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转向之后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嘉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33,共8页
"语言转向"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哲学之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学转变为伪实证科学的倾向。然而,这一努力被广泛理解为应将哲学问题视作语言问题,引使人们把哲学混淆于语言学和语义学。本文通过明确哲学的反身性质,划清哲学和语... "语言转向"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哲学之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学转变为伪实证科学的倾向。然而,这一努力被广泛理解为应将哲学问题视作语言问题,引使人们把哲学混淆于语言学和语义学。本文通过明确哲学的反身性质,划清哲学和语言学、语义学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转向 哲学 语言学 反身性思考 对象化认识
下载PDF
教育学的“人文道理”范式及其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祥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做教育不仅要求索"科学真理",还要探行"人文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我们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 "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做教育不仅要求索"科学真理",还要探行"人文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我们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为"人文道理"的范式,使之与"科学真理"的范式构成阴阳互动的整体境界。立足"人文道理"视野,教育学界在理论与实践上要同时担负起继承与发展的使命,在继承上坚持"肯定-重(呈)现"态度,在发展上体现"螺旋积淀"自觉,在方法上注重"本体功夫"取向。"人文道理"的教育学范式起码具有两个基本认识:一是主体即中介,教师是理论、原则和技术的共同承载者、贯通者;二是教师即课程,教师以育"心"为重。走向"人文道理"范式,我们需要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自觉打通心脑知行贯通合一,遵循阴阳之道,复兴"人文道理"。两种不同的教育学范式及其存在形态需要作为主体的教育学者自觉进行内在的对话、交流、互动、互惠。唯如此,作为整体的教育学界和作为个体的教育学者才能更平衡地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的发展更加健康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道理 科学真理 教育学范式 对象化认识 本体性功夫论 主体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