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燕红 张勤 +1 位作者 钟庆 宋凤莲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白色念珠菌。CRBSI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静脉营养液输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者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CRBSI组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BMI、合并糖尿病、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长、输液类型为静脉营养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均能用于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19、0.975(P<0.05)。结论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CRBSI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同时CRBSI的发生与年龄、BMI、置管天数、置管部位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丽华 何建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入NC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置管部位的CRBSI发生率,分析CRBSI患者的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依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n=22)和非感染组(n=147),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果。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22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感染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铁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06,0.007)。ROC曲线显示,白蛋白AUC为0.726,高密度脂蛋白AUC为0.704。结论:NCC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CRBS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科学降低儿童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3
作者 丁亚光 王春立 +7 位作者 迟巍 王晓晖 王莹莹 王莉 武莹 陈芳娇 段颖杰 李慧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2021年1月—12月,采用常规PICC导管感染防控措施,实验组于2022年1月—12月,采用改进科学中改进策略中的六西格玛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导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9%,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实验组每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实验组护士对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士对于导管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科学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护理实践
下载PDF
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
4
作者 刘兰霞 张娟 +4 位作者 刘嘉欣 肖长长 陈少英 罗丹 李桂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开展两轮函询,确定方案各级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依次为0.862,0.860;Kendall′s W值分别为0.546(χ^(2)=76.804,P<0.001)、0.614(χ^(2)=93.371,P=0.005),最终筛选并确定包括2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35个三级条目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早期识别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科学、可靠,能够为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早期识别 管理方案 循证护理 证据汇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的构建
5
作者 李长红 赵春艳 +2 位作者 蔡天蕊 仇晓霜 由晓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最终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2;对一轮专家函询意见进行整理修改后,第二轮专家函询方案条目的重要性均值为4.13~5.00,方案条目的相关性均值为4.07~5.00,重要性、相关性变异系数分别在0.00~0.19、0.00~0.20之间,Kendall’s W为0.131、0.143(P<0.001)。最终形成了包含5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49个三级条目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结论:本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助于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德尔菲专家函询
下载PDF
外周血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甘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按患... 目的: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按患者是否发生CRB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CRBSI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11例发生感染(13.75%),69例未发生感染(86.2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平均透析时间更长,Hb、Alb、K^(+)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分级明显差于非感染组(P<0.05);且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较非感染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CRBS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85.51%,最佳临界值为<16.36μg/L。结论:25(OH)D缺乏或不足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表现,25(OH)D缺乏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一定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肾病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吴丽 余金 +1 位作者 刘克英 邓士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重视环境和营养管理,增强抗感染水平;结合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敷,加强置管处皮肤护理;组建专科静脉治疗小组,提升PICC导管专科护理品质;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落实专科延续护理。患者住院13 d,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导管穿刺口和血流感染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护理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春艳 罗丹 +1 位作者 陈倩 李威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304例患者,其中CRBSI组47例(15.46%)、非CRBSI组257例(84.54%)。CRBSI组年龄、BMI、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合并糖尿病、置管地点为ICU、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的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067,95%CI(1.238,7.598)]、高BMI[OR=1.894,95%CI(1.215,2.952)]、合并糖尿病[OR=1.609,95%CI(1.129,2.293)]、高APACHEⅡ评分[OR=2.287,95%CI(1.174,4.455)]、置管地点为ICU[OR=4.106,95%CI(1.600,10.537)]、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OR=3.416,95%CI(1.583,7.371)]、置管时间长[OR=1.416,95%CI(1.019,1.968)]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证实,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均能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获得更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981,95%CI(0.967,0.996)]及敏感度(0.957)、特异度(0.96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受到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地点、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时采取针对应的干预措施,尽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庆 何淑玲 +1 位作者 丁云馨 王宏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82-1785,共4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血管内置管患者尤其是癌症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全身感染,加重患者身体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做好带管期间的管路维护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人员根据丰富的专业知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血管内置管患者尤其是癌症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全身感染,加重患者身体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做好带管期间的管路维护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人员根据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经验,对可能发生的疾病给予提前干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由传统的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简要综述基于预见性护理方案在CRBSI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进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巩红梅 马玉芹 孙静美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4.74%(52/9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0.00%、14.74%、11.58%;革兰氏阴性菌占36.84%(35/95),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占8.42%(8/95);对主要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前三位分别为红霉素、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和利福平则表现出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20%;对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抗菌药物排列前两位分别为复方新诺明、氨曲南,耐药率均>50%;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现更低的耐药性。对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较高,抗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与氟康唑,耐药率均>50%。死亡患者中股静脉置管比例、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比例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生存患者,感染后拔管时间长于生存患者(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为本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且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及合并糖尿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1
作者 赵顺莹 沈斌 +1 位作者 邢韦韦 高艳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5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15个模型的AUC或C指数为0.67~0.930;5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16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风险。出现频次较高的预测因子包括:肠外营养、糖尿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患者或住院史、管腔数、使用抗生素、股静脉置入、恶性肿瘤。结论:现有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预测因子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偏倚风险高,未来应对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12
作者 高菲 赵敏敏 +2 位作者 李长秀 韩笑 刘蓓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对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9...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对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9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n=63)和非CRBSI组(n=126)。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及留取血培养当天的HNL、PCT、IL-6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HNL、PCT和IL-6的联合检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危重患者发生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CRBSI组HNL、PCT、IL-6水平均高于非CR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NL、PCT、IL-6及联合检测模型诊断CRB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901、0.828、0.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L、PCT、IL-6诊断CRBSI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51 ng/ml、0.62 ng/ml、32.68 pg/ml,灵敏度分别为81.0%、79.4%、84.1%,特异度分别为99.2%、86.4%、69.6%。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联合检测模型结果与预测诊断CRBSI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10,P<0.05),HNL≥248.51 ng/ml与预测诊断CRBSI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4,P<0.05)。结论相比于PCT、IL-6,HNL对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聚维酮碘乳膏对深静脉导管置入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
13
作者 刘娣 孟祥凯 杨国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对深静脉导管置入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8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深静脉导管置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无菌敷料...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对深静脉导管置入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8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深静脉导管置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无菌敷料覆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维酮碘乳膏。比较2组置管部位疼痛程度、穿刺口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CRBSI发生情况、CRBSI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部位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U=11.203,P=0.011);观察组患者穿刺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CRBSI总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7.24%(χ^(2)=4.245,P=0.039);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CRBSI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聚维酮碘乳膏外用能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穿刺口愈合,减轻瘢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深静脉导管置入 聚维酮碘乳膏 愈合 瘢痕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
14
作者 周忱 李文娟 周进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8期61-63,89,共4页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2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2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2组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部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相关性血流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RBSI)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置管位置多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的置管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集束化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有利于更加合理地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有效改善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PICC病人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建议
15
作者 瞿春霞 龙志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513-2516,共4页
目的: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并发血流相关性感染(CRBSI)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选取416例白血病PICC病人,根据有无并发CRBSI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按照1∶1比例倾向... 目的:基于倾向值匹配法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并发血流相关性感染(CRBSI)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选取416例白血病PICC病人,根据有无并发CRBSI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按照1∶1比例倾向值匹配两组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匹配后并发CRBSI的因素,并提出CRBSI预防建议。结果:CRBSI发生率为14.66%;倾向性匹配前后并发组合并糖尿病、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占比均低于未并发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均长于未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导管留置时间均是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均是并发CRBS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白细胞、血红蛋白、一次穿刺成功、高渗性输注液、贫血、带管出院、导管留置时间均是白血病PICC病人并发CRBSI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值匹配法 白血病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因素
下载PDF
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16
作者 梁钱钱 徐璐 周海燕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我院ICU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我院ICU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行风险预警分级管理。比较两组CLA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结果观察组CLABSI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应用可降低CLABSI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提高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讨
17
作者 梁柳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88-0191,共4页
分析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限定时间:2023.01-2023.12;限定对象:ICU住院患者;研究方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干预后住院诊疗相关指标更佳... 分析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限定时间:2023.01-2023.12;限定对象:ICU住院患者;研究方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干预后住院诊疗相关指标更佳,CRBSI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CRBSI发生,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不良反应 crbsi 效果
下载PDF
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18
作者 陈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19-0122,共4页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随着血液系统输送至全身各处,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另外,同一次性输注耗材和常规留置针相比,PICC操作更为便捷、治疗费用更加经济,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经济压力。然而PICC留置期间伴有一定的CRBSI、血栓等置管并发症风险,在降低PICC留置效果、阻碍患者疾病治疗进程推进的同时,加重了其医疗负担。因此,做好PICC留置期间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探究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ICC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血栓
下载PDF
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及并发症研究
19
作者 秦怡 钱蕾 +2 位作者 吴虹 宋婷婷 达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PICC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对于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20例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就医时间从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在实际... 探讨PICC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对于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20例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就医时间从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指标时,发现观察组出现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不良心理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有助于患者维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且还能减少导管留置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全程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某院肺癌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罗岚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肺癌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为临床... 目的:探究医院肺癌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为临床行PICC置管患者CRBSI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收治的124例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置管部位、穿刺方式、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换药频次、CRBSI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行PICC置管后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中发生CRBSI的有23例,感染发生率为18.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并发CRBSI与其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穿刺方式、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动与否、换药频次、导管维护频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0岁(OR=1.882)、合并糖尿病(OR=2.367)、穿刺方式为直接穿刺(OR=2.914)、穿刺次数≥3次(OR=2.571)、导管留置时间≥14 d(OR=3.269)、导管移动(OR=3.452)、换药频次≥5次(OR=2.784)、导管维护频率延迟(OR=3.127)是肺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并发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发生CRBSI的概率较高,并且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穿刺方式、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动与否、换药频次、导管维护频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此临床应高度关注,并积极予以护理管理,以降低CRBSI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