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李莉莉 华佳丽 +4 位作者 张馨尹 董永泽 宋昱莹 陈娟英 姚惠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66-473,共8页
目的检索、评估和整合关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 目的检索、评估和整合关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等专业相关网站,以及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中与CRRT患者中心静脉CRT预防有关的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循证团队成员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分别为3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和3篇专家共识。从8个方面汇总形成27条最佳证据,包括评估、穿刺及拔管、导管类型、血管通路监测方法、封管、抗凝剂、溶栓治疗、培训和管理。结论医护人员在实施CRRT患者中心静脉CRT预防时,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境与患者意愿,审慎地选择最佳证据,增强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促进患者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导管相关血栓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风险评估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帝娣 龙玲 +2 位作者 周小珍 陈秀雄 吴海珠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应用PICC导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血管彩超定期随访调查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并分析影响深静脉...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应用PICC导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血管彩超定期随访调查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并分析影响深静脉导管血栓发生危险因素。结果经超声筛查出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患者22例,静脉血栓发生率约2.50%。22例患者中,左侧上臂静脉置管14例(62.0%),右侧上臂静脉置管8例(19.4%),传统方法穿刺15例(68.2%),超声引导下方法穿刺7例(31.8%),Ⅲ期及Ⅳ期患者18例(81.8%),Ⅰ期及Ⅱ期患者4例(19.2%);两组在化疗药物、置管方式、置管部位、输血史、血小板计数升高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上述指标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相关因素。结论行PICC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相关血栓形成受化疗药物、置管方式、置管部位、输血史和血小板计数水平偏高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危险因素原因,制定出合理干预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风险评估 护理
下载PDF
上肢加压治疗在预防无运动能力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徐岁云 王文旭 +3 位作者 韩艳 高炀 郭磊 闫先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135-138,181,共5页
目的观察上肢加压治疗在预防无运动能力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上肢PICC置管术并进行导管维护的无运动能力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上肢加压治疗在预防无运动能力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上肢PICC置管术并进行导管维护的无运动能力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加压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被动活动干预,加压组使用空气压力波加压干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0 min后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血流速度;于置管前、置管2周后,检测两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记录两组PICC相关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0 min后,两组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干预前,且加压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2周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高于本组置管前,且高于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组置管前、置管2周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周的观察期内,加压组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通过增加置管侧静脉血流速度,能有效预防无运动能力患者上肢PICC相关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波干预 被动活动 血流速度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下载PDF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预测模型建立的研究概况
4
作者 王雪星 陈春梅 +1 位作者 楚杰 王羽丰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我国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仍然很高。因此,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中外文文献,总结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仍然很高。因此,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中外文文献,总结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治疗,以及目前常用的血栓形成临床预测模型、相关量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目的是增进医务人员对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认识,为医护人员、患者和医疗政策制定者提供临床参考依据,从而减少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预测模型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用地塞米松抑制家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被引量:5
5
作者 艾熙 陈劲 +4 位作者 冯丽娟 官艳 范亚维 阳军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4,459,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地塞米松。术后第7天观察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内D-D二聚体水平。结果成功建立简便有效的日本大耳白兔导管相关血栓模型。低分子肝素组及合用组实验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较对照组显著降低,D-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栓。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可能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栓 动物模型 低分子肝素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鑫 《当代医学》 2019年第7期80-84,共5页
目的通过对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RT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 目的通过对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RT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收治的312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入组的312例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早期(3个月内)发生血栓的例数为193例,发生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2=8.502;P<0.05)及体重指数(c2=5.909;P<0.1)与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有关。而预防性抗凝、入院的全身炎症水平及是否行乳腺癌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肥胖(BMI≥28 kg/m2)[OR=2.611,95%CI(1.060~6.429)]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41~60岁[OR=2.3,95%CI(1.242~4.260)];>60岁[OR=2.758,95%CI(1.232~6.17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为0.618,95%CI(0.555~0.681),预测CR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结论本研究显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CR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和肥胖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所有患者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相关血栓 体重指数 年龄 预防性抗凝
下载PDF
口服华法令预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7
作者 王松 赵文燕 +1 位作者 丁晓华 李胜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华法令预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RT)的有效性,为临床预防肿瘤患者CRT提供相应实证。方法电子检索PUBMED/MEDLINE、OVID、EBSCO、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同时辅以引文检索和手工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华法令预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RT)的有效性,为临床预防肿瘤患者CRT提供相应实证。方法电子检索PUBMED/MEDLINE、OVID、EBSCO、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同时辅以引文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查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1 522例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华法令与安慰剂相比较,两组CRT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52,0.89),P=0.004],两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发生率[RR=2.12,95%CI(0.82,5.48),P=0.12],病死率[RR=1.01,95%CI(0.58,1.74),P=0.98]。结论口服华法令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CRT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增加证据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令 预防 导管插入式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血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成人无症状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后无抗凝治疗对其预后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伟 傅麒宁 +2 位作者 李追 赵渝 向志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6期2705-2708,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RT)后不进行抗凝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357例成人无症状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栓体积、D-二聚体水平、超声结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对患者诊... 目的探讨无症状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RT)后不进行抗凝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357例成人无症状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栓体积、D-二聚体水平、超声结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对患者诊断时、拔出导管前血栓体积、D-二聚体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357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在确诊无症状CRT时即拔出导管,剩余314例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1例意外发现发生无症状性肺栓塞,5例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例发生导管阻塞。302例未经抗凝治疗的无症状CRT患者血栓体积、D-二聚体水平较诊断时均有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月,无一例随访患者发生明显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CRT发生后,未经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栓体积及D-二聚体水平可自行下降,且无抗凝治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抗凝 血栓体积 D-二聚体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振宇 顾喜喜 +4 位作者 鲍旭霞 夏罕生 范越 虞奋 史振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8-904,954,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治疗策略。方法2021年3—7月前瞻性连续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74例使用输液港化疗的肿瘤患者。超声筛查患者IVAP导管相关血栓...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并发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治疗策略。方法2021年3—7月前瞻性连续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74例使用输液港化疗的肿瘤患者。超声筛查患者IVAP导管相关血栓发生情况,并以此分为血栓发生组和未发生IVAP导管相关血栓组。搜集患者基线和病历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并发IVAP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对发生血栓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初步抗凝治疗(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用10 mg/d利伐沙班抗凝,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用20 mg/d利伐沙班抗凝),随访发生血栓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274例肿瘤患者中有35例(12.8%)患者发生IVAP导管相关血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生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有远处转移(OR=3.013)、化疗前纤维蛋白原≥400 mg/dL(OR=3.226)、新辅助+辅助化疗方式(OR=26.286)。随访发现所有IVAP导管相关血栓阳性患者抗凝用药后无局部症状发生或加重,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1例因肠道出血停药,1例轻度牙龈出血,1例轻度鼻黏膜出血。有超声复查的5位患者在新型口服抗凝药作用下附壁血栓消失或变小。结论IVAP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为化疗前纤维蛋白原≥400 mg/dL、有远处转移、新辅助+辅助化疗方式,临床应注意筛查。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可使用10 mg/d的利伐沙班;D-二聚体≥0.8 mg/L的患者可使用20 mg/d的利伐沙班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输液港(IVAP) 导管相关血栓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文超 王颖雯 +5 位作者 康琼芳 顾莺 季福婷 王瑞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9-42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中心静脉导管(CVAD)相关血栓发生的保护和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Ovi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16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中心静脉导管(CVAD)相关血栓发生的保护和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Ovi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16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纳入置入CVAD的住院新生儿至青少年人群,排除使用CVAD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儿科人群,对证据体行GRADE证据评价。结果纳入13篇队列研究和1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2000年以后文献13篇,北美和欧洲10篇;CVAD相关性血栓的诊断均来自静脉造影或静脉超声检查(发生率3.3%~30.3%),3848根CVAD导管纳入分析,其中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538根、非隧道式导管509根、隧道式导管241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583根;颈内静脉置管360根,锁骨下静脉置管354根,股静脉置管162根;219根导管出现导管功能障碍。①CVAD因素中,非隧道式导管OR=0.37(95%CI:0.21~0.63),股静脉置管OR=1.99(95%CI:1.15~3.44),导管功能障碍OR=2.44(95%CI:1.59~3.76),导管留置时间每增加1d OR=1.01(95%CI:1.0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疾病状态因素中,急性白血病OR=2.96(95%CI:2.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过程:使用门冬酰胺酶OR=3.86(95%CI:1.82~8.20),输入肠外营养OR=1.85(95%CI:1.25~2.75)。GRADE证据评价均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CVAD相关血栓的发生中,非隧道式导管是保护因素,急性白血病、脓毒症、股静脉置管部位、导管功能障碍、治疗使用肠外营养、导管留置时间长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危险因素 儿科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宋丽丽 朱莹莹 +1 位作者 管玉洁 刘炜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0期114-114,113,共2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2012年1月~2017年4月共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2012年1月~2017年4月共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血小板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数值均低于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数值均高于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血小板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数值均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数值均高于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数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栓缩小率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再发血栓率(32.00%)低于对照组再发血栓率(44.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即可有效缩小血栓、促进血管再通,同时可降低血栓再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急性白血病 导管相关血栓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1 位作者 陆永红 阳子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64例,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d,治疗组用0.5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0d,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64例,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d,治疗组用0.5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0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前1h(T0)、治疗后2d(T1)、10d(T2)、16d(T3)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栓溶二聚体浓度(D-dimmer);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处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VC相关DVT,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和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对照组患者Fib和D-dimmer浓度明显高于治疗组和T0时(P<0.05);CVC相关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0.5mg/d皮下注射10d预防宫颈癌患者CVC-related DVT有一定效果,且剂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宫颈癌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乳腺癌导管相关血栓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期分析
13
作者 桑蝶 范善民 +9 位作者 李诗语 张金涛 王亨敏 赵晓慧 郑利军 梁平 郗广彪 赵龙妹 张育荣 袁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利伐沙班预防乳腺癌深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深静脉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组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 目的探讨使用利伐沙班预防乳腺癌深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深静脉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组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0 mg口服1次/d,连续用药1个月;对照组未接受预防抗凝治疗。通过血管超声检查确认CRT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CRT形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35例乳腺癌患者,置管总天数共19035 d,平均置管天数为81 d。对照组118例,CRT发生率为28.0%(33/118);治疗组117例,CRT发生率为20.5%(24/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165例,CRT发生率为18.2%(30/165),血栓最常见于腋静脉管周(63.3%,19/30);锁骨下静脉置管63例,CRT发生率为39.7%(25/63),血栓最常见于锁骨下静脉管周(88.0%,22/25);输液港7例,CRT发生率为28.6%(2/7),位于锁骨下静脉管周及颈内静脉。置管后<30 d内形成CRT患者占54.4%(31/57),30~<60 d形成CRT患者占22.8%(13/57),60~<180 d形成CRT患者占22.8%(13/57)。确诊CRT患者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5 mg,每12 h给药1次,口服,共3个月。3个月内血栓消退率为100.0%(57/57),其中<30 d血栓消退占71.9%(41/57),30~<60 d为19.3%(11/57),60~<90 d为8.8%(5/57)。单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下静脉置管较PICC发生CRT的风险高(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类型是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OR=2.898,95%CI:1.386~6.056,P=0.005)。安全性分析显示,利伐沙班预防CRT过程中无药物相关出血、肝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确诊CRT患者在抗凝治疗同时保留深静脉置管,输液顺畅,均按计划完成抗肿瘤治疗,未出现新发血栓和肺栓塞等异常。结论利伐沙班预防抗凝CRT发生比例下降,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观察;利伐沙班治疗CRT疗效与安全性较好,不影响同期化疗。医务人员应针对CRT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利伐沙班 深静脉置管化疗 导管相关血栓 预防
原文传递
璜达肝葵钠预防癌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苏先旭 黄梦君 +1 位作者 王辉 杜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寻找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最佳药物、最佳时机及模式。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之间96例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荷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使用璜达肝葵钠、低分子肝素后预防PICC置入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 寻找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最佳药物、最佳时机及模式。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之间96例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荷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使用璜达肝葵钠、低分子肝素后预防PICC置入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随访后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璜达肝葵钠和低分子肝素,术后早期,璜达肝葵钠组的DVT发生率为8.3%,低分子肝素组为22.9%;术后随访璜达肝葵钠组的DVT发生率为16.7%,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33.3%。璜达肝葵钠组术中出血3例,出血量1295±108 ml,术后出血5例,出血量425±107 ml;低分子肝素组术中出血7例,出血量1377±151 ml,术后出血11例,出血量4467±112 ml,不良反应方式情况璜达肝葵钠组均好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文中的研究说明璜达肝葵钠用于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中,DVT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好于低分子肝素。但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本科室患者,后续应纳入更多不同医院同科室的恶性肿瘤患者,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以便获取更为深入科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璜达肝葵钠 导管相关血栓 预防性抗凝 癌症患者
下载PDF
肺癌化疗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琰 李思祯 +4 位作者 李海云 郭亚茹 彭会珍 丁楠楠 赵文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02月至2023年0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肺癌化疗PICC患...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02月至2023年0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情况,将发生CRT患者设为CRT组,其余患者设为非CRT组,对比两组资料,分析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中发生CRT 17例(8.67%),未发生CRT 179例(91.33%)。单因素分析显示:CRT组肿瘤Ⅲ-Ⅳ期、腺癌、合并糖尿病、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D-D水平>0.5 mmol/L比例高于非CRT组(P<0.05);两组合并高血压、年龄、穿刺部位、性别、治疗方法、置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吸烟史、化疗药物、饮酒史、导管型号、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癌(β=1.341,OR=3.825,95%CI=1.348-10.851)、合并糖尿病(β=1.508,OR=4.518,95%CI=1.621-12.592)、肿瘤Ⅲ-Ⅳ期(β=1.552,OR=4.719,95%CI=1.480-15.048)、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β=1.332,OR=3.790,95%CI=1.366-10.513)、D-D水平>0.5 mmol/L(β=1.333,OR=3.791,95%CI=1.363-10.544)是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与病理类型、合并糖尿病、导管尖端位置、D-D水平、肿瘤分期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肿瘤分期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体系研制
16
作者 邵帅 苏醒 +2 位作者 杨苗苗 庄淑梅 张慧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方法检索PICC-RVT相关文献,建立初始指标池;通过小组讨论,初步拟定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方法检索PICC-RVT相关文献,建立初始指标池;通过小组讨论,初步拟定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88.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0.925,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27、0.364。最终形成的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为评估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提供了工具。患者、治疗、导管以及操作是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体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诊治进展
17
作者 陈启亮(综述) 戴兵(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CRAT)是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少见并发症,包括附壁血栓和导管尖端血栓,其发生与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内密切相关,导管尖端反复接触心房内壁、右心房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全身高凝状态均可促进血栓形成。大多数CRAT... 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CRAT)是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少见并发症,包括附壁血栓和导管尖端血栓,其发生与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内密切相关,导管尖端反复接触心房内壁、右心房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全身高凝状态均可促进血栓形成。大多数CRAT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因导管功能不良、心血管症状等不适就诊,若同时继发栓塞或感染等并发症则会引起严重临床不良后果甚至死亡。CRAT诊断主要依赖于经胸壁心脏超声、经食管心脏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经导管靶向治疗、手术取栓、抗凝、全身溶栓和拔除导管等,应根据血栓大小、位置、患者全身情况和医疗机构技术条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就血液透析患者CRAT流行病学、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右心房血栓 导管靶向治疗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艳红 彭丹 +2 位作者 彭剑雄 康霞艳 刘美华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1940-194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 2019年5月—2020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常规护理的19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科室2020年5月—2021年... 目的:探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 2019年5月—2020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常规护理的19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科室2020年5月—2021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的16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CRT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在治疗方式方面,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置管部位方面,观察组采用股静脉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PICU患儿CRT的发生,在血液净化和股静脉置管中取得的效果明显,同时也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儿童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栓
下载PDF
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帝娣 龙玲 +2 位作者 周小珍 陈秀雄 吴海珠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89-229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20例应用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20例应用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进行预测评估,评分<3分为低危组,评分≥3分为高危组,每组各60例。低危组和高危组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后的导管相关静脉血栓、血栓相关症状、非计划拔管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低危患者中观察1组和对照1组的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0.043、0.191,P>0.05)。干预后,低危患者中观察1组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0、38.502、11.972、16.696,P<0.05)。高危患者中观察2组的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14.687、11.153,P<0.05)。干预后,高危患者中观察2组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1、14.745、8.413、12.384,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化疗期间,可用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风险,高危患者可尽早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相关症状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Khorana评分 护理干预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下载PDF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宋楚茵 梁熠 +2 位作者 马小玲 罗玉华 应燕萍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81-284,295,共5页
目的探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10例行胸部手术治疗且置入CV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CRT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VC留置时间。... 目的探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10例行胸部手术治疗且置入CV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CRT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VC留置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置入CVC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CRT的危险因素。结果410例患者中,CRT发生率为38.0%(156/410)。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方式、咳痰难易度及CVC留置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C留置时间、咳痰难易度是置入CVC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CRT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置入CVC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CRT发生率较高,CVC留置时间长及咳痰困难的患者术后发生CRT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栓 胸部手术 中心静脉导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