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3,共18页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第169 西秦佛教图像 犍陀罗文化 梵天 执金刚力士
下载PDF
炳灵寺一六九窟第3龛造像内容新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2,共3页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炳灵寺一六九窟第3龛的三尊造像多解释为一佛一菩萨一天王像。笔者对此龛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不同观点。本文以图像学为研究方法,重点研究该龛内左右胁侍之持物,同时对印度及我国早期佛教美术中的类似情况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 炳灵—六九 帝释天 梵天 金刚杵 白拂
下载PDF
禅窟寺国家森林公园蝴蝶多样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松 鲍成满 +1 位作者 鲍方印 王续征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对禅窟寺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种类、区系及多样性的考察,共发现蝶类43种,隶属6科31属。包括:粉蝶科5属9种,蛱蝶科5属8种,灰蝶科11属12种,弄蝶科4属4种,凤蝶科3属7种,眼蝶科3属3种。森林公园内蝶类以灰蝶科的种类最为丰富,其它各科相对... 通过对禅窟寺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种类、区系及多样性的考察,共发现蝶类43种,隶属6科31属。包括:粉蝶科5属9种,蛱蝶科5属8种,灰蝶科11属12种,弄蝶科4属4种,凤蝶科3属7种,眼蝶科3属3种。森林公园内蝶类以灰蝶科的种类最为丰富,其它各科相对较少。而数量上以粉蝶科最多,眼蝶科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下载PDF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建年代及相关史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树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5-61,共7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于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庙,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维系与突厥的“交好”关系、实现“永固邦疆”愿望的纪念性宗教建筑。因地处宁戎谷,又有“宁戎窟寺”等俗称。智通、进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语的汉僧...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于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庙,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维系与突厥的“交好”关系、实现“永固邦疆”愿望的纪念性宗教建筑。因地处宁戎谷,又有“宁戎窟寺”等俗称。智通、进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语的汉僧,生活在7世纪末至8世纪上半叶。自790年秋开始,该寺又转为回鹘统治者的王家寺庙。第32窟所绘回鹘男女供养人像,是颉于迦斯.骨咄禄(即怀信可汗)家族的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麴氏高昌 崇福 宁戎 回鹘
下载PDF
炳灵寺169窟壁画、塑像艺术风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晓燕 《丝绸之路》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炳灵寺169窟是炳灵寺石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对炳灵寺169窟塑像、壁画的总体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炳灵169 壁画 塑像艺术
下载PDF
甘肃炳灵寺169窟第6龛造像背光图像与禅观
6
作者 金建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202,共7页
炳灵寺169窟第6龛塑一佛二菩萨,龛侧有公元420年的墨书题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石窟纪年题记。第6龛造像主尊为无量寿佛,其背光内容为化佛、莲花化生、莲花、伎乐天等图像。本文主要考察该龛佛像背光形制和内容所表现的图像意义。通... 炳灵寺169窟第6龛塑一佛二菩萨,龛侧有公元420年的墨书题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石窟纪年题记。第6龛造像主尊为无量寿佛,其背光内容为化佛、莲花化生、莲花、伎乐天等图像。本文主要考察该龛佛像背光形制和内容所表现的图像意义。通过考察佛经与背光图像的对应关系,发现该龛造像背光内容与禅观经典有紧密联系。但背光中莲花化生、伎乐天等又与净土经典有关联。为此本文进一步比较该窟背光图像与禅观图像、净土图像的异同点。同时借助该窟第7、3龛造像背光图像予以佐证。经过分析、比较,本文认为第6龛造像背光是禅观图像,塑绘目的是便于禅僧修禅观像。背光中的莲花化生等图像是为了僧人修禅观想,以达到往生净土的愿望。同时,莲花化生图像,突出了该组塑像的目的与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169第6龛 造像 背光 禅观
下载PDF
千佛洞石窟寺
7
作者 杨自福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千佛洞石窟寺(俄)鄂登堡著杨自福译千佛洞石窟寺位于千佛洞狭谷口约11-12俄里处。谷口横断两座高大的石岭,有几俄里处向南继续延伸。一条流量不大的小河环绕谷底(至少夏秋两季我们在这里时是这样),可是我始终没搞清楚这条小... 千佛洞石窟寺(俄)鄂登堡著杨自福译千佛洞石窟寺位于千佛洞狭谷口约11-12俄里处。谷口横断两座高大的石岭,有几俄里处向南继续延伸。一条流量不大的小河环绕谷底(至少夏秋两季我们在这里时是这样),可是我始终没搞清楚这条小河的名称。八月底,有几十俄丈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洞 粟特人 敦煌 俄里 装饰特征 伯希和 寺窟 鄂登堡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炳灵寺169窟壁画、塑像艺术风格探析
8
作者 顾晓燕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0期22-23,共2页
炳灵寺169窟壁画、塑像艺术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集中表现。本文重点分析了169窟壁画、塑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创作理念的承袭,并进一步探析了该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炳灵169 犍陀罗 马图拉 佛教艺术
下载PDF
《贞元六年造窟功德记》与唐西州宁戎窟寺 被引量:4
9
作者 夏立栋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以吐鲁番博物馆藏《贞元六年造窟功德记》为中心,首先重新拟定碑名、录文并分别不同时期的题刻次第;其次,结合碑记与现存石窟寺遗址情况,探讨高昌地面佛寺与石窟寺在功能层面的关联。最后,将柏孜克里克前回鹘时代的洞窟遗迹与相关... 本文以吐鲁番博物馆藏《贞元六年造窟功德记》为中心,首先重新拟定碑名、录文并分别不同时期的题刻次第;其次,结合碑记与现存石窟寺遗址情况,探讨高昌地面佛寺与石窟寺在功能层面的关联。最后,将柏孜克里克前回鹘时代的洞窟遗迹与相关碑记、文书提供的窟院线索整合分析,尝试探讨唐西州时期宁戎窟寺的寺院营造与布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西州时期 宁戎 功能 院营造 院布局
下载PDF
炳灵寺第3窟石塔壁画创作背景及内涵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玲秀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7,共8页
炳灵寺第3窟凿于唐代,窟中心依山石雕一石塔。窟内壁画为后来重绘的藏密内容。石塔上的绘画发愿文题记及窟内的另一则游人题记,揭示此窟壁画的具体创作年代及时代背景,石塔上的三大士绘画反映出的汉传佛教中的三大士道场地信仰与藏传佛... 炳灵寺第3窟凿于唐代,窟中心依山石雕一石塔。窟内壁画为后来重绘的藏密内容。石塔上的绘画发愿文题记及窟内的另一则游人题记,揭示此窟壁画的具体创作年代及时代背景,石塔上的三大士绘画反映出的汉传佛教中的三大士道场地信仰与藏传佛教在炳灵寺不同程度的交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3 石塔壁画 创作时间 背景 内涵
下载PDF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学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0,共5页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是炳灵寺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北朝时期的题记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丙申”的具体时间。针对丙申题记中的“灵岩”二字进行分析,厘清“炳灵寺”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揭示炳灵寺石窟文化内...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是炳灵寺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北朝时期的题记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丙申”的具体时间。针对丙申题记中的“灵岩”二字进行分析,厘清“炳灵寺”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揭示炳灵寺石窟文化内涵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第169 丙申题记 灵岩
下载PDF
炳灵寺第8窟维摩诘经变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雪芬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本文通过炳灵寺第8窟造像、壁画与佛经比对,认为此窟是一个维摩诘经变窟。《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汉代传译入我国。维摩诘居家修行的大乘佛教理念,迎合了我国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的信仰需求,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 本文通过炳灵寺第8窟造像、壁画与佛经比对,认为此窟是一个维摩诘经变窟。《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汉代传译入我国。维摩诘居家修行的大乘佛教理念,迎合了我国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的信仰需求,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维摩诘题材也成了我国石窟艺术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第8 维摩诘经变 探析
下载PDF
炳灵寺第3窟藏传佛教壁画中的高僧及壁画年代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学文 贺延军 赵雪芬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炳灵寺石窟第3窟藏传佛教壁画内容和年代,在学术上争议比较多,一个时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窟壁画的绘制年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课题组通过对壁画中藏传佛教祖师像的研究,探讨了第3号窟壁画的绘制年代,提出并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炳灵第3 高僧 壁画年代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93窟壁画加固修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亨发 《丝绸之路》 2016年第2期68-70,共3页
炳灵寺第93窟位于下寺石窟群中部的二层栈道之上,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绘藏密壁画,现存壁画常年受到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脱落、缺失、起甲、开裂、空鼓、变色、污染等多种病害。尤其是窟顶部分壁画地仗与岩体脱离空鼓,随时... 炳灵寺第93窟位于下寺石窟群中部的二层栈道之上,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绘藏密壁画,现存壁画常年受到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脱落、缺失、起甲、开裂、空鼓、变色、污染等多种病害。尤其是窟顶部分壁画地仗与岩体脱离空鼓,随时有可能出现下坠损碎的危险。为此,我们对该洞窟壁画先后进行了清理表面污损物、灰尘及鸟粪,开裂壁画加固回贴,空鼓壁画粘接压平,已脱落壁画断面封护,起甲壁画回贴压平等措施。经保护处理后的壁画稳定性良好,画面清晰,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93 壁画加固 壁画修复
下载PDF
炳灵寺上寺第4窟十一面千臂千钵文殊图像辨析及粉本探源
15
作者 王玲秀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5,共6页
本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东壁所绘十一面千臂千钵文殊图像内涵及粉本来源,做了初步分析探索,认为该图像主要沿用中唐时产自中土的密教文殊伪经,展现了千臂千钵文殊及其眷属,在佑护行者开智明慧、避恶祛邪等方面的神职功能。这种有别于唐... 本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东壁所绘十一面千臂千钵文殊图像内涵及粉本来源,做了初步分析探索,认为该图像主要沿用中唐时产自中土的密教文殊伪经,展现了千臂千钵文殊及其眷属,在佑护行者开智明慧、避恶祛邪等方面的神职功能。这种有别于唐密造型的十一面千臂千钵文殊形象,可能是在元明两朝优渥宽仁的对藏抚边政策下,随着汉、藏佛教的不断交融发展,大致于明朝中前期产生于五台山地区,并在五台山佛教回流藏地的过程中流布到炳灵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4 十一面千臂千钵文殊 图像与粉本
下载PDF
浅谈炳灵寺93窟壁画的保护与修缮
16
作者 唐正宪 《丝绸之路》 2011年第4期32-33,共2页
炳灵寺93窟是该石窟群中较为重要的洞窟之一,最早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修。现存佛教表面的彩绘及窟内壁画均系明代重绘。历数百年,由于人为破坏、自然因素影响,窟内壁画出现了空鼓开裂、起甲等病害。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窟壁画的保存现状... 炳灵寺93窟是该石窟群中较为重要的洞窟之一,最早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修。现存佛教表面的彩绘及窟内壁画均系明代重绘。历数百年,由于人为破坏、自然因素影响,窟内壁画出现了空鼓开裂、起甲等病害。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窟壁画的保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保护、修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93 壁画保护 壁画修缮
下载PDF
炳灵寺第138窟壁画加固与修复
17
作者 唐正宪 刘亨发 《丝绸之路》 2009年第22期26-27,共2页
炳灵寺第138窟位于下寺石窟群北侧,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绘藏密壁画,现存壁画由于岩体开裂、鸟类活动和人为等因素,出现了脱落缺失、开裂、污损等多种病害,尤其是窟顶部分壁画地仗与岩石脱离,随时有可能出现下坠损碎的危险。为此,工作... 炳灵寺第138窟位于下寺石窟群北侧,开凿于唐代,后经明代重绘藏密壁画,现存壁画由于岩体开裂、鸟类活动和人为等因素,出现了脱落缺失、开裂、污损等多种病害,尤其是窟顶部分壁画地仗与岩石脱离,随时有可能出现下坠损碎的危险。为此,工作人员对该洞窟壁画先后进行了清理壁画表面污损物、灰尘及鸟粪、开裂壁画加固回贴、空鼓壁画粘接压平、已脱落壁画断面封护等措施。经保护处理后的壁画稳定性良好,画面清晰,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138 壁画加固 壁画修复
下载PDF
炳灵寺第126窟罗汉像探析
18
作者 赵雪芬 《丝绸之路》 2010年第22期22-25,共4页
罗汉源自印度,而罗汉艺术产生于中国。在罗汉的发展过程中,十八罗汉成为我国罗汉信仰的主要内容。炳灵寺这座地处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佛教艺术深受汉文化影响,藏、汉两种风格的佛教艺术在此交流、融合、发展,第126窟十八罗汉就是这两种... 罗汉源自印度,而罗汉艺术产生于中国。在罗汉的发展过程中,十八罗汉成为我国罗汉信仰的主要内容。炳灵寺这座地处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佛教艺术深受汉文化影响,藏、汉两种风格的佛教艺术在此交流、融合、发展,第126窟十八罗汉就是这两种佛教文化相互作用下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第126 罗汉像 佛教艺术
下载PDF
炳灵寺第16窟佛鞋初探
19
作者 赵雪芬 《丝绸之路》 2011年第22期37-38,共2页
炳灵寺第16窟造像是我国现存北朝时期最大的涅槃像,佛像足着鞋,这种造型在佛教艺术中很罕见。涅槃佛着鞋是南北朝时期盛行穿屐习俗的真实反映,与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心理及匠师大胆的艺术创作个性有关,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结果。
关键词 炳灵第16 佛鞋 佛教艺术
下载PDF
浅谈炳灵寺第四窟明代壁画
20
作者 赵雪芬 高庆军 《丝绸之路》 2009年第4期71-73,共3页
自元代藏传佛教传入后,炳灵寺石窟改造成了藏传佛教寺院,后经明、清两代的经营,活动范围更为广阔,藏传佛教多个教派在此弘法布道,尤以西藏佛教中势力强大的萨迦派和格鲁派最盛。第四窟就是这时期的作品之一,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并有纪年... 自元代藏传佛教传入后,炳灵寺石窟改造成了藏传佛教寺院,后经明、清两代的经营,活动范围更为广阔,藏传佛教多个教派在此弘法布道,尤以西藏佛教中势力强大的萨迦派和格鲁派最盛。第四窟就是这时期的作品之一,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并有纪年题记,是研究藏传佛教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第四 明代壁画 藏传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