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定向溶栓治疗儿童高危肺栓塞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秋皎 潘涛 +1 位作者 柏振江 李莺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定向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报道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危肺栓塞患儿接受CDT治疗的情况,文献复习儿童CDT治疗的... 目的分析导管定向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报道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危肺栓塞患儿接受CDT治疗的情况,文献复习儿童CDT治疗的优势、适应证及并发症。结果该患儿为男性,4岁10个月,以肺部感染起病,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右心功能障碍等表现,肺部CTA及肺动脉造影支持肺动脉血栓性栓塞,采用标准CDT治疗,联合全身抗凝、呼吸支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儿血栓溶解,心肺功能恢复。检索相关文献,国内外共报道了17例儿童实施CDT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16例存活,1例死亡,成功率高,且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CDT能快速改善中/高危肺栓塞患儿的血流动力学,降低严重出血的风险,在治疗儿童中/高危肺栓塞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定向溶栓 肺栓塞 中高危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现状
2
作者 候学智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7-1033,共7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能够快速减轻血栓负荷,缓解右心室功能障碍,可以更早地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存在出血的高风险。目前,导管介入治疗正在迅速发展,并发展出了不少与之匹配的装置,旨在更好地完善急性PTE治疗方案,以满足肺栓塞治疗的临床需求。该文虽未对其临床相关应用优势展开对照研究,但是却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思路,对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吸入性血栓清除装置、裂解性血栓清除装置等不同类型进行了综述,并论述其在各自应用范围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当前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危险分层 导管定向溶栓 导管血栓清除术
下载PDF
浅谈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3
作者 阴冠程 杨莉 +1 位作者 孙明 周传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6-28,共3页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需要迅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几种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包括全身抗凝及系统性溶栓、导管定向溶栓和手术肺栓塞切除术。非手术治疗方案仍然是大多数肺栓塞病例的一线治疗,但是在谨慎选择的危重患者中也可...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需要迅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几种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包括全身抗凝及系统性溶栓、导管定向溶栓和手术肺栓塞切除术。非手术治疗方案仍然是大多数肺栓塞病例的一线治疗,但是在谨慎选择的危重患者中也可以将手术干预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了显著的改善,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和适当的治疗选择,可以提高急性肺栓塞治疗成功率并降低急性肺栓塞相关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全身抗凝 系统性溶栓 导管定向溶栓 手术肺栓塞切除术
下载PDF
高危肺栓塞高级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连标 李振坤 母其蕊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其中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塞栓症较严重的表现。肺栓塞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一旦确诊,风险分层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肺栓塞根据死亡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高危肺栓塞指伴有休... 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其中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塞栓症较严重的表现。肺栓塞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一旦确诊,风险分层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肺栓塞根据死亡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高危肺栓塞指伴有休克、心搏骤停的肺栓塞。高危肺栓塞的治疗因其高死亡率在肺栓塞中是最具临床挑战性的,选择合适的高级治疗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肺栓塞死亡率。高危肺栓塞的高级治疗包括体外膜肺氧合、全身溶栓、基于导管的干预治疗和外科取栓术。本文主要对高危肺栓塞的高级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为高危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高危 大面积 全身溶栓 导管定向溶栓 外科取栓术
下载PDF
CDT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AIOD患者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宗玮 戴向晨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导管定向溶栓(CDT)减容治疗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105例(158条患肢)TASCⅡD级AIOD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导管定向溶栓(CDT)减容治疗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105例(158条患肢)TASCⅡD级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术式分为溶栓组(n=13)、支架组(n=53)及联合组(n=39)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支架置入长度、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随访期间一期通畅率、免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各时段ABI、Rutherford分级改善程度等。结果:共100例患者(148条患肢)成功开通靶病变,患肢手术成功率93.6%(148/158)。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围术期间未见CDT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其中41例(78.8%)患者TASCⅡ分级降低,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中有39例联合金属裸支架置入,置入支架长度明显短于原始病变长度(t=5.019,P=0.000)。联合组射线暴露时间少于支架组(P=0.000)。36个月随访时支架组及联合组一期通畅率优于溶栓组(Log-Rank=5.409、6.748,P=0.020、0.034),60个月随访时联合组一期通畅率优于溶栓组(Log-Rank=4.414,P=0.036)。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随访36、60个月时免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ABI值相比,术后各组ABI值均提升(P<0.05),随访6个月时联合组和支架组ABI值优于溶栓组(P=0.014、0.046),联合组与支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各组Rutherford分级均较术前降低(P=0.000),联合组和支架组比溶栓组术后Rutherford分级改善程度更优(P=0.001、P=0.021),支架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结论:CDT辅助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AIOD患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定向溶栓 主髂动脉闭塞症 裸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