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情之响”与导愚适俗:冯梦龙面临的理论困境
1
作者 聂付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6-88,102,共4页
冯梦龙积极探索文艺的主体性,提出“性情之响”的理论主张,试图追求一种情真意切的美学效果;同时,又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文艺的本质是“导愚适俗”,为封建礼教鸣锣开道,因而走到了他初衷的反面。冯梦龙极力调和这种矛盾,特拈出“情... 冯梦龙积极探索文艺的主体性,提出“性情之响”的理论主张,试图追求一种情真意切的美学效果;同时,又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文艺的本质是“导愚适俗”,为封建礼教鸣锣开道,因而走到了他初衷的反面。冯梦龙极力调和这种矛盾,特拈出“情教”这一颇有哲学意义的命题,但终究没能解决这一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性情之响 导愚适俗
下载PDF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
2
作者 曹舒婉 李跃忠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商人,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凌濛初便在“三言”“二拍”的诸多篇目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就这些商人的结局来看,可分为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其中喜...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商人,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凌濛初便在“三言”“二拍”的诸多篇目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就这些商人的结局来看,可分为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其中喜剧结局又有大团圆结局和其他喜剧结局,悲剧结局有死亡结局和其他悲剧结局。这些结局揭示了明代社会商人地位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及个性解放后物欲的膨胀,并折射了冯、凌二人“导愚适俗”的创作意图,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结局类型 商人地位 价值取向 导愚劝善
下载PDF
冯梦龙编辑理念探析——以“三言”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献红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冯梦龙编辑思想的宏观架构由三个方面构成;"导愚"是冯梦龙编辑图书的宗旨与目的,"适俗"则是其所采用的必然策略与图书得以传播的必要手段;"传之而可久"的传世意识则构成高品质图书得以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冯梦龙编辑思想的宏观架构由三个方面构成;"导愚"是冯梦龙编辑图书的宗旨与目的,"适俗"则是其所采用的必然策略与图书得以传播的必要手段;"传之而可久"的传世意识则构成高品质图书得以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三个方面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导愚 适俗 传之而可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