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航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周良辅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导航术 神经外科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神经外科接收且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以随机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20例,施以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参照组(20例,施以脑...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神经外科接收且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以随机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20例,施以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参照组(20例,施以脑血管造影),同时观察、对比2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胶质瘤、脑动静脉畸形、上皮样血管内皮质细胞瘤等,彻底清除干净;且手术成功率80.00%,明显比参照组25.00%更高,(P<0.05)。结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选脑血管造影联合神经导航术进行治疗,可提供更加精准的神经影像材料,对手术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神经导航术 神经外科手
下载PDF
黎曼流形上导航术问题的推广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新跃 瞿秋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1,共7页
黎曼流形上的导航术问题在芬斯勒几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anders度量和Kropina度量都可以由黎曼流形(M,h)上具有向量场W的导航术问题的解来刻画,其中‖W‖≤1.论文首先揭示了芬斯勒流形上的导航术问题与流形的单位切球的几何之间... 黎曼流形上的导航术问题在芬斯勒几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anders度量和Kropina度量都可以由黎曼流形(M,h)上具有向量场W的导航术问题的解来刻画,其中‖W‖≤1.论文首先揭示了芬斯勒流形上的导航术问题与流形的单位切球的几何之间的重要关系.当芬斯勒流形(M,Φ)上的向量场V=V(x)满足条件Φ(x,-V x)<1时,证明了由导航数据(Φ,V)确定的芬斯勒度量F是一个正则的芬斯勒度量;当Φ(x,-V x)=1时,证明了F是一个锥芬斯勒度量.进一步,研究了Kropina流形和Randers流形上的导航术问题.当F是流形M上的Kropina度量,且向量场V满足F(x,-V x)≤1时,证明了由导航数据(F,V)确定的导航术问题的解F必然是Randers度量或Kropina度量;当F为Randers度量,且向量场V满足F(x,-V x)=1时,证明了由导航数据(F,V)确定的导航术问题的解F必然是Kropina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pina度量 RANDERS度量 导航术问题 向量场 芬斯勒度量
下载PDF
O形臂实时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超 刘玥 +4 位作者 吕游 文天用 李超 何勍 阮狄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在O形臂导航下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的技术要点。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接受O形臂导航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9~76(45.3±11.5)岁。术后CT扫描以Gertz... 目的:探讨在O形臂导航下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的技术要点。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接受O形臂导航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9~76(45.3±11.5)岁。术后CT扫描以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估颈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结果:21例患者共置入132枚椎弓根螺钉,其中116枚置于C3-C6节段,16枚置于环枢椎。术后CT扫描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11.36%(15/132)打破椎弓根,其中73.33%(11/15)为B级,26.67%(4/15)为C级,无D-E级破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内固定所致相关并发症。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O形臂导航下能够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手术医师更有信心进行复杂困难的颈椎内固定操作。但是考虑到颈椎弓根周围重要而复杂的邻近解剖结构,以及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不仅应该熟练掌握导航技术要点,积累足够操作经验,同时警惕影像漂移,不应完全依赖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螺钉固定 导航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导航在卵巢癌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鹏林 唐帆 +4 位作者 季雪超 徐春玉 田明 耿宇宁 苗劲蔚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23,共3页
卵巢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发现时往往为晚期,伴随盆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决定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引导转移病灶精准彻底切除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及... 卵巢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发现时往往为晚期,伴随盆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决定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引导转移病灶精准彻底切除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了巨大的临床潜力。本文现对吲哚菁绿及靶向荧光分子探针介导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导航在卵巢癌手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近红外荧光成像 导航 吲哚菁绿 荧光分子探针
下载PDF
荧光显影技术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刘磊 汪润泽 +1 位作者 刘付宝 赵义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外科学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超声诊断技术、荧光显影技术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促使肝胆胰外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包括可以逐步实现肝脏的精准切除、肝癌亚型的鉴别诊断、术中的可视...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外科学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超声诊断技术、荧光显影技术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促使肝胆胰外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包括可以逐步实现肝脏的精准切除、肝癌亚型的鉴别诊断、术中的可视化引导以及围手术期的科学管理,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加速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影技 肝切除 胆道手 导航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陈小强 刘建全 +6 位作者 赵喆 李永胜 程翔宇 尹建文 王光辉 李嘉贝 李文翠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alus,OCL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术治疗的10例OCLT患者资料,男9例,...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alus,OCL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术治疗的10例OCLT患者资料,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32岁。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CT及MRI下的OCLT病灶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10例患者均获得平均8个月的随访,随访过程中无患者出现关节感染、神经损伤、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T及MRI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距骨骨质局部坏死、骨溶解或骨囊性变等严重征象,且病灶面积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3分,AOFAS评分为88.6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行钻孔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软骨修复较常规微骨折恢复快,手术安全微创,手术时间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下微骨折 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逆向钻孔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与发展
8
作者 居呼斯楞 陈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663-1668,共6页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 MR)在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使临床医生能够在术前和术后的不同阶段,即影像资料获取和诊断、虚拟手术计划、术中实时导航和治疗疗效评估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方法和更好的治疗结果。本篇综...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 MR)在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使临床医生能够在术前和术后的不同阶段,即影像资料获取和诊断、虚拟手术计划、术中实时导航和治疗疗效评估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方法和更好的治疗结果。本篇综述对近年来MR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报道,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考虑在颅颌面外科手术中使用MR技术,以提高手术质量和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 颅颌面外科 虚拟手计划 导航
下载PDF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裕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治疗胃癌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使用亚甲蓝对40例患有胃癌疾病的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术后进行常规HE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术中注射亚甲蓝后前哨...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治疗胃癌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使用亚甲蓝对40例患有胃癌疾病的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术后进行常规HE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术中注射亚甲蓝后前哨淋巴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中有39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7.5%.一共检出54枚淋巴结,平均每例1.35枚.由SLN组织学状态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率为92.6%(36/39),敏感性为87.5%(21/24),假阴性率为12.5%(3/24).同时,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随胃癌浸润的深度增加而降低,T1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是100%,T3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是84.6%、88.2%.21例转移的SLN中,3例为SLN唯一转移部位,均为T1、T2期.结论SLN能较准确地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进一步行前瞻『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早期胃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活检 导航术
下载PDF
CT导航系统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性及临床疗效评估
10
作者 李唯 陈锴 +2 位作者 邵杰 石志才 白玉树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 评估CT导航系统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病人,其中21例采用术中CT导航系统辅助置钉(421枚螺钉)的病人纳入导航组,22例采用传... 目的 评估CT导航系统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病人,其中21例采用术中CT导航系统辅助置钉(421枚螺钉)的病人纳入导航组,22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386枚螺钉)的病人纳入徒手组。收集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矫正率、置钉数量以及顶椎区域置钉数量。采用Gertzbein和Robbins分级分析两组病人术后CT图像,以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及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徒手组,导航组置入于顶椎区域的螺钉数量更多[(7.37±1.12)个vs.(6.45±0.96)个],手术时间更长[(376.19±56.26) min vs.(331.36±50.9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总体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但在顶椎区域,导航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6.1%vs.89.4%,χ^(2)=5.051,P=0.025)。此外,术中CT导航系统明显降低了椎弓根内侧穿孔率(χ^(2)=5.122,P=0.024)。结论 CT导航系统可有效提高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顶椎区域的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 中CT导航 置钉准确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腔内修复术中导航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11
作者 梁博文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血管腔内修复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被认为与开放手术效果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开放手术[1]。术中导航技术作为腔内治疗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二维X线透视是现阶段术中导航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方... 血管腔内修复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被认为与开放手术效果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开放手术[1]。术中导航技术作为腔内治疗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二维X线透视是现阶段术中导航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医生与患者的辐射暴露风险,同时二维图像也增加术者对腔内器械空间位置判断的困难。此外,造影剂的使用也会对患者产生潜在危害。随着血管腔内治疗不断朝精准化方向发展,数字技术被不断应用于诊疗当中,促使更直观、精准、安全的术中导航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血管腔内修复术中导航技术的研究进展、特点和局限性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治疗 X线透视 位置判断 导航 导航 造影剂 开放手 二维图像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结合神经导航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葛信波 孔世奇 +1 位作者 郭会娥 刘振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34-35,共2页
深入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使用脑血管造影术结合神经导航术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来本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且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深入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使用脑血管造影术结合神经导航术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来本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且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脑血管造影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神经导航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比例和手术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行脑血管造影术基础上采取神经导航术,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神经导航术 颅内动脉瘤手
下载PDF
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会昭 何文 +3 位作者 王立淑 赵继宗 王硕 赵元立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 目的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的准确性。结果开颅去骨瓣后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均为100%;术中进行定位时,术中导航定位准确率为70.3%,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为100%;术后判断病变切除范围时,术中导航准确率64.9%;术中超声准确率100%。结论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术中超声定位较术中导航系统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超声 导航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术中超声导航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涌 王意达 +1 位作者 王怡 秦茜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通过12例术中超声导航下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的病例分析,探讨常规术中超声技术在AVM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经术前影像学诊断确诊为AVM的患者;使用Aloka SSD4000型超声检查仪,配备数据外科专用小凸弧探头;... 目的:通过12例术中超声导航下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的病例分析,探讨常规术中超声技术在AVM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经术前影像学诊断确诊为AVM的患者;使用Aloka SSD4000型超声检查仪,配备数据外科专用小凸弧探头;分别用二维灰阶模式、CDFI模式及频谱多普勒模式进行术中导航,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探讨各自应用价值。结果:12例AVM病变在灰阶二维超声下都表现为没有明显边界的杂乱回声区。而在CDFI模式下都表现为典型的“彩色镶嵌状”血管球,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存在明显边界。12例病例分别选取一根病灶血管及周围正常血管,测得各自RI及PSV值,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RI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而PS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结论:①AVM切除术中,利用实时超声成像设备作为导航工具能够得到清晰的颅脑声像解剖图,利用CDFI模式可以对病灶进行迅速定位、界定边界、明确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的关系。②利用超声导航能够实时监测AVM病灶的切除过程,包括手术入路的制订、挖掘中路线的纠正、判断夹闭是否完全、切除后判断是否有病灶残留。③在频谱多普勒模式下,利用RI值(以0.45作为临界值)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区分正常血管与病灶血管。④常规术中超声无法在术中辨认AVM病灶的血供模式(包括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神经外科 中超声导航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联合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成剑 张成武 +2 位作者 刘杰 窦常伟 姚伟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77-279,28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模型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CT数据建模,采用镂空技术1:1打印出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3D肝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并联合ICG... 目的探讨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模型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CT数据建模,采用镂空技术1:1打印出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3D肝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并联合ICG荧光导航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中、术后临床资料。结果基于3D打印肝脏模型,手术方案从肝V/VIII段切除改为肝V段切除。3D打印模型与肝内结构吻合,可直视肝内复杂管道,联合ICG术中导航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约210 min,其中肝切除时间约100 min,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中无输血。术后无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结论采用3D打印肝脏模型联合ICG荧光导航为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吲哚菁绿 前规划 导航 腹腔镜手 精准肝切除
下载PDF
术中导航在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超 梁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68-670,共3页
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导航技术是一种使肿瘤消融更加精确的辅助手段,其是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本文综述导航技术在肿瘤热消融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导航技术在该领域临床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 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导航技术是一种使肿瘤消融更加精确的辅助手段,其是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本文综述导航技术在肿瘤热消融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导航技术在该领域临床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肿瘤热消融 介入超声
下载PDF
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精确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奉龙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组,共计2组,分别为传统手术组和导航手术组。传统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完成10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导航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在实时导航辅助下完成10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对所有术后肩胛骨模型投照肩胛正位X线片,记录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安全性指标;直视下测量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作为精确性指标。对比分析传统手术组与导航手术组的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的安全性与精确性。结果: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导航手术组4.4±4.0 mm,传统手术组-4.0±6.4 mm(负值表示钉尾穿出肩胛骨皮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中有2例(20%)螺钉尾部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传统手术组中有7例(70%)钉尾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导航手术组1.8±1.5 mm,传统手术组8.2±5.2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导航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肩关节置换 肩盂基座 导航
下载PDF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内固定治疗症状型游离齿突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晓晖 田伟 +2 位作者 刘波 李勤 张贵林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背景:上颈椎解剖变异较大且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毗邻,对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出了挑战,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各有局限。目的:评估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行后路螺钉固定治疗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的准确性和临床效果。方法:34... 背景:上颈椎解剖变异较大且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毗邻,对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出了挑战,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各有局限。目的:评估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行后路螺钉固定治疗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的准确性和临床效果。方法:34例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均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内固定手术,采用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21例,寰枢椎多轴螺钉固定术12例,另1例患者左侧为多轴螺钉固定右侧为经关节螺钉固定。颈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神经功能评价采用JOA评分,患者满意度采用Odom评分。将螺钉位置分为3级:Ⅰ级为理想置钉,螺钉完全位于骨皮质内;Ⅱ级为可接受置钉,螺钉穿出周围骨皮质但穿出部分小于螺钉直径的1/2;Ⅲ级为不可接受置钉,明显侵犯横突孔或是椎管。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5个月,平均25.7个月。34例患者共置入经关节螺钉43枚,多轴螺钉50枚。其中3枚多轴螺钉和4枚经关节螺钉轻度穿破单侧横突孔,但术中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表现。患者的术前JOA评分为5~14分,平均8.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17分,平均12.4分,改善率为47.1%。术前VAS为3~7分,平均4.1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随访的0~4分,平均0.7分,改善率为83.7%。末次随访的Odom评分:优为47%,良为38%,可为12%,差为3%。所有病例均获得复位和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的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型游离齿突患者,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即时三维导航 寰枢关节 游离齿突 内固定
下载PDF
术中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海青 张意志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6期781-784,共4页
目的将术中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教学,探讨该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共69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引入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获取的术... 目的将术中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教学,探讨该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共69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引入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获取的术中影像辅助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问卷调查所有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度、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术中三维导航结合显微镜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教学实践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维导航 显微镜 脊柱外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神经导航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滨蓉 黄建新 兰志勋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46-747,共2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神经导航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且无心血管疾病的垂体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静脉诱导全麻插管后,Ⅰ组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Ⅱ... 目的比较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神经导航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且无心血管疾病的垂体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静脉诱导全麻插管后,Ⅰ组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Ⅱ组为吸入全麻,采用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及清醒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在苏醒室观察2h,恶心、呕吐、躁动,吸入麻醉组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相比效果满意,苏醒同样快,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全静脉麻醉 异氟醚 神经导航经蝶窦垂体瘤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