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锣戏对于豫剧成长的哺育之功
- 1
-
-
作者
赵君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89-197,共9页
-
基金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素质教育的区域化特色研究”(项目编号:2013qk5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以河洛文化区为例”(项目编号:12BSH03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锣戏,又名觇腔、啰戏、罗腔、逻逻、猡戏、锣戏、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是明代中后期产生并在清初至嘉庆时期空前繁荣的中原地区代表性剧种~②,对其后产生的多个剧种具有滋养之功。而豫剧则是在清中叶产生、不断吸收既有戏曲品种的艺术精华而逐渐成长以至繁荣,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流布范围广泛。
-
关键词
观众人数
清中叶
罗戏
二八板
燕长庚
豫西梆子
耍孩儿
对金抓
罗罗
打面缸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河南越调的“正装戏”与“外装戏”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魏天葆
-
机构
南阳市文化局
-
出处
《东方艺术》
2008年第S1期12-14,共3页
-
文摘
河南越调本名越调,个别地方也叫四股弦。"河南越调"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区别于湖北越调的称谓。该剧种有大、小传统剧目500出左右,依照老艺人的说法,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类。
-
关键词
河南越调
湖北越调
四股弦
外装
外八角
演出剧目
李天保吊孝
八郎探母
两狼山
对金抓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