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NASTRAN无限元技术的导管声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晗 周其斗 谢志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水下导管声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STRAN无限元技术的导管声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任意多连通域问题的声场预报,适应任意复杂的导管截面和形状,并能考虑导管壁的弹性振动。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验证,并研究了无限元计... 为了更好地研究水下导管声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STRAN无限元技术的导管声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任意多连通域问题的声场预报,适应任意复杂的导管截面和形状,并能考虑导管壁的弹性振动。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验证,并研究了无限元计算参数的设置,结果表明:径向插值阶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而无限元边界位置和形状对结果的影响较小。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管壁振动对空气中和水下导管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导管可以不考虑管壁的流固耦合振动,而水下必须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声学 无限元法 单极子 偶极子 流固耦合
下载PDF
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高频超声与乳腺导管声学造影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汤书华 梁峭嵘 +4 位作者 石星 陈君洁 刘照宏 何秀珍 黄春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乳头溢液疾病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乳头溢液疾病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7%及79.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超声与声学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及7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显示详细的病变部位及扩张的导管,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学造影检查明显优于高频超声检查。此种检查简单、方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乳腺导管声学造影 乳头溢液性疾病
下载PDF
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汤书华 梁峭嵘 +4 位作者 石星 陈君洁 刘照宏 何秀珍 黄春燕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35-36,24,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 0例乳头溢液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 ,其中 18例做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 ,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声学造影检查、纤维乳管内...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 0例乳头溢液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 ,其中 18例做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 ,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声学造影检查、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60 %、73 .3 %及 77.8%。结论 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 ,提供详细的病变部位及扩张的导管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此种检查简单、方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声学造影 乳头溢液性疾病 高频超声
下载PDF
乳头溢液性疾病高频超声与乳腺导管声学造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征毅 张家庭 +4 位作者 粟晖 冯健 刘伟宗 李泉水 梁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乳头溢液疾病术前行高频超声、乳管声学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病理结果表明36例导管内占位中32例为良性肿块,4例恶性肿块;...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乳头溢液疾病术前行高频超声、乳管声学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病理结果表明36例导管内占位中32例为良性肿块,4例恶性肿块;其余12例均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常规超声可显示其中20例病变,而导管声学造影可显示其中25例占位。3例导管扩张症在常规超声出现导管内低回声肿块,注入造影剂后显示其中2例为分泌物沉积所致。结论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显示详细的病变部位及扩张的导管,高频超声与导管声学造影是诊断乳腺导管疾患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声学造影 乳头溢液 高频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布─加氏综合征经导管选择性声学造影和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段作云 黄元海 +1 位作者 李玉玲 段海 《海南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介入性超声 导管选择性声学造影 球囊支架成形 肝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吸声层特性与布置对导管声辐射的影响
6
作者 郑晗 周其斗 谢志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0,85,共6页
采用基于NASTRAN无限元技术的导管声学计算方法,对敷设吸声层的有限长导管声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声层阻抗值、布置位置和方式对导管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声层的声阻值对导管辐射声能量影响较大,而声抗值影响较小;将吸声层... 采用基于NASTRAN无限元技术的导管声学计算方法,对敷设吸声层的有限长导管声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声层阻抗值、布置位置和方式对导管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声层的声阻值对导管辐射声能量影响较大,而声抗值影响较小;将吸声层布置在近声源段或者出口段对于降低总辐射声能量的效果相当,但在出口段布置吸声层更有利于导管发挥侧方屏蔽效应;采用不对称式吸声层对于降低声功率和特定方向上的声压级并无绝对好处,需视频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声学 声源激励 吸声层 阻抗
下载PDF
声激励简单导管的声辐射特性研究
7
作者 郑晗 王玮 周其斗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6,共9页
采用NASTRAN无限元技术,对简单导管受声激励的声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导管声波模态和辐射声能量之间的直接联系,并考虑了导管半径、长度、长径比三种因素对管内声波模态、管外辐射声功率和远场声指向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 采用NASTRAN无限元技术,对简单导管受声激励的声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导管声波模态和辐射声能量之间的直接联系,并考虑了导管半径、长度、长径比三种因素对管内声波模态、管外辐射声功率和远场声指向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导管声波模态和辐射声功率的参数主要有两个,一是无因次波数,二是导管长径比;导管的长径比越小,总辐射声能量变小,但侧方屏蔽效应也变差,因此需综合考虑长径比变化对总辐射声能量和声指向性的影响;和导管的侧方屏蔽效应主要作用于中高频,低频时导管外的声场与入射声场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声学 声源激励 单极子
下载PDF
声激励位置对简单导管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郑晗 周其斗 段嘉希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756,共10页
文章借助NASTRAN软件,研究了单极子和偶极子声激励位置对简单刚性导管声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声源的径向位置对导管声辐射影响大,而轴向位置影响小,声源越靠近导管壁,辐射声功率峰值越大;(2)对于单极子而言,声源偏离径向中心位... 文章借助NASTRAN软件,研究了单极子和偶极子声激励位置对简单刚性导管声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声源的径向位置对导管声辐射影响大,而轴向位置影响小,声源越靠近导管壁,辐射声功率峰值越大;(2)对于单极子而言,声源偏离径向中心位置时,声场的对称性取决于声源的频率值;(3)偶极子声源的方向对于导管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很大,必须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声学 单极子 偶极子 声激励
下载PDF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elastography in the nodal staging of oesophageal cancer 被引量:10
9
作者 Stuart Paterson Fraser Duthie Adrian J Stanle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89-895,共7页
AIM: To assess quantitativ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guided elastography in the nodal staging of oesophago- gastric cancers.METHODS: This was a single tertiary centre study as- sessing 50 patients with establi... AIM: To assess quantitativ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guided elastography in the nodal staging of oesophago- gastric cancers.METHODS: This was a single tertiary centre study as- sessing 50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oesophago-gastric cancer undergoing 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 of lymph nodes between July 2007 and July 2009. EUS-guided elastography of lymph nodes was performed before EUS-FNAB. Standard EUS charac- teristics were also described. Cytological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a lymph node was malignant or benign was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is study. Comparisons of elastography and standard EUS characteristics were made between the cytologically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es.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accuracy of elastography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ymph nodes in oesophageal can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ultrasound Oesophageal cancerLymph nodes ELASTOGRAPHY Tumour stag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