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在成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娇 胡志广 燕涛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导航显微镜(蔡司RESCAN700,简称iOCT)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中辅助人工晶状体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成熟期白内障患者... 目的探讨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导航显微镜(蔡司RESCAN700,简称iOCT)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中辅助人工晶状体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成熟期白内障患者156例(156只眼),所有患者均使用iOCT在白内障超声乳化结束后观察黄斑区视网膜情况,根据观察结果黄斑区视网膜是否存在黄斑水肿、黄斑萎缩,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劈裂、黄斑异常高反光等,将无异常患者分为A组,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有异常患者分为B组,术中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的差异性;比较iOCT检查结果与术后黄斑OCT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A组患者术后3 d的远视力(0.19±0.12)、近视力(0.25±0.13)和术后30 d的远视力(0.18±0.11)、近视力(0.24±0.12)均优于B组3 d远视力(0.70±0.30)、近视力(0.70±0.16)和术后30 d的远视力(0.68±0.30)、近视力(0.69±0.14)(P<0.001);(2)156位患者在iOCT实时观察黄斑形态与术后黄斑OCT结果对比,iOCT检测出异常者44只眼,检出率为28.21%,术后黄斑OCT检查异常患者48只眼,检出率为30.77%。两种检查方法进行χ^(2)检验,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OCT在术中去除成熟的白内障后能实时清晰地观测黄斑形态,排除大部分视网膜疾病,一次性完成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提高多焦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满意率,降低不可预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白内障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术中导航显微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显微镜导航在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姜晓峰 傅先明 +3 位作者 汪业汉 凌至培 魏祥品 李光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导航在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功能区病变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其中14例进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图像资料传入ASA-610V导航工作站,将工作站与导航显微镜相连,实时获取显微镜的焦距数值,导航显微镜的聚焦点就... 目的探讨显微镜导航在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功能区病变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其中14例进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图像资料传入ASA-610V导航工作站,将工作站与导航显微镜相连,实时获取显微镜的焦距数值,导航显微镜的聚焦点就成为虚拟的导航棒棒尖点,指导功能区病变的显微手术。结果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3例病人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4例功能性磁共振导航病人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导航显微镜可以独立地起到实时引导、精确找寻病灶、了解周围结构的作用,有助于全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导航 功能区 临床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扫描 显微手术 神经外科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觉、嗅觉功能和激素水平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勐 林大为 +3 位作者 于德安 高晓红 回鹏 高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术后视觉、嗅觉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差异,探讨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1例)和B组(43例... 目的通过对比术后视觉、嗅觉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差异,探讨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1例)和B组(43例),2组患者垂体瘤切除均经鼻蝶入路,A组使用神经内镜,B组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术后随访3周,对比2组方案的视觉功能、嗅觉功能和相关激素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视觉功能指标包括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及视野指数(VF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周,2组患者的MD、PSD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VFI值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的嗅觉识别阈值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周,2组患者的嗅觉识别阈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 <0. 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周,2组患者的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方案在恢复患者术后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神经内镜的术式更有利于嗅觉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 垂体瘤切除术 视觉功能 嗅觉功能 激素水平 垂体瘤
下载PDF
显微镜导航系统及其应用
4
作者 王东明 李志军 《医疗设备信息》 2000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显微镜导航系统 系统组成 原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成伟益 曾茜茜 +1 位作者 肖宝钧 胡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比较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2诊治的12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4例采用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 目的比较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2诊治的12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4例采用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6个月OD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出现3例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行对症治疗均治愈,无神经根损伤、融合失败、内固定物断裂、截瘫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较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 导航显微镜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
原文传递
术中磁共振皮质脊髓束重建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中央区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志强 凌至培 +5 位作者 许百男 胡深 李晔 陈晓雷 孙国臣 潘隆盛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皮质脊髓束重建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治疗功能区癫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涉及运动感觉皮层的癫痫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放置颅内电极,术前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锥体束。在导航下切除病...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皮质脊髓束重建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治疗功能区癫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涉及运动感觉皮层的癫痫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放置颅内电极,术前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锥体束。在导航下切除病灶及癫痫灶,术中常规磁共振扫描,根据病灶、癫痫灶切除程度实时更新导航数据。术后分别于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记录肢体肌力变化,根据Engel癫痫术后评分,评定术后疗效,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重建了皮质脊髓束。术后住院期间有10例(43.48%)出现了肢体肌力下降,6个月后随访,3例(13.04%)肌力未回复到术前水平。术后随访18~42个月(平均28.22±7.48个月),术后癫痫控制总有效率为87.0%。Engel评分Ⅰ级8例(34.8%);Ⅱ级5例(21.7%);Ⅲ级7例(30.4%);Ⅳ级3例(13.0%)。结论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锥体束及显微镜下导航技术,在术中可精确定位病灶、癫痫灶,实时指导术者实施手术,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功能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磁共振 显微镜导航 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重建 功能区癫痫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显微镜导航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7
作者 王如密 《福州总医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8-60,共3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种新型的导航及立体显微手术在当代神经外科手术中,逐步显示了广泛的前景。由于高科技导航设备的参与以及显微手术的智能化,使这种新型的手术具备了以下特点:①颅内结构在术前即能得到...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种新型的导航及立体显微手术在当代神经外科手术中,逐步显示了广泛的前景。由于高科技导航设备的参与以及显微手术的智能化,使这种新型的手术具备了以下特点:①颅内结构在术前即能得到精确的定位,同时制定出精密的手术计划。②手术入路的小型化、手术进程的严密监视,实现了微侵袭性手术。③手术技术和手术工具的日趋完善,可突破传统手术的禁区,手术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显微镜导航手术 神经外科 图像处理 三维坐标
全文增补中
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宁 刘立军 陈妮娜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60例垂体瘤患者,用硬币投掷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60例垂体瘤患者,用硬币投掷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和神经导航组(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每组8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短于神经导航组患者,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神经导航组,神经内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神经导航组。治疗后比较,神经导航组患者PRL、GH、ACTH含量显著高于神经内镜组。神经内镜组患者有效率(92.50%)高于神经导航组(81.25%)。神经内镜组的尿崩症、视力障碍、鼻腔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神经导航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相较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临床疗效更佳,并发症少,患者垂体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 鼻蝶入路 垂体瘤
原文传递
多模态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下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海波 卜博 +3 位作者 李晋江 陈晓雷 冯世宇 余新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镜下导航联合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在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处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对19例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应用多模态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磁共振辅助进行显微外科治疗,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 目的:探讨多模态镜下导航联合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在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处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对19例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应用多模态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磁共振辅助进行显微外科治疗,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影像设计手术切口。手术方式采取经颅入路和经颅外人路,后者包括经口鼻蝶入路和经鼻蝶人路。术中将影像学二维/三维图像投射到术野中,指导手术操作,术中磁共振扫描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同时更新导航资料,制定下一步处理计划。结果:镜下导航所示位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术中MRI扫描1-2次,14例发现肿瘤全切,5例残留,其中2例根据术中扫描更新导航资料并进一步手术切除,未发生与术中MRI相关的并发症或安全事故。结论:应用显微镜下导航技术联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为手术中实时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及其他可能发生的意外提供了客观依据,提高了肿瘤显微手术切除程度和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颅底 显微镜导航 术中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