比较了依据《土壤酶及其研究法》(DPP1),《Method in Soil Biology》(DPP2)和《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PNPP)书中所介绍的测定方法所获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测的三种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土壤之间差异性的变化幅度有明显不同。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DPP1和DPP2所测十个土样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变异系数属于中度变异,而PNPP则属于高度变异;在中性土壤中,DPP1和DPP2属于低度变异,PNPP属于中度变异。总的来看,PNPP比DPP1和DPP2敏感。此外,由于PNPP具有高精确度、培养时间短和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我们建议采用PNPP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苯二钠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碱性磷酸酶活性 变异系数 敏感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 MWDSP的表达、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伟伟 倪晓华 +3 位作者 李继喜 郑眉 顾星 季朝能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双特异性磷酸酶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生长调控、新陈代谢等许多基本的生理活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MWDSP(low molecular weight dual-specificityphosphatase,Staphylococcus a... 双特异性磷酸酶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生长调控、新陈代谢等许多基本的生理活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MWDSP(low molecular weight dual-specificityphosphatase,Staphylococcus aureus)基因从金黄色葡萄球菌cDNA库中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高纯度的sLMWDSP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得到.酶学性质研究表明:sLMWDSP催化对硝基苯磷酸(-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6.7,最适温度为35℃,且该酶的活性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磷酸酶通用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EDTA对sLMWDSP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钒酸钠能明显地抑制该酶的活性.sLMWDSP对pSer/Thr以及pTyr的寡肽均有去磷酸化作用,这说明sLMWDSP是一个新的双特异性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磷酸 对硝基苯磷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磷酸酶活性
原文传递
PON1基因表达与湖南汉族慢性肾衰发生有关
15
作者 文军 伍洪波 +2 位作者 宋丽华 徐明 郭兆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302-1303,130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PON 1酶活性、PON 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湖南汉族慢性肾衰病人的关系。方法 对 79例湖南汉族慢性肾衰病人及 90例对照组的血清PON 1酶蛋白水平、PON 1Q192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肾衰病人组血清PON 1酶活性 ( 3 7... 目的 探讨血清PON 1酶活性、PON 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湖南汉族慢性肾衰病人的关系。方法 对 79例湖南汉族慢性肾衰病人及 90例对照组的血清PON 1酶蛋白水平、PON 1Q192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肾衰病人组血清PON 1酶活性 ( 3 72 6± 15 0 6)U显著低于对照组 ( 5 3 7 8± 172 2 )U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慢性肾衰病人组PON 1AB +BB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基因型AB +BB/AA的优势比为 6 3 9( 95 %可信限为 2 5 0~ 16 3 5 ,P <0 0 1)。结论 PON 1基因表达与湖南汉族人慢性肾衰疾病发生有关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I型基因 慢性肾衰 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