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率剖面法对称四极装置视电阻率曲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霍军廷 吴信民 +1 位作者 李乃民 黄少华 《科技广场》 2011年第1期214-216,共3页
各向同性均匀半空间中球体异常的电阻率对称四极剖面法视电阻率曲线,当极距较大时,低阻球体正上方会出现一个极小值,高阻球体正上方会出现极大值,前人文献基本上是这样描述的。但是当供电极距减小到2.5倍球体半径以下时,类似偶极装置的... 各向同性均匀半空间中球体异常的电阻率对称四极剖面法视电阻率曲线,当极距较大时,低阻球体正上方会出现一个极小值,高阻球体正上方会出现极大值,前人文献基本上是这样描述的。但是当供电极距减小到2.5倍球体半径以下时,类似偶极装置的视电阻率曲线,低阻球体在球心地面映射点不会出现极小值,而是出现一个局部极大值,视电阻率最小值在球心两侧对称出现;高阻球体在球心地面映射点上不会出现极大值,而是出现一个局部极小值,视电阻率最大值在球心两侧对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 对称 电阻率曲线
下载PDF
强地震附近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探测深度 被引量:41
2
作者 杜学彬 叶青 +3 位作者 马占虎 李宁 陈军营 谭大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43-1949,共7页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壳近地表较深部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其深度大于或远大于均匀介质之;(2)震级、震中距、观测方向不同或在不同的孕震阶段,探测深度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大的差异,且是动态变化的.并依据理论探测深度讨论了地震视电阻率前兆变化的复杂性、地电台址电性条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 附近 孕震晚期 电阻率 对称 各向异性 探测深度
下载PDF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实验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天伦 张白林 聂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0-740,共11页
本文在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文中通过大量水槽模拟实验 ,着重论述了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异常曲线极值点相对油气藏边界的偏移规律及其机理 ,并提出了准确确定油层边界位置的相应办法。相对非无穷... 本文在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文中通过大量水槽模拟实验 ,着重论述了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异常曲线极值点相对油气藏边界的偏移规律及其机理 ,并提出了准确确定油层边界位置的相应办法。相对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 ,该方法可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进一步改善资料质量 ,有利于提高解释精度 ;还可能使野外观测数据的处理计算大大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对称复合剖面法 电阻率 油气藏边界
下载PDF
利用对称四极横向剖面法探测走滑断层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子泉 王成虎 +2 位作者 谭捍东 冯锐 程久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5,共6页
从走滑断层难以探测的实际出发,讨论了其物性特征;通过对低阻板模型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对实地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对称四极纵、横向剖面法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相对纵向剖面法异常幅度明显增加,可... 从走滑断层难以探测的实际出发,讨论了其物性特征;通过对低阻板模型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对实地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对称四极纵、横向剖面法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相对纵向剖面法异常幅度明显增加,可对地震活动断层进行更为有效的探测和定位.这一研究为走滑断层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利用对称四极横向剖面法可以解决走滑断层难以探测这一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对称横向剖面法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应用实例
下载PDF
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在测量场地浅部地层土壤电阻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雅君 通瑞生 薛维俊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总结了对称四极电测深法野外实测工作经验,设计常规极距排列装置;对场地实测电测深曲线进行定性解释,定性分析确定电测深曲线形态、渐近线、极值等,定量解释确定测点地电断面参数,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给出场地各电性层电阻率值;结合某拟建... 总结了对称四极电测深法野外实测工作经验,设计常规极距排列装置;对场地实测电测深曲线进行定性解释,定性分析确定电测深曲线形态、渐近线、极值等,定量解释确定测点地电断面参数,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给出场地各电性层电阻率值;结合某拟建变电站场地浅部地层土壤电阻率测量工程实例,证明对称四极电测深测试成果更好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设计时必须考虑全年场地浅层土壤电阻率的变化,实测期间提供的数据只代表当时温湿状态下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对称电测深法 电测深曲线 测量电
下载PDF
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法在矿山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磊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5期156-157,共2页
联合剖面法由两个三极装置组成,测量参数为视电阻率,此方法具有分辨异常能力强的特点,是寻找隐伏陡立低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对称四极法,在确定地下含水层的位置和产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运效果。
关键词 联合剖面法 对称 含水层
下载PDF
电阻率横向剖面法在倾斜断层精确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子泉 谭捍东 王成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6-1301,共6页
在横向剖面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0度和60度倾斜良导体模型,利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横向剖面法和常规剖面法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方法对断层的倾向都有较好反映,对倾角难以判定.为研究倾角定量化判定,本文提出了横向... 在横向剖面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0度和60度倾斜良导体模型,利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横向剖面法和常规剖面法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方法对断层的倾向都有较好反映,对倾角难以判定.为研究倾角定量化判定,本文提出了横向剖面电阻率成像方法与常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较准确的反映出断层的倾角变化,前者效果略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横向剖面法 数值模拟 倾斜良导体 横向剖面电阻率层析成像
下载PDF
电阻率横向剖面法对倾斜断层的定量化研究及解释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子泉 宋文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48-2752,共5页
本文继横向剖面法研究的基础,选取30°和60°倾斜良导体模型,利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横向剖面电阻率成像方法与常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能对30°倾角断层进行定量化判定,对60&... 本文继横向剖面法研究的基础,选取30°和60°倾斜良导体模型,利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横向剖面电阻率成像方法与常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能对30°倾角断层进行定量化判定,对60°倾角断层的倾角无法定量化判定.常规方法则难以对断层的倾角进行定量化判定.为研究其变化原因,本文对定量化判定进行了几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横向剖面法 数值模拟 倾斜良导体 横向剖面电阻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大柏舍深井地电阻率观测布极方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宁亚灵 许家姝 +2 位作者 解滔 张国苓 卢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533,共9页
为了评估观测质量,本文结合大柏舍地震台电测深资料,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分析了该台站对称四极装置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时影响系数随电极深度和观测极距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大柏舍台现有的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水平测道虽然能有效地抑制来... 为了评估观测质量,本文结合大柏舍地震台电测深资料,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分析了该台站对称四极装置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时影响系数随电极深度和观测极距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大柏舍台现有的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水平测道虽然能有效地抑制来自地表的干扰,但是由于观测极距较小,不能很好地反映深部介质电阻率的变化信息;垂直测道因电极埋深位于地下水位变动层位,观测数据受地下水位波动影响较大,较难识别来自深部介质的信息。为有效地记录可能的孕震信息,水平测道极距AB/2取250~350m、埋深H>150m能满足需求,并建议增加NS向水平测道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深井观测 对称装置 影响系数 大柏舍台
下载PDF
激电中梯和对称四极测深在广西某铅锌矿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荣春 吕玉增 +2 位作者 凌嘉宣 戴咸毅 吴玉玲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在广西某铅锌矿区的综合应用。在简要阐述矿区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大功率激电在该矿区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原理,绘制了激电ηs、ρs平面异常图,结合已知地质及钻孔资料...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在广西某铅锌矿区的综合应用。在简要阐述矿区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大功率激电在该矿区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原理,绘制了激电ηs、ρs平面异常图,结合已知地质及钻孔资料对激电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在测区平面上圈定了5个主要的高极化率异常区带,分别编号为M1、M2、M3、M4、M5,其中M1和M5钻探揭露少,仍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在7号线0-500m范围内探明一条自北往南向深部倾斜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带。这些异常对该矿区深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电中梯 对称测深 化率 电阻率 铅锌矿
下载PDF
A对称复合四极测深法实验与研究
11
作者 张天伦 张白林 聂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15-220,共6页
本文在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 [2 ]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水槽模拟实验 ,提出了一种能在地面直接测定油气藏埋藏深度的直流电阻率勘探方法—— A对称复合四极测深法。该方法与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或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 [1 ]配合应用 ,可以了... 本文在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 [2 ]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水槽模拟实验 ,提出了一种能在地面直接测定油气藏埋藏深度的直流电阻率勘探方法—— A对称复合四极测深法。该方法与 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或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 [1 ]配合应用 ,可以了解剖面异常场源体的埋藏深度 ,为判断剖面异常的性质提供依据。水槽模拟实验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 ,在供电极距 (AB)相对场源体埋深足够大 ,场源体横向跨径相对其埋深足够大 ,场源体倾角不太大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对称复合测深法 实验 研究 电阻率 油气藏 埋藏深度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苏永军 马震 +4 位作者 孟利山 梁建刚 张国利 李建国 滕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层和基岩干旱地区勘查地下水,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所定的井位,后经施工钻孔验证,定井成功率100%,...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层和基岩干旱地区勘查地下水,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所定的井位,后经施工钻孔验证,定井成功率100%,解决了人、畜急需用水问题。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结合或单一方法在该地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针对该地区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组合模式。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组合模式在该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运用提高了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在类似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地下水 高密度电阻率 激发对称测深 物探方法组合 新乡市凤泉区
下载PDF
电力工程勘察中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胡荣泽 朱金军 吕西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62-65,共4页
土壤电阻率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接地的主要应用参数之一,使用对称四极电测深法,以多个工程实例为基础,得到野外实测土壤电阻率,再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同一地层在不同密实度、含水量、温度以及不同土质和不同填充物等状态下对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接地的主要应用参数之一,使用对称四极电测深法,以多个工程实例为基础,得到野外实测土壤电阻率,再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同一地层在不同密实度、含水量、温度以及不同土质和不同填充物等状态下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得到这几种因素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密实度、含水量、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会使土壤电阻率变小,且不同土质及填充物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混合土电阻率更偏向主层数值。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提高土壤电阻率的准确性和可分析性,更好地为电力工程提供可靠土壤电阻率值,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对称电测深法 影响因素 工程勘察
下载PDF
电阻率单极-偶极测深法勘查溶洞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雒志锋 朱向泰 +2 位作者 穆建强 张亚东 欧阳军装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5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碳酸盐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溶隙中。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测深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常规对称四极测深方法工作效率低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应用单极-偶极装置测深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由推导出的点源半无... 碳酸盐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溶隙中。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测深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常规对称四极测深方法工作效率低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应用单极-偶极装置测深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由推导出的点源半无限介质导体球电阻率公式,说明了三极测深方法具有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电阻率法单极-偶极装置特征,可以解决诸如含水层情况,埋藏深度,贮存地下水的断层破碎带等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多孔灰岩和含水层电阻率特征,在工区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具有物性前提,结合实例说明该装置测深勘查溶洞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电阻率 测深 对称测深 -偶装置 溶洞
下载PDF
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在淮北灰岩地区找水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锦亮 《有色金属文摘》 2015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利用物探方法找水的历史悠久,方法很多,对称四极电测深法是物探找水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原理简单,就是根据测得的视电阻率找到疑似裂隙含水的低阻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条件,野外工作及室内资料整理,最后确定了含水... 利用物探方法找水的历史悠久,方法很多,对称四极电测深法是物探找水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原理简单,就是根据测得的视电阻率找到疑似裂隙含水的低阻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条件,野外工作及室内资料整理,最后确定了含水层深度及井深,为后期的工程建设提供资料以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电测深法 电阻率 含水层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验证高密度电阻率法异常及其在找水定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天江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年第2期64-66,共3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找水定井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某些情况下高密度实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异常与反演电阻率拟断面异常会不吻合,给异常判断和解释带来困难。此时,应用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对异常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验证,不仅能验证高密度电阻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找水定井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某些情况下高密度实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异常与反演电阻率拟断面异常会不吻合,给异常判断和解释带来困难。此时,应用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对异常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验证,不仅能验证高密度电阻率法异常的真实性,还能在纵向上对可能的富水段有比较直观的反映,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综合分析后所定的井位,能大大提高成井率。该方法组合在贵州省兴义市某地找水定井中得到成功应用,其中对高密度实测视电阻率拟断面与反演电阻率拟断面异常的认识和判断问题值得后续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高密度电阻率 激发对称测深 物探方法组合
下载PDF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中地表电流干扰影响计算 被引量:33
17
作者 解滔 杜学彬 +4 位作者 陈军营 安张辉 谭大诚 范莹莹 刘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本文把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三层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计算了在不同电性结构中的不同深度观测时,地表电流干扰源对对称四极装置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计算得到:地表干扰源对电阻率观测... 本文把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三层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计算了在不同电性结构中的不同深度观测时,地表电流干扰源对对称四极装置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计算得到:地表干扰源对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取决于电性结构的类型和层参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埋深以及避开干扰源的距离.本文研究结果对实施井下电阻率观测中台址电性结构的选择、电极埋深、干扰源避让距离等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三层均匀介质 电阻率 对称装置 地表干扰
下载PDF
水平两层均匀介质中井下电阻率观测信噪比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5
18
作者 解滔 杜学彬 +5 位作者 郑国磊 陈军营 谭大诚 安张辉 范莹莹 刘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104,共6页
在点电源水平两层均匀介质模型下计算了在不同地电断面中观测时地表干扰电流源对观测的影响。得到:地表干扰电流源对地电阻率观测电势差的影响取决于地电断面类型和参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埋深以及避开干扰源的距离。本文研究结果... 在点电源水平两层均匀介质模型下计算了在不同地电断面中观测时地表干扰电流源对观测的影响。得到:地表干扰电流源对地电阻率观测电势差的影响取决于地电断面类型和参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埋深以及避开干扰源的距离。本文研究结果对实施井下电阻率观测中台址电性结构选择、电极埋深、干扰源避让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两层均匀介质 电阻率 信噪比 对称 电势差
下载PDF
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苏兆锋 陈昌彦 +2 位作者 肖敏 贾辉 白朝旭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B10期45-47,共3页
采用小间距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选用对称四极装置方式对华北某白云岩采空区进行探测,清楚地探测到破碎带位置,较好地圈定出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充分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 对称 破碎带 采空区
下载PDF
地表点电流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国苓 王庆林 +2 位作者 乔子云 贾立峰 张素欣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将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源,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计算干扰源电流增减及位置变化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的受干扰程度取决于地表干扰点电流的大小、在测区的方位... 将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源,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计算干扰源电流增减及位置变化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的受干扰程度取决于地表干扰点电流的大小、在测区的方位及距中心点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地表点 电流对称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