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士芳 邓小岚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3-643,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护理质量 导管意外 拔管原因 老年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 非正常拔管 置管技术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意外进入胸腔一例
2
作者 刘广召 孙振海 刘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09-809,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导管意外 胸腔出血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 2%利多卡因 硬膜外导管 持续注入 穿刺角度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防治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成平 潘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285-1286,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 预防 治疗 心电监测 拔管意外综合征 拔管操作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建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47-48,共2页
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已引起人们广泛地重视,但静脉导管的拔除是一个很少讨论的课题。令人吃惊的是,拔管引起并发症的死亡率达57%。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并发症虽少见,但要重视其死亡率高这一点。本报告回顾... 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已引起人们广泛地重视,但静脉导管的拔除是一个很少讨论的课题。令人吃惊的是,拔管引起并发症的死亡率达57%。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并发症虽少见,但要重视其死亡率高这一点。本报告回顾总结了8例中心静脉拔管后发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拔除意外 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深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金林 曹权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2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导管拔除意外 深静脉置管 文献复习 病例报道 深静脉导管 并发症 文献分析
下载PDF
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锦丽 黄超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1836-1836,共1页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重,侵入性置管操作较多,而且昏迷患者多,无家属陪护,所以导管的意外拔除情况较普通病房出现多。意外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重,侵入性置管操作较多,而且昏迷患者多,无家属陪护,所以导管的意外拔除情况较普通病房出现多。意外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针对ICU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较高的现象,笔者收集了1080例次ICU置管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中18例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意外拔管 护理对策 原因分 医护人员 导管意外 操作不当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非隧道式导管新型固定方法用于血液透析病人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琴 陈晓 +1 位作者 谭秉通 梁艳 《全科护理》 2022年第17期2379-2381,共3页
目的:探究非隧道式导管新型固定方法用于血液透析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贴胶带固定法对非隧道式导管进... 目的:探究非隧道式导管新型固定方法用于血液透析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贴胶带固定法对非隧道式导管进行固定,试验组采用新型固定法对非隧道式导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导管意外事件发生率、皮肤情况。结果:试验组导管稳定、颈部舒适病人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导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非隧道式导管部位皮肤红肿、渗液、污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病人非隧道式导管固定方案中应用新型固定方法,相比于传统敷贴胶带固定法可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导管意外事件、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操作简单,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隧道式导管 导管固定 血液透析 导管意外 皮肤损伤
下载PDF
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意外脱(拔)管2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春 孙平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7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对策 外伤性 原因分 神经外科患者 医护人员 导管意外 导管拔除
下载PDF
新生儿新型帖服式连体约束带使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姜红 刘杨 于凤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3期713-714,共2页
约束带是为防止危重新生儿在躁动、抽搐、无意识状态下发生各种导管意外脱落等严重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适用于危重的、术后有各种引流导管的患儿。但使用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传统的约束带为分体式,呈被迫体位。缺点是不舒适、... 约束带是为防止危重新生儿在躁动、抽搐、无意识状态下发生各种导管意外脱落等严重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适用于危重的、术后有各种引流导管的患儿。但使用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传统的约束带为分体式,呈被迫体位。缺点是不舒适、易引起患儿疲劳而哭闹、导管易脱出。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约束带 使用效果 导管意外 意识状态 引流导管 使用不当 不舒适
下载PDF
PICC带管病人病员服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江山 曾丽 《全科护理》 2014年第12期1152-1152,共1页
近年来,随着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意外拔出、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PICC的穿刺部位也由肘关节下部转移到... 近年来,随着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意外拔出、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PICC的穿刺部位也由肘关节下部转移到了肘关节上部。由于穿刺部位的改变,普通病员服在病人输液、PICC导管维护及巡视中存在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对PICC带管病人病员服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带管病人 病员服 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静脉置入 机械性静脉炎 导管意外拔出 穿刺部位
下载PDF
改良型一次性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
11
作者 詹艳艳 周燕 +1 位作者 俞乐春 徐红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7期183-183,共1页
现有技术中,虽然体液引流管在放胸腹水等治疗中的使用比较成熟,但在实际使用时候,引流管插入人体一端采用传统方式固定,管身无妥善方式固定,如果患者出现胸腹水渗出情况,导致管道移位、意外脱落和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为了防止导管意外... 现有技术中,虽然体液引流管在放胸腹水等治疗中的使用比较成熟,但在实际使用时候,引流管插入人体一端采用传统方式固定,管身无妥善方式固定,如果患者出现胸腹水渗出情况,导致管道移位、意外脱落和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为了防止导管意外滑脱,传统使用缝合皮肤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而且会引起牵拉痛,拆除缝线也很繁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对现有的引流管固定器进行改良并在临床应用推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引流管 临床应用 改良型 固定装置 腹水渗出 导管意外 胸腹水 牵拉痛
下载PDF
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丽萍 徐雯 +2 位作者 傅娟 杨琴燕 孙红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31-131,共1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患者抢救争取了时间和条件。而人工气道导管固定不良是导致导管意外脱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确保人工气道固定到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患者抢救争取了时间和条件。而人工气道导管固定不良是导致导管意外脱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确保人工气道固定到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的寸带或绷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大小不易调节,加之受患者汗渍或分泌物污染容易使其变硬、变细,造成患者颈部皮肤红肿甚至勒伤。为此,我院ICU设计制作了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固定带,使用方便,制作简单,不仅保证了护理安全,而且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套管 设计制作 固定带 应用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 导管意外 临床使用
下载PDF
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肠梗阻置管治疗的护理
13
作者 鲁颖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肠梗阻置管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置管后主孔接负压引流器,用蝶形胶布将导管妥善固定于耳郭处,鼻部不固定,中间预留10-15cm。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陪护者讲解导管的自我防护方法,活动时不能太猛,防止导管意...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肠梗阻置管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置管后主孔接负压引流器,用蝶形胶布将导管妥善固定于耳郭处,鼻部不固定,中间预留10-15cm。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陪护者讲解导管的自我防护方法,活动时不能太猛,防止导管意外拔出。每小时观察记录导管外露长度,及时调整预留长度,随时观察引流胃肠液的性状和引流量。插管侧的鼻腔每日早晚2次滴入液状石蜡,每次1。2滴,保持导管的润滑,以利于导管随着肠蠕动下行。结果置管后肠梗阻导管逐渐往远端肠管前进,3例96小时后导管进入结肠,其余7例导管到达远端回肠;肠梗阻导管每日引流量(1340±215)mL,患者腹痛、腹胀逐渐缓解,症状缓解时间(52±8)小时,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91±18)小时,恢复正常饮食时间(168±28)小时。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尤其是需长期卧床者应事先常规给予预防急性肠梗阻的护理;护理的原则是要保证导管通畅及充分引流胃肠内容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老年骨折 置管治疗 护理 并发 负压引流器 导管意外 肠梗阻导管
下载PDF
ICU气管插管意外脱出相关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14
作者 孙书稳 张春英 李君英 《健康之路》 2017年第8期154-155,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ICU患者导管意外脱出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以提高今后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以ICU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气管插管且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发生导管...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ICU患者导管意外脱出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以提高今后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以ICU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气管插管且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本组17例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的患者中,由于患者呼吸系统自身因素拔管12例(70.59%)、缺乏健康教育拔管3例(17.65%)、固定不稳定拔管1例(5.88%)、镇定不充分拔管1例(5.88%),均经相应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ICU患者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的风险较高,而且其相关因素复杂,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导管意外脱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意外脱出 ICU 护理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因素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晓翠 杨文群 +1 位作者 伍亚舟 曾登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23-26,共4页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也称意外脱管,是指患者的各类治疗性导管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自行拔除或导管意外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不慎拔管[1].UEX是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也是医院内发...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也称意外脱管,是指患者的各类治疗性导管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自行拔除或导管意外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不慎拔管[1].UEX是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也是医院内发生率较高且危害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2],不仅给患者带来再次置管的伤痛、延长住院时间,也不同程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引发医疗纠纷.据报道,世界范围的导管意外拔除发生率为0~29%,每100个导管留置日的脱落密度为0~4.6次[3],其中91.7%属于自行拔管,8.3%属于意外脱管[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拔管 危重患者 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 风险因素 导管意外 设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对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邱广平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他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非计划性拔管(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他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非计划性拔管(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2]。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管道繁多,无形中增加了UE的风险,若不重视,将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ICU患者 舒适护理 临床观察 医护人员 护理模式 导管意外 导管拔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