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寻“根”: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步
被引量:
3
1
作者
仲呈祥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1期42-43,共2页
文学是人学,它所重点表现的对象,是人的心态。而心态的形成,主要乃是一定民族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文化所涵,又博大精微。它涵盖整个社会,确是一个“牵毫发而串动古今上下的关联域”(阿城:《又是一些话》)。因此,文学欲以历史的、美学...
文学是人学,它所重点表现的对象,是人的心态。而心态的形成,主要乃是一定民族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文化所涵,又博大精微。它涵盖整个社会,确是一个“牵毫发而串动古今上下的关联域”(阿城:《又是一些话》)。因此,文学欲以历史的、美学的目光来宏观地观照人类复杂的心态,就一定要强化渗融其间的民族文化意识,这实在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了的。 时下出现的文学创作自觉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民族文化意识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博大精微
审美观照
西部电影
文学创作
关联域
历史积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根”还是“西化”——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问题的辩难
2
作者
官晋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5-68,共4页
近年来,由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真正落实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提倡,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与创作一样,都打破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格局,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调走向丰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尤其是在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的这...
近年来,由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真正落实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提倡,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与创作一样,都打破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格局,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调走向丰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尤其是在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的这个重大问题上,自1981年以来,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有益的探索。到去年,又出现了以韩少功、阿城、郑义和以李洁非、张陵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对这两种在当前文坛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思潮,笔者不敢苟同,欲在此谈谈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西化”
国文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发展方向
张陵
韩少功
民族文化传统
作家
物质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曲《牡丹亭》:坂东玉三郎寻“根”演绎的历史回声
3
作者
邹元江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3-16,共4页
1987年,日本歌舞伎女形艺术第一人坂东玉三郎专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程式,这是基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与梅兰芳几十年的深厚情意。2007年,坂东玉三郎又专程来到苏州跟随张继青学演昆曲《牡丹亭》,在他看来,这...
1987年,日本歌舞伎女形艺术第一人坂东玉三郎专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程式,这是基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与梅兰芳几十年的深厚情意。2007年,坂东玉三郎又专程来到苏州跟随张继青学演昆曲《牡丹亭》,在他看来,这才是日本戏剧的寻"根"之旅。耐人寻味的是,坂东玉三郎由京剧而昆曲的寻"根"历程,早在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日本京剧之旅的过程中,日本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发生过京剧、昆曲何为日本戏剧之"根"的争论。坂东玉三郎的寻"根"之旅正是近百年来日本戏剧寻"根"历程的历史回声,其衡量的尺度就是昆曲的经典遗音——《牡丹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坂东玉三郎
寻“根”
原文传递
解读文学“寻根”——由“寻”和“根”说起
4
作者
赵晶晶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期85-86,共2页
本文从"寻"、"根"二字入手,重新在整个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中来考察寻根文学这一现象。"根"的定义决定了"寻"的方向和目的。"寻根"的基本方向是回归,最终目的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
本文从"寻"、"根"二字入手,重新在整个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中来考察寻根文学这一现象。"根"的定义决定了"寻"的方向和目的。"寻根"的基本方向是回归,最终目的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与世界对话。但是需要着重一提的是,"回归"决不应该等同于机械的倒退。而寻根文学与国人"后殖民文化"的心理隐性昭示之间的关联,笔者认为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寻
”
“根
”冲突
非规范民间文化
二元同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华人华侨“根”的意识及其发展演变
被引量:
1
5
作者
魏明枢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华侨都有强烈的叶落归根意识。在全球化的趋势背景中,寻"根"意识风靡世界,世界华人华侨也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中华文化成为全球华人华侨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
华人华侨
叶落归
根
落地生
根
文化
寻“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数据视阈中的明清进士家族研究——以CBDB、中华寻根网为例
被引量:
15
6
作者
刘京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8,共13页
作为关系型数据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M (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简称CBDB)因拥有42万多条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而成为从大数据视角整体关照明清进士家族的首选。它的“亲属关系”査询,能够呈现亲属关系网络,...
作为关系型数据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M (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简称CBDB)因拥有42万多条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而成为从大数据视角整体关照明清进士家族的首选。它的“亲属关系”査询,能够呈现亲属关系网络,方便进行进士家族的梳理。同时,也应承认CBDB存在着匹配不准确、字段多重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借助家谱等文献得以解决。现阶段,中华寻根网提供了 2392种家谱影像全文,便于我们利用爬虫程序提取家谱目录中的相关信息,进而自动判断进士家族,这是对CBDB的有益补充。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直观呈现以血缘、姻亲为核心的进士家族世系图谱。姻亲关系能够将多个进士家族之间联系起来,可以使视角由单个进士家族向有关联的多个进士家族转移,例如可以考察这些姻亲家族在治经、传经等方面是否存在影响等。依赖家谱留存下来的家族成员的文学作品,既是考察家族文学发展流变的基础,又是建构更加广泛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明清进士家族
CBDB
中华
寻
根
网
家谱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数学,要智慧地教
被引量:
1
7
作者
邸士荣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这是一位在讲台坚守30多年的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有效,如何保持教学艺术长青,如何让数学教师苦中有乐”,这里的18条教学“兵法”为你提供了一个数学教师所拥有的教学智慧.
关键词
教学智慧
思维含量
讲课激情
教学“留白”
寻“根”
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该重视对马华文艺的研究
8
作者
李应瞻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0期93-95,共3页
在东南亚诸国中,华侨和华裔人数最多的国家首推泰国,其次,似乎就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新、马的华人与祖国的关系素来极为密切,对家乡人民抱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回来寻“根”,因为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还有许许多...
在东南亚诸国中,华侨和华裔人数最多的国家首推泰国,其次,似乎就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新、马的华人与祖国的关系素来极为密切,对家乡人民抱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回来寻“根”,因为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这种情况,也是所有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加入外国籍的华裔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界
华裔
华侨中学
祖国
新加坡
地华
海外华人社会
马华文化
寻“根”
西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阀门在哪里
9
作者
于子牛
《文艺评论》
1986年第2期39-41,共3页
玫瑰花和紫罗兰以及丁香、茉莉……当然应该发出不同的香气。近年来,我们文学作品的风格、样式日益丰富起来了,文学之马摆脱了各种恼人的羁绊,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起来了,这很好。当八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老作家汪曾祺独辟蹊径,推出短篇...
玫瑰花和紫罗兰以及丁香、茉莉……当然应该发出不同的香气。近年来,我们文学作品的风格、样式日益丰富起来了,文学之马摆脱了各种恼人的羁绊,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起来了,这很好。当八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老作家汪曾祺独辟蹊径,推出短篇小说《受戒》,重温了“四十年前的一个梦”,旧题材带给了人们新鲜感。随后,作家们开始重视本地历史风土人情方面的宝藏,纷纷“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挖宝献宝。刘绍棠在北运河上“挖一口深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北大荒文学
阀门
文学作品的风格
乡土文学
民族精神
系列小说
汪曾祺
贾平凹
历史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文学中的文化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晋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大概是从一九八四年始,文学艺术界逐步掀起一股文化热。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方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思考,由此延伸出不少讨论课题。这场讨论的主要特点在于:1)不仅仅是理论问题,它缘发...
大概是从一九八四年始,文学艺术界逐步掀起一股文化热。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方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思考,由此延伸出不少讨论课题。这场讨论的主要特点在于:1)不仅仅是理论问题,它缘发于大量的文艺创作实践,并有当前出现的许多“文化作品”作为参照,因此有不少作家率先提出并积极参与讨论。2)不仅仅涉及文艺创作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传统文化
文化
寻
根
作家
文化问题
当代意识
社会学
文化断裂
寻“根”
少数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寻“根”: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步
被引量:
3
1
作者
仲呈祥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1期42-43,共2页
文摘
文学是人学,它所重点表现的对象,是人的心态。而心态的形成,主要乃是一定民族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文化所涵,又博大精微。它涵盖整个社会,确是一个“牵毫发而串动古今上下的关联域”(阿城:《又是一些话》)。因此,文学欲以历史的、美学的目光来宏观地观照人类复杂的心态,就一定要强化渗融其间的民族文化意识,这实在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了的。 时下出现的文学创作自觉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趋向。
关键词
寻“根”
民族文化意识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博大精微
审美观照
西部电影
文学创作
关联域
历史积淀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根”还是“西化”——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问题的辩难
2
作者
官晋东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摘
近年来,由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真正落实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提倡,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与创作一样,都打破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格局,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调走向丰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尤其是在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的这个重大问题上,自1981年以来,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有益的探索。到去年,又出现了以韩少功、阿城、郑义和以李洁非、张陵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对这两种在当前文坛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思潮,笔者不敢苟同,欲在此谈谈浅见。
关键词
寻“根”
“西化”
国文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发展方向
张陵
韩少功
民族文化传统
作家
物质生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曲《牡丹亭》:坂东玉三郎寻“根”演绎的历史回声
3
作者
邹元江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3-16,共4页
文摘
1987年,日本歌舞伎女形艺术第一人坂东玉三郎专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程式,这是基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与梅兰芳几十年的深厚情意。2007年,坂东玉三郎又专程来到苏州跟随张继青学演昆曲《牡丹亭》,在他看来,这才是日本戏剧的寻"根"之旅。耐人寻味的是,坂东玉三郎由京剧而昆曲的寻"根"历程,早在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日本京剧之旅的过程中,日本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发生过京剧、昆曲何为日本戏剧之"根"的争论。坂东玉三郎的寻"根"之旅正是近百年来日本戏剧寻"根"历程的历史回声,其衡量的尺度就是昆曲的经典遗音——《牡丹亭》。
关键词
《牡丹亭》
坂东玉三郎
寻“根”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解读文学“寻根”——由“寻”和“根”说起
4
作者
赵晶晶
机构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出处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期85-86,共2页
文摘
本文从"寻"、"根"二字入手,重新在整个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中来考察寻根文学这一现象。"根"的定义决定了"寻"的方向和目的。"寻根"的基本方向是回归,最终目的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与世界对话。但是需要着重一提的是,"回归"决不应该等同于机械的倒退。而寻根文学与国人"后殖民文化"的心理隐性昭示之间的关联,笔者认为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
寻
”
“根
”冲突
非规范民间文化
二元同构
Keywords
seeking root conflict
non standard-folk culture
two isomorphism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华人华侨“根”的意识及其发展演变
被引量:
1
5
作者
魏明枢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系
叶落归根
落地生根
文化寻"根"
出处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文摘
华侨都有强烈的叶落归根意识。在全球化的趋势背景中,寻"根"意识风靡世界,世界华人华侨也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中华文化成为全球华人华侨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
华人华侨
叶落归
根
落地生
根
文化
寻“根”
Keywords
Ethnic Chinese
falling leaves will return to the roots
put down roots
look for the roots.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数据视阈中的明清进士家族研究——以CBDB、中华寻根网为例
被引量:
15
6
作者
刘京臣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8,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元代文学地图数字分析平台”(项目编号:18AZW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8)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关系型数据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M (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简称CBDB)因拥有42万多条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而成为从大数据视角整体关照明清进士家族的首选。它的“亲属关系”査询,能够呈现亲属关系网络,方便进行进士家族的梳理。同时,也应承认CBDB存在着匹配不准确、字段多重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借助家谱等文献得以解决。现阶段,中华寻根网提供了 2392种家谱影像全文,便于我们利用爬虫程序提取家谱目录中的相关信息,进而自动判断进士家族,这是对CBDB的有益补充。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直观呈现以血缘、姻亲为核心的进士家族世系图谱。姻亲关系能够将多个进士家族之间联系起来,可以使视角由单个进士家族向有关联的多个进士家族转移,例如可以考察这些姻亲家族在治经、传经等方面是否存在影响等。依赖家谱留存下来的家族成员的文学作品,既是考察家族文学发展流变的基础,又是建构更加广泛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基石。
关键词
大数据
明清进士家族
CBDB
中华
寻
根
网
家谱
社会网络分析
Keywords
big data
families with palace graduates(进士)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BDB (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
www. ouroots. com. cn (中华
寻
根
网)
family genealogy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学,要智慧地教
被引量:
1
7
作者
邸士荣
机构
杭州市第四中学
出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这是一位在讲台坚守30多年的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有效,如何保持教学艺术长青,如何让数学教师苦中有乐”,这里的18条教学“兵法”为你提供了一个数学教师所拥有的教学智慧.
关键词
教学智慧
思维含量
讲课激情
教学“留白”
寻“根”
教学
分类号
O12 [理学—基础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该重视对马华文艺的研究
8
作者
李应瞻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0期93-95,共3页
文摘
在东南亚诸国中,华侨和华裔人数最多的国家首推泰国,其次,似乎就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新、马的华人与祖国的关系素来极为密切,对家乡人民抱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回来寻“根”,因为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这种情况,也是所有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加入外国籍的华裔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
文艺界
华裔
华侨中学
祖国
新加坡
地华
海外华人社会
马华文化
寻“根”
西亚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阀门在哪里
9
作者
于子牛
出处
《文艺评论》
1986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摘
玫瑰花和紫罗兰以及丁香、茉莉……当然应该发出不同的香气。近年来,我们文学作品的风格、样式日益丰富起来了,文学之马摆脱了各种恼人的羁绊,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起来了,这很好。当八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老作家汪曾祺独辟蹊径,推出短篇小说《受戒》,重温了“四十年前的一个梦”,旧题材带给了人们新鲜感。随后,作家们开始重视本地历史风土人情方面的宝藏,纷纷“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挖宝献宝。刘绍棠在北运河上“挖一口深井”,
关键词
寻“根”
北大荒文学
阀门
文学作品的风格
乡土文学
民族精神
系列小说
汪曾祺
贾平凹
历史特色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文学中的文化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晋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文摘
大概是从一九八四年始,文学艺术界逐步掀起一股文化热。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方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思考,由此延伸出不少讨论课题。这场讨论的主要特点在于:1)不仅仅是理论问题,它缘发于大量的文艺创作实践,并有当前出现的许多“文化作品”作为参照,因此有不少作家率先提出并积极参与讨论。2)不仅仅涉及文艺创作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文学
传统文化
文化
寻
根
作家
文化问题
当代意识
社会学
文化断裂
寻“根”
少数民族文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寻“根”: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步
仲呈祥
《当代文坛》
198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寻“根”还是“西化”——关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问题的辩难
官晋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昆曲《牡丹亭》:坂东玉三郎寻“根”演绎的历史回声
邹元江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
0
原文传递
4
解读文学“寻根”——由“寻”和“根”说起
赵晶晶
《科教导刊》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略论华人华侨“根”的意识及其发展演变
魏明枢
《嘉应大学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数据视阈中的明清进士家族研究——以CBDB、中华寻根网为例
刘京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5
原文传递
7
数学,要智慧地教
邸士荣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应该重视对马华文艺的研究
李应瞻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阀门在哪里
于子牛
《文艺评论》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文学中的文化问题的讨论
陈晋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