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荒漠地带封沙育草区放牧利用的探讨
- 1
-
-
作者
张风春
徐先英
-
机构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6,共6页
-
文摘
根据调查与观测结果,认为荒漠地带的封沙育草区应适当加以利用。在各种利用方式中,放牧是最佳的利用方式。并探讨了放牧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荒漠地带
封沙育草区
放牧
利用
-
分类号
S28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上泉村沙化土地封沙育草试验
- 2
-
-
作者
杨自辉
-
机构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1992年第1期11-13,共3页
-
文摘
沙化土地封育成功后,在生态方面,与流动沙丘对照,封育带内积沙量降低46.7—93.7%,风速降低20—43%,空气湿度提高2—11.6%。在经济效益上,增加粮食亩产,弃耕地还田,农副业收入都是很可观的。
-
关键词
封沙育草
效益
沙化土
-
分类号
S728.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腾格里沙漠退化草地封沙育草试验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安耕
马廷选
王天河
-
机构
甘肃省古浪县草原工作站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83,共3页
-
基金
甘肃省农牧厅"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2005345)
-
文摘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退化草地封沙育草试验研究表明:封沙育草能够有效恢复天然草地生产力,提高植物多样性、牧草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改善植被构成和草地的生态功能;一般轻度退化草地封育2~3年,群落发生恢复性演替,沙质草地以轻度干扰对草本植被最有利,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轻度放牧更能促进植被旺盛生长;封沙育草后使沙进入退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农田被沙埋、沙压的现象基本根治,封育草地早春提前解冻,牧草提前返青。
-
关键词
退化草原
封沙育草
植被恢复
植物多样性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沙化土地封沙育草试验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杨自辉
-
机构
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12-15,共4页
-
基金
此试验为"七五"国家林业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
文摘
降水量和地下水埋深是干旱地区沙化土地植被封育恢复的关键因子。植被恢复后其生态效益显著、利用强度弱、可逆性强。
-
关键词
封沙育草
沙化土地
-
分类号
S75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封山育林封沙育草的经济效益
- 5
-
-
作者
鄂斌泉
-
机构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林业局
-
出处
《林业经济》
1986年第1期55-56,共2页
-
文摘
合理地进行封山育林封沙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等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较多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
-
关键词
封沙育草
天然次生林
活劳动消耗
植被覆盖度
森林面积
火烧迹地
森林资源
草原植被
西乌珠穆沁旗
天然更新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松嫩平原沙地封沙育草技术措施
- 6
-
-
作者
孙孝群
高志宏
-
机构
黑龙江省肇州县托古乡林业站
黑龙江省依安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3期71-72,共2页
-
文摘
封沙育草是封闭沙地使草类自然繁育被覆地面的治沙措施。文章分析了沙地封育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松嫩平原沙地封沙育草技术。本文通过调查,结合松嫩平原沙地实际,提出封沙育草技术,供参考。
-
关键词
松嫩沙地
封沙育草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沙漠化的成因及其整治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康富
蒋瑾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出处
《科学》
2000年第2期22-24,共3页
-
文摘
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总面积约有45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1/3。在这些生态条件十分脆弱的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最后造成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这就叫"沙漠化"。
-
关键词
沙漠化
整治
流沙
固沙造林
封沙育草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 8
-
-
作者
陈瑞清
王峰
殷惠春
-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7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非洲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也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我国也是受荒漠化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经过封沙育草,植树造林,引水拉沙,以水治沙等综合防治后,全国以治沙为主要目的的造林保存面积已达1000万hm^2,发展水利灌溉,从沙区开发出农田130万hm^2,1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
-
关键词
荒漠化
治沙
植树造林
封沙育草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727.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西北干旱地区沙产业开发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田青
王建兵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甘肃农业》
2003年第12期48-49,共2页
-
文摘
发展沙产业是繁荣沙区经济、促进干旱地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促使防沙治沙工作建设从生态社会型向生态效益型转变。通过植被的有效恢复和生态的改善 ,培养新的可利用资源 ,为开发奠定稳定的环境条件。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 ,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 ,发展农牧林业及其加工业 ,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出治理与开发结合、治沙与治穷兼顾、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关键词
西北干旱地区
沙产业
治理开发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
综合效益
封沙育林育草
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
产业化
-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民勤绿洲外围人工梭梭林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柴尔武
-
机构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2-14,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外围人工梭梭林土壤种子库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分布在时间上,4月份158.0粒/m2,8月份86.6粒/m2,8月份的种子量只是4月份的54.8%;在种子水平分布上,种子分布规律是沙丘背风坡>丘间滩地>沙丘迎风坡>沙滩地;在垂直分布上,0~2cm土层中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87.8%,2~5cm土层中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11.6%,5cm以下的土层中只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0.06%。梭梭林土壤种子库平均储种量为122.3粒/m2,其中,梭梭种子的平均储量为28.9粒/m2,最小储量为1.6粒/m2,最大储种量为56.1粒/m2。梭梭林土壤种子库中约80%的梭梭完整种子的生活力极低,但林中仍有梭梭幼苗分布,说明土壤种子库的梭梭种子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梭梭林土壤种子库储量为中等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能够为开展封沙育林草提供基本条件。
-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土壤种子库
分布格局
封沙育草
民勤绿洲外围
-
Keywords
artifical Haloxylon ammodendron forest
soil seed bank
distribution pattern
closing of sand for reforestation and growing pass
Minqin oasis external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S75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青海完成三江源十七万亩沙化地治理
- 11
-
-
-
出处
《资源导刊》
2009年第9期47-47,共1页
-
文摘
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沙漠化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完成封沙育草面积17.43万亩,项目区土地沙化、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
关键词
治理项目
三江源
青海省
沙化地
工程实施
生态保护
封沙育草
土地沙化
-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X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海晏县治沙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 12
-
-
作者
李丰科
-
机构
海晏县政府办公室
-
出处
《青海环境》
1992年第4期196-196,共1页
-
文摘
海晏县沙化面积近50万亩,其中流动沙丘占52%。为了治住“沙龙”,阻止风沙对海晏县城与东达滩水库和小块农业区的侵害,县上从1980年起就开始了治沙工作,同时成立了治沙站,专门开展这项业务。作为第一步,用围栏的方式进行封沙育草六万亩,以防止人畜对沙区的继续破坏。
-
关键词
海晏县
治沙工作
封沙育草
农业区
沙化面积
流动沙丘
沙生植物
生态环境
黑刺
-
分类号
X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大兴安岭火灾区给全世界的启示
- 13
-
-
作者
李嘉霖
-
出处
《生命与灾害》
1997年第1期25-26,共2页
-
文摘
全球荒漠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稻。1996年6月在里斯本召开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虽然荒漠化灾难是全球性的,但是亚、非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荒漠化问题尤为严峻。因此同年8月份在北京召开了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会。会议期间,来自亚非23个国家和联合国的代表近30人前往内蒙古实地考察我国的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情况。代表们高度赞扬了我国沙地农业综合开发、治沙造田、封沙育草等成功经验,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防治荒漠化
库布齐沙漠
毛乌素沙地
沙地农业
联合国
发展中国家
特大火灾
综合开发
封沙育草
-
分类号
S76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形势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7
- 14
-
-
作者
石瑞
翟洪
-
机构
江锡盟统计局
-
出处
《内蒙古统计》
2000年第3期54-55,共2页
-
-
关键词
内蒙古
浑善达克沙地
荒漠化
封沙育林育草
-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论荒漠化及其对我国的危害
- 15
-
-
作者
蒋焕洲
-
机构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
出处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探讨了荒漠与荒漠化 ,以及荒漠化对我国的危害 。
-
关键词
荒漠
荒漠化
危害
防治措施
土地生产力
封沙育林育草
草原建设
水资源开发
-
Keywords
desert
desertrifrication
wildness
harmfulness
measures of protection
-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生物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杨艳丽
-
出处
《中国林业》
2007年第08B期32-32,共1页
-
文摘
生物措施,简单地说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在需要保护的坡面种植植物,包括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与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比,生物措施具有治根治本、成效显著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深入实施,生物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物措施
封沙育林育草
退化生态系统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环境建设
耕作措施
成效显著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肃南固沙造林技术探索与研究
- 17
-
-
作者
宋学勇
-
机构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
出处
《中国林业》
2012年第11期37-37,共1页
-
文摘
一、治沙概况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组织动员全县人民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植树造林同植被保护同步进行,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综合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由近及远的原则,采取生物和非生物工程治沙方式,进行了治沙改造。“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数十年如一日,防风固沙,扩大植被面积,建立防护林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治沙、养沙、用沙为肃南农牧业生产提供生态屏障。过去因为土地沙化、盐渍化和牧草严重退化的草原,通过封沙育林育草,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林网的防风效应、热力效应和水文效应加强,减轻了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保证了农作物的大幅度增产,促进了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关键词
防风固沙
造林技术
工程治沙
植被保护
农业基础地位
合理开发利用
封沙育林育草
植树造林
-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