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海捷 王丽 +4 位作者 魏万里 陈玥 江自然 李学锋 杨举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5,153,共6页
目的了解散发性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结合巢式PCR技术,研究23例散发性乳腺癌及其癌旁增生组织、6例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 目的了解散发性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结合巢式PCR技术,研究23例散发性乳腺癌及其癌旁增生组织、6例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及5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5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均表现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阴性;23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为65.22%(15/23);癌旁增生组织检出CpG岛甲基化者11例,甲基化率为47.83%(11/23),且均为癌组织阳性患者;6例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者2例,甲基化率为33.33%(2/6);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乳腺癌、癌旁增生组织之间,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BRC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散发性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中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 甲基化 BRCA1基因
下载PDF
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艳春 姚晓虹 祝明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519,共4页
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具有进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ADH的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与导管原位癌(DCI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细胞增殖指数的增加、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升高和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等在基因水平上对细胞生长失去正... 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具有进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ADH的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与导管原位癌(DCI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细胞增殖指数的增加、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升高和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等在基因水平上对细胞生长失去正常调控,促进ADH的形成。染色体异常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都可能引发ADH的形成,其中16p、17q染色体异常和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ADH形成的早期事件。研究证实,ADH是低级别导管内原位癌(LG-DCIS)的前驱病变,分子生物学特点和遗传学表现相似,可通过LG-DCIS阶段进展为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LG-IDC);ADH不是高级别导管内原位癌(HG-DCIS)的前驱病变,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HG-IDC)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异常,细胞外基质产生大量的基质蛋白酶使细胞间黏附性降低,降解基膜,促进ADH向IDC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导管增生 分子特点 遗传学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统一诊断标准对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重复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兵 张红英 +7 位作者 王玉芳 步宏 陈卉娇 郭华 戴晴晴 汤曦 郎志强 李新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1期766-770,共5页
目的 探讨统一诊断标准对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诊断重复性的影响 ,寻求提高病理诊断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措施。方法 参照Page标准收集 4 3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每例选取一张切片并随机排序。 10位病理医师两两配对后随机进入试验组 (... 目的 探讨统一诊断标准对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诊断重复性的影响 ,寻求提高病理诊断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措施。方法 参照Page标准收集 4 3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每例选取一张切片并随机排序。 10位病理医师两两配对后随机进入试验组 (统一诊断标准组 )和对照组 ,各自独立读片后从轻度普通型增生、中 重度普通型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 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浸润这 6种诊断中选取一种 ,并采用STA TA统计软件对两组病理医师间的诊断重复性进行Kappa分析。同时以两位乳腺专科病理医师按照Page标准确认的诊断作为参照 ,对两组病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和过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统一使用Page标准的试验组的诊断重复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 6种、3种和 2种诊断时的总K值分别为 0 2 893,0 3371,0 4 92 8和0 10 0 3,0 15 0 3,0 340 5 ) ,说明统一诊断标准有利于提高诊断重复性。同时 ,诊断类别简化也提高了诊断的可重复性。试验组医师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诊断。结论 统一诊断标准是提高病理诊断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病理诊断 诊断标准 观察者间的重复性
下载PDF
乳腺导管增生癌变过程中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代志军 高洁 +5 位作者 王西京 苏宝山 康华峰 张淑群 管海涛 闵卫利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癌变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在乳腺正常组织及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癌变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在乳腺正常组织及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1);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HIF-1α的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HIF-1α参与了乳腺导管增生癌变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增生 乳腺肿瘤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艳春 姚晓虹 +3 位作者 许恪淳 管雯斌 王立峰 祝明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和非乳腺癌标本共442例,其中浸润性癌253例,非浸润性癌(导管内原位癌)79例(低级别25例,高级别54例),非乳腺癌110例。观察ADH的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目的·探讨乳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和非乳腺癌标本共442例,其中浸润性癌253例,非浸润性癌(导管内原位癌)79例(低级别25例,高级别54例),非乳腺癌110例。观察ADH的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对各类病变的ADH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H直径均小于2 mm;腺腔细胞CK5/6表达阴性,肌上皮细胞p63表达阳性。非浸润性癌ADH检出率显著高于非乳腺癌和浸润性癌(均P=0.000);非浸润性癌低级别病变的ADH检出率显著高于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高级别病变(均P=0.000)。结论·乳腺的ADH病变与导管原位癌的关系密切,及时发现和切除这种病变对预防乳腺癌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导管增生 浸润性乳腺癌 导管原位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CK5/6、P63、CK8/18、SMA、ER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拔雄 彭婧 +3 位作者 陈月禄 廖红兴 钟晓华 陈碧君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CK5/6、P63、CK8/18、SMA、ER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其中24例普通型导管增生、32例平坦型上皮...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CK5/6、P63、CK8/18、SMA、ER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其中24例普通型导管增生、32例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44例非典型性导管增生、28例导管原位癌,均先后对4组标本的CK5/6、P63、CK8/18、SMA、ER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分析4组患者的CK5/6、P63、CK8/18、SMA、ER的表达水平状况及意义。结果普通型导管增生组CK5/6阳性率高于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导管原位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K8/18、SMA、P6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型导管增生组ER阳性率低于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导管原位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CK5/6、P63、CK8/18、SMA、ER的表达状况检测评估能够准确反馈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CK5/6 P63 CK8/18 SMA ER
下载PDF
Fascin蛋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游庆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2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患者病变部位Fascin蛋白表达情况,研究Fasc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UDH、FEA以及...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2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患者病变部位Fascin蛋白表达情况,研究Fasc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UDH、FEA以及ADH中没有发现Fascin蛋白阳性表达,而在DCIS与IDC中均发现Fascin蛋白阳性表达。fascin蛋白表达与Bloom-Richardson分级、ER表达以及PR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上述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并不存在直接关系,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ascin蛋白表达与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发生、组织分化、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疾病预后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Fasc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有效指标,同时为治疗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提供新的思路与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N蛋白 乳腺导管增生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以组织病理细胞学和影像结构特征为分析依据的乳腺导管增生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8
作者 陶永鹏 刘朝霞 顼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893-3899,共7页
背景:对疑似乳腺癌诊断而言,细胞组织病理诊断是重要的诊断步骤。若医生需要针对每一张苏木精-伊红染色影像都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以肉眼进行判断,不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医生的疲劳度和专注力也会影响整体判断结果。目前国内外一直缺乏... 背景:对疑似乳腺癌诊断而言,细胞组织病理诊断是重要的诊断步骤。若医生需要针对每一张苏木精-伊红染色影像都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以肉眼进行判断,不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医生的疲劳度和专注力也会影响整体判断结果。目前国内外一直缺乏一套定量、客观的乳腺癌细胞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目的:将发展一套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基于多重分辨率的概念,以组织病理细胞学特征和影像结构特征为分析依据,从而判别乳腺导管细胞增生的类型。方法:针对患者粗针穿刺切片的乳管组织影像,引入多重分辨率的概念,首先将细胞影像进行Sigmoid强化,然后将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及颜色均匀度作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判别特征依据,利用最大期望算法结合Lab色彩空间对细胞影像进行颜色分离,初步分割得到感兴趣的细胞核;针对细胞核不完全分割的问题,采用空洞修复算法进行解决,对于相邻细胞核重叠的问题,采用分水岭转换进行解决,最终成功分离得到候选细胞核。一旦细胞完整呈现后,将进行候选细胞核特征获取,采用椭圆拟合、图论以及纹理特征等方法取出需要的细胞核特征,通过特征选择和线性判别分析进行特征获取和筛选,最后由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乳腺导管细胞增生的类型判别,判断是否存在癌症活动。结果与结论:内导管增生病变判读的实验结果证实,当使用特征选取配合线性判别分析筛选得到14维度的特征维度,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作为分类器时,此文所设计的诊断辅助系统的准确率高达88.4%,能够作为疑似乳腺癌诊断的辅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增生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CD44^+/CD24^-和CK5/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
9
作者 王星星 胡勇 +1 位作者 夏国栋 李梦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组织中CD44^+/CD24^-和CK5/6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CK5/6和P63的表达、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D44^+/C...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组织中CD44^+/CD24^-和CK5/6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CK5/6和P63的表达、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D44^+/CD24^-、CK5/6、34βE12和CK8的表达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CD44^+/CD24^-、CK5/6的表达。结果 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24例呈CD44^+/CD24^-,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中9例呈CD44^+/CD24^-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19例呈CD44^+/CD24^-,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表型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无相关性。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6例表达CK5/6,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中全部表达CK5/6,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8例表达CK5/6,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CD24^-和CK5/6联合使用可用于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 普通型导管增生 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CD44+/CD24- CK5/6
下载PDF
散发性年轻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10
作者 彭德峰 李玉龙 +1 位作者 刘宏升 刁澳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41-41,共1页
探讨散发性幼年乳腺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的易感基因1水平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BRCA1水平低于对照组,启... 探讨散发性幼年乳腺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的易感基因1水平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BRCA1水平低于对照组,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发性青少年乳腺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中的BRCA1水平与肿瘤大小相关,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与其组织学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年轻乳腺癌 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组织 BRCA1基因 启动子区 甲基化
下载PDF
乳腺癌和导管增生病变与1p染色体不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玲 徐澍 +2 位作者 赵娜 杨宇石 方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1-504,509,共5页
目的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tal hyperplasia,UDH)、乳腺不典型增生(atypical dutal hyperplasia,ADH)、乳腺导管原位癌(du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tal carcinoma,IDC)中染色体1p微卫星杂... 目的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tal hyperplasia,UDH)、乳腺不典型增生(atypical dutal hyperplasia,ADH)、乳腺导管原位癌(du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tal carcinoma,IDC)中染色体1p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改变规律,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病变进展为IDC的遗传学改变特征。方法应用PCR法检测20例UDH、7例ADH、25例DCIS、25例IDC石蜡包埋组织,8%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检测染色体1p区间微卫星位点D1S193、D1S463、D1S2881、D1S2885、D1S234、D1S252的LOH/MSI。结果染色体1p的每个位点均发生LOH/MSI,其发生的频率UDH为55.0%、ADH为42.9%、DCIS为64.0%、IDC为72.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卫星位点D1S193、D1S2881、D1S2885、D1S252、D1S234在各组中LOH/MSI的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1S463的频率在UDH组为5.0%、ADH组为0、DCIS组为45.0%、IDC组为40.0%,其中UDH组与ADH组明显低于DCIS组、IDC组(P<0.008)。结论 1p染色体遗传学不稳定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D1S463位点的改变可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进展为乳腺癌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增生 杂合性缺失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促凋亡蛋白BAD在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栢林 关剑 +3 位作者 曾宪旭 赵艳 宋敏 宋继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在人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D的表达。结果BAD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 目的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在人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D的表达。结果BAD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3/9)。从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导管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到浸润性导管癌组织,BAD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凋亡蛋白BA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呈递增趋势;BAD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组织学分级越低,其蛋白表达阳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 乳腺肿瘤 导管增生性病变
下载PDF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大明 张洁 +3 位作者 史卫红 薛洪淼 梁立娟 刘娜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10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症。观察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10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症。观察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分析Caspase-3、P53、Ki-67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显著低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P53、Ki-67阳性表达例数均显著高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P53及Ki-67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表达与P53、Ki-67呈负相关(r=0.445,P<0.05;r=0.417,P<0.05),P53与Ki-67呈显著性正相关(r=0.387,P<0.05)。结论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相比,Caspase-3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低,P53及Ki-67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高,而且上述三种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 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 Caspase - 3 P53 Ki 67
下载PDF
CK5/6、CK8/18、SMA、P63、ER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肖兰 戴一菲 肖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CK5/6、CK8/18、SMA、P63、ER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3-2013年存档的乳腺IDPL病理标本150例,其中UDH 21例,FEA 46例,ADH 51例,DCIS32例。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CK5/6、CK8/18、SMA、P63、ER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3-2013年存档的乳腺IDPL病理标本150例,其中UDH 21例,FEA 46例,ADH 51例,DCIS32例。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K5/6、CK8/18、SMA、P63、ER的表达情况。结果:UDH组CK5/6的表达明显高于ADH组、DCIS组及F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组分别与DCIS组及F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组与FE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基膜侧均未见CK8/18阳性表达,腔缘侧均见阳性表达,在UDH组、FEA组、ADH组、DCIS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基膜侧SMA及P63连续表达,在UDH组、ADH组、FEA组、DCIS组中,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UDH的腔缘侧可见少许散在表达,在ADH、FEA及DCIS的腔缘侧未见表达。UDH组ER的表达分别与FEA组、ADH组、DCI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A组、ADH组、DCIS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CK5/6、CK8/18、SMA、P63、ER,有助于乳腺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80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陈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6期200-201,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20例为普通型...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20例为普通型增生,患者年龄在22-55岁,平均(31.6±3.6)岁,12例为不典型增生,年龄在40-61岁,平均(52.6±4.0)岁,平坦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6例,年龄在41-62岁,平均(54.7±4.1)岁,导管原位癌32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50.2±2.4)岁。结论对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分析主要是依照细胞核的间变程度,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情况,钙化情况以及组织结构等,其诊断标准较为明确,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病理学 分析
下载PDF
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谭凤梅 曹彩霞 +4 位作者 宋小萍 王雪霁 肖红燕 李燕 刘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组织中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UDH中均少量表达;在CCL、ADH和DCIS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在CCL、ADH和DCIS中着色强阳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因子3 细胞周期蛋白D1 P53基因编码蛋白 增殖细胞核蛋白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Trap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
17
作者 卫颖泽 金晓霞 +2 位作者 赵敏 杨书云 尹海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995-2001,共7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1,Trap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p1在4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13...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1,Trap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p1在4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13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及50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rap1在UDH中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25%、0%;Trap1在ADH中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1.5%、38.5%;Trap1在DCIS中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60%;Trap1在UDH中表达明显低于ADH和DCIS(P<0.05),Trap1在ADH和DCIS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UDH中阴性表达率为80%,在DCIS中弥漫强阳性表达率为90%,Trap1与ER在UDH和DCIS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ER在ADH中弥漫强阳性表达率为69.2%,与Trap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Trap1在UDH中表达明显低于ADH或DCIS,Trap1在UDH和DCIS中表达与ER呈正相关,有望成为鉴别UDH与ADH或DCIS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普通型导管增生 不典型导管增生 导管原位癌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Rβ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令亚琴 李青 +2 位作者 郝杰 许小英 令晓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研究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1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8例乳腺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t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4例导管原位癌(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及10例健康成人女性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乳腺组织、UDH、ADH、DCIS和IDC中,TRβ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0)、16.7%(2/12)、37.5%(3/8)、62.5%(15/24)和80.0%(32/40),正常组织TRβ1基因甲基化率与DCIS和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常组对DCIS=0.001,P正常组对IDC=0.000);UDH与DC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UDH与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受体β1基因 甲基化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增生
下载PDF
纤维乳腺导管镜下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独晓燕 马秀芬 +1 位作者 毛红岩 隆建萍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下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因乳头溢液来本院就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90)行FDS下碘染色,对照组(n=90)仅行常规FDS检查。对可疑病变定位后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下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因乳头溢液来本院就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90)行FDS下碘染色,对照组(n=90)仅行常规FDS检查。对可疑病变定位后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3%和80%。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7.82%、80%、0.764;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86.74%、55.56%、0.355。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S下碘染色对DIN的诊断优于常规FDS,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乳腺导管 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CK5/6和CK34β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晔 张庆慧 +4 位作者 周成军 王晓映 刘志艳 周志强 刘文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5/6和CK34β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作为分子标记物在乳腺增生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增生性病变50例,包括普通性增生(UDH)20例,不典型增生(ADH)6例和导管原位癌(DCIS)24例,采用EnVis...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5/6和CK34β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作为分子标记物在乳腺增生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增生性病变50例,包括普通性增生(UDH)20例,不典型增生(ADH)6例和导管原位癌(DCIS)24例,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其进行CK5/6和CK34βE1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K5/6在UDH、ADH、DCIS3组病变中阳性相对数分别为20/20、0/6、0/24;CK34βE12在这3组病变中的阳性相对数分别为20/20、1/6、3/24。(2)UDH与ADH、DCIS在CK5/6、CK34βE1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K5/6和CK34βE12可以作为乳腺UDH和ADH/DCIS鉴别诊断的标记物,虽然CK5/6和CK34βE12表达缺失都提示为ADH/DCIS,但CK5/6的特异性高于CK34βE12,是更为理想的鉴别诊断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乳腺导管增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