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以封死海底油井的机器人
1
作者 刘光曙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机器人 油井封死 海底 井管切除
下载PDF
浅析4号5号卤井早期封死
2
作者 傅反庚 《中国井矿盐》 CAS 1997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针对卤井发生的事故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就早期封死卤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今后在处理卤井事故时,能对同行有所参考。
关键词 卤井 中心管串 技术套管 封死 盐矿 开采
下载PDF
患有慢性根尖炎的死髓牙根管预备后封药疗效观察
3
作者 刘淑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患有慢性根尖炎 髓牙根管预备后 疗效观察 甲醛甲酚 慢性根尖炎
下载PDF
院前急救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梁爱敏 唐瑞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目的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救中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83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以不同急救方式为依据将其划分为院前急救组(n=42)和自行救治组(n=... 目的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救中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83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以不同急救方式为依据将其划分为院前急救组(n=42)和自行救治组(n=41)。自行救治组在发病后自行到医院进行治疗,院前急救组在发病后进行优质院前急救,然后再入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院前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自行救治组(P<0.05)。院前急救组的抢救时间、心梗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自行救治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症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封死 院前急救 效果 急救成功率 症状恢复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5
作者 文宪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了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PCI...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了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PCI,观察组采用替洛非班+PCI的方式,于1—12个月内回访调查、复查冠脉造影等,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本次患者均于发病0—14天内行PCI术,包括急诊及择期手术,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掌握患者病变状态。介入治疗前,选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术后每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8000。10000U。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101μg/kg;静脉维持量,每天0.1μg/kg。结果本次从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血流等进行对比,且统计并发症、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对比2组患者病变状态。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7%(26/30),观察组93.3%(28/3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3.3%(1/301,对照组13.3%(4/301(P〈0.05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皮下出血或牙龈出血等3.3%(1/30),对照组3.3%(1/301;结论由此可见,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更优越,不仅改善了术后血管的TIMI血流,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并发症,支架内再狭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封死 介入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太行山区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
6
作者 韩敦义 陈舜雷 《河北农业生态》 1989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山育林 生态环境
全文增补中
秦汉简帛零笺
7
作者 陈斯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引书》 汉简 诊式·经 《经法·四度》
下载PDF
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mitral paravalvular leak via transarterial retrograde approach 被引量:1
8
作者 Ho-Ping Yu Chi-Hung Huang +3 位作者 Shaw-Min Hou Ming-Chon Hsiung Shen-Kou Tsai Wei-Hsian Yi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83-686,共4页
Repeat surgery has usually been considered the first choice to solve paravalvular leaks of prosthetic valves, but it cames a high operative risk,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an increased risk for re-leaks. Percutaneous ... Repeat surgery has usually been considered the first choice to solve paravalvular leaks of prosthetic valves, but it cames a high operative risk,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an increased risk for re-leaks.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such defects is possible, 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devices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For mitral paravalvular leaks, constructing an arterio-venous wire loop for delivering the closure device through an antegrade approach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que. Transcatheter closure can also be performed through a transapical approach or retrograde transfemoral arterial approach. We present a case of 68-year-old man with a mitral paravalvular leak that was suc- cessfully closed using an Amplatzer~ Duct Occluder H, via retrograde transfemoral arterial approach under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 eal echocardiographic guidance, without the use of a wire loop. The initial attempt to cross the paravalvular defect was unsuccessful, but the obstacle was finally overcome by introducing complex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grade approach Paravalvular leaks Prosthetic valve Retrograde approach Wire loo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