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老旧封闭社区边缘消极空间优化研究
1
作者 樊超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旧社区的边缘空间是连接社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边缘空间带上又存在许多消极空间,使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割裂关系,导致老旧社区的更新无法受到外部城市环境的有效刺激,难以提高社区的更新效率。文章研究目的是帮...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旧社区的边缘空间是连接社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边缘空间带上又存在许多消极空间,使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割裂关系,导致老旧社区的更新无法受到外部城市环境的有效刺激,难以提高社区的更新效率。文章研究目的是帮助消除老旧封闭社区与城市之间的割裂关系,让老旧社区能够受到外部力量的不断刺激,从而自我更新,提高社区更新效率。并且以成都市金牛区李家沱吉苑小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老旧封闭社区的边缘消极空间类型,并提供相应的更新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 封闭社区 边缘空间 消极空间
下载PDF
国外城市封闭社区及其治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瑞英 闫小培 曹小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5,429,共6页
有门有墙、公共空间私有化的封闭社区是后现代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也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19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和扩散,引起了各国学... 有门有墙、公共空间私有化的封闭社区是后现代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也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19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和扩散,引起了各国学者对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广泛讨论。但是,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尚处于萌芽阶段。文章通过对国外城市封闭社区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了这类社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对封闭社区的治理,旨在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影响 形成机制 治理
下载PDF
中国封闭社区——社会分异的消极空间响应 被引量:42
3
作者 宋伟轩 朱喜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86,共5页
随着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社会阶层分化、住房市场化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现代封闭社区开始在中国城市大量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新建居住区的主导模式。然而,封闭社区所引发的城市空间私有化、居住隔离程度加剧等社会负面效应,严重有... 随着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社会阶层分化、住房市场化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现代封闭社区开始在中国城市大量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新建居住区的主导模式。然而,封闭社区所引发的城市空间私有化、居住隔离程度加剧等社会负面效应,严重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政府应推行具有包容性的住房发展计划,城市规划设计者应着眼于具有社会理性的城市居住区设计,以有效缓解居住隔离程度,减少我国城市转型的社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会分异 居住隔离 南京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国内外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晔 李志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5,共6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封闭社区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多重维度解读封闭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之动力机制,探讨了全球化与后福特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策略、公共选择...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封闭社区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多重维度解读封闭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之动力机制,探讨了全球化与后福特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策略、公共选择与制度经济学、社会隔离与社会冲突、文化权力与空间等五种研究范式。根据市场、权力、居民群体三方力量的消长,可将诸类案例划分为自发推动、资本驱动以及自上而下三种。对于封闭社区与社会隔离的相关性问题,存在社会结构体制与个人行为态度两个层面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的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形成机制 社会隔离
下载PDF
广州封闭社区居民社区依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坤 刘臻 何深静 《热带地理》 2015年第3期354-363,共10页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广州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封闭小区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量居民的社区依恋情感强度;并基于社区情感研究的"社区失落""社区继存"和"社区解放&qu...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广州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封闭小区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量居民的社区依恋情感强度;并基于社区情感研究的"社区失落""社区继存"和"社区解放"3种观点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居民社区依恋情感。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社区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3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社区依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州封闭社区依然存在较强的社区依恋情感,基于地缘关系的传统社区并未解体,但作为"社区继存"只是在居民心中"有限存留"。在影响因素方面,年龄、婚姻状况和居住时间等个体层面特征,邻里关系、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等社会环境因素,居民对社区建成环境的主观评价等因素对社区依恋影响较大。除封闭程度以外,社区建成环境的客观测度与社区依恋并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区居民 社区依恋 社区失落 社区继存 社区解放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广州
下载PDF
封闭社区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曹海军 霍伟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4,共10页
在过去的30余年里,封闭社区逐渐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居住空间模式。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封闭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条件和政治经济际遇。美国被认为是现代封闭社区起源的主要国家之一,其封闭社区的诞生可以... 在过去的30余年里,封闭社区逐渐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居住空间模式。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封闭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条件和政治经济际遇。美国被认为是现代封闭社区起源的主要国家之一,其封闭社区的诞生可以归因于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歧视、私人偏好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等一系列因素。在中国社区建设运动的背景下,封闭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基层治理秩序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制度供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通过考察中国式封闭社区的产生、演化、作用等发展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基层治理的制度变迁以及中国社会阶层转变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增长联盟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住宅私有化
下载PDF
从“打传”事件透视城郊新建封闭社区的社会脆弱性——基于合肥市一小区的实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洁 朱喜钢 +1 位作者 刘风豹 余思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2-9,共8页
从"打传"事件对合肥市一小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城郊新建封闭社区的社会脆弱性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这类社区在建成初期存在房屋空置军高、防卫性低、住户流动性高和异质性的特征,容易被传销分子侵入,表现出较高的... 从"打传"事件对合肥市一小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城郊新建封闭社区的社会脆弱性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这类社区在建成初期存在房屋空置军高、防卫性低、住户流动性高和异质性的特征,容易被传销分子侵入,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由于邻里网络松散、管理非自主及共同体意识淡薄,住户、物业公司以及"打传办"应对传销分子的响应能力较低,甚至因传销犯罪干扰而脆弱性加剧。增强封闭社区防范犯罪的社会韧性一方面需要强化住房租赁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居民自主管理与邻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会脆弱性 特征 演变机制 传销
下载PDF
封闭社区对城市路网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婷婷 林丽 李伟 《森林工程》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交通方式结构3个方面分析封闭社区这一新型城市居住区形式的交通特征,并从多方面将封闭社区与传统居住小区的交通特性进行对比,认为封闭社区的交通具有交通源均质化、交通发生集中化、交通工具私人化和交通流... 通过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交通方式结构3个方面分析封闭社区这一新型城市居住区形式的交通特征,并从多方面将封闭社区与传统居住小区的交通特性进行对比,认为封闭社区的交通具有交通源均质化、交通发生集中化、交通工具私人化和交通流线排他性这些特点。然后从路网指标和延误定性定量分析封闭社区对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过程,得出封闭社区的绕行延误曲线,并给出路网规划时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规划 封闭社区 交通分析 城市交通
下载PDF
城市封闭社区的改革与治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晓林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7,138,共7页
封闭社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在中国则已经成为普遍的居住形式。它不仅创造了人类居住的物理空间,也生产出新的社会治理空间。从产生的背景来看,现代封闭社区与"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全球化的传播"和... 封闭社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在中国则已经成为普遍的居住形式。它不仅创造了人类居住的物理空间,也生产出新的社会治理空间。从产生的背景来看,现代封闭社区与"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全球化的传播"和"封闭居住的历史传统"相关。"后权威主义"的政治驱动、"消费俱乐部"的经济驱动、"寻求安全隔离"的社会驱动成为封闭社区"乌托邦理想"的三种主流解释。尽管如此,封闭社区展现出"产权内部化挑战城市基层政治、消费俱乐部产生经济悖论、安全隔离带来城市隔离"等"私托邦"效应。这些抽象的解释还需要实证化的检验,通过系统化和过程化的解释,把握封闭社区特有的生产与治理逻辑。社区改变中国,封闭社区具有糅合"个益、共益和公益"的复杂性,要充分预估封闭社区的能量与效应,为未来的改革与治理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区治理 俱乐部理论 隔离社区
下载PDF
合并中的隔离——对国外封闭社区发展机制及规划应对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侃华 朱菁 芮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68,74,共8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新自由主义城市空间思潮的影响,以封闭隔离为特征的社区空间私有化现象日趋明显,成为西方典型的城市社区空间景观,这种社区景观被西方学者定义为"封闭社区"。封闭社区的急剧蔓延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新自由主义城市空间思潮的影响,以封闭隔离为特征的社区空间私有化现象日趋明显,成为西方典型的城市社区空间景观,这种社区景观被西方学者定义为"封闭社区"。封闭社区的急剧蔓延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了诸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外封闭社区的发展现状、特征、形成机制、经验反思及对中国城乡空间格局演化的启示和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城市空间 发展机制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国外封闭社区发展的特征描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培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封闭社区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封闭社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多样化的需求,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居住区分层、城市规划失控等社会问题。封闭居住区在各国的形成原因和社区特征各不相同,对国外...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封闭社区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封闭社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多样化的需求,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居住区分层、城市规划失控等社会问题。封闭居住区在各国的形成原因和社区特征各不相同,对国外封闭社区发展产生原因和发展困境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中国社区的合理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封闭 开放性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中封闭社区的现实价值思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原珂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6,共8页
近年来关于封闭社区和开放街区的话题日愈引起社会各界争论。在当今风险社会中,随着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重大流行病以及社会安全问题等频发,封闭社区的现实价值再次得以凸显,主要体现为:风险社会中居民个体对安全感的极度诉求,居民认... 近年来关于封闭社区和开放街区的话题日愈引起社会各界争论。在当今风险社会中,随着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重大流行病以及社会安全问题等频发,封闭社区的现实价值再次得以凸显,主要体现为:风险社会中居民个体对安全感的极度诉求,居民认知性差异下的一种空间居住形态选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基层社会应急防控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封闭社区 开放街区 居民自治
下载PDF
空间重构语境下城市封闭社区的治理:生成机制、属性分析与转型进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贵仁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6,共8页
近年来,受城市化进程和市场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我国城市封闭社区的数量及规模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加大对封闭社区生成机制、空间属性以及改革进路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城市封闭社区的兴起与... 近年来,受城市化进程和市场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我国城市封闭社区的数量及规模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加大对封闭社区生成机制、空间属性以及改革进路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城市封闭社区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对物质空间层面进行了转型重构,精神空间以及社会空间领域也受到其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消弭城市封闭社区所产生的多重负面效应,优化对该类社区的规划导引,政府部门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在培育多元主体互动协作的过程中,依托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来构建包容性的城市空间,同时也应以社会治理的转型优化为契机,实现对街区制模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封闭社区 空间重构 生成机制 属性分析
下载PDF
单位大院与封闭社区的主要空间特征对比与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旺锋 陈晓耀 耿莎莎 《山西建筑》 2013年第22期4-6,共3页
从单位大院到封闭社区的演变,以及主要空间特征对比为切入点,从历史文化视角、城市空间视角和社会空间视角评述封闭性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思考了这种封闭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城市 社会空间
下载PDF
从封闭社区到开放街区:城市社区建设的冲突与治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利民 项晓华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第6期96-101,共6页
推广街区制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严峻的"城市病"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如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社会分层与冲突、社区空间开放与居民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实现从传统的封闭社... 推广街区制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严峻的"城市病"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如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社会分层与冲突、社区空间开放与居民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实现从传统的封闭社区向开放街区的转变是未来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当然,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保障居民的基本物权和公民权;在政府的引领下,推动多方的参与;通过强化社区组织成员的沟通交流,增强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以防止社会分层与冲突;平衡社区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关系,应对社区组织内外部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建设 封闭社区 开放街区
下载PDF
广州封闭社区研究:社区环境分析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臻珠 汪坤香 +1 位作者 何深静 刘玉亭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4,43,共10页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社区环境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广州封闭社区具备较为优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居民同时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依恋情感;在影响机制方面,社区交往直接影响显著,社区参与同时产生直...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社区环境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广州封闭社区具备较为优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居民同时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依恋情感;在影响机制方面,社区交往直接影响显著,社区参与同时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但物质环境作用也不可忽视,客观建成环境间接效应明显,通过居民主观评价影响社区依恋,而社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既可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社区交往和社区参与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医环境 社区依恋 影响机制 广州
下载PDF
居住分异条件下封闭社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7
作者 任凤敏 张晓慧 《管理观察》 2010年第24期323-324,共2页
随着住房市场化变革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封闭社区作为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四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正逐渐影响着城市的居住空间。本文试从市场及公共管理的角度探索封闭社区的形成因素,重新认识这一居住模式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并探... 随着住房市场化变革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封闭社区作为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四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正逐渐影响着城市的居住空间。本文试从市场及公共管理的角度探索封闭社区的形成因素,重新认识这一居住模式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并探索新的城市治理模式,以图实现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城市经营 城市治理
下载PDF
封闭社区与街区制:一个边界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越鹏 王蒲生 李雪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5,128,共11页
域外对封闭社区的研究主要沿着恐惧文化与消费者俱乐部两种进路,后者对我国封闭社区的勃兴更具解释力。我国封闭社区在历史因素形塑下展现出不同特点,而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改革开放后重塑的法秩序中,封闭社区为公民社... 域外对封闭社区的研究主要沿着恐惧文化与消费者俱乐部两种进路,后者对我国封闭社区的勃兴更具解释力。我国封闭社区在历史因素形塑下展现出不同特点,而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改革开放后重塑的法秩序中,封闭社区为公民社会发展带来契机。应当重视封闭社区背后的"边界"问题,将围墙放于社会整体关系中去剖析深层关系,分析有形墙体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才能真正理解封闭与开放间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街区制 恐惧文化 消费者俱乐部 边界理论
下载PDF
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岩 王学勇 +2 位作者 苏婷 邵勇 刘志明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6年第4期18-23,共6页
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源于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也是两者城市路网形态及城市空间布局各不相同的原因.通过回顾我国里坊城市及西方国家街坊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新里坊城市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从商业空间、实际路网密度、交... 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源于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也是两者城市路网形态及城市空间布局各不相同的原因.通过回顾我国里坊城市及西方国家街坊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新里坊城市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从商业空间、实际路网密度、交通效率、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的优缺点.考虑到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积聚效应的不断扩大,提倡在规划城市路网时采用街区制规划思想,营造更具效率、活力与开放度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路网形态 街坊制 封闭社区
下载PDF
从“封闭”到“开放”——西安封闭社区对城市步行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鼎 薛小杰 刘瑞强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年第1期75-82,共8页
城镇化背景下封闭住宅小区的社区建设,对城市交通空间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共识。本文梳理出我国封闭社区发展的五个阶段,并选取西安市大兴新区部分城市区域作为研究样片,采用图解分析法,分别从路权与步行环境、城市步行道体系、步行直达... 城镇化背景下封闭住宅小区的社区建设,对城市交通空间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共识。本文梳理出我国封闭社区发展的五个阶段,并选取西安市大兴新区部分城市区域作为研究样片,采用图解分析法,分别从路权与步行环境、城市步行道体系、步行直达性、步行可达范围四个层次,对西安近18年间的封闭社区对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目的是分析封闭社区的建设对城市交通空间特别是步行空间的具体影响程度,探讨影响城市步行交通空间其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8年间,西安市城市公共街巷消失、步行系统的便利性降低、步行直达距离普遍变长、步行可达范围普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城市步行系统 图解分析法 影响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