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中影”:清代女性“对镜”图像与文本书写中表现的自我意识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11-218,共8页
镜子是一个自我认知的媒介,因其特殊的物质作用和多重含义的符号隐喻意义,对镜写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绘画中不容忽视的主题。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女性对镜绘画和诗词,作者大多为男性,都体现了男性视角。清代闺阁女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 镜子是一个自我认知的媒介,因其特殊的物质作用和多重含义的符号隐喻意义,对镜写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绘画中不容忽视的主题。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女性对镜绘画和诗词,作者大多为男性,都体现了男性视角。清代闺阁女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出身名门世家,有着较好的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对镜及对镜写真题材发展至清代,开始有女性参与此主题的图像与写作创作,尽管流传的作品数量很少,但我们从少量的绘画和文字书写中仍能读到女性意识的觉醒,想要发声的力量。毛文芳曾指出,女性画像大量的图绘数据及相涉的文字生产均为一种新文本,新文本的诞生,代表新的论述范畴的成立,关联着性别文化与自觉意识的女性画像文本,展现了迥异的文化新貌和新视野。1以女性对镜观看主题的图像与文本有着两种意义,一是女性的自我观看,一是女性创作者的自我再现。通过清代女性自主的选择对镜主题,镜子本身带有的隐喻意象。通过画像与文本比较研究,从对镜隐喻、图式传统突破、再到对镜书写中的变装,我们可看到清代女性已经明显的表现出了自我认知、自我形塑、自我再现的多重的心理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对镜 对镜写真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中国古代女性自画像的绘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琰哲 《美术大观》 2022年第4期67-72,共6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的文化角色多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位置。不过历代仍有不少富有丹青才艺的女子对自身容貌进行描绘。从文献记载来看,自唐代起便有女性出于特定目的绘制自画像。到了明清两代,图绘自画像的才女更多地涌现出来,如文俶、... 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的文化角色多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位置。不过历代仍有不少富有丹青才艺的女子对自身容貌进行描绘。从文献记载来看,自唐代起便有女性出于特定目的绘制自画像。到了明清两代,图绘自画像的才女更多地涌现出来,如文俶、叶小鸾、金逸等。真正有画作存世的当属晚明名妓画家薛素素,其所绘《吹箫仕女图》带有较大程度的自画像性质。薛素素的《吹箫仕女图》采取园中吹箫、侧颜斜坐的表现方式,展现出自身清丽容貌与音律才情,也呈现出女性自画像的艺术特色。就图绘方式而言,中国古代女性多通过“对镜写真”描绘自画像。这一点可从《牡丹亭》版画加以印证。镜中人影、画中人像与女性自身共同构成三重影像。擅绘才女通过镜子审视自身容貌,通过画笔描绘自身画像,委婉地表达自我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自画像 侧颜斜坐 展现才情 对镜写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