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护理模式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肖祖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4-136,共3页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自护能力以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采取不同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自护能力以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采取不同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通过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提升其自护能力,降低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动静脉内瘘 深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自护能力 留置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敏利 江玉凤 吴超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5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 系统评价护患一体化模式对降低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2015年1~6月)44例和对照组(2014年7~12月)44例。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 目的 系统评价护患一体化模式对降低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2015年1~6月)44例和对照组(2014年7~12月)44例。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感染发生率为2.27%,堵管发生率为2.27%,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4.088、4.739、3.03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64%,对照组为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05,P〈0.05)。结论 护患一体化模式能够减少PIC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深化护理工作内涵,推动护理专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一体化模式 导管并发症 满意率 PICC
下载PDF
不同置管途径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单新莉 汪吉平 +1 位作者 李虹 王孝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最佳置管途径。方法:将185例血液透析患者分3组,分别采用颈内静脉(95例)、颈外静脉(65例)、股静脉(25例)途径建立长期导管,比较不同置管途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并发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建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最佳置管途径。方法:将185例血液透析患者分3组,分别采用颈内静脉(95例)、颈外静脉(65例)、股静脉(25例)途径建立长期导管,比较不同置管途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并发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74%、93.84%、9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并发症比较,其中误入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并发症差异不大;置管期间并发症颈内静脉组与颈外静脉组无明显不同(P>0.05),股静脉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内静脉是血液透析长期置管的首选途径;颈外静脉可作为置管的第二级血管;尽可能不选择股静脉途径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留置 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琴珍 俞璐 +1 位作者 王秋亚 于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HD)导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1月40例临时置管和10例长期置管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11年12月~2012年11月40例临时置管和10例长期置管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HD)导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1月40例临时置管和10例长期置管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11年12月~2012年11月40例临时置管和10例长期置管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成立导管维护小组,根据HD导管常见并发症制订并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HD导管并发症显著减少(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HD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积极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范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50-1251,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长期输液和化疗患者中应用最为频繁,可有效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以及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但是在置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例如导管移位、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长期输液和化疗患者中应用最为频繁,可有效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以及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但是在置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例如导管移位、导管堵塞、感染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研究以65例PICC置管患者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导管并发症 置管过程 药物外渗 导管移位 临床实践 置管护理 静脉血栓 脉冲式冲管 贴膜
下载PDF
气管导管并发症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6
作者 张义辉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分析气管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对机械通气的影响 ,并就预防其发生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69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病人 ,气管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机械通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 目的 :分析气管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对机械通气的影响 ,并就预防其发生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69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病人 ,气管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机械通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护理措施 ,保证了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结论 :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并发症 机械通气 影响 护理对策 气管导管阻塞 气管导管错位
下载PDF
PICC导管并发症监控及处理记录表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楚凡 陈秀英 +1 位作者 王玉芳 林燕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适用于肠外营养的治疗、肿瘤化疗、长期静脉输液。长期应用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异位、阻塞、静脉炎、感染等,有时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1资料与方...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适用于肠外营养的治疗、肿瘤化疗、长期静脉输液。长期应用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异位、阻塞、静脉炎、感染等,有时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5年1月至5月在我科行留置PICC导管维护的患者130例,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4±7.0)岁。均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导管时间3~346d,平均时间(73±7.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并发症 PICC导管 记录表 外周中心静脉 peripherally 留置导管时间 长期静脉输液 inserted 临床应用 肿瘤化疗
下载PDF
浅谈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讨总结32例61例次血液透析应用双向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各种并发症情况进行精心护理,建立一整套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应... 目的探讨总结32例61例次血液透析应用双向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各种并发症情况进行精心护理,建立一整套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置管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加强导管血栓的预防,正确掌握肝素封管剂量,预防局部渗血,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预防导管脱落等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并发症 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秀珍 卓瑞燕 +2 位作者 程奇 钟水平 谢梦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监护室中应用较为广泛。PICC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便于长期输注药物和营养物质,可减少对新生儿外周血管的损伤[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监护室中应用较为广泛。PICC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便于长期输注药物和营养物质,可减少对新生儿外周血管的损伤[1-2],是新生儿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理想的安全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六西格玛管理法 新生儿监护室 留置时间 导管并发症 静脉输液 PICC 的应用效果
下载PDF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探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雯青 任元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191-192,共2页
目的研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34例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导管留置平均时间、患者生... 目的研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34例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导管留置平均时间、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感染、导管脱落、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B组导管留置平均时间、患者生存质量优于A组,P<0.05;B组感染、导管脱落、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多,给予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 长期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并发症 护理方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
11
作者 李云霞 刘洪琪 +1 位作者 姜孟臣 张超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998例留置静脉导管重度烧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资料,以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静脉...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998例留置静脉导管重度烧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资料,以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静脉栓塞、局部渗液、血肿为研究指标,探究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部位、导管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998例留置静脉导管重度烧伤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36例,发生率13.6%,其中非计划拔管83例、导管相关感染27例、导管堵塞15例、静脉栓塞3例、局部水肿4例、局部血肿4例。(2)并发症的构成比,以穿刺部位分:股静脉19.6%,锁骨下静脉7.8%,周围静脉6.5%。其中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P<0.01);以导管类型分:双腔管19.1%,单腔管6.4%,PICC导管6.2%。其中双腔管和单腔管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P<0.01)。【结论】根据重度烧伤病人的特点,锁骨下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为好;单腔管较双腔管为好;烧伤休克期、大手术及静脉高营养病人尽量用深静脉导管;康复期及长期输液的病人宜使用PICC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患者 静脉留置导管 导管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改善颈内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
12
作者 赖志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0至2011年间328例使用颈内静脉插管开放快速静脉通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比不同导管护理方式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患者对不同护...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0至2011年间328例使用颈内静脉插管开放快速静脉通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比不同导管护理方式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患者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结果舒适护理组在导管阻塞、感染、气体栓塞、出血及导管脱离的发生率分别为1.22%、2.44%、0.00%、1.83%、0.06%;常规护理组的发生情况分别为6.01%、17.01%、4.27%、7.32%、5.49%,提示舒适护理组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舒适护理组满意率达84.15%,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率为67.07%,提示舒适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使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插管 导管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代谢当量的握球运动强度对PICC置管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守坤 夏瑰丽 +3 位作者 柳泽琴 万鑫 张静 程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2期1734-173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代谢当量(MET)的握球运动强度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PICC置管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目的探讨不同代谢当量(MET)的握球运动强度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PICC置管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以MET衡量上肢握球运动强度,3组患者分别对应1~2 METs、2~3 METs、3~4 METs的运动强度,3组患者握球运动时均佩戴显示运动耗氧量的运动手表,均每日握球运动300组/d,三餐后2 h分3次开展,每次100组。PICC置管第3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与达到目标运动强度运动10 min后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在置管第7天、置管第14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完成上肢静脉血栓分级诊断;并记录PICC置管14 d内导管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PICC置管3~14 d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2 METs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60±10.45)岁;2~3 METs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0±11.07)岁;3~4 METs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25±10.93)岁。1~2 METs、2~3 METs、3~4 METs组患者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均显著高于同组静息状态下的Vmin、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与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置管7 d、14 d内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3/30)比6.67%(2/30)比6.67%(2/30),20.00%(6/30)比13.33%(4/30)比10.00%(3/30)](均P>0.05)。3组患者置管14 d内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 METs组运动疲劳感比例低于2~3 METs组及3~4 METs组[26.67%(8/30)比53.33%(16/30)比76.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2 METs、2~3 METs、3~4 METs运动强度下的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他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考虑运动疲劳因素,1~2 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作为PICC置管14 d内的握球运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当量 握球运动强度 PICC 腋静脉血液流速 上肢静脉血栓 导管并发症 运动疲劳感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9期164-164,共1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2 例血透患者,依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患者46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2 例血透患者,依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患者46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74%),两组数据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可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血透患者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血流透析双向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5
作者 王晓一 《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 2020年第7期219-219,共1页
对血流透析治疗中的双向导管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患者 37 例作为分析目标,并分析其双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对 37 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共发生并发症55次,其中包括感染(29.09%)、导管血栓形成(20.00%)... 对血流透析治疗中的双向导管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患者 37 例作为分析目标,并分析其双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对 37 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共发生并发症55次,其中包括感染(29.09%)、导管血栓形成(20.00%)、血流量不足(16.36%)、局部渗血(18.18%)、导管脱落(10.90%)。结论:血流透析治疗中的双向导管并发症发生较多,应做好相关护理措施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透析 双向导管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ADOPT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自护能力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16
作者 黄海艳 吴佳佳 +1 位作者 黄慧 唐宁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5-0158,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ADOPT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肾病科(含血液净化室)接受治疗的透析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而研究组在常... 本文旨在研究ADOPT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肾病科(含血液净化室)接受治疗的透析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使用基于ADOP问题解决模式。每组各有50例患者,并比较两组之间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并使用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健康知识(40.3±3.5)、自我概念(17.5±2.9)、自我技能(27.0±3.1)和责任感方面(16.4±1.3)得分显著提高(P<0.05);同时,在留置导管并发症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综上所述,应用ADOPT 护理模式可以增强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减少留置导管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PT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自护能力 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隧道式Power PICC置管在降低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和杏 李佩兰 +1 位作者 李美容 陈凤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置管中采用隧道式Power PICC置管对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置入PICC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收治时间为2020年6月12日至2022年1月23日。将60例患者平均分... 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置管中采用隧道式Power PICC置管对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置入PICC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收治时间为2020年6月12日至2022年1月23日。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行隧道式Power PICC置管的患者为观察G组,行三向瓣膜PICC常规方法置管的患者为对照C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置管,然后经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行增强CT、MRI后静脉外渗的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时间、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G组的静脉外渗发生率(3.33%)、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C组的静脉外渗发生率(20.00%)、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593,P<0.05)。观察G组的护理时间〔(8.15±1.23)d〕、护理专业评分〔(96.52±1.14)分〕、护理舒适评分〔(96.01±1.1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6.52±1.12)分〕明显优于对照C组的护理时间〔(11.58±1.09)d〕、护理专业评分〔(90.12±1.36)分〕、护理舒适评分〔(90.65±1.2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0.12±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1、19.753、17.278、20.160,P<0.05)。结论:将隧道式Power PICC置管方式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预防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与静脉外渗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Power 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 隧道式 静脉外渗发生率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18
作者 夏兰杰 王晓珍 +1 位作者 吕玉芳 杨梓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对象分别来自本院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前(2021年3月~2022年5月)及实施后(2022年6月~2023年6月)各自接收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由本院提供。各自的护...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对象分别来自本院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前(2021年3月~2022年5月)及实施后(2022年6月~2023年6月)各自接收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由本院提供。各自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分别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PICC导管非计划拔管率,保证急性白血病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治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 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患者参与质量控制降低 PICC 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青梅 陈梅 姜婷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0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质量控制在减少 PICC 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PICC 导管维护标准设计成通俗易懂、患者专用的 PICC 导管护理质量控制单(简称质控单),使 PICC 置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按照...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质量控制在减少 PICC 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PICC 导管维护标准设计成通俗易懂、患者专用的 PICC 导管护理质量控制单(简称质控单),使 PICC 置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按照质控单标准对护士 PICC 导管护理进行监督。选择2013年7—12月未参与 PICC 导管质控的 PICC 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参与 PICC 导管质控的 PICC 带管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 PICC 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 PICC 导管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为6.3%,感染发生率为3.8%,堵管发生率为1.3%,血栓发生率为1.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9,4.981,3.888,0.377;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5,P 〈0.05)。结论让患者参与PICC 导管维护的质控,使护士和患者都能积极参与 PICC 导管质量管理,加强患者安全意识,有效控制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导管并发症 满意度 PICC
原文传递
多模延续护理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延续护理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纳入标准的肿瘤科PICC带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PICC带管患者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和传统的电话随访延续护... 目的探讨多模延续护理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纳入标准的肿瘤科PICC带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PICC带管患者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和传统的电话随访延续护理,督促患者定期进行PICC导管维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包括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信息平台、家庭随访等多模相结合的延续护理。干预后,采用PICC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问卷、延续护理满意度问卷对2组患者测评,比较2组研究对象导管维护依从性、对延续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经过3个月干预后,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经过3个月干预后,实验组研究对象对延续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延续护理在肿瘤科PICC带管患者中运用,利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信息平台、家庭随访等多种模式结合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满足了PICC带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了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意识,督促患者按时行导管维护,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提升延续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延续护理 PICC 肿瘤科 导管维护 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