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位心经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1例的护理
1
作者 邱小芩 林丽萍 《医学文选》 2006年第4期755-756,共2页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是应用射频能量消融诱发心房颤动的异位灶,从而根治心房颤动,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新技术。近年来的心脏电生理研究证实,阵发性心房颤动多是由局灶性房性早搏触发或发动的,这些早搏大多起源于...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是应用射频能量消融诱发心房颤动的异位灶,从而根治心房颤动,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新技术。近年来的心脏电生理研究证实,阵发性心房颤动多是由局灶性房性早搏触发或发动的,这些早搏大多起源于肺静脉,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技术进行阵发性房颤相关的肺静脉电隔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心房颤动的复发。文献报道为正常心脏形态的病人,由于右位心心脏完全转位,结构与正常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我科200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电隔离成功治疗1例阵发性房颤的右位心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静脉治疗 护理体会 右位心 导管消融隔离 隔离肺 肺静脉隔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慢径残存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海玉 于世龙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慢径残存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202例AVNRT患者RFCA术后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电生理资料。结果:202例中12例复发,复发率5.9%,复发组9例(75.0%)术后慢径残存...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慢径残存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202例AVNRT患者RFCA术后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电生理资料。结果:202例中12例复发,复发率5.9%,复发组9例(75.0%)术后慢径残存,非复发组17例(8.9%)慢径残存,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慢径残存患者复发率高。将202例患者分为三组,既无双径现象又无交界性回波(A组)176例,3例复发,有双径现象无交界性回波(B组)23例,6例复发,既有双径现象又有交界性回波(C组)3例,均复发。结论:AVNRT复发电生理基础是房室结双径路,应尽可能消除双径现象,并去除交界性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电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复发
下载PDF
心室起搏呈向心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
3
作者 杨海玉 陈志坚 于世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控论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15例房室结文氏周期小于300ms且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的隐匿性旁道的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用RS_2(或S_1S_2)右室起搏进行靶点标测和手术成... 目的:控论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15例房室结文氏周期小于300ms且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的隐匿性旁道的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用RS_2(或S_1S_2)右室起搏进行靶点标测和手术成功判定。结果:15例中男8例,女7例。左侧旁道11例。右侧旁道4例,RS_2(或S_1S_2)在心室刺激可以清楚标测到旁道部位并能及时判定放电是否有效。手术前后房室结前传功能及逆传功能均无改变。结论:RS_2(或S_1S_2)右室刺激对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是一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房室结 房室旁道
下载PDF
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晞 游兵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导管消融隔离 阵发性心房颤动 最大P波时限 P波离散度 疗效预测 术后复发率 预测价值 肺静脉 PVI
下载PDF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纪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延宗 林治湖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导管消融肺静脉隔离治疗演示会 会议纪要 发生机制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6
作者 庞霞 钟国强 +3 位作者 郑剑光 朱立光 陶新智 刘浩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行导管射频电消融术100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心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10%。复发病例...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行导管射频电消融术100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心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10%。复发病例中7例术后慢径残存,未复发病例中3例慢径残存,慢径残存患者复发率高。未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缩短,分别为(277±41)m s和(318±46)m s(P<0.05);而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无明显缩短,分别为(298±48)m s和(311±56)m s(P>0.05)。复发病例心内电生理特点复杂多变,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未复发病例多为单纯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的电生理基础仍然是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与慢径残存及复杂的房室结、慢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 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电消融
下载PDF
阵发性房颤患者大静脉肌袖与心房电连接特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延宗 刘少稳 +3 位作者 高连君 杨东辉 林治湖 黄从新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总结阵发性房颤病人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肌袖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 ,评价国人大静脉肌袖和心房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资料与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45例 ,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肌袖的电位记录、... 目的 总结阵发性房颤病人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肌袖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 ,评价国人大静脉肌袖和心房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资料与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45例 ,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肌袖的电位记录、分析以及对能标测到袖电位的大静脉进行开口部的点或段的消融电隔离治疗。根据窦律和心房起搏下的肌袖内环形电极标测到的袖电位的激动顺序以及有效放电对袖电位的影响 ,总结和分析袖房之间的电连接特点。结果 共标测和 /或电隔离肌袖 115根 ,其中肺静脉 10 0根 ,上腔静脉 15根。其中呈单束状电连接 43根 (3 8% ) ,双束状电连接 5 4根 (4 6% ) ,多束状电连接 12根 (10 % ) ,环状电连接 3根 ,无电连接 3根。结论 根据环状电极标测到的袖电位的激动顺序和对放电的反应 ,提示袖房之间电连接的类型多为单束状和双束状(84% ) ,说明对于大多数肌袖并不需要行环状消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静脉肌袖 阵发性心房颤动 连接 导管消融隔离 PAF
下载PDF
循环系统疾病
8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年第5期577-606,共30页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冠心病患者 体表心 标测 冠心病发病 心绞痛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导管消融隔离 心房激动 高血压病患者 介入治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伊贝沙坦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与心房电连接特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延宗 黄从新 +3 位作者 刘少稳 高连君 杨东辉 林治湖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肺静脉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 ,评估中国人肺静脉与心房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43例 ,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电位 (PVP)记录和分析 ,并对能标测... 目的 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肺静脉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 ,评估中国人肺静脉与心房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43例 ,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电位 (PVP)记录和分析 ,并对能标测到PVP的肺静脉进行开口部的点或段的消融电隔离治疗。根据窦性心律和心房起搏下的肺静脉内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标测到的PVP的激动顺序 ,以及有效放电对PVP的影响 ,分析和总结肺静脉与心房之间的电连接特点。结果 共标测和 /或电隔离肺静脉 1 0 0根 ,其中呈单束状电连接 35根 (35 % ) ,双束状电连接 48根 (48% ) ,多束状电连接 1 1根 (1 1 % ) ,环状电连接 3根 ,无电连接 3根。结论 根据环状电极标测到的PVP激动顺序和对放电的反应 ,提示肺静脉与心房之间电连接的类型多为单束状和双束状 (83 % ) ,说明对于大多数肺静脉不必进行环状消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患者 肺静脉 心房连接 生理标测 导管消融隔离
原文传递
Endocardial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tachycardia guided by noncontact balloon catheter mapping system
10
作者 邹建刚 曹克将 +6 位作者 陈明龙 杨兵 朱莉 李文奇 杨荣 陈椿 单其俊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6期909-913,156-157,共5页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new noncontact balloon catheter mapping system an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is system for guiding endocardial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tachycardia.Methods Five patients with tachycard...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new noncontact balloon catheter mapping system an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is system for guiding endocardial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tachycardia.Methods Five patients with tachycardia underwent endocardial mapping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using the noncontact balloon catheter mapping system. A 9 French, 64-electrode balloon catheter and a conventional 7 French electrode catheter for mapping and ablation were positioned in the same ventricular chamber. Ventricular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y was established by the computerized mapping system. Using a boundary element inverse solution, 3360 virtual endocardial electrograms were computerized and used to derive isopotential maps. The earliest endocardial activation site, the exit site and the activation sequence of tachycardia or the critical isthmus of the reentry circuit were identifi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circular or linear lesion was performed at the target sites guided by the locator system.Results Six clinical types of tachycardia, 5 of which wer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one was concealed fasciculoventricular fiber mediated tachycardia, were induced by programmed stimulation. The mean cycle length of these tachycardias was 336.6±42.69 msec. The earliest activation site and the exit site of 5 mapped tachycardias were all identified using the system. One typ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as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and difficult to terminate, and could not be mapped. Among the 6 types of tachycardia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as successful in 4.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procedure. During the mean follow-up of 6 months, no tachycardia recurred in the patients with a successful ablation.Conclusions The noncontact mapping system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has advantage over conventional mapping techniques for refractory tachycardia. It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lectrophysiologic mechanism of a complex case, but also suitable for mapping hemodynamically-intolerated and 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Balloon Dilatation Body Surface Potential Mapping Catheter Ablation Heart Catheterization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