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制导炮弹导引头的抗高过载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伟 张丽敏 朱晓凯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针对激光制导炮弹导引头光学系统及后端处理电路无法承受高过载的问题,设计了由橡胶垫和胶状物组合的立体减振装置,对处理电路采取封装固化等措施,从结构设计上提高抗高过载能力.经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使导引头受到的冲击减小到... 针对激光制导炮弹导引头光学系统及后端处理电路无法承受高过载的问题,设计了由橡胶垫和胶状物组合的立体减振装置,对处理电路采取封装固化等措施,从结构设计上提高抗高过载能力.经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使导引头受到的冲击减小到5.1 kg,变形值亦在其许可范围之内,可满足系统的抗高过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炮弹 高过载 立体减振
下载PDF
基于火箭橇的激光导引头抗干扰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卓 杨卫华 +1 位作者 姚德龙 孙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为了验证激光末制导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文中分析了激光导引头的抗干扰和干扰技术,提出了将导引头搭载在火箭橇上模拟导弹高速接近目标的运动,构建了激光干扰靶场试验系统,各参试设备均取得了测试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 为了验证激光末制导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文中分析了激光导引头的抗干扰和干扰技术,提出了将导引头搭载在火箭橇上模拟导弹高速接近目标的运动,构建了激光干扰靶场试验系统,各参试设备均取得了测试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有效分析。实践证明该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能够考核导引头在高速接近目标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火箭橇 激光干扰 激光末制导
下载PDF
反舰导弹主、被动复合导引技术探讨
3
作者 潘哲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40-542,549,共4页
提出了一些对反舰导弹主、被动复合导引技术的看法,基本方案和技术实现,以及在战斗使用与导弹控制中的变化,并简述了复合导引的关键技术和研制周期.
关键词 反舰 复合制导:雷达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穆育强 孙晓松 +2 位作者 王军权 沈海滨 陈安宏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0,76,共5页
在分析再入飞行器各项特点的基础上,从总体技术、制导控制技术和目标探测技术三方面探讨了当前的精确制导技术,为再入飞行器精确制导技术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确制导 再入飞行器 制导制导
原文传递
用于精确打击的一种DoD优化的全球DGPS
5
作者 马宝国 陈友清 +5 位作者 Earl Blackwell Mark Moeglein David Nakayama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5年第1期91-99,共9页
低成本、全天候、且不需要昂贵的基于导引头制导的精确打击武器投放,对美国国防部(DoD)来说是感兴趣的.本文给出了基于军用型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的概念,它提供潜在的亚米级、基于GPS的导航精度.这种DGPS概念的主要特征能使基准接收... 低成本、全天候、且不需要昂贵的基于导引头制导的精确打击武器投放,对美国国防部(DoD)来说是感兴趣的.本文给出了基于军用型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的概念,它提供潜在的亚米级、基于GPS的导航精度.这种DGPS概念的主要特征能使基准接收机/用户的间隔超过1000nmi(海里),且修正延迟为30min或更多.这项技术能使GPS系统实现亚米级的精密定位服务(PPS)精度.本文给出了一种长基线(2000nmi)DGPS实验的概念及可行性演示结果.同时,也给出了用于广域美国大陆DGPS网络的应用情况,包括四个授权的GPS基准接收机地点以及网络修正精度测量.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项目对这种概念的研发和演示提供了机会。实际上,这项技术能用于任何一种 授权的GPS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打击 导引头制导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航精度
下载PDF
直升机载箔条弹干扰效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贤杰 马榜 +3 位作者 李石川 陈元泰 万纯 陈宁 《航天电子对抗》 2018年第6期17-22,59,共7页
建立雷达导引头模型和箔条云扩散、RCS仿真模型,研究箔条云扩散特征与RCS随时间变化规律;依据相关文献计算直升机RCS特性,建立雷达导引头、箔条云和直升机之间的对抗模型,在不同作战场景下进行箔条弹作战使用和干扰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 建立雷达导引头模型和箔条云扩散、RCS仿真模型,研究箔条云扩散特征与RCS随时间变化规律;依据相关文献计算直升机RCS特性,建立雷达导引头、箔条云和直升机之间的对抗模型,在不同作战场景下进行箔条弹作战使用和干扰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前下方或后下方攻击时,投放策略为投放2发;在正侧方攻击时,投放策略为分组投放、每组4发、2发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制导 箔条云 RCS 干扰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