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学研究最终目标的合理定位
1
作者 蔡家华 《理论观察》 2014年第2期62-63,共2页
法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应当定位为"为法律实务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为国家法治建设提出可行对策"。从法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目标管理引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角度可以证明,"对策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有正确的... 法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应当定位为"为法律实务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为国家法治建设提出可行对策"。从法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目标管理引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角度可以证明,"对策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有正确的研究目的做指引,充分考虑了法律现象背后的各种问题而灵活在立法、司法上提出合理建议,批判性的吸收西方法律观念,是适应中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方法,理当是法学研究者应当遵循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最终目标 对策法学 理论回归实践
下载PDF
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刚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法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和公民法律素质的关键。当前,高校法学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先进、教学评价不科学、教学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改善法学教... 法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和公民法律素质的关键。当前,高校法学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先进、教学评价不科学、教学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改善法学教学质量,提高法学教学效果,有效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和公民法律素质,必须准确把握法学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法学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法学教学方法,着力完善法学教学评价,充分提供法学教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学 高校教育 法学教学问题 法学教学对策
下载PDF
论环境法法典化的深层功能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梓太 程飞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8,共9页
环境法律文本兼具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三种特征,可以用法律复杂化统一概括。环境法法典化虽然旨在破除法律复杂化,但是仅围绕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并不足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环境法律复杂化始于对策法学的研究范式。对策法学以解决问... 环境法律文本兼具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三种特征,可以用法律复杂化统一概括。环境法法典化虽然旨在破除法律复杂化,但是仅围绕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并不足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环境法律复杂化始于对策法学的研究范式。对策法学以解决问题为本意,以提出对策为手段,以热点问题为聚焦。这些特征和环境法律文本的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密切相关。为了避免未来的环境法典再次落入法律复杂化的窠臼中,环境法法典化应在重塑环境法律文本之外,拥有纠正对策法学的深层功能。这不仅要求环境法法典化具备对应的潜质,还需要在法典的编纂模式上做改变。首先,环境法法典化的特点、目的与愿景都与对策法学有着显著不同,加之消除对策法学不利影响的自救意识,环境法法典化既有潜力,也有动力纠正对策法学。其次,应当坚持以弱对策导向的适度法典化模式。这一法典编纂模式旨在弱化解决问题的导向,重新回归到以调整环境法律关系的原始本位,同时待环境法治达到了一定阶段,再适当进行法典化。其中的重点在于,要对我国环境实践中的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它们的思路,掌握它们的规律,将那些行之有效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法律复杂化 研究范式 对策法学 法典编纂模式
下载PDF
农民工的非正式利益抗争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伦刚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5期66-70,共5页
在农民工维权研究方面,无论是"对策法学模式"还是"民工维权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要是在正式的既定法律框架下来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这就造成现有研究成果无法解释为何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维权行为的长期... 在农民工维权研究方面,无论是"对策法学模式"还是"民工维权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要是在正式的既定法律框架下来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这就造成现有研究成果无法解释为何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维权行为的长期普遍存在。通过对"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法律分析可见,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运行于非法律的社会机制之中,正式法律的作用极其有限。而这种非正式利益抗争成功与否,取决于利益的政治化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保护 非正式利益抗争 对策法学 维权模式 法社会学
下载PDF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n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in College
5
作者 SHI Xi-chun CHEN Meng-ji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10期791-794,共4页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college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because teachers must not only consider the increase of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ut also take care of their grammar knowledge learning in th...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college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because teachers must not only consider the increase of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ut also take care of their grammar knowledg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mis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namely strengthen the grammar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rengthen guidance for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method, and choos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grammar and 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English GRAMMAR MISUNDERSTANDING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晓娟 杨子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16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相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状难言满意:实践与文本相隔离的片面化的注释法学、本土与舶来相隔离的单向化的移植法学、制度与理论相隔离的孤立化的对策法学仍然占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相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状难言满意:实践与文本相隔离的片面化的注释法学、本土与舶来相隔离的单向化的移植法学、制度与理论相隔离的孤立化的对策法学仍然占据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部分舞台,并使其陷入"无根之木"、"无病呻吟"、"无言以对"的困境。应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的革新与拓展、"拿来主义"到"自生主义"的本土化重塑、基于中国问题的基本共识的研究范式的转型,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实践并存共生的研究范式,实现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事实、规范与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注释法学 移植法学 对策法学 实践法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