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4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垒 行海舰 +4 位作者 蹇强 王涛 李丹 孙敏 杨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无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形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等),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组452例中,治疗成功445例,总有效率为98.9%。因1例术后脑出血做开颅手术,2例术后1周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1月后恢复,2例半年后出现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手术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双盘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应成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同时应掌握好适应证,注意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治疗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
作者 魏文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先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拟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先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拟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心病患者接受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期间拟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给予配合,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 先心病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成人室间隔缺损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3
作者 韩常友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9期4056-4057,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缺损(VSD)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针对6例患者的特点,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穿刺点,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均未出现...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缺损(VSD)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针对6例患者的特点,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穿刺点,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护士除了具备耐心与仔细外,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术前术后的有效观察与护理尤显重要,要提高专科护士的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介入治疗 观察与护理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
4
作者 沈佳诺 《常州实用医学》 2018年第4期273-274,共2页
针对封堵术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患儿要认真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能尽快恢复出院。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器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金茜 杨爱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2191-2192,共2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0例先天性VSD患者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MDVO)介入治疗及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和...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0例先天性VSD患者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MDVO)介入治疗及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和周密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从容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B06期407-408,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患,先心病经导管介入诊疗技术近年发展迅速,该技术较外科开胸封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对于一些常见先心病可达到根治效果.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常见...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患,先心病经导管介入诊疗技术近年发展迅速,该技术较外科开胸封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对于一些常见先心病可达到根治效果.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肌病之一,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已从外科手术修补逐步转为采用介入封堵VSD.经皮股动脉穿刺是血管性介入诊断和治疗最常用的途径,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225例,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器治疗 护理
下载PDF
18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根尚 郭龙辉 +7 位作者 法宪恩 张瑞成 冯广森 宋静 高新选 李红卫 余海彬 王正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11~2008-05,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8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86例,室间隔缺损60例,房间隔缺损40例,年龄3~32岁。封堵前常规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主要用心脏...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11~2008-05,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8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86例,室间隔缺损60例,房间隔缺损40例,年龄3~32岁。封堵前常规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主要用心脏彩超确定封堵病例,在封堵时再做主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确定动脉导管及室间隔缺损的形状及大小。动脉导管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3~6mm,室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1~2mm,房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4~6mm。术中在透视监测下建立股动脉及股静脉轨道,在左心室释放封堵器前伞,在右心室释放封堵器右伞封堵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不建立轨道,将长导丝从肺动脉放到胸降主动,在主动脉侧释放前伞,在肺动脉侧释放后伞,封堵动脉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时一般将导丝放在右上肺或者左上肺静脉再进入输送鞘管,在左房侧释放前伞,在右房侧释放后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mg/kg),疗程半年。术后3、6、12个月随诊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透。结果其中有2例室间隔缺损病例,因缺损较大封堵不成功改作手术治疗,其余全部封堵成功。术后6个月显示肺血明显减少,心胸比例由0.60±0.2减少至0.45±0.15(P<0.05)。术后6个月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56.4±6.5)mm缩小为术后(40.5±3.0)mm(P<0.01),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由术前(90±23)mmHg降低至(20±15)mmHg(P<0.01)。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选择合适成功率高,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介入治疗
下载PDF
封堵器植入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初步认识及诊治进展
8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2 位作者 徐仲英 赵世华 吴文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0期91-95,共5页
经导管封堵术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也用于其他心内或心外异常分流,如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封堵器植入后感染性心内膜炎(IE)非常罕见,资料较完整者仅有18例报道,但是一旦发生则非常严重,随着经皮封堵装置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 经导管封堵术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也用于其他心内或心外异常分流,如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封堵器植入后感染性心内膜炎(IE)非常罕见,资料较完整者仅有18例报道,但是一旦发生则非常严重,随着经皮封堵装置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该类并发症须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案也可能需要重新评价。本文对封堵器植入后IE的初步认识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亚急性细菌性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原文传递
Platypnea-orthodeoxia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a pre-existing patent foramen oval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an atrial septal occluder
9
作者 Ting-Ting ZHANG Ge-Sheng CHENG Jun WANG Xing-Ye WANG Xue-Gang XIE Ya-Juan DU Yu-Shun ZH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23-325,共3页
Platypnea orthodeoxia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dyspnea and arterial oxygen desamration accentuated by an upright posture. It can be secondary to an intracardiac shunt. We report a case of platypnea-orthodeoxia synd... Platypnea orthodeoxia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dyspnea and arterial oxygen desamration accentuated by an upright posture. It can be secondary to an intracardiac shunt. We report a case of platypnea-orthodeoxia syndrome (POS) in a 58-year old male patient who had a pre-existing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and substantial pulmonary pathologies. 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the PFO. Our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tion of this rare syndrome in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unexplained hy- poxia for whom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the interatrial shunt can be safely card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ardiac shunt Platypnea-orthodeoxia syndrome Patent foramen ovale Transcatheter clos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