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无线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1
作者 张维俊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8期173-175,共3页
为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无线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在制定详细数据安全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构造密钥,并采取密钥分发机制,确保各节点均持有有效且一致的密钥。建... 为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无线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在制定详细数据安全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构造密钥,并采取密钥分发机制,确保各节点均持有有效且一致的密钥。建立数据传输模型,通过合理的分层结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在后端数据落盘阶段,实现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经过实验证实,该方法的传输稳定性接近99.8%,传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密钥 算法 通信数据 数据安全传输
下载PDF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在IPsec协议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湘锋 赵有健 全成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75-83,共9页
IPsec协议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也是多年来用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技术,在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各种软件系统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IPsec协议中加密算法的讨论,重点分析了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在ESP中的应... IPsec协议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也是多年来用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技术,在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各种软件系统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IPsec协议中加密算法的讨论,重点分析了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在ESP中的应用,包括DES、3DES、IDEA、AES、SM4等加密算法。分析了各个算法实现的特点、复杂度和安全强度,对比了算法在软硬件平台实现所需资源以及实现速度,为IPsec协议设计应用时提出了建议,能有针对性的使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合理有效的解决安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EC协议 网络安全 对称密钥算法 DES 3DES IDEA AES SMS4 CAMELLIA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被引量:11
3
作者 苑津莎 徐扬 +1 位作者 戚银城 胡岳 《密码学报》 2014年第5期456-464,共9页
随着RFID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认证协议是一种面向应用层的协议,防止攻击者对敏感数据进行窃取,保证通信内容的完整性.由于无源RFID标签内存和容量的限制,使得目前通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协议在RFID系统不能直接... 随着RFID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认证协议是一种面向应用层的协议,防止攻击者对敏感数据进行窃取,保证通信内容的完整性.由于无源RFID标签内存和容量的限制,使得目前通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协议在RFID系统不能直接使用.本文首先分析现有的基于密码学的认证协议和基于Hash函数的4种典型的RFID认证协议,包括Hash锁协议、随机化Hash锁协议、Hash链协议、基于Hash函数的ID变化协议的特点和缺陷,针对构架于物联网开放的EPC服务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双向认证协议,并给出了标签生成数字串和读写器生成数字串两种更新方案.该协议通过私钥对读写器的身份进行验证,使读写器与数据库相互独立;利用Hash函数对随机数字串进行运算来认证标签,保证了标签的前向安全性;运用BAN逻辑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推导证明.通过对几种基于Hash函数认证协议的标签计算时间、读写器计算时间、数据库计算复杂度、标签存储容量4种性能对比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复杂度低,更适合低成本、多用户系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H函数 对称密钥 RFID认证 BAN逻辑
下载PDF
基于组合对称密钥带加密数字签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素研 李瑛 +1 位作者 胡祥义 杜丽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5-78,共4页
提出了组合对称算法,并利用对称密钥技术完成内网保密数据的传递和数字签名。该方案采用在硬件中存储"密钥种子"矩阵和利用组合对称密钥生成算法随机组合生成对称密钥,并完成数字签名。与传统对称密钥系统相比,该方法具有每... 提出了组合对称算法,并利用对称密钥技术完成内网保密数据的传递和数字签名。该方案采用在硬件中存储"密钥种子"矩阵和利用组合对称密钥生成算法随机组合生成对称密钥,并完成数字签名。与传统对称密钥系统相比,该方法具有每次生成的对称密钥一次一变不重复,能够实现对称密钥更新管理,由算法自动完成,免人工维护。与传统的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系统相比,具有加解密速度快,密钥管理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对称密钥 数字签名 硬件 一次一
下载PDF
谈信息加密及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五一 唐刚 张勇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9年第12期26-27,共2页
本文较详细论述了信息通信过程中的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对密码技术的运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息加 对称密钥
下载PDF
一种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威积 汤敬浩 李剑 《信息安全研究》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密钥管理技术是密码技术的基础,其在密钥的产生、存储、分配、更新、吊销、控制、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保证密钥的安全.而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每路视频的传输也需要采用对称密钥加密.但...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密钥管理技术是密码技术的基础,其在密钥的产生、存储、分配、更新、吊销、控制、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保证密钥的安全.而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每路视频的传输也需要采用对称密钥加密.但传统的对称密钥管理方法是基于共同保存对称密钥实现的,同时要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这样,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将变成一件潜在危险的和繁琐的过程.所以提供一种对称密钥管理方法及TCP服务端系统,所有的对称密钥均加密存储在服务器.用户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密钥请求,能方便地访问服务器并拿到密钥,并且用户和服务器的通信均通过公钥体系认证并加密,这使得密钥管理既高效合理,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密钥 管理 对称密钥 体系 CA认证
下载PDF
基于RSA算法的非对称密钥加密及签名软件的自主实现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瑶辉 徐沈新 李玉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70,共2页
利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解密和签名的软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 ,类似的软件却不多见。作者用VC自主实现了基于RSA算法的非对称密钥加密、解密及签名软件 ,密钥长度可以达到 2 0 48位。本文简要介绍其实现... 利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解密和签名的软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 ,类似的软件却不多见。作者用VC自主实现了基于RSA算法的非对称密钥加密、解密及签名软件 ,密钥长度可以达到 2 0 48位。本文简要介绍其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A算法 对称密钥 签名软件 虚拟专用网
下载PDF
基于组合对称密钥技术认证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福伟 杜丽萍 +2 位作者 李瑛 赵桂芬 郭建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96-2300,共5页
针对当前普遍以PKI/CA技术为核心的认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对称密钥技术的设计方案。方案使用组合密钥技术实现密钥一次一变,不仅能保障密钥的安全和用户身份的可靠性,而且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在密钥的生成、分发、更新、备份和恢... 针对当前普遍以PKI/CA技术为核心的认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对称密钥技术的设计方案。方案使用组合密钥技术实现密钥一次一变,不仅能保障密钥的安全和用户身份的可靠性,而且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在密钥的生成、分发、更新、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维护困难的问题。采用Linux平台,使用MySQL数据库,开源、安全、可靠、稳定,并从多方面对系统做了性能的优化。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认证速度快、密钥管理简单、可规模化管理等特点,而且安全等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对称密钥 身份认证 LINUX系统 MYSQL数据库 性能优化
下载PDF
对称密钥结合椭圆曲线加密的网络认证和密码更新方案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波 魏勇 王宏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4-3098,共5页
针对不稳定网络环境下的远程登录管理不能有效进行安全密码认证和密码更新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密钥结合椭圆曲线加密(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的网络认证和密码更新方案。其主要贡献在于弥补现有方案的一些漏洞,并给出改进方... 针对不稳定网络环境下的远程登录管理不能有效进行安全密码认证和密码更新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密钥结合椭圆曲线加密(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的网络认证和密码更新方案。其主要贡献在于弥补现有方案的一些漏洞,并给出改进方案。新方案包含注册、口令认证、密码更新和会话密钥分发四个阶段,提供对密码猜测攻击、服务器欺骗攻击、数据窃听、重放攻击的防御。此外,提出的方案可产生一个通用对称密钥,相比公钥加密技术,所需处理时间更少。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的虚拟计算时间仅为2.000 35 s,只在17哈希、8异或和4点运算方面需要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认证 椭圆曲线加 对称密钥 虚拟计算 重放攻击 码更新
下载PDF
高效可配的对称密钥算法硬件架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凯 金孝飞 +2 位作者 修思文 唐从学 严晓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91,共7页
针对密码算法用户对于多种对称密钥算法高效可配的使用需求,设计一种新的对称密钥算法硬件架构。根据各密钥算法的特点,分析其运算逻辑并进行拆分,使用基础运算单元可重构方法将各算法实现在同一运算核心模块上,在保证电路时序的情况下... 针对密码算法用户对于多种对称密钥算法高效可配的使用需求,设计一种新的对称密钥算法硬件架构。根据各密钥算法的特点,分析其运算逻辑并进行拆分,使用基础运算单元可重构方法将各算法实现在同一运算核心模块上,在保证电路时序的情况下,节约电路的整体面积,提高电路的单位面积吞吐率。该架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便于新对称密钥算法的进一步重构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架构在实现同类算法时,电路面积和单位面积吞吐率均优于状态阵列重构、S盒查找表优化等架构,在实现多种算法时,其面积增加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对称密钥 基础运算单元 可重构 高性能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对称密钥动态生成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永贵 马尚才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1年第6期169-172,共4页
针对目前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密钥传输不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初始密钥和动态密钥合成函数矩阵的改进密钥生成算法,在不牺牲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了密钥传输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一改进的对称密钥动态生成算法的实现模... 针对目前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密钥传输不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初始密钥和动态密钥合成函数矩阵的改进密钥生成算法,在不牺牲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了密钥传输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一改进的对称密钥动态生成算法的实现模式和实现过程。本研究结论是这种改进的对称密钥动态生成算法原理简单,效率高,适于加密领域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成算法 对称密钥 初始 合成 合成函数矩阵
下载PDF
基于对称密钥算法的5G网络防伪基站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玉欣 游世林 闫新成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6期65-71,共7页
分析了5G网络场景下可能的伪基站攻击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算法的伪基站防护技术,包括密钥协商和传递流程、保护区信息提供流程和基站小区的真实性验证流程。设计了用于加密信息的密钥的产生、传递和使用方法,以及用于验证小区... 分析了5G网络场景下可能的伪基站攻击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算法的伪基站防护技术,包括密钥协商和传递流程、保护区信息提供流程和基站小区的真实性验证流程。设计了用于加密信息的密钥的产生、传递和使用方法,以及用于验证小区广播或单播消息真实性的密钥产生方法,实现了针对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或单播消息的真实性验证,达到了伪基站识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基站 对称密钥算法 保护区域 共享根
下载PDF
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的RSN密钥协商改进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一尘 鲍苏苏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6期132-135,共4页
通过对IEEE802.11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中动态密钥协商机制的详细分析,发现四次握手过程存在缺陷并且有可能遭受伪造消息的拒绝服务(DoS)攻击。针对这一安全漏洞,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四次握手过程改进方法。这一改进方法改变... 通过对IEEE802.11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中动态密钥协商机制的详细分析,发现四次握手过程存在缺陷并且有可能遭受伪造消息的拒绝服务(DoS)攻击。针对这一安全漏洞,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四次握手过程改进方法。这一改进方法改变了IEEE802.11i四次握手过程中明文传送密钥材料的策略,使用AES加密算法对密钥材料进行加密,从而避免了攻击者通过伪造消息进行DoS攻击。为了验证这一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利用Python和pyCrypto组件对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这一改进方法能够很好地避免DoS攻击,同时不会引起申请者的内存耗尽和CPU性能下降,进一步增强了WLAN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802 11i 协商 四次握手 拒绝服务 对称密钥
下载PDF
基于对称密钥的移动支付协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娟 许春香 《信息技术》 2006年第2期47-50,共4页
提出一个基于移动协议的无线网络安全系统,协议采用对称密钥,和当前的移动协议相比较,大大减少了运算量。此协议能提供和SET,SSL相同的安全性。而且,在交易的过程中,信用卡的信息不需要发送,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对称密钥 协议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分配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星 杨建沾 王勇 《微计算机应用》 1998年第5期305-309,共5页
本文以RSA体制为例,提出了密钥分配的自产生密钥式协议,详细分析了协议的安全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布式的协议。两协议能比较好地满足网络开放环境下的密钥分配管理问题。
关键词 锁分配管理 对称密钥体制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基于双变量多项式以及空间部署信息的对称密钥建立方案
16
作者 许亮 马行坡 张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14-2617,共4页
为了提高建立密钥的安全性,将基于双变量多项式的密钥建立方案和传感器节点的部署信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密钥建立方案——BPIKS。经分析和证明显示,该方案既具备双变量多项式密钥建立方案的优点又能够避免其不足,能达到既不增加... 为了提高建立密钥的安全性,将基于双变量多项式的密钥建立方案和传感器节点的部署信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密钥建立方案——BPIKS。经分析和证明显示,该方案既具备双变量多项式密钥建立方案的优点又能够避免其不足,能达到既不增加网络开销又提高密钥安全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对称密钥 双变量多项式 部署信息
下载PDF
基于组合对称密钥的大规模身份认证体系研究
17
作者 刘彤 徐冠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1-9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对称密钥的大规模认证体系架构与密钥管理协议,实现芯片级的安全认证过程,对大规模密钥的管理简化为对小规模密钥种子的管理。提出的基于"主—从"认证中心模式的认证体系架构能够高效率地支持大规模用户的并... 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对称密钥的大规模认证体系架构与密钥管理协议,实现芯片级的安全认证过程,对大规模密钥的管理简化为对小规模密钥种子的管理。提出的基于"主—从"认证中心模式的认证体系架构能够高效率地支持大规模用户的并发认证。对该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性能测试数据。该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能够以较低的建设成本实现对大规模用户身份的识别以及管理能力,对我国网络实名制的研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对称密钥 管理 双向身份认证 网络实名制
下载PDF
基于简易混合选择编码的对称密钥自变动加密
18
作者 罗俊 张国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16-19,共4页
针对安全性要求不太高的加密系统,将单边范式Huffman编码与等长编码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选择编码的对称密钥自变动加密方案。通过将明文的统计结果作为自身加密的密钥和编码依据,使方案易于实现,且计算存储成本低。理论分析结果证明... 针对安全性要求不太高的加密系统,将单边范式Huffman编码与等长编码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选择编码的对称密钥自变动加密方案。通过将明文的统计结果作为自身加密的密钥和编码依据,使方案易于实现,且计算存储成本低。理论分析结果证明,在密钥完全未知的情况下破解该加密体制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选择编码 对称密钥 HUFFMAN编码 等长编码 自变动
下载PDF
对称密钥高识别率虚假认证的改进K协议实现
19
作者 马蕾 李云玮 刘建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82,共3页
单点登录系统对于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要求很高,而信息高保密性实现的难点是如何在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对非法的登录访问实现隔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erberos协议的对称密钥下虚假身份认证方法,在对称密钥约束下,采用Kerberos协议解... 单点登录系统对于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要求很高,而信息高保密性实现的难点是如何在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对非法的登录访问实现隔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erberos协议的对称密钥下虚假身份认证方法,在对称密钥约束下,采用Kerberos协议解密的方法对访问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深层次识别和判断,并且与数据库中的身份特征相互比较,如果满足设定的门限要求,则认定为正常登录,否则,拒绝登录。采用某企业实际的访问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基于改进Kerberos协议的对称密钥下虚假身份认证方法,虚假身份的识别概率提高了25%,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BEROS协议 对称密钥 虚假身份识别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密钥体制的网络加密系统的集成
20
作者 易星 杨建霑 王勇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5,共4页
文中讨论了怎样在非对称密钥体制下集成一个网络加密系统及相关的密钥管理算法,并结合银行的网络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对称密钥体制 计算机网络 网络加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