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闹和荒凉的边缘——张爱玲小说中的对话—解释思想及其艺术境界
1
作者 王琼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8-92,共5页
研究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是她的"参差对照"的表现手法。她的"意外性加上真实感"的真理观已初具现代解释学思想。"热闹"和"荒凉"作为思想的两极时刻进行着深层次的对话,"参差对照&qu... 研究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是她的"参差对照"的表现手法。她的"意外性加上真实感"的真理观已初具现代解释学思想。"热闹"和"荒凉"作为思想的两极时刻进行着深层次的对话,"参差对照"的表现手法正是这种对话—解释思想的浅层表现,而慈悲的艺术境界则是这种对话—解释思想产生的超越于"热闹"和"荒凉"之上的新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闹 荒凉 参差对照 对话解释 慈悲
下载PDF
马丁·布伯的对话解释学及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帅巍 纪锡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0,共5页
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 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解释学"我-你"关系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解释 宗教哲学 “我-你”关系
原文传递
文本关注与时代关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两种对话范式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素瑛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4-86,共3页
文本的解释性对话与时代的问题式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对话范式,它们代表着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诉求,前者力图通过对文本的悉心研读,客观地把握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而后者更关心的是如何激活马... 文本的解释性对话与时代的问题式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对话范式,它们代表着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诉求,前者力图通过对文本的悉心研读,客观地把握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而后者更关心的是如何激活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在当代的意义。虽然两种思路差异明显,但并不是二元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借鉴与互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释对话 时代问题式对话 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