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寺子屋教育
1
作者 魏雅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7-39,共3页
从寺院教育发展而来的寺子屋教育,作为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江户幕府时代,幕府政府为加强封建统治,通过政治手段引导和规范寺子屋教育,促进了寺子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寺子屋教育根据平民的现实需求,注重... 从寺院教育发展而来的寺子屋教育,作为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江户幕府时代,幕府政府为加强封建统治,通过政治手段引导和规范寺子屋教育,促进了寺子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寺子屋教育根据平民的现实需求,注重培养符合普通民众具体生产、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规范的道德教育为日本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奠定了文化根基;开明的女子教育为平民女子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寺子屋教育虽有其局限性,但为日本现代化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和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子屋教育 实用性 道德教育 教育
下载PDF
维新前后的教育改革与女性的家庭地位的变化
2
作者 程子桐 《女报》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寺子屋教育作为江户末期私塾教育改革的重要产物,其发展在当时也达到了顶峰。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首次提出“文明开化”的口号,随之开展的“文明开化运动”大力倡导发展教育事业,为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寺子屋教育作为江户末期私塾教育改革的重要产物,其发展在当时也达到了顶峰。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首次提出“文明开化”的口号,随之开展的“文明开化运动”大力倡导发展教育事业,为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明治维新前后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将分别对江户末期的寺子屋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前期的教育改革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明治维新前后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子屋教育 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 教育 女性家庭地位
下载PDF
浅析江户时代寺子屋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3
作者 赵珂 唐钰滢 《理论导报》 2012年第6期38-39,共2页
寺子屋是日本江户时代民众教育的基础形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用性、自由性以及贴近民众生活等特点,满足了广大平民对教育的基本需求,反过来也促进了寺子屋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江户后期达到了顶峰。寺子屋推动了日本基础教育的普及,在一定... 寺子屋是日本江户时代民众教育的基础形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用性、自由性以及贴近民众生活等特点,满足了广大平民对教育的基本需求,反过来也促进了寺子屋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江户后期达到了顶峰。寺子屋推动了日本基础教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素质,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和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